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是一種較常見的臨床表現,尤其是在超聲心動圖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常規檢查方式之後,心包積液在病人中的檢出率明顯上升,可高達8.4%。大部分心包積液由於量少而不出現臨床徵象。少數病人則由於大量積液而以心包積液成為突出的臨床表現。當心包積液持續數月以上時,便構成慢性心包積液。導致慢性心包積液的病因有多種,大多與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關。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是一種較常見的臨床表現,尤其是在超聲心動圖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常規檢查方式之後,心包積液在病人中的檢出率明顯上升,可高達8.4%。大部分心包積液由於量少而不出現臨床徵象。少數病人則由於大量積液而以心包積液成為突出的臨床表現。當心包積液持續數月以上時,便構成慢性心包積液。導致慢性心包積液的病因有多種,大多與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關。

臨床表現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病人以女性多見,發病年齡以更年期為多。病人常能參加日常工作而無自覺不適。出現症狀時多表現為氣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現心包堵塞的症狀,又隨著病程的進展逐漸減輕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體檢時被發現,易被誤診為心臟擴大。由於幾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無法確定本病發生的時間。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動力學耐受性。由於心包積液是逐漸增加,心包容量對積液的增長已有一定的適應,這使得大量心包積液的聚積只引起輕度的心包內壓增加,表現為非限制性心包積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幾乎不發生。只有當心包積液突然急劇增長時,心包的適應性擴張低下積液的增加,表現為限制性的心包積液,才有可能出現心包堵塞。曾有過心包積液自行消失的報告。但由於這可能與病因治療有關,因而對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時是否會有積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確定。

診斷鑑別

本病尚缺乏精確而統一的定義。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徵者歸入本病: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積液,並已由UCG證實;②心包積液量在觀察期基本保持穩定;③心包積液持續存在至少3個月以上;④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論該病是否可能與心包積液有關;⑤系統的病因學檢查為陰性。本病有時被稱為“慢性滲出性心包炎”、“慢性特發性心包炎”,但由於在大多數情況下病人不具有心包炎的表現,因而這些命名逐漸避免使用。本病在心包疾病中的發生率約為2%~3.5%。
臨床多通過常規X線胸片檢查發現心影增大,再經UCG和全身系統檢查,以及病因學檢查,排除特異性病變如結核性心包炎、風濕性心包炎等之後可診斷本病。

治療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一)內科治療
對於治療方案缺乏統一的意見,大多取決於治療者的個人經驗。藥物治療包括套用激素、抗炎藥、抗結核藥以及其他病因治療。在沒有症狀時也可以不用藥物而予以觀察。
心包穿刺可減輕症狀,可抽取心包內液進行分析以助於診斷和治療,但其本身的治療效果並不確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二)外科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解除已有的或可能發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積液,減少心包積液復發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縮窄。本病在診斷明確、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經劍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簡便迅速、損傷較小、近期效果明確,肺部併發症較少,適宜危重病人、高齡病人;但術後心包積液的復發率較高。為減低復發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範圍。
經劍突下心包引流的方法已有160餘年的歷史,在本世紀70年代始將其稱為心包開窗。然而,心包開窗的治療機制,只是近數年才得以明悉。研究表明,在持續充分引流的基礎上,心外膜與心包之間出現纖維粘連,心包腔消失,是心包開窗具有長期療效的原因。
經劍突下心包引流的技術:切口起自胸骨下端並向下延伸,共長約6~8cm。正中切開腹白線上段,顯露並切除劍突。鈍性分離胸骨後壁與心包前壁之間的疏鬆組織。以外牽開器顯露上腹部切口,以一直角拉鉤拉起胸骨下端。切開心包前壁,吸除心包內液。將心包切除約3cm×3cm,完成心包開窗。經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放置心包引流管。縫合切口。心包引流管留置4~5d。
2.經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 本方法引流 完全,復發率低。由於切除了較多心包,減少了產生心包積液和產生心包縮窄的根源,因此手術效果確切可靠。但手術損傷較大,可能出現部及切口併發症。
心包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手術操作:可經胸骨正中切口,亦可經做左前或右側開胸。
⑴部分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處,下方近膈肌;左右向兩側切除達兩側膈神經前方1cm。
⑵全部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處,下方至膈心包的中點;右側切除至右膈神經前方1cm,左側切除至左肺靜脈,注意保留左膈神經勿受損。
心包切除後引流管經胸腔引出,術後保留4~5d。
3.使用胸腔鏡(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 可在較大的範圍切除心包,損傷甚小,引流滿意。術後併發症較少。但麻醉較複雜。
套用胸腔鏡行心包切除的要點:病人全麻,氣管內雙腔管插管,右側臥位,右側肺通氣,左側胸膜腔開放、左肺萎陷。首先經第七肋間穿入10mm套管針以擴張肋間徑路放入胸腔鏡攝像機。行胸腔內探查。然後沿腋前線經第六肋間放入鉗夾器,經第五肋間放入剪下器。在手術中可套用約8cm水柱持續正壓的二氧化碳吹入以使肺萎陷並保持之,以利於顯露心包。辨認膈神經,在其前、後方各作切口,切除心包共約8~10cm2。注意勿傷及左心耳。鉗夾出切除之心包片。在心包切除處放置引流管經肋間引出,術後保留2~3d。

手術效果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評判手術效果的標準包括:①是否出現有症狀的復發性心包積液;②是否出現心包縮窄;③是否出現再次心包手術的指征。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的病人經外科治療後,症狀緩解,心包積液大多消失。
目前認為,上述幾種心包切除的範圍有明顯區別。但在手術的近期效果上未發現有明顯區別。如果綜合考慮到手術的效果和損傷則胸腔鏡手術優於劍突下引流。對於不同術式的選擇主要依據病人的整體狀況和外科醫師的經驗與習慣。在遠期效果,劍突下心包引流的復發率略高於經胸手術;而胸腔鏡手術結果還有待觀察。

護理措施

按內科系統及本系統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執行。

病情觀察

1.觀察生命體徵的變化,有無呼吸困難及呼吸頻率、呼吸節律的改變。

2.心前區疼痛的性質、程度及有無放射,並隨呼吸或咳嗽而加重。

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慢性特發性心包積液症
3.有無心臟壓塞的徵象。

症狀護理

1.心包積液時,做好心包穿刺術準備並做好病人的解釋工作,協助醫師進行心包穿刺及術後護理。

2.呼吸困難者應給予半臥位或前傾臥位,以及氧氣吸人。

3.手術治療護士應積極做好病人術前的準備工作及術前指導工作。

4.合併水腫時要做到:

1)遵醫囑給予利尿劑強心藥等治療,並觀察療效、準確記錄24小時出人量。

2)指導病人飲食,以低鈉食物為主。

3)抬高水腫下肢,穿寬鬆的衣服,保持床單位的整潔

4)病情允許,適當進行活動,經常變換體位

一般護理

1.臥床休息,取半臥位。

2.胸痛明顯者可遵醫囑給予止痛藥。鎮靜劑。

3.及時做好降溫護理,更換病人衣褲,定時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

4.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

5.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及抗結核藥物和抗生素藥物的作用、副作用。

6.一旦發現病人出現心包積液引起心臟壓塞徵象時,立即通知醫師並協助搶救。

7.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水腫者應限制鈉鹽攝人。

8.保持大便通暢。

9.出現焦慮時,護士應積極與病人交談接觸,勸慰,給予生活上的幫助,使病人有安全感,有利於配合治療。

健康指導

1.加強個人衛生,預防各種感染。

2.遵醫囑及時、準確地使用藥物,並定時複診。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