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名辭彙總

t?use?disorder)因使用揮發性溶劑導致的任何精神障礙。 t?explosive?disorder)見間歇性暴發性障礙。 tal?disorder)任何先天或後天的心理障礙。

Asperger綜合徵(F84.5)(Asperger?syndrome)見於兒童期,特徵為類似典型孤獨症的互動性社交活動性質異常,並有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刻板和重複。與孤獨症的主要區別在於沒有言語或認知發育的延遲或遲滯,但顯得很笨拙。可延續到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在成年早期偶可見精神病發作。同:童年分裂樣障礙。
A型行為(type?Abehaviour)一種可能與冠心病危險性增高有關的生活方式。其特徵是精力和驅動力始終強烈,即使在休閒活動中也像在工作時一樣處於高水平競爭狀態,當不能完成目標或超過最後期限而遭遇挫敗時有明顯的敵意。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一種病因未明的原發的退行性腦病,有特徵性的神經病理和神經生化改變,包括神經原纖維纏結和神經炎性嗜銀斑的皮層萎縮,膽鹼乙醯轉移酶、乙醯膽鹼及其他神經遞質和調質的明顯減少。發病潛隱,在數年之內緩慢和穩定地進展。晚發病(65歲以後)者(I型),進展緩慢,以記憶受損為主要特徵;65歲前發病者(II型),衰退進展較快,並有明顯的多種高級皮層功能障礙。
阿片類物質(opioid)是從阿片(罌粟)中提取的生物鹼及體內外的衍生物,與中樞特異性受體相互作用,能緩解疼痛,產生幸福感(欣快)。大劑量可導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阿片鹼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包括嗎啡、二乙基嗎啡(海洛因)、氫化嗎啡、可待因、氧可酮。合成的嗎啡類物質包括左嗎南、丙氧吩、芬太尼、美沙酮、哌替啶及激動—拮抗劑噴他佐辛。具有阿片類物質作用的內源性化合物包括內啡肽和腦啡肽(見內源性阿片類物)。最常用的阿片類物質(如嗎啡、海洛因、氫化嗎啡、美沙酮、哌替啶),優先與μ受體結合,產生鎮痛、心境改變(如欣快,或者情感淡漠或心境惡劣)、呼吸抑制、睏倦、精神運動遲滯、言語不清、注意或記憶受損及判斷力受損。反覆使用阿片類物質將引起機體耐受和神經適應性改變,與停藥後反跳性過度興奮有關。阿片類物質的戒斷綜合徵包括渴求、焦慮、心境惡劣、打哈欠、出汗、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噁心或嘔吐、腹瀉、痛性痙攣、肌肉疼痛、發熱和失眠等。嗎啡或海洛因等短效成癮藥的戒斷症狀可在末次用藥後8~12小時出現,48~72小時達到高峰,經7~10天消失。美沙酮等長效藥的戒斷症狀在末次用藥後1~3天開始,第3~8天達到高峰並可持續數周,但症狀較輕。使用嗎啡類物質(如靜脈使用)有許多軀體後果,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HIV感染、敗血症、心內膜炎、肺炎和肺膿腫、血栓性靜脈炎及橫紋肌溶解,同時心理和社會損害也很明顯。
阿片類物質使用障礙(F11)(opioid?use?disorder)因使用阿片類物質導致的任何心理或行為障礙。阿片類物質是麻醉性鎮痛藥,包括阿片生物鹼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如嗎啡、二乙醚嗎啡(海洛因)、水嗎啡、可待因、氧化可待因;合成麻醉劑,如左啡烷、右丙氧芬、美沙酮、杜冷丁和噴他佐辛。最常見的阿片類物質(嗎啡、海洛因、水嗎啡、美沙酮和杜冷丁)能鎮痛和導致心境改變(如欣快,或者淡漠或心境惡劣)、呼吸抑制、睏倦、精神運動遲滯、言語不清、注意或記憶受損、判斷受損。反覆使用阿片類物質可導致耐受和神經適應性改變,這是撤藥時出現反跳性興奮過度的原因。戒斷症狀包括對藥物的渴求、焦慮、心境惡劣、打哈欠、出汗、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失眠、噁心或嘔吐、肌肉疼痛和發熱等。見:物質使用障礙;成癮綜合徵
愛滋病(AIDS)一種由逆轉錄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傳染性疾病。通過體液(如精液、血液)傳播。HIV能侵害並抑制T4淋巴細胞(誘導輔助細胞)。很多HIV相關的神經精神障礙都可能是該病毒的神經作用所致。愛滋病有下列指征性疾病表現:Kaposi肉瘤,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進行性多發性白質腦病,以及機遇性感染。包括獲得性免疫缺損綜合徵。見:愛滋病相關綜合徵
愛滋病相關綜合徵(AIDS-related?complex)指與愛滋病相關的早期指征的一組症狀,包括淋巴結增大、盜汗、持續發燒、持續咳嗽、持久腹瀉、體重下降及真菌性口炎等。同:愛滋病前驅症狀,全身性淋巴結病綜合徵。
安定藥(tranquillizer)用來緩解焦慮(抗焦慮藥)或減輕精神病性症狀(抗精神病藥)的藥物。
暗示性(suggestibility)不加批評和不加鑑別地接受別人的思想、信念和行為模式的易感性。暗示性可被環境狀況、藥物和催眠提高,表演型人格特徵者比較突出。
巴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由Parkinson?描述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病變為基底節變性,尤其是黑質變性。特徵是肌肉僵硬、動作遲緩、震顫和姿勢變形。病因可以是特發的(巴金森病),或者是感染、中毒或藥物(如抗精神病藥)所致。也可以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更廣泛的病理進展的一部分,如腦血管病所致巴金森症。
巴金森病痴呆(F02.3)(dementia?in?Parkinson's?disease)特發性巴金森病過程中發生的痴呆,常在疾病後期病情較重時出現。巴金森病痴呆應與發生於巴金森病人的精神性運動不能、信息加工緩慢和抑鬱相鑑別。同:震顫麻痹痴呆;巴金森痴呆綜合徵。見:巴金森病。
拔毛癖(F63.3)(trichotillomania)習慣和衝動控制障礙之一,特徵是衝動性的拔毛導致毛髮丟失,這不是對妄想或幻覺的反應。拔毛之前通常有緊張感增加,拔完之後有如釋重負感或滿足感。
伴發癲癇的獲得性失語(F80.3)(acquired?aphasia?with?epilepsy)病前言語發育正常的兒童,在病後喪失了感受性和表達性言語功能,但仍保持一般智慧型的一種障礙。有陣發性腦電圖異常,多數可有癲癇發作。通常起病於3~7歲,而言語技能在數日或數周內可喪失。抽搐與言語喪失在發生時間的順序上變異很大,兩者相差可數月到兩年。臨床特徵提示腦炎可能與病因有關。約2/3的患兒遺有輕重不等的感受性言語缺陷。
伴有譫妄的戒斷狀態(F1x.4)(withdrawal?state?with?delirium)指震顫譫妄。見:戒斷狀態。
被控制妄想(Delusions?of?control)堅信自己意志被外部勢力或外部意志所取代或控制而不能自主。Kandinski(1849-1889)de?Clerambault(1872-1934)用於描述被動綜合徵,以突出的被控制妄想與假性幻覺為主。
苯丙胺(amfetamine)是一種擬交感類興奮劑,同類物質尚有右鏇苯丙胺、甲基苯丙胺。類似藥物還有哌醋甲酯、安芬拉明。本類興奮劑中毒症狀有心率過速、瞳孔放大、血壓升高、反射增強、出汗、寒戰、厭食、噁心、嘔吐、失眠及精神異常(如誇大、過度警覺、判斷力受損、激越,甚至攻擊),用藥24小時內偶可出現譫妄。長期使用還會導致人格改變,如衝動、攻擊、易激惹、猜疑和偏執性精神病(見苯丙胺精神病)。在持續或大量使用後,停藥時會導致戒斷反應,出現抑鬱、疲勞、食慾增加、睡眠紊亂及多夢。苯丙胺及相關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發作性睡病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不主張用這類藥物作為厭食劑治療肥胖症。見:酒精或藥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礙;興奮劑。
苯丙胺精神病(amfetamine?psychosis)反覆使用中等或高劑量苯丙胺導致出現以妄想為主的精神障礙,可在用藥過程或之後出現,常伴有聽或觸幻覺、情感不穩、活動增多、敵意,甚至非理性和突然的暴力行為。大多數無意識障礙,但如套用超大劑量可導致急性譫妄。
苯環利定(phencycliding,PCP)一種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興奮、鎮痛和致幻作用的精神活性藥物。常導致定向障礙、激越和譫妄構成的急性綜合徵。可產生相似效應的製劑有右苯惡啶和氯胺酮。非法使用PCP時一般是煙霧吸入(也可口服、靜脈注射)。5分鐘內開始作用,約30分鐘達到頂峰。感覺欣快、溫暖、刺痛、漂浮感及與外界隔絕的寧靜。也可出現視、聽幻覺,以及體象改變、時空知覺扭曲、妄想和思維形式障礙。伴隨的神經和生理症狀與劑量有關,包括高血壓、眼球震顫、共濟失調、構音障礙、做怪相、出大汗、反射亢進、疼痛反應減退、肌肉強直、高熱、聽覺過敏和癲癇發作。作用一般持續4~6小時,但殘餘效應可能需要幾天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消失。在作用消退初期可有自傷或暴力行為。已觀察到PCP譫妄、PCP妄想和PCP心境障礙。
標準杯(飲酒度量;standard?drink)指任何飲料含有大致相當量的乙醇(克)。在英國採用的是單位,1單位的酒精飲料約含乙醇8~9克。在北美洲1標準杯含乙醇12克。
標準化智商測驗(standaredized?intelligence?quotient?tests)計算智商水平的標準方法,系根據個人分數高於或低於標準組平均數的差距來表示個人的智商水平。按慣例,該平均數被定為100。
表演性人格障礙(F60.4)(histrionic?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一貫情感膚淺易變,自我戲劇化,追求劇場效應,情感表達過分誇張,暗示性強,以自我為中心,自我陶醉富有幻想,缺乏為他人考慮,感情容易受傷害,對待別人的明顯情感邏輯,持續地渴望讚揚、興奮和注意。同:歇斯底里性人格障礙,心理幼稚性人格。
?
病理性賭博(F63.0)(pathological?gambling)頻繁出現反覆發作的賭博行為已占個人生活的主導地位,且對其社會、職業、財產,以及家庭價值觀念與義務都造成損害。
病理性偷竊(F63.3)(pathological?stealing)反覆出現不能遏制的偷竊衝動,偷的東西不是個人使用所需,也不是為賺錢,反而可能被丟棄、送人或貯藏起來。偷竊前常伴有緊張感積聚,偷竊時或剛偷完則有一種滿足感。同:偷竊狂。
病理性重現(flashbacks)一是指嚴重應激後的一種知覺障礙,自動和精確地再現以前心理創傷經歷時出現的視覺變形、軀體症狀、自我界限消失或者強烈情感體驗。可因疲勞、飲酒或使用藥物而誘發。呈發作性,持續時間短(數秒至數小時)。二是指服用致幻藥後的知覺障礙,自動再現以前服用致幻藥時出現的視覺變形、軀體症狀、自我界限消失或者強烈的情感體驗。這些症狀可因疲勞、飲酒誘發,並精確地與以前致幻藥導致發作的症狀相似。呈發作性,歷時短暫。同:閃回。見:酒或藥物所致殘留性或創傷後應激障礙。
病理性縱火(F63.1)(pathological?fire-setting)無明顯動機多次縱火焚燒財產或其他物品,並對與火和燃燒有關的事物持續關注。在行動之前常伴有不斷增強的緊張感,在實施後立即有強烈的興奮體驗。同:縱火狂。
病理性醉酒(pathological?intoxication)特點是少量飲酒後,出現不成比例的極度興奮,帶有攻擊和暴力的特徵,並常有被害觀念。可持續數小時,以入睡告終。一般對發作有完全性遺忘。
不安腿綜合徵(restless?legs?syndrome)內在和定位不明確的腿部感覺異常。主要發生在長時間休息、嗜睡或臨睡前。症狀可通過活動腿或走路緩解。可以是家族性的,並常與夜間肌陣攣有關。同:快速手足徐動症。
不能守戒(inability?of?abstain)使用物質的自控力受損,沒有能力或意願克制使用物質。見:慢性酒精中毒。
殘疾(disability)指以公認的正常方式,在正常範圍內進行活動的能力受限或缺乏。在精神病學領域,殘疾的診斷必須符合:在承擔數種互不相關的社會角色或功能時,有肯定的機能障礙;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和社會地位,這些均屬於預期能達到的範圍;必須與精神障礙所致的相應損害具有明確的聯繫。
殘留型分裂症(F20.5)(residual?schizophrenia)分裂症發展的慢性階段,此時已從由一次或多次精神病性發作組成的早期階段進展到以長期的(並非一定是不可逆的)陰性症狀和缺陷狀態為特徵的後期階段,如精神運動遲緩、言語數量或內容貧乏、非言語交流貧乏、情感遲鈍、被動和缺乏主動性、活動過少,自我照顧和社交欠佳。同:精神分裂症,殘留型。
產後抑鬱(F53.0)(postnatal?depression)產後出現的以抑鬱為主的短暫情感紊亂。表現為從短暫的心境低落到伴有焦慮和恐懼的嚴重抑鬱,對嬰兒及其丈夫的漠不關心、敵意,以及睡眠紊亂等。見:產褥期障礙。
產褥期精神障礙(F33)(puerperal?disorder)精神病學中,任何與產褥有關的精神障礙(起病於分娩後6周之內),包括輕微的精神障礙(如產後抑鬱)和嚴重的精神障礙(如產褥期精神病)。
場所恐懼症(F40.0)(agoraphobia)一組恐懼症,包括怕單獨一人離家,進商店、人多的地方和公共場所,或單獨乘坐火車、公共汽車或飛機。常表現為驚恐發作、抑鬱、強迫症狀,而社交恐懼則是次要症狀。迴避恐怖處境常很突出。見:驚恐障礙。
腸激惹綜合徵(irritable?bowel?syndrome)胃腸道過於敏感、活動和分泌改變,常伴有症狀如噁心、嘔吐、厭食、脹氣、胃酸過多、便秘或腹瀉,但沒有腸道器質性疾病。一般發生於焦慮性人格,或繼發於生活應激或極度緊張之後。
成癮(addiction)反覆使用精神活性物質者處於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狀態。表現為不可遏制地套用偏愛的物質和難以自制或難以矯正使用行為,為獲取精神活性物質達到感覺良好或避免戒斷痛苦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典型情況是耐受性增高,並在物質使用中斷後常出現戒斷症狀。成癮者的生活可能完全由物質使用主宰,因而嚴重影響,甚至拋棄了其他重要活動和一切責任。因此,物質使用既給個人,也給社會帶來損害。當用於酒精使用時,與慢性酒精中毒的概念等同。成癮一詞還涵蓋軀體及心理兩方面的內容。心理成癮強調對飲酒、服藥(見渴求;衝動)的自控力受損體驗,而軀體成癮指耐受和戒斷症狀。在精神藥理學中成癮的含義更窄,僅指停止用藥後發生戒斷症狀。見:依賴;依賴綜合徵。
成癮傾向(addiction?potential)指某種物質具有導致使用者成癮的傾向。成癮傾向由該物質的藥理學內在特性所決定,可通過動物及人體對該物質的測定手段進行衡量。
成癮綜合徵(F1x.3)(addiction?syndrome)反覆使用物質(如酒或藥物)後可能出現的一組行為、認知和生理現象。特徵是對所用物質的渴望,自控力受損,儘管出現有害後果仍繼續使用,與其他活動或義務相比明顯偏愛使用該物質,耐受性增加,停用時出現軀體戒斷反應。本症的發生可涉及某種物質(如煙、酒或安定)、某類物質(如阿片類),或範圍更廣的藥理學特性不同的精神活性物質。同:依賴綜合徵。見:慢性酒中毒;成癮;物質使用障礙。
痴呆(dementia)由病程緩慢的進行性大腦疾病所致的綜合徵。特徵是多種高級皮層功能紊亂,涉及記憶、思維、定向、理解、計算、判斷、言語和學習能力等多方面。意識清晰,情感自控能力差、社交或動機的衰退,常與認知損害相伴隨,但有時可早於認知損害出現。
持久的妄想性精神病(F22)(persistent?delusional?psychosis)以長期存在的妄想為惟一或最突出症狀的一組精神病。它們不能歸類為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礙。
持久性人格改變(F63)(enduring?personality?changes)先前沒有人格障礙的成人,在災難、過分持久的應激或疾病之後,形成人格異常,使個人對自我及環境的感知、思考方式和人際關係發生了肯定和持久的改變。病前沒有與此相關的不易改變的和適應不良的行為。慢性疼痛人格綜合徵也屬於此類別。
持續的軀體形式疼痛障礙(F45.4)(persistent?somatoform?pain?disorder?)是指持續存在的嚴重疼痛,不能用某種生理過程或軀體障礙解釋,其發生與情感衝突或心理社會問題有因果關係,常是個人或醫療機構對病人的支持和關註明顯增加的結果。
持續性情感障礙(persistent?affective?disorder)情感的持續性障礙,其嚴重程度一般呈波動性,其中大多數發作的嚴重程度尚未達到輕躁狂或輕抑鬱發作。有時,單次或反覆躁狂或抑鬱發作可疊加於持續性情感障礙之上。同:持續性心境障礙。見:環性心境惡劣心境
遲發性運動障礙(tardive?dyskinesia)通常在長期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表現舌、唇、口和軀幹的異常不自主的緩慢不規則運動,或舞蹈性手足徐動症樣運動。以口周運動障礙最常見,包括轉舌及伸舌運動、頜部咀嚼運動及撅嘴等。
衝動行為(compulsion)一是指一種發生較急、歷時短暫的精神運動性興奮,同時有情緒激動和口頭或軀體攻擊行為,這種情感和行為可起源於內部感受或外部影響,此時自控力降低。嚴重者可有情感爆發(憤怒、激越),甚至導致自傷或傷人的暴力行為。二是當用於精神活性物質使用時,指對所偏好的物質有強烈渴求,這種渴求來自內部感受而非外部影響。如果是物質使用者可能已意識到這種渴求對健康有害,也願意加以控制。在這種意願支配下採取的行動稱為衝動行為。酒或藥物成癮者的這種感受不像強迫綜合徵那樣有特徵性。見:自控力損害;渴求。
抽動穢語綜合徵(F95.2)(Tourette?syndrome)抽動障礙的一種形式,有一種或多種運動抽動和一種或多種發聲抽動,但不一定同時發生。通常在青春期加重,傾向於持續到成年。發聲抽動經常是多種的,有爆發性反覆出聲、清嗓子和咕嚕,還可能使用淫穢詞語。有時伴有姿勢性的模仿動作,可以是淫穢性質的(下流動作)。同:Tourette綜合徵。
出神和附體障礙(F44.3)(trance?and?possession?deisorder)暫時喪失對個人身份及對周圍事物的覺察。出神狀態是不隨意的或不自願的,並已超出了宗教或其他文化上可接受的情境。
出於心理原因渲染軀體症狀(F68.0)(elaboration?of?physical?sympt?oms?for?psychological?reasons)病人出於與軀體疾病或殘疾相呼應之目的,進一步使軀體症狀誇張或延伸。病人多因疼痛或殘疾而感到苦惱,並為疼痛或殘疾可能遷延或進展而擔憂。
創傷後應激障礙(F43.1)(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對威脅性或災難性應激事件的一種延遲或遷延性反應。這類應激事件使任何人都感到痛苦。這種反應的常見促發因素為人格特徵(強迫人格、弱型人格等)和既往神經症病史,可降低反應閾值或加劇反應進程。其特徵包括:創傷後有一個潛伏期(從幾周到數月);持續感覺麻木、情感遲鈍、快感缺乏、與人疏遠、對周圍環境缺乏反應;迴避可能引起創傷回憶的活動或情境;創傷經歷反覆活生生地闖入記憶(病理性重現)、夢境或惡夢;常伴有過分警覺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上調、驚跳反應,或失眠;這些症狀常伴有焦慮和抑鬱,自殺觀念也不少見;病程波動,少數人呈慢性病程,遷延多年,最終可成為持久性人格改變。見:危機反應;急性應激反應。
詞聾(F80.2)(word?deafness)指理解口語的能力受損,通常歸因於腦的優勢半球第一顳回接受聽覺區域的損傷,純粹的詞聾很罕見。
猝倒症(cataplexy)指肌張力突然下降,可能為局部的(涉及有限的肌群,如頜肌和頭肌)或全身的(突然跌倒,不能移動或講話),意識清晰。發作常因情感亢奮誘發,是發作性睡病的診斷要點之一。見:發作性睡病。
催眠藥(hypnotic?drug)能誘導睡意、促使睡眠的藥物。常用的催眠藥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小劑量引起鎮靜,過量導致全身麻醉。見:鎮靜劑;物質使用障礙。
催眠藥使用障礙(hypnotic?use?disorders)因使用鎮靜催眠藥引起的精神障礙。見:物質使用障礙。
催眠狀態(hypnosis)指暗示導致的一種表面上與睡眠相似的恍惚狀態。此時個人變得易受暗示並對催眠者的影響產生反應,可回憶起已經遺忘的事件,以及消除心理症狀。
Da?Costa綜合徵(F45.3)(Da?Costa?syndrome)一種功能性心臟病。症狀為心前區疼痛、心悸、氣短、多汗、眼花、頭痛和睡眠紊亂,均為焦慮性表現。
大麻(cannabis)數種大麻植株的精神活性製劑的通用名,包括瑪利華納葉、海希希(取自植物的花蕾頂部)和大麻油(海希希油)。瑪利華納(marijuana)一詞在許多國家已成為大麻類物質的通用名稱。大麻中最具活性的成分是四氫大麻酚(THC)。THC及其代謝物在使用大麻數周后仍能在尿中檢出。大麻中毒會產生欣快感,四肢輕飄,還常有社交退縮、駕車及其他複雜性技巧活動損害,也損害瞬時記憶、注意廣度、反應時間、學習能力、運動協調、深度感、周邊視力、時間感(一般為時間變慢感)及信號覺察。精神症狀還可有焦慮、猜疑或偏執觀念、欣快或情感淡漠、判斷力受損;軀體症狀可有結膜充血、食慾增加、口乾及心率過速。大麻中毒可出現急性焦慮、驚恐發作和急性妄想狀態,通常在數天內消失。大麻可促使分裂症復發。如大麻與酒精合用,可增加精神運動效應。見:失動機綜合徵。
大麻類使用障礙(cannabinoid?use?disorder)因使用大麻或大麻生物鹼(尤其四氫大麻酚,是大麻植物的活性組成部分)導致的精神障礙。大麻也稱瑪利華納、海希希。通常在抽吸後的48~72小時內大麻及其代謝產物仍能在尿中檢出。大麻中毒時,能削弱瞬時回憶、注意的廣度、反應時間、學習能力、運動協調、深知覺、周邊視力、時間感(一般會有時間放慢感)以及信號覺察,損害駕駛和其他複雜的技巧性活動。其他中毒症狀包括焦慮、猜疑或偏執觀念、欣快、情感淡漠、判斷力受損、結膜充血、食慾增加、口乾和心動過速。大麻中毒時也可出現驚恐發作及急性妄想狀態。通常在幾天內緩解。大麻與酒精有協同作用。每日大量使用大麻,可產生慢性缺乏動機綜合徵精力喪失、驅動力減退、缺乏目標追求、原有的興趣減退)或可促使分裂症復發。見:物質使用障礙。
單純型分裂症(F20.6)(simple?schizophrenia)特徵為隱襲起病和漸進的怪異行為、不能適應社會要求和總體業績下降,結果沒有任何明顯的陽性精神病性症狀就發生了殘留型分裂症特徵性的陰性症狀表現。同:精神分裂症,單純型。同:發育性朗讀困難;讀書困難;特定性閱讀遲滯。
倒霉之旅(bad?trip)是吸毒者所指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質導致的一類副作用,如失控感、體象扭曲、古怪及恐懼的幻覺、害怕死亡或發瘋、絕望、自殺想法及強烈的負性情緒。軀體症狀有出汗、心悸、噁心及感覺異常。除了通常與致幻藥使用相關外,也可能與使用苯丙胺類或其他興奮劑、抗膽鹼能藥、抗組胺藥,或鎮靜催眠藥有關。
低血糖症(hypoglycaemia)指血糖濃度異常降低。見於胰島素瘤、糖原貯積病、酒癮和肝臟疾病;也可因使用胰島素過多所致。症狀系交感神經系統受刺激(無力、心悸、出汗、心動過速、震顫、共濟失調步態)和大腦低血糖(思維遲緩、易激惹、攻擊性、焦慮和其他心境改變,有時意識模糊)所致。
多發腦梗塞性血管性痴呆(F01.1)(multi-infarct?vascular?dementia)皮層性痴呆突出,起病緩慢,繼發於一系列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這些發作可導致腦梗塞的效應累加。
Down氏綜合徵(Down?syndrome)一種常染色體異常,有精神發育遲滯和特徵性軀體症狀。多數病例的異常是G組染色體中的某條呈三倍體;其餘可表現為D/G易位、G/G易位或鑲嵌。罹病與母孕年齡較高有關。精神發育遲滯的程度不一,但智商極少超過70。軀體特徵包括特有的面容、通貫掌、粗大的裂紋舌、肌張力低、發育延遲以及先天性心臟病和胃腸道缺陷。
多形性妄想(delusions?of?polymorphic?nature)多種不一致的、內容各式各樣的妄想同時出現,在本質上缺乏合乎邏輯的組織核心,因此是系統化妄想的對立面。一般歷時較短暫。
額葉綜合徵(F07.0)(frontal?lobe?syndrome)額葉受損或與其聯繫受阻礙後出現的精神障礙。一般有自控力、預見性、創造力和主動性下降,表現易激惹或情感遲鈍、自私、缺乏憐憫心和責任心、注意力下降、行動遲緩,但不一定存在可測定的智慧型或記憶減退。病情發展方向往往取決於病前人格,尤其在以前精力充沛、忙忙碌碌或積極進取的人,可能會變得衝動、自負、暴躁、愚蠢,以及出現不切實際的野心。
兒童分裂樣障礙(schizoid?disorder?of?childhood)見Asperger綜合徵。
兒童和青少年社交功能障礙(social?functioning?disorders?of?child?hood?or?adolescence)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共同的社交功能異常的一組異源性障礙,與廣泛發育障礙不同,這組障礙不是由於涉及所有社交領域的明顯素質性社交無能或缺陷所致,如選擇性緘默和依戀障礙。
兒童期恐懼性焦慮障礙(F93.1)(phobic?anxiety?disorder?of?childhood)兒童期出現與同齡兒童相比的異乎尋常的害怕,並有明顯的發育階段特異性。
發育性閱讀困難(developmental?dyslexia)見特定的閱讀障礙。
發作後遺忘(postictal?amnenia)癲癇發作後長短不等的記憶喪失,通常發生於意識模糊或自動症時期。
反應性童年依賴症(F43.3)(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of?childhood?)一種與情感依賴性抑鬱密切相關的綜合徵,發生於與母親長期分離的住院嬰兒。特徵是無精打采、缺乏反應、消瘦、蒼白、食慾不佳、睡眠紊亂、間歇性發熱、缺乏吸吮習慣和抑鬱。若母親與嬰兒在2~3周內重新團聚,這種障礙可緩解。見:反應性童年依戀障礙;兒童住院症。
反應性童年依戀障礙(F94.1)(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of?childhood)兒童社交關係模式的持續異常,並有情感紊亂,同時隨環境變化產生反應(如恐懼和過度警覺、痛苦、與同伴的社交不良、對自我和他人的攻擊,有的病例可有發育不良)。本症可以是父母嚴重的忽視、虐待,或教養不當的直接後果。
反應性精神病(reactive?psychosis)是由外部事件誘發的一組精神病,發病與該事件有病因學的因果聯繫。這些事件有個人損失、居喪、凌辱、自然災害等。這類精神病大多數為期短暫,常隨誘發因素的消退而緩解。其形式和內容傾向於反映誘因的性質,可分為3個亞型:即意識障礙(如意識錯亂)型、情感障礙(如抑鬱)型和妄想(偏執)型。
發育性閱讀困難(developmental?dyslexia)見特定的閱讀障礙。
發作後遺忘(postictal?amnenia)癲癇發作後長短不等的記憶喪失,通常發生於意識模糊或自動症時期。
反應性童年依賴症(F43.3)(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of?childhood?)一種與情感依賴性抑鬱密切相關的綜合徵,發生於與母親長期分離的住院嬰兒。特徵是無精打采、缺乏反應、消瘦、蒼白、食慾不佳、睡眠紊亂、間歇性發熱、缺乏吸吮習慣和抑鬱。若母親與嬰兒在2~3周內重新團聚,這種障礙可緩解。見:反應性童年依戀障礙;兒童住院症。
反應性童年依戀障礙(F94.1)(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of?childhood)兒童社交關係模式的持續異常,並有情感紊亂,同時隨環境變化產生反應(如恐懼和過度警覺、痛苦、與同伴的社交不良、對自我和他人的攻擊,有的病例可有發育不良)。本症可以是父母嚴重的忽視、虐待,或教養不當的直接後果。
反應性精神病(reactive?psychosis)是由外部事件誘發的一組精神病,發病與該事件有病因學的因果聯繫。這些事件有個人損失、居喪、凌辱、自然災害等。這類精神病大多數為期短暫,常隨誘發因素的消退而緩解。其形式和內容傾向於反映誘因的性質,可分為3個亞型:即意識障礙(如意識錯亂)型、情感障礙(如抑鬱)型和妄想(偏執)型。
非成癮物質濫用(F55)(abuse?of?non-addiction-producing?substances)在CCMD-3中,是指非成癮物質的重複或不恰當使用,伴有軀體或心理受損的後果。包括種類繁多的處方藥、成藥(非處方藥)、草藥和民間驗方。主要有:①非成癮精神藥物,如抗抑鬱藥和抗精神病藥;②導瀉藥;③非處方鎮痛藥,如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及撲熱息痛(乙醯氨酚);④類固醇和其他激素;⑤維生素;⑥抗酸藥。這類物質不產生精神快感效應,但若試圖勸阻使用也可遇到阻力。儘管病人有強烈的動機服用該類物質,卻不產生成癮症狀或戒斷綜合徵。這類物質就其內在藥理學效應而言,沒有成癮潛能,但可能導致心理依賴。
非典型孤獨症(F84.1)(atypical?autism)一種瀰漫性發育障礙,僅在3歲後才出現,並缺少診斷孤獨症所需的精神病理學3方面異常(即社會交往異常;溝通異常;局限、刻板,或重複行為)中的1個或2個,但在其他方面有特徵性異常。與童年孤獨症不同之處在於起病年齡較遲,或不能滿足孤獨症全部診斷標準。非典型孤獨症最常見於嚴重發育遲滯和嚴重特定的感受性言語發育障礙患兒。
非典型神經性厭食(F50.1)(atypical?anorexia?nervosa)具有神經性厭食的某些特點,但臨床相不符合神經性厭食症的診斷。見:進食障礙。
非典型神經性貪食(F50.3)(atypical?bulimia?nervosa)符合神經性貪食的某些特點,但根據整個臨床相併不能作出神經性貪食的診斷。見:進食障礙。
非器質性睡眠—覺醒障礙(F1.2)(nonorganic?sleep-wake?schedule?disorder)實際的睡眠—覺醒時程與個人在相應環境中所期望的睡眠—覺醒時程之間不同步,導致失眠或睡眠過多。同:睡眠—覺醒時程障礙、心因性生理(晝夜)(睡眠)節律倒錯。
非器質性睡眠障礙(F51)(nonorganic?sleep?disorders)主要是心理因素或功能性障礙(如情感問題)導致的睡眠紊亂。包括非器質性失眠、非器質性睡眠過多、非器質性睡眠—覺醒障礙、睡行症、夜驚和夢魔。
非器質性貪睡症(F31.1)(nonorganic?hypersomnia)一種白天睡眠過多或睡眠發作(並非因睡眠量不足),或甦醒過程時間過長的非器質性睡眠障礙,一般伴有精神障礙。發作性睡病不屬於本症。
非酒或藥物所致科薩科夫綜合徵(Korsakov?syndrome?other?than?induc?edby?alcohol?or?drugs)見器質性遺忘綜合徵
非心因性貪睡症(nonpsychogenic?hypersomnia)歸因於藥物、發作性睡病、代謝障礙、感染、年齡或環境條件的睡意過強或睡眠時間過長。包括周期性貪睡,後者可見於月經期或見於Kleine-Levin綜合徵。見:非器質性貪睡症。
非器質性遺糞(F98.1)(nonorganic?encopresis)反覆在社會文化不允許的地方大便,糞便的物理性質正常或接近正常。該症可以是正常嬰兒大便失控的異常延續,或在學會控制大便後又喪失控制,或儘管生理性控制大便正常,仍故意在不適當的地方大便。可單獨出現,也可以是更廣泛的障礙的一部分,尤其是情感障礙或品行障礙。
非器質性遺尿(F98.0)(nonorganic?enuresis)指既可發生於白天,也可發生於黑夜的不隨意排尿,就其心理年齡而言屬於異常,但並非起因於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發作或尿路結構異常的膀胱失控。遺尿可在出生後即存在,也可在學會控制排尿一段時間後才出現,或伴發於更廣泛的情感或行為障礙。
分裂情感障礙(F25)(schizoaffective?disorder)指同時出現情感症狀和分裂症症狀都突出的發作性障礙,其發作既不符合分裂症,也不符合躁狂或抑鬱發作的診斷。依情感障礙的特徵可分為躁狂型、抑鬱型和混合型。
分裂症(F20)(schizophrenia)本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於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和精神活動不協調。一般無意識障礙,病程多遷延。同:精神分裂症。
分裂症遺傳譜(genetic?spectrum?schizophrenia)有人假定作為分裂症基礎的基因型的部分表型的外顯或替代表現。通常包括分裂症,及邊緣型或潛隱型分裂症、分裂型人格障礙、分裂樣和偏執型人格障礙,這是因為分裂症病人的一級親屬中,這些障礙發生頻率高於隨機頻率。
分裂症性衰退(Schizophrenic?deterioration)部分分裂症患者在起病後,經過長短不等的時間,認知、意志和情感反應、動機和社交技巧,及適應能力均進行性下降,結果導致缺陷或終末狀態(但還不是絕對不可逆)。同:精神分裂症性衰退。見:缺陷;陰性症狀。
分裂樣精神病(F23.2)(schizophrenia-like?psychosis)一組具有分裂症特徵。一般以妄想、幻覺並意識障礙(錯亂型)或情感紊亂(情感型)為主,起病急而病程短ICD-10與CCMD-3規定在1月內。
分裂型人格障礙(F21)(schizotypal?disorder)有類似分裂症的思維和情感異常及行為怪異,但沒有典型的分裂症性紊亂和確切的起病,其演進和病程通常呈人格障礙特性。同:邊緣型分裂症;潛隱性分裂症。
分裂樣人格障礙(schizoid?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一貫情感退縮、社會退縮和其他接觸上的退縮;喜好幻想、獨自活動、內省性沉默寡言;很少表達感受和體驗愉快。
反社會性人格障礙(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見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
服從自動症(command?automatism)對命令絕對的而且明顯不自主的服從,像機器人一樣。是緊張症的特徵之一,但也可在高度暗示性(如催眠術)、極度疲勞、感覺剝奪和某些中毒狀態下誘發
復發(relapse)①疾病痊癒後,經過一段時間(CCMD-3為至少2個月),原來的病情重又發生。②戒斷成功後,經過一段時期(CCMD-3為至少2個月)重新飲酒或使用其他精神活性物質,重又出現成癮綜合徵。
復發性抑鬱(F33)(recurrent?depressive?disorder)特徵是反覆抑鬱發作而沒有任何單獨的躁狂發作史,但不除外抑鬱發作後立即出現的短暫輕躁狂發作。
概念過分包容(over?inclusiveness)這是分裂症的特徵性思維障礙之一,表現為不能保持清晰的概念界限,導致插入無關的或關係較遠的信息,從而使思維變得不準確。同:概念過分包涵。
感染後衰弱綜合徵(postinfectious?asthenic?syndrome)特徵是從輕度到中度的抑鬱、疲乏、易激惹,及對環境刺激敏感性增高。在感染(通常為病毒性感染)恢復過程出現,以流感後衰弱最常見。同:感染後神經衰弱綜合徵。見:神經衰弱。
感受性失語症(receptive?aphasia)不能理解口語或書面語,特別是不能理解或說出口語及說不出物體的名稱或性質。有繼發性閱讀和書寫損害。病灶一般是血管性的,通常位於優勢半球第一顳回的聯合皮質。兒童的這種失語可看作是一種特異性發育障礙。同:感覺性失語;韋尼克失語。見:雜亂性失語。
故意製造或偽裝症狀(F68.1)(intentional?procuction?or?deigning?of?symptoms)一種人格障礙,特徵為個人反覆和一致地偽裝症狀,可故意自傷製造症狀。與詐病者不同,本障礙病人的動機模糊,推測可能與患者以病人角色或患病行為為目的的內在動機有關,常伴有明顯人際關係障礙
廣泛性焦慮症(F41.1)(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廣泛和持續的焦慮,並不限於發生在任何一種特定環境。主要症狀為神經過敏、顫抖、肌肉緊張、出汗、頭暈、心悸、頭昏,以及上腹部不適。病人常說害怕自己或親屬很快會病倒,或會遇到意外事故。同:廣泛焦慮障礙。
過度飲酒(excessive?drinking)指飲酒超出了適量飲酒的標準或可接受程度。發作性過度飲酒是指1年內至少幾次出現相對短暫的狂飲,可持續數天或數周(見狂飲)。習慣性過度飲酒指經常飲酒且酒量大到足以損害身體健康或社會功能。見:重度飲酒;有害使用;酗酒。
過度警覺(hypervigilance)表現為經常警惕地掃視周圍環境以尋找危險跡象的過分警覺狀態。常見於偏執型人格、創傷後應激障礙、被父母虐待或忽視的兒童,以及使用某些類型的精神活性物質。
亨廷頓病痴呆(F02.2)(dementia?in?Huntington?disease)由一種遺傳病所致的大腦廣泛變性造成的痴呆。見:亨廷頓病。
環性心境(F34.0)(cyclothymia)心境持續不穩,包括眾多的抑鬱和輕躁狂期,但均未達到足以作出雙相情感障礙或反覆發作抑鬱的診斷。
幻覺的妄想性加工(delusional?elaboration?of?hallucinations)在幻覺基礎上產生的妄想,其內容可以是原發性幻覺的延伸,或對其起源或意義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釋。見:妄想性知覺。
揮發性物質濫用(volatile?substances?abuse)揮發性物質是指在室溫下蒸發的物質。為得到精神活性效應而吸入的揮發性物質(亦稱吸入劑),包括許多家用或工業用有機溶劑(如膠水、氣溶膠、塗料、工業溶劑、漆稀釋劑、汽油、洗滌劑)和脂肪族亞硝酸鹽(如亞硝酸異戊酯)。有些物質直接對肝臟、腎臟或心臟有毒,有些導致周圍神經病變或進行性腦變性。使用者一般用布浸濕吸入劑後嗅吸,或者將吸入劑放在塑膠袋後吸入(可導致缺氧和中毒)。中毒的表現包括好鬥、攻擊、昏睡、精神運動受損、欣快、判斷力受損、頭暈、眼球震顫、視物模糊或復視、言語不清、震顫、步態不穩、反射亢進、肌肉無力、木僵或昏迷。
揮發性溶劑使用障礙(volatile?solvent?use?disorder)因使用揮發性溶劑導致的任何精神障礙。如揮發性溶劑(膠水、液化汽、塗料、工業溶劑、油漆稀料、汽油和清洗液等)導致意識改變。某些溶劑直接對肝臟、腎臟、心臟有毒性作用,有些則導致周圍神經病變或進行性腦損害。典型情況之一是使用者把破布浸泡在吸入劑里,然後罩在口鼻上,或把吸入劑放到紙口袋或塑膠口袋裡,再將口袋罩在臉上(引發中毒同時導致缺氧)。中毒的徵象有好鬥、攻擊性、嗜睡、精神運動遲滯、欣快、判斷力受損、頭暈、眼球震顫、視物模糊或復視、言語不清、震顫、步態不穩、反射亢進、肌無力、木僵或昏迷。見:物質使用障礙。
混合型學校技能障礙(F81.3)(mixed?scholastic?skills)算術、閱讀或拼寫能力都有缺陷的障礙,發生障礙的成因不能只以一般的精神發育遲滯或學校教育不良解釋。
混合性皮層和皮層下血管性痴呆(F01.3)(cortical?and?subcortical?vascular?dementia?mixed)特點是皮層和皮層下病變導致臨床表現或檢查(包括屍解)同時顯示腦皮層與皮層下病變的相應的智慧型損害症狀和陽性所見。
混合性焦慮與抑鬱障礙(F41.2)(mixed?anxiety?and?depressive?disorder?)ICD-10表述為:同時存在焦慮和抑鬱症狀,但兩組症狀單獨考慮時均未能達到作出診斷的程度。這是一個在實際套用中比較模糊的臨床診斷概念。CCMD-3工作組認為一個病人出現的焦慮並抑鬱症狀均很輕微時,可能的診斷如下:①比診斷“輕抑鬱”還要輕的抑鬱症狀,並有明顯的焦慮症狀時,一般應考慮以焦慮為主的相關診斷。②如果此時焦慮的程度,也達不到以焦慮為主的相關精神障礙診斷標準,建議作“待觀察”的診斷,以便引起今後診治時注意,故CCMD-3不採用本名詞。
混合型學校技能障礙(F81.3)(mixed?scholastic?skills)算術和閱讀或拼寫能力都有缺陷的障礙,發生障礙的成因不能只以一般的精神發育遲滯或學校教育不良解釋。
激越(agitation)明顯的焦慮並有坐立不安和過多的肢體活動。
?
重度精神發育遲滯(F73)(profound?mental?retardation)指照顧自己、控制大小便、交流和運動的能力嚴重受限,康復訓練可能有些幫助。智商低於20(成人智齡小於3歲)。
急性短暫性精神病(F23)(acute?transient?psychotic?disorder)指一組急性發作,以精神病性症狀為主,導致行為紊亂的精神障礙,一般歷時短暫(不超過1個月),沒有器質性病因證據,有的病人起病可能與急性應激有關。
急性多形性精神病(F23)(acute?polymorphic?psychotic?disorder)一種急性精神病,通常突然起病,有明顯幻覺、妄想、知覺紊亂和症狀易變。主要特徵是多形性、不穩定的精神症狀,這些症狀每天甚至每小時都不同。常同時存在情感混亂(如有強烈的一過性幸福感或狂喜,或一過性焦慮和易激惹),也可有其他分裂症性症狀,但並不持久。通常迅速緩解而不再復發。見:妄想陣發;反應性精神病;分裂症性發作;分裂樣精神病。
急性分裂症樣精神病(F23.2)(acute?schizophrenia-like?psychotic?disorder)指一種急性精神病,具有分裂症的典型症狀,但病程短,不足以診斷分裂症。同:急性精神分裂症樣精神病性障礙。見:分裂症、分裂症性精神病。
急性分裂症性發作(acute?schizophrenic?episode)指有輕度意識混濁和恍惚的夢樣狀態的分裂症。可出現援引觀念和情感混亂。較多病人可在數周或數月內自行緩解。同:急性精神分裂症性發作。
急性應激反應(F43.0)(acute?stress?reaction)異乎尋常的軀體或心理應激引起的一過性障礙,當事人沒有其他明顯的精神障礙,通常幾小時或幾天就可平息。個體的易感性和應對能力與急性應激反應的發生和嚴重程度有關。症狀混雜多變,包括開始的震驚狀態,意識和注意範圍變窄,不能理解刺激,並有定向障礙。之後,可進一步退縮(甚至可達到解離性木僵的程度),也可變得激越和活動過度(逃遁反應或漫遊)。常有驚恐焦慮的自主神經體徵(如心動過速、出汗、臉紅)。症狀通常在遭到應激性刺激或事件打擊的數分鐘內出現,經常是幾小時(有時需2~3天)就消失。對發作可部分或全部遺忘。
急性中毒(F1x.0)(acute?intoxication)使用酒或藥物後導致生理、心理或社會功能與反應模式改變的短暫狀態。見:物質使用障礙。
記憶廣度減少(reduction?of?memory?span)將認知上無聯繫的一些項目一次性連續表現後,被試者能正確複述出來的數目減少(正常為6—10項)。
繼發性獲益(secondary?gain)指利用症狀操縱或影響他人,從而得到實際利益。它與原發的或由疾病本身的獲益相對應,後者指在症狀的形成過程中使焦慮和衝突下降。
堅信性人格障礙(fanatic?personality?disorder)以固執的超價觀念為特徵,超價觀念可以是精心炮製的,但不符合妄想狀態。本人可以狂熱地追逐其觀念,而違背社會規範,也可採取比較隱蔽的、往往是怪異的生活方式。見:偏執性人格障礙。迴避性人格障礙。
間腦綜合徵(diencephalic?syndrome)因下丘腦與垂體之間神經通路異常導致的內分泌、自主神經及精神活動異常,如間腦性木僵表現為強直、姿勢性緊張症以及缺乏情感和自發性運動。
間歇性爆發性障礙(intermittent?explosive?disorder)見間歇性暴發性障礙。
焦慮性人格障礙(F60.0)(anxious?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弔膽、不安全和自卑。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伴有受限制的依戀,因習慣性地誇大日常處境中的潛在危險,而有迴避某些活動的傾向。同:焦慮。
交叉成癮(cross?dependence)指一種物質能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物質的撤藥反應,從而維持軀體成癮狀態。交叉成癮現象的後果之一就是:當某人已對一種物質成癮時,就可能對相關物質也產生成癮。如在酒精或巴比妥類成癮的病人中,容易發生苯二氮卓類藥物成癮。見:交叉耐受;脫毒。
交叉耐受(cross?tolerance)作為個人使用某物質的結果,而對從未接觸過的另一物質產生了耐受性。這兩種物質通常具有類似的藥理學效應。見:交叉成癮;脫毒。
覺醒(arousal)指警覺狀態,伴有來自網狀結構的感覺刺激和向皮層衝動的激活。覺醒與人格理論、內驅力的生物學基礎、藥物反應及精神障礙有關。見:伴有過度警覺的自主神經過度覺醒。
解離—轉換障礙(F44)(dissociative-conversion?disorder)對過去的記憶、身份的覺察、即刻的感覺,乃至身體運動控制之間的正常整合能力部分或完全喪失。在數周或數月後可緩解,如起病與創傷性生活事件有關常如此。若起病與無法解決的問題或人際關係困難有關,則病程可遷延,尤其癱瘓和感覺缺失者更是如此。本障礙的起因可能為心因性。其症狀常常反映了病人對軀體疾病相關表現的理解。醫學檢查通常不能發現軀體或神經系統疾病。見:癔症;遺忘;解離;轉換;感覺缺失;漫遊症。
解離性抽搐(F44.5)(dissociative?convulsions)有近似於癲癇發作的表現,但罕見咬舌、摔傷、尿失禁等表現,而且沒有意識喪失,發作後可繼續代之以木僵或出神狀態。
解離性漫遊(F44.1)(dissociative?fugue)由解離性遺忘和超出一般想法的旅行構成。雖然個人對漫遊期間的經歷有所遺忘,但不知情的旁觀者看來,病人在此期間的行為似乎沒有異常。
解離性木僵(F44.2)(dissociative?stupor)隨意運動和對外界刺激(如光、噪聲和觸摸)的正常反應缺失或明顯減低,並無軀體疾病,但有近期應激事件的證據。
解離性遺忘(F44.0)(dissociative?amnesia)指記憶喪失針對新近發生的重大事件,並非器質性精神障礙所致,其記憶喪失的程度嚴重到不能用一般的健忘或疲勞加以解釋。遺忘通常集中於創傷性事件(如一次事故或意外的喪親),一般是部分遺忘或選擇性遺忘,完全性遺忘很少見,通常是漫遊症的症狀之一。
戒斷綜合徵(withdrawal?syndrome)在長期或反覆使用精神活性物質後,停用或減量時發生的症狀變化多端、嚴重程度不等的綜合徵。症狀的出現和病程與物質使用有時間聯繫,而且與停用或減量前剛剛用過的物質類型和劑量有關。如酒精所致戒斷綜合徵的特點是震顫、出汗、焦慮、激越、抑鬱、噁心和不適。在停止飲酒後6~48小時後出現,如沒有併發症,經2~5天后減輕。可並發癲癇大發作,甚至可發展為譫妄(震顫譫妄)。鎮靜劑所致戒斷綜合徵有許多特點與酒精所致戒斷綜合徵相同,但還可有肌肉疼痛和抽搐、知覺扭曲和體象扭曲。阿片類物質戒斷伴有流涕、流淚、肌肉疼痛、寒戰、雞皮疙瘩及24~48小時後的肌肉和腹部痛性痙攣,覓藥行為明顯,且持續到軀體症狀已經減輕後。興奮劑所致戒斷綜合徵抑鬱明顯,並伴有不適、無力及情感不穩。同:戒斷反應;戒斷狀態。見:宿醉。
緊張型分裂症(F20.2)(catatonic?schizophrenia)以突出的精神運動紊亂為主的分裂症,可以是兩個極端的交替,如活動過多甚至暴力性興奮發作和木僵、自動性服從和違拗。受限制的姿勢可保持較長時間。同:精神分裂症,緊張型見:緊張症、木僵。
緊張性頭痛(tension?headache)一種頭部的緊束、受壓或鈍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帶感。作為一過性障礙,緊張性頭痛多與日常生活中的應激有關,但如持續存在,則可能是焦慮症或抑鬱症的特徵性症狀之一。
緊張症(Catatonia)一組精神運動和意志的質的紊亂,包括刻板、作態、自動服從症、僵硬、模仿動作、緘默症、違拗症,自動症和衝動行為等。這些現象可在運動過多、過少或運動不能的背景下出現。本症並不限於分裂症,也可見於器質性腦病(如腦炎)、其他軀體疾病和情感障礙。
進食障礙(F50)(eating?disorder)指下列任何一種障礙: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心因性或其他心理紊亂所致)、過度進食或嘔吐、成人的異食癖及心因性厭食。
驚恐障礙(F41.0)(panic?disorder)以嚴重的反覆焦慮發作(驚恐發作)為主,發作並不限於任何特殊場合,因此難以預測。像其他焦慮障礙一樣,主要症狀因人而異,常包括突然發生的心悸、胸痛、哽咽感、頭暈和不真實感(人格解體和現實解體),經常繼發對瀕臨死亡、失控或發瘋的害怕。驚恐障礙必須與作為其主要症狀的驚恐發作相區別。驚恐發作也可繼發於抑鬱症或恐懼症等。同:發作性陣發焦慮。
精神發育遲滯(F70-F79)(mental?retardation)精神發育受阻或不全,特徵是在發育期間出現構成智力整體水平(如認知、言語、運動和社交能力)的損害。可單獨發生,也可伴有其他精神或軀體疾病。評價精神發育遲滯的程度一般採用以下方法:①標準化智力測驗,這些測驗的平均值為100,標準差為15個百分點;②評定特定環境中社會適應能力的量表。應注意,這些方法最多只能近似地表示精神發育遲滯程度。智慧型活動和社會適應能力可隨時間發生變化,因成熟而改善,並可因訓練和康復而得到改善。
精神分裂症(F20)(schizophrenia)本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於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和精神活動不協調。一般無意識障礙,病程多遷延,CCMD-3稱分裂症。同:分裂症。
精神活性物質(psychoactive?drug?or?substance)攝入人體後影響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過程的物質。
?
精神活性物質濫用(psychoactive?substance?abuse)在DSM-4中,指一種適應不良的物質使用方式,特徵是:①儘管認識到對身體有害仍使用;②已造成社交、職業、心理,或軀體問題或使之惡化,仍繼續使用。診斷之前一般應優先考慮“成癮”的診斷。1969年WHO提出濫用是指持續或間歇性精神活性物質(酒或藥物)過度使用,與可接受的醫療措施不相稱或無關。CCMD-3採納兩者結合的描述性定義,即:指持續或間歇性精神活性物質(酒或藥物)過度使用,與可接受的醫療措施不相稱或無關。特徵是:①儘管認識到對身體有害仍使用;②已造成社交、職業、心理,或軀體方面的問題或使問題惡化,仍繼續使用;③診斷之前一般應優先考慮成癮的診斷。
精神活性物質使用障礙(psychoactive?substance?use?disorder)在CCMD-3中,指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其中第3位編碼所涉及的症狀類別,包括:急性中毒、有害使用、成癮綜合徵、(伴或不伴譫妄的)戒斷綜合徵、精神病性障礙、遺忘綜合徵及痴呆。對某一物質,這些表現可歸納到一起,例如統稱為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大麻所致精神障礙、興奮劑所致精神障礙等。見:酒精相關問題;藥物相關問題。
精神藥物(psychopharmaceutical)有精神活性的藥物。
精神障礙(F0-F99)(mental?disorder)任何先天或後天的心理障礙。
精神障礙後人格改變(F62.1)(enduring?personality?change?after?psychiatricillness)特徵是:①過分依賴他人和對他人要求過多;②確信精神疾病改變了自己或給自己打上了恥辱的烙印,從而導致不能形成和保持親密、信任的人際關係,且導致社會孤立、被動、興趣減少、參與以前所喜愛的休閒活動減少;③持續抱怨自己得了病,可伴有疑病和患病表現;④心境惡劣或情感脆弱並非出於目前存在精神障礙或先前精神障礙殘留的情感症狀;⑤在社會功能和職業功能上明顯有問題。這樣的改變至少持續2年以上,並不能用先前的人格障礙解釋,也不能用先前的精神障礙恢復不完全或有殘留症狀解釋。同:精神科疾病後的持久性人格改變。
?
經前緊張綜合徵(premenstrual?tension?syndrome)變化多端的—組軀體和心理症狀,常見的是緊張、易激惹、抑鬱、乳房疼痛、體液瀦留和腰背痛。在月經周期的第二黃體期反覆出現這些症狀,並在整個周期的前11~12天消退。同:經前期緊張症。見:痛經。
鏡像運動(mirror?movements)一側肢體作隨意運動時,另側肢體幾乎同時出現複製的不隨意運動。
酒或藥物所致殘留性和遲發性精神病(F1x.7)(alcohol?or?drug?induced?residualand?late?psychotic?disorder)酒精或藥物引發的認知、情感、人格或行為改變,其發生和持續時間超出被認為符合規律的藥物直接效應的作用期。包括酒精所致痴呆、酒精所致慢性腦病綜合徵、病理性重現、使用致幻藥後的知覺障礙、殘留的情感障礙及殘留的人格障礙。見:物質使用障礙。
酒或藥物所致驚厥(alcohol?or?drug?related?convulsion)在酒或藥物停用或中毒時出現的驚厥發作。特徵是意識喪失、肌肉強直,隨後出現肢體的無目的抽動。包括酒或藥物所致的腦損害引起的驚厥。不包括使用精神活性物質病人出現的特發性癲癇或創傷、感染後腦損害所致的驚厥。
酒或藥物所致殘留性情感障礙(alcohoal?or?drug?related?residual?affective?disorder)酒或藥物所致的情感變化,持續時間超過了酒或藥物直接效應的合理期限。見:酒或藥物所致殘留性及遲發性精神障礙。
酒或藥物所致殘留性和遲發性精神病(alcohol?or?drug?induced?residual?and?late?onset?psychotic?disorder)酒或藥物所致的認知、情感、人格或行為改變,其持續時間超過了與酒或藥物直接效應起作用的合理期限。
酒或藥物所致精神病(F1x.5)(alchohol?or?drug?induced?psychosis)一組發生於物質濫用之時或之後的精神病性障礙,但不只是急性中毒所致,也不是戒斷狀態的一部分。其特徵是幻覺(典型的是聽幻覺,但經常不限於一種感官)、知覺歪曲、妄想(經常是被害性質的)、情感異常(從強烈的害怕到狂喜都有)、精神運動紊亂(興奮或木僵)。雖然可存在輕度意識障礙,但對外界的感知通常是清晰的,包括酒精所致幻覺症、酒精所致妄想症、苯丙胺精神病等。見:物質使用障礙在CCMD-3和ICD-10中,物質使用所致精神病與殘留性和遲發性精神病不同。
酒或藥物所致遺忘症(F1x.6)(alcohol?or?drug?induced?amnesic?syndrome)酒精或藥物所致的慢性近記憶和遠記憶損害。即刻記憶通常完好,遠記憶損害比近記憶輕,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明顯受損。時間感及事件次序的紊亂常很顯著,虛構可很突出,其他認知功能相對完好,因此顯得遺忘症狀十分突出。在酒或藥物所致的遺忘綜合徵中,也可能有其他致病因素參與。如酒精所致科薩科夫精神病(或綜合徵),常與韋尼克腦病相伴隨,故常被稱為韋尼克—科薩夫氏綜合徵。
酒或藥物所致遺忘綜合徵(F1x.6)(alcohol-?or?drug-induced?amnesic?syndrome)由酒精或藥物導致的器質性遺忘綜合徵。見:科薩科夫精神病;物質使用障礙;韋尼克腦病。
酒或藥物相關的功能殘疾(alcohol?or?drug?related?disability)因有害使用、急性中毒或成癮抑制了個人在社交或經濟活動中正常行為的能力從而導致任何問題的總和。如因酒精所致肝硬化、與藥物有關的HIV感染或與酒精有關的外傷導致的社會功能或體力活動下降。見:酒精相關問題;藥物相關問題。
?
酒精所致痴呆(F10.7)(alcoholic?dementia)常指酒精所致的一種慢性或進行性的智慧型障礙,以廣泛的高級皮層功能(如記憶、思維、定向、理解、計算、學習能力、言語和判斷力)損害為特徵,意識清晰。通常還伴有情感控制、社交行為的惡化。
酒精所致肝硬化(K70.3)(alcoholic?cirrhosis)酒精所致肝病的嚴重形式,以纖維組織形成和結節增生而導致肝細胞壞死和永久性結構損害為特徵。主要發生在40~60歲,通常有害飲酒史至少10年。病人表現肝功失代償的症狀體徵,如腹水、踝部水腫、黃疸,甚至因食道靜脈曲張引起胃腸道出血,或肝性腦病導致意識障礙或木僵。大約有30%的病人在確診時只有一些非特異性的主訴,如腹痛、排便紊亂、體重下降、肌肉消瘦和乏力。約15%的病例,肝硬化晚期可合併肝癌。
酒精所致幻覺症(alcoholic?hallucinosis)見酒或藥物所致精神病。
酒精所致腦損傷(alcohol?related?brain?damage)指飲酒導致的大腦額葉和邊緣系統相關的記憶和高級精神功能的慢性損害。因此,合併了酒精所致遺忘綜合徵和額葉綜合徵兩個概念。遺忘綜合徵的主要表現為近記憶損害。額葉受損表現為抽象思維、概念形成、制定計畫、複雜信息加工的缺陷,而其他認知功能相對保持完好,意識清晰。酒精相關的腦損害與酒精所致痴呆有區別,後者的認知功能損害更廣泛。見:酒精所致痴呆;酒精相關的腦損傷。
酒精所致腦綜合徵(alcoholic?brain?syndrome)酒精作用於腦引起的一組障礙,如急性中毒、病理性嗜酒、戒斷綜合徵、震顫譫妄、遺忘綜合徵、痴呆,和精神病性障礙。
酒精所致腦綜合徵,慢性(alcohol?amnestic?disorder,chronic)見酒或藥物所致殘留的或晚發的精神病。
酒精所致偏執狂(F10.5)(alcoholic?paranoia)一種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礙,持續存在自我援引或被害或嫉妒妄想。
酒精所致偏執狂(alcoholic?paranoia)見酒精所致精神病。
酒精所致胃炎(K29.3)(alcoholic?gastritis)酒精所致的胃黏膜炎症。典型情況是在狂飲後發生黏膜糜爛,可有出血,多伴有食道炎。主要症狀是上腹部疼痛,還可有胃出血。多數病人的病變有自限性,在戒酒後可恢復。
酒精所致心肌病(alcoholic?cardiomyopathy)通常在有害飲酒史至少10年的個體中,出現的心肌瀰漫性損害表現。典型的是兩心室心衰,如勞累及休息時氣短、夜間呼吸困難、心悸、踝部水腫及腹水。通常有心律失常,尤以心房纖顫最常見。
酒精所致胰腺炎(K86.0)(alcholic?pancreatitis)與有害飲酒相關,以胰腺的炎症、壞死為特徵的病變,多伴有纖維化和功能異常,起病和病程可急,也可慢。急性胰腺炎表現上腹部疼痛、厭食、嘔吐,可合併低血壓、腎衰竭、肺病和精神病。慢性胰腺炎通常表現反覆或持續性腹部疼痛、厭食和體重下降,也可有胰腺功能損害的體徵,如胰腺外分泌功能低下(吸收不良、營養缺乏)和內分泌功能低下(糖尿病)。
酒精所致震顫譫妄(alcohol-related?delirium?tremens)見伴有譫妄的戒斷綜合徵。
酒精所致脂肪肝(K70.0)(alcoholic?fatty?liver)酒精攝入達到危險水平,經一定時間後,脂肪在肝臟內聚積,導致肝細胞增大、肝腫大、肝功異常、非特異性腹痛、厭食,偶有黃疽。通過肝臟的組織學檢查可確診。戒酒可使組織學上的異常逐漸恢復。
酒癮(alcoholism)酒精導致的成癮綜合徵。
咖啡因使用障礙(caffeine?use?disorder)急性或慢性過度使用咖啡因,即至少每天攝入250mg,出現中毒表現,如不安、失眠、面紅、肌肉抽搐、心動過速、胃腸紊亂、腹痛、言語增多或雜亂,有時還會加重原有的焦慮、驚恐、抑鬱症或分裂症。見:物質使用障礙。
Kleine?Levin?綜合徵(Kleine-Levin?syndrome)大多數發生於青年男性,以間歇性發作的飲食亢進、貪睡及心理和行為障礙為特徵的一種罕見綜合徵。有自限傾向,用擬交感胺藥物可能有效。
康復(rehabilitation)在精神病學中,指聯合和協同套用醫學方法、社會幹預、教育和職業訓練或再訓練,使個人達到可能的最高功能水平,如:①病人在得到軀體、心理治療期間和以後,得到另一類治療,使其恢復軀體、心理健康和達到最佳社會功能水平。康復有許多方法,如集體治療、預防復發的特殊行為治療、參加互助小組、在治療社區或中途休養所居住、職業訓練及工作體驗。目的是使病人更好地回歸社會。②在物質使用領域內,指患有物質使用障礙的個人達到恢復軀體、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最佳的治療措施之一。康復治療是繼初步治療(如脫毒療法、內科和精神科治療)後,所採取的其他如上所述的治療方法。
抗巴金森症藥(antiparkinsonian?drug)一類通過對基底節的作用,能減輕巴金森症狀的藥物。可分兩大類:①天然的或合成的抗膽鹼能的化合物;②多巴胺能物質,通常隨抗組胺藥物一起套用。
抗焦慮藥(antianxiety?drug)治療病態性焦慮的任何藥物。包括傳統的鎮靜劑、苯二氮卓類藥、抗組胺藥和抗膽鹼藥。
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用於治療各類精神病,特別是分裂症和興奮狀態的藥物。包括吩噻嗪類、丁醯苯類、硫雜蒽類,以及一些新藥如聯苯丁哌啶類、哌迷清和氟斯必靈。它們大多數都有不良作用,其中以錐體外系綜合徵最痛苦。近年來出品的利培酮、奧氮平、吉布利酮等錐體外系副反應較輕而少。同:神經阻滯劑。
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一組用於治療抑鬱症狀的精神活性藥物,有時也用於治療某些其他特定狀況,如焦慮、驚恐,或強迫症狀。主要分為三環抗抑鬱藥、四環抗抑鬱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阻滯劑,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還有較新推出的新型抗抑鬱藥,如瑞美隆、萬拉法新等。
科薩科夫綜合徵(Korsakov?syndrome)為明顯而持久的記憶廣度下降,包括近記憶極度喪失、時間判斷障礙及虛構。發生於酒癮病人,是急性酒精所致精神病(特別是震顫譫妄)的後遺症,有時也可發生在酒癮綜合徵的疾病過程中,常伴有末梢神經炎,並可伴發韋尼克腦病。同:酒精所致遺忘症;科薩科夫精神病;酒或藥物所致遺忘綜合徵。見:韋尼克腦病。
古柯鹼使用障礙(cocaine?use?disorder)古柯鹼是一種生物鹼,為白色半透明的結晶性薄片或粉末。經鼻吸入後1~3分鐘發生效應,持續約30分鐘,也可口服或注射,使用者常與酒同服。吸古柯鹼後產生一種暖流感,是一種焦慮消失的早期體驗,伴有誇大自己能力和自負的觀念和體驗。判斷力可受損,以致可能進行不負責任、違法或危險的活動。用量大時,特別在靜注時,感到精神崩潰的體驗,即由情感高漲變成恐懼、牽連觀念、耳鳴、被害妄想、雪光(與冰雪上陽光的閃爍相似)幻覺或其他幻覺。急性中毒表現驚恐樣譫妄、高熱、高血壓(可伴發硬膜下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心律紊亂、心肌梗塞、心血管性虛脫、癲癇發作(尤其癲癇持續狀態)和死亡。見:物質使用障礙。
渴求(craving)強烈渴望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或渴望其毒性效應。見:衝動;自控力受損;成癮綜合徵;條件性戒斷
克—雅病痴呆(F02.1)(dementia?in?Creutzfeldt-Jakob?disease)伴有廣泛神經系統體徵的進行性痴呆,可能是朊病毒引起的特異性神經病變所致。一般在中老年起病,病程為亞急性,可在1~2年內死亡。
刻板動作(F98.4)(stereotyped?movement?disorder)隨意、重複、刻板、沒有功能的(常是節律性的)運動。本身不能構成任何已知的精神或神經科診斷。屬非自傷性質的有:搖動身體、搖頭、拔毛、擰頭髮、作態、彈指和拍手等。屬自傷性質的有:反覆撞頭、打自己耳光、刺自己眼睛,及咬手、嘴唇或身體其他部位。各種刻板性運動障礙最常見於精神發育遲滯。同:刻扳性運動障礙。
恐懼性焦慮障礙(F40)(phobic?anxiety?disorder)由特定且無危險的場合誘發的焦慮乃至驚恐發作的一組障礙。結果表現特徵性的對這些場合的迴避,否則就得忍受恐懼。本人關注的焦點可能是個別症狀,如心悸或感到要暈倒,經常伴有繼發的怕死,怕失去控制,或將要發瘋感。一想到要進入會引起恐懼的場合,往往產生預期性焦慮。恐懼性焦慮和抑鬱經常共存。CCMD-3根據嚴重性等級診斷原則,將其歸入恐懼症,而不用這個名詞。
誇大妄想(delusion?of?grandeur)以自負、自感偉大或優越為內容的病態信念。常伴有其他幻想性妄想,可作為偏執狂、分裂症(常為偏執型)、躁狂症和腦器質性疾病(特別是麻痹性痴呆)的症狀。某些人格障礙的病人有出現這種妄想的素質。
快眼動睡眠(REM?sleep)成人每90分鐘就重複一次的一種睡眠,平均持續5分鐘,其間能用眼動電圖描記法記錄到快速眼動。REM期幾乎完全被生動的夢所占據,並伴有脈搏、呼吸、肌張力和腦血流等方面的生理變化。
快眼動睡眠反彈(rapid?eye?movement?sleep?rebound)因套用藥物或睡眠剝奪導致快速眼動睡眠(REM?sleep)抑制,隨後又發生REM睡眠增加,使其占睡眠時間的總百分比增加。
?
窺陰癖(voyeurism)一種性偏好障礙,反覆發生或持續存在偷看別人的性行為或與性有關的隱私行為(如脫衣)的傾向。通常能引發偷看者性興奮和手淫。
奎特利體重指數(Quetelet?body?mass?index)其數值等於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乘100,是廣泛套用於表示身高和體重之間關係的定量指標,如用於進食障礙的診斷性評估
濫用(abuse)不恰當的物質(如酒精或藥物)使用,可損害健康或增加對健康損害的危險性。見:非成癮物質濫用;咖啡因使用障礙;有害使用;物質使用障礙。
離別焦慮障礙(F93.0)(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童年早期出現的以害怕離別為主的焦慮。與正常離別焦慮的區別在於其已屬異常(如已超出通常的年齡期,且異常地持續存在),並伴有明顯的社會功能障礙。
理解(comprehension)超越領會的智力把握過程,一般用理解測驗評定。
利己性人格障礙(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一貫嫉妒、缺乏同情心,以損人利己的處世哲學對待別人,不顧別人的感受和權利;把自己看得過分重要,感到自己應該享有特權;渴望被人注意、讚美和自我顯示。同:自戀性人格障礙。
?
聯想障礙(incoherence)思維與言語障礙的嚴重類型,特徵是語法混亂,不加解釋地頻繁轉換話題及言語各個部分間缺乏邏輯聯繫。如說話時話題與話題之間缺乏邏輯聯繫稱聯想鬆弛;言語的句子與句子之間缺乏邏輯聯繫稱思維破裂;句子中的詞與詞之間缺乏邏輯聯繫稱詞的雜拌或言語不連貫,後者常伴有意識障礙。見:思維不連貫
戀童症(F65.4)(paedophilia)是一種性偏好障礙,在性對象上偏好兒童(男女兒童皆可,或男女兒童兼愛),對象通常是青春發育期前或早期的兒童。
戀物性易裝癖(F65.1)(fetishistic?transvestism)主要為了獲得性興奮和打扮成異性而穿著異性服裝。本症與易性症性易裝癖不同,前者明顯與性興奮有關,並一旦達到性高潮便強烈希望脫掉異性服裝。同:易裝癖性戀物癖見:雙重角色易裝癖
戀物癖(F65.0)(fetishism)指依靠某些非生命物體作為性喚起或性滿足刺激物的一種性偏好障礙。戀物對象多為人體的延伸物,如衣服或鞋襪。其他常見的戀物對象以某些特殊質地(如橡膠、塑膠或皮革)的物品為特徵。迷戀物對個人的重要性因人而異。在某些病例中,迷戀物只是獲得性興奮的一種手段(如要伴侶穿特殊的衣服)。見:異裝癖,戀物性。
顱內損害後遺症(sequelae?of?intracranial?injure)範圍廣泛的神經系統、認知、情感和行為障礙,原因是曾經遭受頭部損害,但明顯受病前人格和社會因素影響。由於這些後遺症是引起賠償要求和其他訴訟最常見的問題,每個病例的評估都要十分慎重,需具有相當的臨床技巧。見:腦震盪后綜合征。
麻痹性痴呆(demantia?paralytic)神經梅毒的晚期表現,系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損害所致。在感染數年以後,最初出現的症狀,包括疲乏、嗜睡、頭痛和性情改變。隨後出現進行性痴呆,常有誇大、抑鬱或偏執等精神病色彩。神經系統體徵包括瞳孔異常、震顫、構音障礙、反射改變及共濟失調。陽性的血清學試驗和特徵性的腦脊液改變有助於確診。少年型麻痹性痴呆是一種先天性梅毒,一般在10歲左右出現症狀。同:全身性麻痹;全身麻痹性痴呆。見:先天性梅毒。
敏感的關係妄想(F22.0)(sensitive?delusion?of?reference)一種有病理性援引觀念的非分裂症性偏執性精神病,以內向和敏感的性格為基礎,個人疏泄情感和鬆弛緊張的能力發育不良。本病通常在個人遭受明顯的羞辱和自尊性受傷害後發生。在典型情況下人格保持完好,預後良好。
慢性酒中毒(F10.2)(alcoholism)指慢性持續性飲酒或周期性飲酒導致對飲酒的自控力受損、頻繁中毒發作,儘管已有不良後果,仍對飲酒難以捨棄。狹義的定義是對飲酒喪失自控力,導致各種軀體、心理、社交、社會性損害,為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CCMD-3主張用酒癮綜合徵取代慢性酒中毒。與藥癮綜合徵相平行。同:酒癮綜合徵。
朦朧狀態(twilight?state)一種意識受損狀態,此時可發生複雜的非理性行為,事後完全遺忘。朦朧狀態與睡眠—覺醒、癲癇、酒精中毒及譫妄狀況有關。
夢樣狀態(dream-like?state)在輕度意識障礙背景下,出現人格解體和現實解體。可以是器質性意識障礙逐步加重過程的一個環節,最終進入朦朧和譫妄,但也可見於神經症和疲勞狀態。如發生在癲癇和某些急性精神病,可有生動的幻視或其他幻覺。
夢魘(F51.5)(nightmares)以焦慮、恐懼為主的夢境體驗,常反覆出現,對夢的內容有詳細回憶。這種夢境體驗十分生動,常涉及威脅生存、安全或自尊的內容,發作中有植物神經興奮表現,但沒有顯著的發聲或軀體運動。一旦醒來,其警覺性和定向力迅速恢復。
瀰漫性發育障礙(F84)(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患兒在與社會相互交流方面表現異常,這是在各種場合下的個人功能的瀰漫性障礙。有關的疾病包括嬰兒痙攣、先天性風疹、結節性硬化、腦內脂肪沉積症,以及有精神發育遲滯的脆性X染色體綜合徵。
?
摩擦癖(frotteurism)在擁擠場所摩擦別人(常為異性)的身體以獲得性滿足。見:性偏好障礙。
木僵(stupor)一種以緘默、隨意運動明顯減低或喪失,以及精神活動缺乏反應為特徵的狀態;可有意識紊亂(主要依病因而定)。木僵可見於器質性腦病、分裂症(特別是緊張型)、抑鬱症、癔症性精神病和急性應激反應。
耐受(tolerance)指持續使用物質(酒或藥物)後,對其劑量反應下降,因此需要增加酒或藥物劑量以達到原來劑量所產生的效應,生理和心理社會因素對耐受的發生均有影響。可表現為軀體(生理)耐受或行為耐受。生理耐受時,可發生代謝性或功能性耐受,如前者通過增加物質的代謝率,使機體更易清除物質;後者系中樞神經系統對物質敏感性降低例如通過學習或環境限制的改變導致藥物效應下降。急性耐受指單次套用後對物質效應產生快速和暫時的適應。反向耐受(亦稱致敏)指反覆使用後對物質的反應增強。見:成癮綜合徵、成癮綜合徵、阿片類使用障礙。
男性色情狂(satyriasis)男性性慾過強。
腦病(encephalopathy)指任何腦器質性損害。
腦梗塞(infarction?of?the?brain)動脈阻塞後出現相應部位腦組織的破壞,可伴發出血。發病機制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狀的性質因病變累及的血管不同而異。
腦積水(hydrocophalus)顱內腦脊液容量增加。除神經體徵外,常有精神衰退或痴呆。
?
腦癱(cerebral?palsy)一組腦的慢性非進行性障礙,在出生時或在發育期罹患,特點是雙側運動性障礙,最常累及皮質脊髓束,出現無力和痙攣,下肢更顯著,導致攣縮和剪刀步態,也可伴手足徐動症或共濟失調,驚厥和精神發育遲滯也常見。腦的病變可以是先天或後天的(產前感染、產傷、窒息、Rh血型不相容等)。
腦震盪后綜合征(F07.2)(postconcussional?syndrome)頭部創傷後發生的某些症狀,包括頭疼、頭暈、疲勞、易激惹、注意難於集中、心理作業困難、記憶缺陷、失眠,並對應激、情感興奮和酒的耐受性下降。雖然實驗室檢查常為陰性結果。儘管某些人一直以病人自居,但他們的主訴並不一定與要求賠償的動機有關。
內部語言(internal?languane)對詞語符號的理解,主要在於實施任務需處理語詞符號,而不在於說話。許多患嚴重表達性言語障礙的兒童有相對完整的內部語言,證據是他們能夠以適當的方法玩遊戲、使用玩具和家庭用品,並嘗試用非語言方法與他人進行適當交流。
內源性阿片類物質(endogenous?opioid)指任何一種體內腦神經肽(至少包括腦啡肽和內啡肽),能與阿片結合位點(受體)相互作用,而調節對疼痛的知覺。此外,內啡肽可能也調節心境和對應激性刺激的反應。見:阿片類物質。
內源性精神障礙(endogenomorphic?mental?disorder)指主要起源於軀體或中樞神經系統的遺傳因素或體質因素的精神障礙。
內源性抑鬱(endogenous?depression)一般指在體質基礎上產生的抑鬱狀態,不能證實與器質性病因或與心理應激的因果聯繫。其特徵是對外界刺激缺乏反應的抑鬱心境、晝夜波動、遲鈍、無精力、以早醒為主的睡眠紊亂和有危及生命危險的抑鬱跡象。部分病人出現激越、抑鬱性妄想和幻覺。
?
逆行性遺忘(retrograde?amnenia)對意外事故發生前的事件和經歷,有久暫不等的記憶喪失。
溺愛(overprotection)照顧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特徵。此時照顧者(通常是母親)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同:過分保護。
女性色情狂(F32.7)(nymphomania)女性的性慾亢進。
顳葉癲癇(temporal?lobe?epilepsy)導致癲癇發作的神經元放電或損害影響到整個或部分顳葉的局限性癲癇。這種形式的癲癇包括基本感覺(聽、嗅或味覺)或運動(扭轉或失語)發作,也可有精神(精神性癲癇發作)、精神感覺(錯覺性或幻覺性發作)或精神運動(自動性癲癇發作)症狀。同:精神運動性癲癇
皮層下血管性痴呆(F01.2)(subcortical?vascular?dementia)指罹患高血壓病後出現痴呆,特徵是在腦白質深處有缺血性破壞病灶,臨床表現類似阿爾茨海默病痴呆,但大腦皮層一般保持完好。見:Binswanger綜合徵。
匹克病痴呆(F02.0)(dementia?in?Pick?disease)始於中年的進行性痴呆,特點是早期緩慢出現性格改變及社會性衰退,並有智力、記憶和言語功能衰退,晚期情感淡漠、欣快,偶有錐體外系症狀。神經病理改變為額葉和顳葉的選擇性萎縮。
?
偏頭痛(migraine)反覆發作的突發性頭痛,其強度、頻率及持續時間不等。往往為單側性,通常伴有厭食、噁心和嘔吐。部分病人會提前出現或同時伴發神經系統紊亂,特別會影響視野。有的偏頭痛可與精神症狀同時出現。其病因可能是腦循環的血管運動紊亂。
偏執(paronoid)指病態的自我援引性優勢觀念或妄想,常見的是關於被害、愛、恨、嫉妒、榮譽、訴訟、誇大和超自然力的妄想。這樣的觀念或妄想可與器質性精神病、中毒、分裂症有關,或是對應激的反應,還可以是一種人格障礙。
偏執狂(F22.0)(paranoia)一種罕見的精神病,以逐漸發展的按邏輯構築的系統化妄想為特徵。最常見的是誇大、被害或有關軀體異常的妄想,不伴有幻覺或分裂症樣的思維紊亂。
偏執型分裂症(F20.0)(paranoid?schizophrenia)以相對穩定的妄想為主的分裂症,常伴有幻覺,特別是各種聽幻覺,還有其他知覺紊亂。本型言語、情感、意志紊亂,緊張綜合徵症狀缺如或不顯著。同:精神分裂症,偏執型。
偏執性人格障礙(F60.0)(paranoid?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①一貫對挫折過分敏感,對侮辱不能原諒、猜疑,將別人中性或友善的行動錯誤地重構、歪曲為敵意或蔑視;②對個人權益具有好鬥而堅決維護的意識;③易產生病理性嫉妒或過分地認為自己重要,經常有過分的自我援引。包括堅信性人格障礙、好訴訟的及敏感的偏執性人格障礙。
品行與情感障礙,混合性(mixed?conduct?and?emotions?disorder)持久的攻擊性、社交紊亂或挑釁行為與明顯的抑鬱、焦慮或其他惡劣心境並存。
品行障礙(conduct?disorder)指持久(至少6個月)而且反覆的社交紊亂、攻擊或挑釁的品行模式,嚴重違背對相應年齡的社會期望,因此比普通兒童的淘氣或青少年的逆反行為更嚴重。其他精神障礙也可有品行障礙。作為診斷依據的行為有:過分好鬥或霸道、殘忍地對待他人或動物、嚴重破壞財物、縱火、偷竊、反覆撒謊、曠課和離家出走、異乎尋常地頻繁的大發雷霆和違拗。
屏氣發作(breath-holding?attacks)①在幼童中較常見的一種行為異常,特點是發作性自主呼吸暫停,致使發紺和意識喪失。發作有自限性,可能被用來影響周圍環境。②在轉換障礙病人中較常見的一種發作,特點是發作性自主呼吸暫停,可有輕度意識障礙。發作有自限性,也可能被用來影響周圍環境。
器質性焦慮(organic?anxiety?disorder)有廣泛性焦慮障礙或驚恐障礙的特點,並作為一種器質性疾病的主要症狀或後遺症狀。
器質性解離障礙(dissociative?disorder,organic)起因於器質性精神障礙,特點是對過去的記憶、身份的覺察、即刻的感覺乃至身體運動控制等方面之間的正常整合能力,部分或完全喪失。
器質性緊張症(organic?catatonic?disorder)是在腦器質性病變基礎上出現的一種有緊張症症狀的精神運動抑制(木僵)或興奮性障礙。同:器質性緊張性障礙見:緊張症。
器質性精神障礙(organic?mental?disorder)基於可證實的大腦疾病、腦損傷或其他損害為病因而歸於一組的精神障礙。其精神紊亂可以是原發性的,如直接而且選擇性地影響大腦的疾病、損傷和損害;也可以是繼發性的,如某些全身性疾病和障礙,腦只是多個受損害的器官或系統之一。症狀性精神障礙一詞指的是後一亞組。見:器質性精神綜合徵。
器質性情感障礙(F06.3)(organic?affective?disorder)特徵為情感改變(抑鬱、輕躁狂、躁狂或雙相),常有精神活動的總體改變,並可假定這些表現是某種腦器質性或軀體疾病的結果。
器質性人格障礙(F07.0)(organic?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病前習慣的人格特徵和行為模式有明顯改變,有情感、需要和衝動(包括性衝動)的異常表達,認知和思維上也有異常表現。人格的改變是腦部疾病、腦損傷殘餘障礙,或伴發障礙。見:額葉綜合徵;邊緣系統癲癇。
器質性妄想性(分裂症樣)精神病(organic?delusional?schizophrenia-like?disorder)起因於大腦疾病或損害(尤其是癲癇),以持久或反覆發作的妄想為主的精神病。可伴有幻覺或某些提示為分裂症的表現,如聯想或思維邏輯障礙。同:器質性妄想性(分裂症樣)精神障礙。
器質性遺忘(F04)(organic?amnesic?syndrome)近期和遠期記憶顯著受損,而即刻回憶仍保存,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下降並有時間定向障礙。虛構可能是其特點,但知覺和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智慧型通常不受損。同:記憶障礙;非酒或藥物所致科薩科夫綜合徵。見:酒或藥物所致遺忘綜合徵。
?
牽連觀念(ideas?of?reference)將無關的外界現象病態地解釋為與本人有關,而且往往是惡意的,可成為妄想的先兆。某些人在處於緊張或疲勞時可出現這類症狀,但在當時處境下可以理解。
強迫動作(compulsive?acts)強迫動作涉及最多的是清洗(如洗手)、反覆檢查以防範潛在的危險或保證有序和整潔。在外顯行為下面隱含著害怕指向自身或由自己引起的危險,所採取的儀式動作是為了避免這種危險而作出的無效或象徵性的嘗試。見:強迫障礙。
強迫動作(obsessive-compulsive?behaviour)指反覆出現的刻板動作或行為。其本身沒有娛樂作用,也不能使人完成有意義的任務;其作用在於防止一些不太可能發生,但使病人害怕的事的發生。這些事件常是對病人有害或由病人自己所造成。這種行為通常被病人認為是無意義的或無效的,並反覆試圖抵抗,因此總是伴有焦慮,對強迫動作越加抵抗,焦慮便越重。
強迫思維(F42.0)(obsessional?thoughts)指以刻板的形式不隨意地反覆闖入個人腦海的觀念、表象或衝動。常令人不快,病人經常徒勞地努力加以抵制。儘管如此,病人仍將其認作是自己的思想。有時則是猶豫不決或無休止地在兩種選擇之間權衡,伴有不能對瑣細但必要的日常小事做決定,包括強迫性思維反芻,它與抑鬱的關係特別密切。
強迫性人格障礙(F60.5)(anankastic?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感到個人不安全和心存疑慮,從而導致過分認真、固執、謹小慎微和僵化。可有反覆出現且不願意有的想法和衝動,但尚未達到強迫症症狀標準的程度。經常要求精確和完美主義,結果需要反覆核對細節。同:強迫性人格障礙。
?
強迫性人格特點(anankastic?features)以持續的罪惡感和自卑感為特徵的敏感人格者的強迫現象,如過分謹慎小心、強行侵入的思想、焦慮性不確定感。見:強迫性人格障礙(F60.5)?(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反覆出現強迫思維或強迫動作。見:強迫思維;強迫動作。
青春型分裂症(F20.1)(hebephrenic?schizophrenia)分裂症的一型,常開始於青年期,思維瓦解和破裂、妄想和幻覺片斷易逝,情感變化突出(膚淺和不適切)、行為不負責任和不可預測,常有作態,並有與社會隔離的傾向。因陰性症狀(尤其情感平淡和意志喪失)發展迅速而預後不良。同: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
輕度精神發育遲滯(F70)(mild?mental?retardation)在學校里可有某些方面的學習困難;許多成人能夠工作,建立並維持良好的社會關係,並對社會作出貢獻。因某些方面的學習困難,需接受較系統的訓練。智商大致為50~69(成人智齡相當於9歲到11歲)。
輕微腦功能失調(minimal?brain?dysfunction)一種未被普遍接受的一般性術語,用於描述智力正常兒童的腦功能輕微損害,可影響行為、知覺和學習能力。臨床表現包括活動過多、運動不協調、注意廣度差、情感不穩及反社會行為。有時存在神經系統軟體徵。見:多動性障礙
輕躁狂(F30.0)(hypomania)指持續輕度心境高漲,並有活動增加,自覺體力和精力旺盛、幸福感、社交活動增多、話多、過分親密、性慾增強及睡眠需要減少,但尚未達到嚴重擾亂工作或被社會拒絕的程度。沒有幻覺或妄想。見:躁狂。
情感不穩定(lability?of?affect)心境表達失控、不穩和異常波動,常見於器質性腦病綜合徵、早期分裂症、神經症和人格障礙的某些類型。
情感不穩性人格障礙(F60.3)(emothionally?unstable?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①一貫的明顯不顧後果的衝動處事傾向;②其心境易變,容易發生情感爆發,並且不能控制行為爆發;③易於同別人發生吵架和衝突,特別是在衝動行為遭到阻遏時。可分成衝動型,以情感不穩和對衝動缺乏控制為主要特徵;及邊緣型,除上述特徵外,還有自我形象、內心喜好和目標的紊亂、強烈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和自我損害的傾向(如自殺姿態和自殺企圖)。包括攻擊和爆發性人格障礙。
情感高漲(elation)一種高興愉快的心境,若強烈程度與現實環境明顯不相稱,則是躁狂或輕躁狂的主要症狀。
情感高漲人格(hyperthymic?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一貫的歡天喜地和活動水平居高,但沒有輕躁狂的病態性過份情調。它和情感惡劣構成環性人格,有時與情感性精神障礙有關。見:情感性人格障礙
情感紊亂(affective?disturbance)情感的病態改變超出正常變異範圍,有下列任何一種表現:抑鬱、高漲、焦慮、易激惹和憤怒。
?
情感性人格障礙(F34.0)(affective?personality?disorder)一種顯著的持久心境,終生占主導地位。可以是一貫抑鬱、一貫情感高漲,或二者交替發生。在心境高漲期,有不可動搖的樂觀主義,並對生活和活動的熱情高漲;而心境低落時則以煩惱、悲觀、精力下降和無用感為著。這樣的人傾向於發生情感性精神障礙。
情感性精神障礙(F30-F39)(affective?disorder)主要為心境抑鬱或高漲(可有焦慮)。一般伴有精神活動的總體改變,其他症狀大多是繼發的。大多數情感障礙傾向於反覆發作,每次發作可能與應激性事件或處境有關。同:心境障礙見:抑鬱;躁狂。
軀體化障礙(F45.0)(somatization?disorder)反覆出現多種頻繁易變的軀體症狀,並且沒有可證實的器質性基礎,歷時至少2年。多數病人與醫療機構有漫長而複雜的就診治療史,在此期間做過多次檢查而結果陰性,或作過徒勞的探查手術。症狀可涉及身體的任何部位或系統,病程是慢性波動的,常伴有社會功能,如人際關係和家庭行為的持久損害。
軀體形式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F45.3)(somatoform?autonomic?dysfunction)症狀表現似乎起源於某一主要由自主神經控制的系統或器官(指心血管、胃腸道、呼吸及泌尿生殖系統)的軀體障礙。主訴既可以自主神經興奮的體徵為基礎,如心悸、出汗、臉紅、顫抖,也可以害怕患有軀體障礙及為此感到苦惱為基礎,並有非特異和易變的性質,如快速遊走性疼痛、燒灼感、沉重感、緊束感、膨脹感和擴張感,病人常把這些感覺歸於某一特殊的器官或系統。
軀體形式障礙(F45)(somatoform?disorder)局限於機體的特定系統或部位,在時間上與應激性事件密切相關的功能性障礙。主要特徵是反覆表現軀體症狀,儘管醫學檢查以陰性結果告終,且醫生保證症狀沒有軀體基礎仍反覆要求檢查。本障礙不是軀體障礙所致,也不是自主神經系統介導的感覺、功能和行為障礙。
?
缺乏動機綜合徵(amotivational?syndrome)特點為情感淡漠、效率喪失、執行複雜或長期計畫的能力下降、對挫折的耐受能力低,和注意集中困難。該綜合徵可見於分裂症、情感障礙,或經常使用大麻或其他物質的人。
Rett綜合徵(F84.2)(Rett?syndrome)一種只見於女孩的疾病,在表面正常的早期發育之後,接著失去有目的的手部動作,產生刻板的手部扭動和過度換氣。可有部分或完全的言語能力喪失、頭顱生長緩慢。一般出現在生後7~24個月。患兒進行社交和遊戲的發育停止,但社交興趣可保持。從4歲起可有軀幹共濟失調和失用,以後往往是舞蹈手足徐動症樣運動。幾乎不可避免地導致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滯。
人格(性格)(personality)由遺傳決定的個人先天素質以及後天發育與習得性有機結合形成的總體精神活動(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
人格不成熟(immature?personality)特徵是心理生物學發育不足或延遲的行為和情感反應。
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一種知覺障礙,特徵為自我關注增強,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實、遙遠或虛假的;這種改變發生時,感覺正常而且情感表達能力完整。在各種複雜而痛苦的主觀體驗中,多難以用文字表達,比較突出的有軀體改變的體驗、強迫性自我審視、缺乏情感反應、時間體驗紊亂,以及身份異化感或自動感。個人可感到與自己的體驗解離,好像從遠處觀察自己,或者自己好像已經死亡。自知力一般能保留,否則為人格解體妄想。人格解體可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中孤立地發生,也可伴發於疲乏或強烈的情感反應,或成為思維反芻、強迫性焦慮、抑鬱症、分裂症、某些人格障礙和腦功能障礙的組成症狀。見: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徵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徵(F48.1)(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syndrome)自發地訴說其精神活動、身體和環境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因而顯得不真實或遙遠。其表現多種多樣,但訴說最多的是情感喪失,如感到與自己的思維、軀體或現實世界疏遠或解離。病人一般知道這種改變是不真實的(對這一症狀有自知力,為觀念),否則為解體妄想。其感覺系統正常,情感表達能力也完整。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症狀可成為分裂症、抑鬱症、恐懼症或強迫症的組成症狀。
人格素質(characterological?constitution)個人的人格在態度、特質、反應模式方面的基本和持久性結構,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但受生活經歷和環境因素修飾。
人格障礙(personality?disorder)各種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對待自我及他人關係的,具有臨床意義的行為模式。特定的人格障礙、混合性人格障礙和持久的人格障礙是根深蒂固的一貫的行為類型,表現對廣泛的個人處境和社會處境具有難以改變的反應。它們極端或明顯偏離特定文化背景,偏離一般人的感知、思考和感受方式,尤其在對待他人方面。本組障礙還包括:習慣和衝動障礙、性心理障礙,以及出於心理原因對軀體症狀進行加工,故意製造或偽造症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神經精神障礙(HIV-associated?acute?psychotic?disorder)與HIV感染有關的五大類神經精神障礙包括:
(1)HIV所致認知/運動綜合徵,包括:①HIV所致痴呆;②HIV所致脊髓病;③所致輕度認知/運動障礙。
(2)HIV所致精神與行為障礙,包括:①譫妄;②急性精神病性障礙;③情感障礙;④適應障礙;⑤急性應激反應;⑥自殺。
(3)其他HIV所致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①兒童期進行性腦病;②腦膜炎。
(4)HIV伴發的周圍神經系統疾病,包括:①炎性多發性神經病變;②主要累及感覺的神經病;③肌病。
(5)HIV感染導致機會致病菌造成的神經精神障礙,包括:①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病;②腦弓形體病;③中樞神經系統結核;④隱球菌性神經病變;⑤巨細胞病毒神經病變;⑥機會致病菌造成的其他綜合徵;⑥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HIV所致自殺(HIV-associated?suicide)HIV感染和愛滋病有高度自殺危險性,特別是在發現HIV血清陽性後的一段時間。伴發的精神症狀可增加自殺危險性,特別是抑鬱和譫妄。
人類免疫缺陷病(HIVD)痴呆(F02.4)(dementia?in?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disease,DHIVD)在HIVD過程中發生的痴呆,除HIV感染外,不存在其他可解釋的疾病或情況。見:HIV所致痴呆。
認知(cognition)指通過心理活動(如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獲取知識。習慣上將認知與情感、意志相對應。
認知損害(cognitive?impairment)見:酒或藥物所致殘留性或遲發性精神病。
社會角色衝突(social?role?conflict)個人在所履行的兩個或多個社會角色之間或角色與人格之間,有難以相容感;角色衝突也可發生於個人遭受來自不同群體的不可調和的壓力,或出現在角色定位模糊之時。角色衝突可導致焦慮、緊張、苦惱、效率下降,或使個人為解決衝突而從一個或多個不相容的角色中撤退,重新定位於一個模糊不清的角色,或通過協調減輕對立諸方的壓力。
社會支持(social?support)指各種積極的社會作用,它們能增強參與其間的個體的歸屬感、安全感和自尊。
社交焦慮障礙(F93.2)(social?anxiety?disorder)當遇到新的、陌生的或有社會性威脅的處境時,對陌生人警惕,對社交提心弔膽或焦慮。這種害怕起自兒童早期,且嚴重到足以引起社交功能方面的問題。同:童年或青少年迴避障礙。
社交恐懼症(social?phobia)以害怕並迴避人際交往為主的恐懼症,往往伴有自卑和害怕批評,可訴說臉紅、手抖、噁心,或尿急,本人有時確信這些焦慮的繼發表現是原發問題,症狀可發展成驚恐發作。
反社會性(社交紊亂性)人格障礙(F60.2)(dis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一貫不顧社會義務、缺乏感情、對他人漠不關心;個人行為和社會規範之間差異很大,並不易為經驗所糾正,即使受到懲罰也如此;對挫折的忍耐力低、攻擊(包括暴力攻擊)的釋放閾值低;傾向於責備他人或對自己與社會發生衝突的行為進行辯解。包括:悖德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身份障礙(F93.8)(identity?disorder)兒童或青少年因對個人信仰和目的的看法和態度極不確定,導致功能損害。
?
神經衰弱(F48.0)(neurasthenia)Beard於1869年提出的概念,以兩類症狀為主:①在精神活動後主訴疲勞感增加(精神疲勞),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職業表現欠佳或應對日常事務的效率下降。此時的典型描述是使人分心的聯想或回憶,令人不愉快地闖入腦海,注意集中困難和思考問題缺乏效率。②在輕微勞累後身體虛弱乃至耗竭的感受(軀體疲勞),伴有肌肉疼痛和不能放鬆。兩種類型都有另外一些不愉快的感受,常見有頭暈、緊張性頭痛、廣泛的不安定感、對腦力和體質下降的擔心、易激惹、快感缺失,以及輕微的抑鬱和焦慮症狀也很常見。睡眠的初期和中期通常是紊亂的,而睡眠過多也可成為明顯症狀。過去診斷為神經衰弱的許多病例,可能符合現今的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標準。見:精神衰弱型人格障礙。
神經性貪食(F50.2)(bulimia?nervosa)反覆發作性暴食和極想控制體重的先占觀念,導致暴食後立即嘔吐或使用瀉藥。反覆嘔吐常導致電解質紊亂和軀體併發症。神經性貪食之前數月至數年間有的可有過神經性厭食。見:進食障礙。
神經性厭食(F50.0)(anorexia?nervosa)由病人故意造成並堅持的體重下降,可伴有懼怕肥胖和體型鬆弛的持續侵入性超價觀念。病人強加給自己一個低體重閾值,常導致營養不良、繼發性內分泌和代謝改變,及軀體功能失調(如閉經)。症狀包括嚴格選擇飲食、過度體育鍛練、催吐或導瀉,使用厭食劑和利尿劑。常見於青少年期和年輕女性。見:進食障礙;奎特利體重指數。
神經系統軟體徵(soft?neurological?signs)一組定義模糊的軀體所見,並可假設其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的不成熟或亞臨床損傷。通常包括視覺精確度不良、說話不順暢、明顯的笨拙、舞蹈形式的運動或鏡像運動、肌腱反射亢進及左右混淆。與神經系統硬體徵相對而言,軟體徵沒有明確的臨床意義或定位價值。見:注意缺陷障礙。
神經症(neurosis)一種精神障礙,缺乏可以證實的器質性基礎,主要表現有焦慮、恐懼、強迫、疑病症狀。病人具有相當的自知力,通常不會把病態的主觀體驗和幻想與外在現實混同。行為雖然可受影響,但通常保持在社會接受的限度之內。無人格瓦解。
?
神經症性人格(neurotic?personality)指具有易發展為神經症的人格特徵。
失讀症(alexia)不能認識和理解書寫的或印刷的字詞、符號、字母或色彩。是由不能識別視覺信號的語言含義所致。它與大腦優勢半球內側枕額腦回損害有關,並因累及視覺放射可致同側偏盲。失讀症常與失寫症一起作為視覺性說示不能的症狀。
失認症(agnosia)認識物體的能力喪失或受損,是由於知覺障礙影響了個人對感官刺激的理解所致。
失寫症(agraphia)不能以書寫形式表達思想,與大腦優勢半球額葉中部後側腦回部損害有關,而與運動、言語或理解功能障礙無關。失寫症常與失讀症一起作為視覺性說示不能的症狀。
失音症(aphonia)因器質性或情感性障礙造成的生成語音不能。
----------------------------------------------
?
失用症(apraxia)因腦的一定部位病變導致目的性運動的執行能力喪失或運用功能障礙。
失語症(aphasia)藉助詞語進行理解和表達語言符號意義的功能喪失(失語症)或言語困難。障礙的形式取決於腦損害部位,一般分運動和感知兩類,分別涉及言語生成和言語理解兩方面。言語發育障礙時也可以沒有明顯腦損害。
施虐受虐狂(F65.5)(sadomasochism)一種性偏好障礙,所喜好的性活動涉及使人遭受痛苦、侮辱或奴役。如喜好接受這樣的刺激稱受虐狂;如果是實施者稱施虐狂。經常是一個人既可以通過施虐也可以通過受虐獲得性興奮。
適應(adaptation)指特定環境或文化中生活的個體或群體,在生物、心理與社會方面的調整過程。
適應障礙(F43.2)(adjustnent?disorder)一種主觀痛苦和情感紊亂狀態,常妨礙社會功能,在明顯的生活改變或應激事件(應激源)的適應期發生,這些改變或事件包括重大的個人發展方面的變化(上學、初為人父母、未能達到個人的理想目標、退休等),或可能影響個人社會關係完整性的事件(居喪、離別體驗),或影響社會支持系統及價值系統的事件(移民或難民狀態)。但需指出,個人素質或易感性在發生本症的危險性乃至表現形式方面也起重要作用。本症的表現多種多樣,包括抑鬱、焦慮或煩惱,感到對目前處境無從計畫、不能應對、難以堅持,處理日常事務也有缺陷。常伴有情感和品行障礙(尤其青少年),主要有短暫或遷延的抑鬱反應和品行的紊亂,如文化休克、兒童住院症。
衰弱性人格(asthenic?personality)見依賴性人格障礙。
衰弱性人格障礙(F60.7)(asthenic?personality?disorder)特徵是一貫被動,在日常生活面前表現軟弱或反應不足。可表現在智慧型或情感方面缺乏精力和缺乏生氣;娛樂的能力也很有限。
雙相情感障礙(F31)(bipolar?affective?disorder)特點是病人出現兩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動水平明顯紊亂的發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現為心境高漲、精力和活動增加,另1次表現為情感低落、精力減低和活動減少。見:抑鬱症;輕躁狂;躁狂。
雙重角色易裝癖(F64.1)(dual-role?transvestism)一種性身份障礙,個體在部分時間穿著異性服裝以求享受暫時成為異性的體驗,但並不希望更長久地改變性別,在穿著異性服裝時不伴有性興奮。
睡眠呼吸暫停(sleep?apnoea)睡眠期間呼吸暫時停止。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經常以大聲打鼾、身體抽動或手臂甩動結束。睡眠呼吸暫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勞,以及心動過緩和腦電圖覺醒狀態。
?
睡眠節律倒錯(inversio?of?sleep?rhythm)見非器質性睡眠—覺醒節律障礙。
睡眠晝夜節律倒錯(nyctohemeral?rhythm?inversion)見非器質性睡眠—覺醒時程障礙。
睡前或醒前現象(hypnagonic/hypnopompic?phenomena)是在入睡前或覺醒前,處於清醒與睡眠的中間狀態時,發生幻覺或類幻覺體驗。以視覺形象常見,也發生於其他感官。有時可存在認知—情感紊亂,並可出現入睡前驚跳、睡眠中驚起,或突然的身體跳動。感覺形象與睡眠開始的快速眼動期(REM)有關,可伴發於發作性睡病。一般而言,本現象並不表明是病態過程或機能障礙。同:睡前或醒前感知。
睡行症(F51.3)(sleepwalking)一種睡眠和覺醒交混結合在一起的意識改變狀態。通常出現在夜間睡眠的前三分之一。發作時睡行者從床上起來,隨處走動,其覺察、反應性和運動技巧均呈低水平。醒來後通常對睡行期發生的事件不能回憶。
順行性遺忘(F41.1)(anterograde?amnesia)記憶喪失發生在致病事件後意識已經恢復時,遺忘涉及事件發生後的各種經歷。
思維奔逸(flight?of?ideas)主觀體驗為思維迫促的一種思維形式障礙,通常伴發於躁狂或輕躁狂。特徵為講話速度快、滔滔不絕、聯想快,常出現音聯、意聯,言語表達可能遠跟不上思潮,導致言語銜接不連貫。很易因偶然因素或無明顯理由轉移注意力,隨境轉移是很突出的伴隨特徵之一。
思想被撤走(thought?withdrawal)體驗和堅信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奪走,這種堅信並非是推理的結果,而是發生在強迫的當時,與思想被強行奪走的體驗同時發生。
思想插入(thought?insertion)體驗和堅信並非屬於自己的思想強行闖入自己腦海,導致這種堅信並非是推理的結果,而是發生於強迫當時,與思想被強行插入的體驗同時發生。
思想廣播(thought?broadcasting)體驗到自己的思想莫名其妙地被他人共享。
思想化聲(thought?echo)體驗到自己的思想被重複或在頭腦里即刻迴響(不是大聲說出來)。重複出來的思想,雖然內容與原來的一樣,但卻感到性質上有改變。
思維瓦解(disorganized?thinking)指一類思維形式障礙,主要包括思維鬆弛、思維破裂和言語不連貫。見思維不連貫。
宿醉(hangover)因過量飲酒的直接後作用導致的醉酒後狀態。其病因可能也與酒精中非乙醇成份有關。軀體症狀可有疲勞、頭痛、口渴、眩暈、胃病、噁心、嘔吐、失眠、手顫和血壓升高或降低。精神症狀包括急性焦慮、易激惹、過分敏感、抑鬱,或罪惡感。宿醉的某些症狀與酒精戒斷綜合徵類似,引起宿醉所需的酒量因個人的軀體和精神狀態而異。一般說來,醉酒期間的血液酒精濃度越高,隨後出現的症狀越重。宿醉一般只指單次飲酒的後作用,通常持續不超過36小時。
隧道視野(tunnel?vision)①周邊視野受限,而中央視力精度不受損害,見於色素膜視網膜炎和進展型慢性青光眼後期。②在精神病領域,這一術語也用作管狀視野的同義詞,這是一種解離症狀,儘管眼睛與注視物體的距離不同,但視野範圍卻相同。
Tay-Sachs?病(Tay-Sachs?disease)指一種與神經鞘脂代謝相關的隱性常染色體遺傳病,因缺乏脂粒酶己糖脫氨酶A導致皮質和小腦的神經細胞及神經軸索內神經節苷脂GM2積聚、沉澱。視網膜神經纖維變性使黃斑區血管脈絡暴露,眼底鏡檢查可見有診斷意義的桃紅色斑點。在出生後6個月內還可有嚴重的智慧型及精神運動發育紊亂、易激惹、失明、強直性痙攣、驚厥,最終出現去大腦強直並在3歲左右死亡。本病在Ashkenazi猶太人發病率最高。近年來,採用雜合子篩查和分娩前診斷使其發生率有所下降。同:GM2神經節苷脂沉積。
胎兒酒精綜合徵(Q86.0)(fetal?alcohol?syndrome)對胎兒的酒精效應(FAE)可見於懷孕期飲酒達到有害水平的母親所生的孩子,其軀體和心理生長發育延遲,伴有顱、面、四肢和心血管缺陷。最常見的畸形是:生前和生後生長不足、小頭畸形、發育延遲或精神發育遲滯、瞼裂短、鼻子短而上翻、鼻樑塌陷、上唇薄、掌紋異常及心臟(特別是隔)缺陷。
癱瘓(paralysis)在神經肌肉或神經機制基礎上的功能性或器質性障礙導致的運動能力喪失。見:運動性運動障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