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混濁

意識混濁,是一種意識損害,是從完全清醒到昏迷這一連續過程的中間意識障礙階段。其覺察、定向和知覺紊亂繼發於腦器質性或其他軀體疾病。

意識混濁—簡介

一種意識損害,是從完全清醒到昏迷這一連續過程的中間意識障礙階段。其覺察、定向和知覺紊亂繼發於腦器質性或其他軀體疾病。廣義地說,從意識清晰到昏迷之間各種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都可以叫做意識混濁。臨床上常用的是狹義,指的是以知覺清晰度降低為主而沒有附加症狀(如精神運動性興奮,言語不連貫,錯覺幻覺,一過性妄想等)的意識障礙。

症狀

病人對環境的知覺是模糊不清的,表情呆板或茫然。他也許感到迷惑,自言自語,“我這是怎么啦?”“這是怎么回事呢?”所有心理過程都變緩慢,注意不集中,思考困難,難於理解別人的言語,定向力障礙,沒有主動性,反應遲鈍。有些病人嗜睡,但可以叫醒。如果叫不醒,完全沒有言語,可稱之為昏睡,與淺昏迷或半昏迷(subcoma)實際上是一回事。與昏迷的區別在於:保存著某些動作,如翻身、搔癢等,餵飼時能夠吞咽,一般反射可引出甚至是活躍的。
意識混濁病人可以回答簡單的問題,但常重複別人的問話,如問“餓了吧?”答說“餓了”,再問他“吃不吃”,卻說“不吃”。輕度意識混濁表現在只能回答較簡短的提問,言語稍複雜些病人便抓不住,不回答或回答錯誤。不少病人意識混濁的程度有波動,不同時間的檢查結果不同。有發作後遺忘症,即恢復後對經過不能回憶,周圍發生的一切當時確實沒有給病人造成什麼印象,因為知覺模糊,當然記不住。

形成原因

意識混濁一般是器質性的,即由腦或軀體疾病、中毒等引起。急性精神病發作時可有意識混濁,尤其是興奮和瓦解嚴重的發作。
緊張、焦慮和恐懼等心理因素與休息睡眠不足.、生活時程紊亂、飢餓脫水等生理因素相結合引起的急性精神障礙多以意識混濁為基本臨床相,如國內報告的長途火車旅行發生的精神障礙。腦動脈硬化的輕微血管意外常伴有短暫的意識混濁但容易被忽略。癲癇性意識混濁也常是短暫的。一般地說,老齡是容易發生意識障礙的一個因素。腦電圖與意識清晰和混濁之間有很好的相關性,而痴呆除了緩慢的alpha節律外也許什麼異常也沒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