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徐州工程學院](/img/d/693/nBnauM3X1MDNxcDOwgjNxYjNwQTMwETM2gjNyQTNwAzMxAzL4Y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學校由原彭城職業大學和原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彭城職業大學創建於1983年5月,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報國家計委、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創建於1985年5月,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報教育部備案獨立設定的成人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6月,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兩校合併籌建徐州工程學院。2005年3月,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學院。2007年6月,創辦於1959年的師範性高等專科院校----原徐州教育學院整建制併入徐州工程學院。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1150餘畝,固定資產5.4億元,儀器設備值9000餘萬元。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餘人,設定以工程類學科為主,兼設經濟、管理、農學、文學、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歷史學9個學科門類,設有15個二級學院,45個本科專業及方向、47個專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迄今已向社會輸送了近10萬名畢業生。
學校共建有32個實驗室、10個研究所和12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建成了千兆計算機校園網,購買了超星數字圖書館的使用權,目前有28萬種中文圖書的電子版供全校師生使用;購買了維普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使用權、CNKI網路資料庫使用權、EBSCO外文期刊全文資料庫使用權和《網上報告廳》資料庫使用權,試用《金圖國際高校英語資源總庫》等10個資料庫。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校園風光](/img/8/7dd/nBnauM3XygzM5MTOykjNxYjNwQTMwETM2gjNyQTNwAzMxAzL5Y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院系設定
截至2013年,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1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和1個成人教育學院,開設49個本科專業。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經濟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管理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體育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信電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學校擁有3個省級一級重點建設學科。學科名稱 | 依 托 單 位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生態學 | 環境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經濟學院、化工學院、管理學院 |
學科類別 | 學科名稱 | 依 托 單 位 |
校重點學科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
校重點 建設學科 | 結構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區域經濟 | 經濟學院 | |
企業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
校培育 建設學科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信電工程學院 |
給排水工程 | 環境工程學院 | |
中國古代文學 | 人文學院 |
學科類別 | 學 科 名 稱 | 依 托 單 位 |
校重點學科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統計學 | 數理學院、經濟學院、信電學院 | |
工商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
套用經濟學 | 經濟學院 | |
校重點 建設學科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信電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數理學院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化工學院 | |
中國語言文學 | 人文學院 | |
校培育 建設學科 | 生物工程 | 食品學院、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風景園林學 | 環境學院 | |
教育學 |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 |
設計學 | 藝術學院 | |
體育學 | 體育學院 | |
外國語言文學 | 外國語學院 |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學校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畫”實施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6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類),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有獲批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教材16部,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3項。2010年至2013年,徐州工程學院學生共獲得國際競賽獎項12項,國家級競賽獎項477項,省部級競賽獎項471項,其中包括國際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銀獎、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賽總冠軍、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亞軍等高級別獎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71項。
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
財務管理
食品科學與工程[18]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培養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食品科學與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食品加工與質量控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機械製造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軟體外包人才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徐州工程學院-江蘇藍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江蘇省特色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財務管理
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會計電算化
工程造價
江蘇省重點專業
機械類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工商管理類
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江蘇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食品與生物工程實驗中心
經濟管理教學實驗中心
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軟體與服務外包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
化學化工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徐州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園
合作交流
對外合作
2012年,徐州工程學院和300餘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建立產學研基地110個,實現重要科技成果轉化80個,橫向科技合作項目329個。學校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相結合,與學校的各項工作相結合,根據徐州支柱產業發展特色,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快科技平台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不斷提升。與江蘇艾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雙方共建光伏工程培訓研究中心,進行科技開發和人才培養;與徐州經濟開發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聯合創建“徐州淮海工業設計研究院”。
學校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國際交流與合作領域不斷拓寬,與美國、韓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等15個國家的17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0個,在校生1300多名。項目數與學生數已經走在同類院校的前列。
校企合作
2012年8月16日,徐州工程學院校長韓寶平,副校長宋農村,教務處處長孫進,校辦主任劉洋以及信電學院院長邵曉根蒞臨中軟國際參觀指導。中軟國際南京ETC執行總經理金曉豐,副總經理龔誠,技術總監金正海,運營總監曾鵬以及產品經理楊鳴參與了此次會議。會上金總介紹了中軟國際集團,讓徐州工程學院的各位領導對中軟國際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並對中軟國際寄於厚望,希望雙方今後的合作更加緊密。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學校擁有1個國家高新技術研發機構,1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9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6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個校內科研機構。國家高新技術研發機構(聯合共建)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工程實驗室分中心
江蘇省工業設計中心
徐州市
學院簡介
徐州工程學院坐落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兩漢文化發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稱的古城徐州,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由原彭城職業大學和原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彭城職業大學創建於1983年5月,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報國家計委、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創建於1985年5月,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報教育部備案獨立設定的成人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6月,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兩校合併籌建徐州工程學院。2005年3月,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學院。2007年6月,創辦於1959年的師範性高等專科院校----原徐州教育學院整建制併入徐州工程學院。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1150餘畝,固定資產5.4億元,儀器設備值9000餘萬元。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餘人,設定以工程類學科為主,兼設經濟、管理、農學、文學、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歷史學9個學科門類,設有15個二級學院,45個本科專業及方向、47個專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迄今已向社會輸送了近10萬名畢業生。
學校共建有32個實驗室、10個研究所和12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建成了千兆計算機校園網,購買了超星數字圖書館的使用權,目前有28萬種中文圖書的電子版供全校師生使用;購買了維普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使用權、CNKI網路資料庫使用權、EBSCO外文期刊全文資料庫使用權和《網上報告廳》資料庫使用權,試用《金圖國際高校英語資源總庫》等10個資料庫。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學校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和“辦學以教師為本”的理念,大力實施師資隊伍建設“五大工程”,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學校現有教職工1271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88人、副高職稱303人;具有博士學位119人、碩士學位606人;有1人被遴選為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人被評為二級教授;有全國模範教師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1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8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8人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30人,徐州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63人。院系設定
截至2013年,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1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和1個成人教育學院,開設49個本科專業。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經濟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管理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體育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信電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學校擁有3個省級一級重點建設學科。學科名稱 | 依 托 單 位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生態學 | 環境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經濟學院、化工學院、管理學院 |
學科類別 | 學科名稱 | 依 托 單 位 |
校重點學科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
校重點 建設學科 | 結構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區域經濟 | 經濟學院 | |
企業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
校培育 建設學科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信電工程學院 |
給排水工程 | 環境工程學院 | |
中國古代文學 | 人文學院 |
學科類別 | 學 科 名 稱 | 依 托 單 位 |
校重點學科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統計學 | 數理學院、經濟學院、信電學院 | |
工商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
套用經濟學 | 經濟學院 | |
校重點 建設學科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信電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數理學院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化工學院 | |
中國語言文學 | 人文學院 | |
校培育 建設學科 | 生物工程 | 食品學院、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風景園林學 | 環境學院 | |
教育學 |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 |
設計學 | 藝術學院 | |
體育學 | 體育學院 | |
外國語言文學 | 外國語學院 |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學校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畫”實施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6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類),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有獲批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教材16部,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3項。2010年至2013年,徐州工程學院學生共獲得國際競賽獎項12項,國家級競賽獎項477項,省部級競賽獎項471項,其中包括國際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銀獎、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賽總冠軍、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亞軍等高級別獎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71項。
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
財務管理
食品科學與工程[18]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培養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食品科學與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食品加工與質量控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機械製造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軟體外包人才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徐州工程學院-江蘇藍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江蘇省特色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財務管理
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會計電算化
工程造價
江蘇省重點專業
機械類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工商管理類
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江蘇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食品與生物工程實驗中心
經濟管理教學實驗中心
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軟體與服務外包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
化學化工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徐州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園
合作交流
對外合作
2012年,徐州工程學院和300餘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建立產學研基地110個,實現重要科技成果轉化80個,橫向科技合作項目329個。學校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相結合,與學校的各項工作相結合,根據徐州支柱產業發展特色,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快科技平台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不斷提升。與江蘇艾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雙方共建光伏工程培訓研究中心,進行科技開發和人才培養;與徐州經濟開發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聯合創建“徐州淮海工業設計研究院”。
學校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國際交流與合作領域不斷拓寬,與美國、韓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等15個國家的17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0個,在校生1300多名。項目數與學生數已經走在同類院校的前列。
校企合作
2012年8月16日,徐州工程學院校長韓寶平,副校長宋農村,教務處處長孫進,校辦主任劉洋以及信電學院院長邵曉根蒞臨中軟國際參觀指導。中軟國際南京ETC執行總經理金曉豐,副總經理龔誠,技術總監金正海,運營總監曾鵬以及產品經理楊鳴參與了此次會議。會上金總介紹了中軟國際集團,讓徐州工程學院的各位領導對中軟國際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並對中軟國際寄於厚望,希望雙方今後的合作更加緊密。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學校擁有1個國家高新技術研發機構,1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9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6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個校內科研機構。國家高新技術研發機構(聯合共建)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工程實驗室分中心
江蘇省工業設計中心
徐州市工程車輛外觀及功能設計研究中心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實驗室級別 | 所屬學科 | 隸屬學院 |
1 | 大型工程裝備檢測與控制 | 省重點建設實驗室 | 機械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2 | 食品資源開發與質量安全 | 省重點建設實驗室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實驗室名稱 | 實驗室級別 | 所屬學科 | 隸屬學院 |
江蘇省食品安全生物晶片檢測技術工程實驗室 | 省級工程實驗室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序號 | 名稱 | 所屬單位 | 共建單位 |
1 | 江蘇省食品生物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徐州市金地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徐州綠健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
2 | 江蘇省農藥中間體光氣化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3 | 江蘇省殺菌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利民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4 | 江蘇省還原染料及中間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徐州開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5 | 江蘇省車載多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徐州格利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
6 | 江蘇省秸稈生物質成型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徐州萬國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7 | 江蘇省採煤機電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工程學院 | 江蘇永達採煤機電纜製造有限公司 |
名稱 | 負責人 | 合作單位 |
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 張仲謀 | 徐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實驗室級別 | 所屬學科 | 隸屬學院 |
1 | 徐州市大型工程裝備檢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機械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2 | 徐州市農藥綠色技術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植物保護 | 化學化工學院 |
3 | 徐州市虛擬現實與多維信息處理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信電學院 |
4 | 徐州市農業資源質量監測及產地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環境工程學院 |
5 | 徐州市新型電池材料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數理學院 |
6 | 徐州市工程機械用材成形技術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7 | 徐州市結構安全與工程防災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8 | 徐州市物流工程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管理學院 |
9 | 徐州市光電工程重點實驗室 | 市級重點實驗室 | 物理學 | 數理學院 |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實驗室級別 | 所屬學科 | 隸屬學院 |
1 | 徐州市生物質燃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化工學院 |
2 | 徐州市珍稀植物快速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環境工程學院 |
3 | 徐州市工程裝備檢測及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機械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4 | 徐州市建築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5 | 徐州市生物食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6 | 徐州市物流技術與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管理學院 |
7 | 徐州市工程結構診斷改造與防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8 | 徐州市古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9 | 徐州市工程機械虛擬仿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信電工程學院 |
10 | 徐州市太陽能驅動LED照明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物理學 | 數理學院 |
11 | 徐州市薄膜太陽能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物理學 | 數理學院 |
12 | 徐州環保塗層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化工學院 |
13 | 徐州市水環境生態修復工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環境工程學院 |
14 | 徐州市機器視覺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信電工程學院 |
15 | 徐州市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藝術學 | 機電工程學院 |
16 | 徐州市有色金屬新材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市級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序號 | 機構名稱 | 負責人 | 依託單位 |
1 | 徐州工程學院物流工程與技術研究中心 | 張中強 | 管理學院 |
2 | 徐州工程學院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 | 陳建明 | 管理學院 |
3 | 徐州工程學院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研究所 | 黃忠東 | 管理學院 |
4 | 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言文化研究所 | 韓海燕 | 外國語學院 |
5 | 徐州工程學院徐州體育產業文化研究所 | 張占平 | 體育學院 |
6 | 徐州工程學院古代戲曲小說研究所 | 齊慧源 | 人文學院 |
7 | 徐州工程學院徐州地方文化研究所 | 薛以偉 | 人文學院 |
8 | 徐州工程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 | 邵川 | 經濟學院 |
9 | 徐州工程學院蘇北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所 | 孫勤 | 經濟學院 |
10 | 徐州工程學院區域金融研究所 | 董金玲 | 經濟學院 |
11 | 徐州工程學院金屬材料製備與成形技術研究所 | 劉憶 | 機電工程學院 |
12 | 徐州工程學院金屬壓力加工研究所 | 於慶波 | 機電工程學院 |
13 | 徐州工程學院現代裝備製造研究所 | 張佐營 | 機電工程學院 |
14 | 徐州工程學院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研究所 | 李超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15 | 徐州工程學院智慧型系統與控制技術研究所 | 劉紅玲 | 信電工程學院 |
16 | 徐州工程學院控制工程與信息技術套用研究所 | 邵曉根 | 信電工程學院 |
17 | 徐州工程學院受損環境生態修復研究所 | 梁峙 | 環境工程學院 |
18 | 徐州工程學院珍稀植物繁育研究所 | 徐德蘭 | 環境工程學院 |
19 | 徐州工程學院套用計算化學研究中心 | 陳艷 | 化學化工學院 |
20 | 徐州工程學院新材料與技術研究所 | 董黎明 | 化學化工學院 |
21 | 徐州工程學院材料表面科學研究所 | 種法力 | 數理學院 |
校園文化
群團組織
國際生態聯盟(中國區)徐州辦事處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橋牌分會
學術團體
徐州市管理學會徐州市化學化工學會
徐州市工藝美術學會
徐州市外國經濟研究會
徐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
徐州市民族管弦樂學會
校訓
![徐州工程學院](/img/d/33f/nBnauM3XxcTO3IDOwcjNxYjNwQTMwETM2gjNyQTNwAzMxAzL3Y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校風
勤奮守紀求實創新校歌
《放飛理想》彭祖悠悠,九州莽莽
千古龍飛故地
桃李正芬芳
格物致知,蓬勃向上
譜寫著青春華彩樂章
啊!親愛的同學同學
我們在這裡進德修業
從這裡揚帆遠航
雲山蒼蒼,龍湖泱泱
逸夫圖書館內景
逸夫圖書館內景
今日傳承薪火
明日為棟樑
敬業樂群,共築輝煌
譜寫出人生和諧樂章
啊!親愛的同學同學
我們在這裡進德修業
從這裡揚帆遠航
辦學成果
![徐州工程學院](/img/0/c16/nBnauM3X0QjN1gzMwIjM0MTMxITMzIDO1IDMwADMwAzMxAzLyI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學校以提高辦學質量為核心,牢固樹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按照本科教學要求,嚴格規範教學過程,健全教學監控體系,狠抓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根據套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在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教學質量明顯提升。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為徐州教育事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在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學校將繼續擴大辦學規模、完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拓寬辦學渠道,培養具備良好人文素質、崗位適應能力、終生學習能力、創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套用型本科人才,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爭取早日把學校建成一所立足徐州、服務蘇北、輻射全省及淮海經濟區,專業優勢顯著,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校園環境優美,具有較強競爭能力和較大發展潛力的蘇北一流、江蘇省有地位、國內有影響的以工程類學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套用型本科院校。
領導關懷
![徐州工程學院](/img/c/03b/nBnauM3XygDN5ADOzgTOzMTMxITMzIDO1IDMwADMwAzMxAzL4k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