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龜山島為火山島,最高點在中央偏南,海拔401米。由輝石安山岩和集塊岩構成,有硫鐵礦、石膏礦。中央“龜體”部分多系斷崖,崖高40-80米不等,形同龜甲,龜山島西端有一石質沙塵向西北伸出,酷似龜尾。全島周長約9公里,面積約3平方公里。
從頭城鎮遠望外海的龜山島。猶如“龜頭”在冒煙,“龜尾”在左右擺動,島邊四周的零岩碎石時浮時沉,有如龜爪在遊動。因而,許多人在遊記中將它稱之為“吐煙擺尾的龜山島”。
為什麼孤懸在海上的龜山島會出現吐煙擺尾的現象?所謂“龜頭”,實際上是一個火山錐,昔日的噴火口,迄今仍有硫磺氣孔時常噴發,形成一股煙霧,直到半空才消散,遠遠望去,頭部好像在冒煙;而尾部是由安山岩和卵石所組成的條帶,成為島上漁港的天然防波堤,延伸約1000多米,高3米。上面的卵石是很不固定的,如海上刮南風,往往就把卵石推向北面,如果刮北風,從北面湧來的巨浪,就把卵石慢慢推向南面,這樣龜尾就很難穩定在一個固定方向上,當地漁民把它稱為會擺動的尾巴,使得龜山島怦然成了一個會吐煙擺尾的活生生的巨龜了。
地理環境
龜山島上岩石峭立,土地貧瘠,對農業耕種不利。惟在龜體西端與龜尾的結合部,地勢較為平坦,有祖籍福建漳州人的後裔散居於此。相傳清道光初年,頭圍一帶有十多家人家移居此地,以捕魚為業,以後逐漸增多。據1970年統計,這裡約有100餘戶居民,650人居住,在行政區劃上,龜山島屬頭城鎮的一個里,稱為龜山里。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當地居民曾開設龜山漁港,利用島上的池塘,連結“龜尾”,構成了防波堤。但漁港建成後,受到颱風的破壞,把防波堤沖毀,使航道淤塞,漁船不能入港停泊。自1975年以後,當地居民為了生活下去,迫不得已搬到大漁港。如今龜山島上還留有他們住過的房舍、寺廟和學校校舍等。
在龜山島西南有一小群岩嶼,離龜島之尾頗近,外形酷似龜卵,被稱為龜卵島。龜卵島四周的海水中,還有一些沒有露出水面的大塊岩石,民間傳說這些每當朝陽初升時,站在頭城鎮海岸遙望龜山島,猶如巨龜朝日而行。“龜山朝日”的美麗景色,被列為“蘭陽八景”之一。
龜山島地質上屬於火山島,最近一次噴發距今已久遠至公元前5000年,目前仍有火山活動,如溫泉及硫氣孔,但屬於休火山,其岩層主要是由安山岩質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所分別構成。島上最高點海拔398米,加上3米的兩層觀景台共高401米,稱為“401高地”,為台灣離島的第二高山,僅次於蘭嶼,另外,緊鄰峭壁的龜首山峰高達239米,而龜尾山峰則為141米。島上有溫泉、冷泉、海蝕洞、硫氣孔等景觀,並有兩個湖泊,分別為較小的龜首湖(潭)和較大的龜尾湖(潭),特殊動植物生態及海洋資源相當豐富。
歷史
據文獻記載,龜山島上始有居民永久定居為1853年,龜山島屬於私人產業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當年為福建林家所有,光緒2年時轉讓給壯圍陳家;龜山島雖是私人產業,卻是個無人島,漁民常到島上休息,逐漸發展成為村落,以捕魚為主業,也種植花生,土地都是向陳家承租的。但漁民因為居住上的困難與海上交通不便利而陸續搬遷回台灣本島。1977年,政府為軍事需要而強制遷村,龜山島居民全部搬遷至台灣本島,國軍聯勤單位將龜山島劃入火炮射擊試驗場的射擊區域,因此在頭城大溪建一批國宅以安置島上住戶。
1988年解除戒嚴後,龜山島觀光案經宜蘭縣政府、頭城鎮公所等多年努力,行政院於1999年12月22日重新將龜山島半開放,而於2000年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觀光,納入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定位為海上生態公園,目前有航線往來頭城鎮烏石港,但因避免自由觀光而破壞島上的生態,登島前需經申請,限制每日登島人數。
旅遊資源
景點
龜山島又名龜山嶼,在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為孤懸于海中之火山島嶼,因其形似浮龜而得名,富有山巒、海蝕洞、湖泊、特殊崖生植物及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是一個觀賞朝日東升或落日的極佳地點,附近海域因常出現大批鯨豚,成為熱門觀光景點。龜山島歷來以龜山八大奇景名聞遐邇,早在清代,更是以『龜山朝日』名列蘭陽八景之首。島上風光以『龜山朝日』、『龜島磺煙』、『龜岩纔壁』、『龜卵觀奇』、『神龜擺尾』、『神龜戴帽』、『眼鏡洞鐘乳石奇觀』及『海底溫泉湧上流』八大奇景最具特色,在不同的位置、氣候、潮汐下觀察,各有不同的景觀變化,這也是龜山島迷人的魅力所在。
龜山島附近2至3海浬海域較淺,而且平坦,許多魚群在此聚集,不僅讓龜山島成為台灣三大漁場之一,也是宜蘭主要的賞鯨豚地點。到龜山島賞鯨豚,需由梗枋漁港上船,不過賞鯨船水平良莠不齊,選擇賞鯨船時必須注意。龜山島海域以飛鏇海豚、瓶鼻海豚、小虎鯨及偽虎鯨為主,通常船隻停留於海上的時間約1至1.5小時,而4月至8月底為賞鯨豚的最佳季節,有興趣的遊客,千萬別錯過。
神龜傳說
傳說當年鄭成功率軍途經此地,突遭一隻大母龜攻擊,鄭成功一怒之下,拔箭將它射傷,母龜逃至海上化作龜山島,島的西南方另有一座小嶼,初一、十五潮差較大時浮出海面,名為龜卵嶼,據傳就是巨龜產下的卵。也有人說龜山島原本是海龍宮裡的龜將軍,因和龍公主私戀,觸怒了龍王,遂將龜將軍變作龜山島,公主則化為蘭陽平原,朝夕遙遙相對,永無相會之日;然而這個悽美的故事,在看風水人的眼中,卻是風水上“龜蛇守海口”的風水寶地。
龜山八景
由於龜山島四周的海域擁有豐富的回遊性魚類,是個十分優良的漁場,漁產豐碩,所以早年就有漁民前來捕魚,後為軍事管制區,就有“台灣走透透,單單龜山還未到”的俗諺廣為流傳,直至解嚴後龜山島的觀光事業陸續推展,遊人才有機會一親芳澤。龜山島面積只有2.7平方公里,其東西長3.3公里,南北寬約1.7公里,主要是由兩座火山體組成龜頭和龜甲,龜尾部分則是一片細長的沙洲。島上的岩石大多屬安山岩,是數十成年前火山噴出的岩漿凝固而成。島上風光歷來即以龜山朝日、龜島磺煙、龜岩峭壁、龜卵觀奇、靈龜擺尾、神龜戴帽、眼鏡洞鐘乳石觀奇,及海底溫泉湧上流等八大奇景名聞遐邇,其中“龜山朝日”名列蘭陽八景之首。在不同的位置、氣候、潮汐下觀察,各有不同的景觀變化,這正是龜山島的魅力所在。出海賞鯨
由頭城漁會經營的龜山朝日號賞鯨船,自梗枋漁港出發,環繞龜山島一周,讓遊人一睹龜山美景,其附近海域因鯨豚活動頻繁,也發展出吸引人的賞鯨生態之旅。船由島的北方順時鐘繞島而行,龜甲朝西北的這一側,山勢平緩,樹木蓊鬱蒼翠,尤以大片的天然蒲葵林最為珍貴;續往東行,硫磺味陣陣撲鼻而來,正是到了火山地質景觀發達的龜首,龜首經年不斷冒出琉磺氣,即著名的“龜島磺煙”,海底出磺口附近是一處海底熱泉。繞過龜首,來到南側的眼鏡洞,此為一狀似眼鏡的鐘乳石洞,十分幽深隱密,也曾是走私漁船的交易據點,漁民戲稱為“龜山夜市”。龜甲南側沿岸一片裸露的山崖,高聳的山壁直削入海,構成“龜岩峭壁”奇景。再往西行至龜尾,一片寬達7公頃的龜尾湖為島上唯一的淡水湖泊,自船上眺望可見燈塔、紀念碑和拱蘭宮,至此整個行程才宣告結束。
至於龜山島附近海域常出現的鯨豚鮮,種類多達17種,數量亦十分可觀;海天之際,但見熠熠陽光下,一隻只飛躍的“銀白色快艇”,於大海中翻濤前進,身手矯捷,與船競游,共享破浪的優遊快感。另有國揚航運經營的氣墊船,從蘇澳港出發,至龜山島折返,航程中可尋找鯨豚蹤跡,解說人員亦提供鯨豚生態說明。
龜山轉頭
從宜蘭縣各處所看到的龜山島樣貌是相當不同的,隨著地點有時可以看到龜山頭,有時則為龜身所隱,龜山頭的外型可能形似烏龜頭(從頭城鎮東北角如石城、大溪一帶觀看),也可能呈現三角形(從羅東鎮、五結鄉觀看),這樣的特色更使的龜山島名聲遠播,而造成的原因是因為蘭陽平原海岸線呈現弧形,視線可環繞住本島,因而出現如“龜山轉頭”等這樣的詞。
注意事項
據龜山島登島申請處規定,登島前須經書面事先申請核准方可,每日登島的總人數限制為:周一到周五上午時段300名,下午時段100名;周六日上午時段300名,下午時段200名;團體申請為45人以下,並僅開放每日40名遊客可進入401高地及北岸步道生態保護區。游龜山島以夏季最宜,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浪頭高,遊覽船常有停駛之虞。
交通信息
火車鐵路-北迴線:可搭乘東部北迴線到頭城站下車,再搭車至烏石漁港登船。台北到頭城約1小時30分,花蓮到頭城約2小時。
客運
國光客運:台北國道客運總站(往羅東、宜蘭)→基隆→東北角海岸→頭城。在港口站下車至烏石漁港搭乘商家的遊艇出海。
大眾運輸
龜山島
1、國光客運:台北西站(往羅東、宜蘭)→基隆→東北角海岸→頭城。在港口站下車至烏石漁港搭乘商家的遊艇出海。
2、鐵路-北迴線:可搭乘東部北迴線到頭城站下車,再搭車至烏石漁港登船。台北到頭城約1小時30分,花蓮到頭城約2小時。
礁溪
1、鐵路:由台北搭東部幹線北迴鐵路,在礁溪站下。
2、客運:由台北搭往宜蘭方向的台汽客運在礁溪站下。
自行開車
龜山島
1、走台2省道(濱海公路)到烏石港搭乘商家的遊艇出海。
2、走北宜公路台9省道,下北宜轉台2省道(濱海公路經頭城市區到烏石港搭乘商家的遊艇出海。
礁溪
1、由台北可走北部濱海公路(2號省道)由頭城進入轉往礁溪,即可到達。
2、或由北宜公路(9號省道),經頭城亦可抵達遊覽礁溪鄉內各旅遊點,可租腳踏車自由行,也可在當地租車或參加各旅館所辦之半日游、一日游等行程。
實用信息
登島申請人數限制:平日500人,假日700人,需帶證件,且必須提早申請。
申請登島通過後,才可以申請登401高地,每天限額40名。所以必須於大約3周前就要提出申請。
人均1000元左右,含船資、解說費、報關、船上保險每人240萬,登島遊客另有每人400萬島上公共意外險。
一般民眾登島開放時間為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9:00-17:00;每年6、7、8月為8:30-17:30。
中國無居民海島
中國官方2011年4月12日公布了中國首批176個可以開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名錄。此次國家海洋局集中公布的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涉及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8個省區,總計176個無居民海島。海島開發主導用途涉及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業、農林牧業、可再生能源、城鄉建設 、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 |
首批開發無人島名錄
4月12日,國家海洋局聯合沿海有關省、自治區海洋廳(局)召開新聞公布會,向社會公布我國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涉及8省區176個海島,單位和個人均可有償申請當“島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