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猴山位於金寨縣張畈鄉境內,呈南北走向,方圓5公里左右,最高峰海拔1088米、最低峰海拔863米。
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天氣,看五猴山是有不同的感覺。從西邊看:領頭猴側目南望,盯著佛頂寨,目不轉睛;緊隨其後的胖面猴,仰天長嘯,洋洋得意的樣子;中間的一個,個子稍矮,自感委屈,有些靦腆,不願抬頭;第四個仰首向後,袒露胸抓,警惕著是否有來犯之敵,擔負著保護前後的任務;走在最後面的一個,倒地而臥,憨態可掬,無憂無慮,座享太平之姿態。從南邊看:則是另一番景色,唯見領頭猴傲然聳立,俯瞰天下;似金雞啼鳴,舉首仰望,縱觀藍天白雲,細數宇宙星星;又似一隻開屏的金孔雀,閃動著絢麗的翅膀,向人們蹁躚起舞。
特點
雨過剛晴,雲開霧未盡的時候,站在五猴山的對面去看它,整個五猴山恰似一隻氣宇軒昂、正在行走的雙峰駱駝。頭猴是昂然向上的駱駝頭,二猴和三猴是駱駝背上的兩個峰,四猴是駱駝屁股,五侯是駱駝翹起的小尾巴,形態逼真,惟妙惟肖。
登上五猴山頂,向東看,天堂寨巍然屹立;向南看,佛頂寨雄偉壯觀;向西看,抱兒山父子情深。向北看,山巒疊嶂,雲鎖霧霽。有上出重霄,下臨無地之感,張、馬二畈田園阡陌、農舍山莊,盡收眼底。
山間有流泉飛瀑,山上有奇松怪石。
在頭猴與二猴之間,天生一個“香爐石”,高5米多、長2米、寬1.5米左右,四面如斧劈刀削,光滑如鏡,稜角分明,酷似人工做作一般。石頭的頂端中間開一道裂縫,縫中生長著一棵小松樹,遠看似紫煙繚繞。據當地老人們回憶,這棵小松樹,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是這么高,更令人驚奇的是,1978年,大別山區大旱,夏秋之交一個多月未下雨,山上的樹幹死了很多,而生長在這個石頭上的小松樹依然枝葉茂盛,毫無乾枯的表現。傳說此香爐是玉皇大帝從天上摔下來的。當年山神造山時,安排這五個猴子駐守張、馬二畈,護衛佛頂寨。一天,五個猴子野性大發,欲往佛頂寨偷吃佛果,被山神知道後,迅速向玉皇大帝報告此事,玉皇大怒,隨手將身邊的香爐向下一摔,正好砸在頭猴的屁股上,頓時猴子走不掉了,你看,只到現在頭猴的頭仍向後愁著哩!二猴慶幸未打著它,故一直洋洋得意的樣子。王母娘娘憐惜五個猴子被香爐壓得可憐,撒一些靈芝給它們吃,至今在頭猴的下巴有一個2米石頭上長著一串石靈芝,靈芝片長在細小的蒂上,與人間種植的靈芝沒有兩樣。
人們為紀念這位山神,在香爐石的下面修了一座山神廟,祈求山神永葆大家風調雨順。山神廟全部用雕刻十分考究的精美石條壘砌而成,非常堅固,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至今仍完好如初。
歷史上的傳說甚多,有見證物的並不多見,即使有,大多有牽強附會之感,而五猴山上的傳說與見證物是那樣吻合,令人難以置信。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歷史沿革
五猴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曾今發生過幾個武裝鬥爭和大規模戰役。在金寨,縣境在五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史河
流域一帶已發現了高廟、小磨盤山、黃泥灘、古佛堂、五猴山等七處遺扯。縣境在堯時為皋陶封地,秦屬九江郡。境內多險關要隘,歷代有兵事,南北朝時常駐重兵。隋初,為府兵戍守地區。唐末,黃巢農民軍曾至縣內五猴山。南宋,金兵南下,元人入侵,縣內主要山寨多為軍事要衝。明代,僅麻埠就爆發兩次反抗封建統治的武裝起義。清初,張福寰、侯應龍等跨縣東南山區抗清。鹹豐、同治年間,太平軍、捻軍在縣境繼續活動達13年。1932年9月,在紅軍第四次反“圍剿”中,國共兩黨在五猴山周邊發生槍戰,之後國民黨軍衛立煌部進占金家寨,國民黨政府為加強對鄂豫皖邊區的統治,劃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交界部分邊區,始設縣治,稱“立煌縣”。1947年9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劉伯承、鄧小平所部三縱八旅攻克立煌縣城,建立民主政權,更名為金寨縣。五猴山位於金寨縣張畈鄉境內,張畈鄉位於金寨縣南部,與燕子河、天堂寨、水竹坪、青山等鄉鎮毗鄰,總面積104平方公里,轄六個村,95個居民組,8230人,是全縣山區面積較大的鄉鎮之一。
張畈鄉是資源大鄉,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8.6%,境內盛產茶葉、天麻、茯苓、香菇、木耳、靈芝、山核桃、有機稻、西洋參等農特產品和菌藥產品,一直都被譽為“金寨縣高山反季節蔬菜之鄉”和“華東西洋參第一鄉”。
張畈是水電之鄉。全鄉有110kv變電所3座,大小水電站5處,總裝機容量高達8420kw,年正常發電量達2000萬kwh以上,電力資源十分豐富。
張畈是旅遊的好地方。周邊與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站接壤。境內絕壁突兀的五猴山,風景綺麗的團山大峽谷,嘆為觀止的落鍾潭,鬼斧神工的神仙洞等自然景觀隨處可見。這裡也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在革命戰爭年代共有100多名先烈在這裡拋灑青春熱血,還有早在1934年成立的五星縣六鄉蘇維埃政權。為讓後人時刻“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張畈鄉關工委2001年向全鄉上下倡議,在鄉政府所在地建立了一座烈士墓碑,已成為全縣30處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之一。
地理民俗
五猴山下忙栽茶
鼠年伊始,金寨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張畈鄉張畈村就帶領民眾在五猴山下忙開了。村委會投入2萬多元資金,
6日,石橋、小河兩個村民組的15戶農民共投入1000多個勞
日,高質量地全面完成了30畝新茶苗的栽植任務。
牆角奇株
五猴山上的傳說與見證物是那樣吻合,令人難以置信。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金寨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張畈鄉張畈村,奇村農民在山下牆角發現奇草一株。
“五猴山”高山有機米香飄省城
由金寨縣金禾公司生產的“五猴山”牌高山有機優質大米,2004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參加合肥市舉辦的第三屆安徽糧油精品展示交易會上獲得廣泛好評。該縣首次參加糧油精品展示會,即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2005年初,該縣糧食局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專門成立了“金禾高山有機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探索糧食產業化發展之路,積極尋求企業發展。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協作下,在張畈、毛河等地,選擇海拔500米以上有潔淨水源、無污染的沖田、畈田,採取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生產模式,精選“中國香稻”等水稻優質品種,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加工、包裝、運輸、儲藏嚴格按照國家有機食品生產規程規範化操作,共建立高山有機稻生產基地5000餘畝,產品於10月初正式上市試銷。
展示會期間,儘管高山有機大米每公斤定價高達6元,但帶去的一噸多展品都被銷售一空,連用來蒸煮剩下的半袋米也被顧客買走了。上海、杭州、馬鞍山等地的客戶和省內知名米業集團,紛紛前來洽談合作事宜。
景區物種
五猴山花開四季,其主要品種有杜鵑花、天女花、木海棠、瑞香、紅茶華、玉蘭、及野牡丹等,種類繁多,色彩各異。其中最珍貴的是天女花,天女花是世界珍稀花卉。猴頭杜鵑滿山都是,大的高達數米,直徑40餘厘米,樹齡達1700多年,實屬罕見。花開時節,如團團彩雲,沿途數里,香氣襲人。還有高山玉蘭,婷婷玉立,花朵大如手掌,花色有嫩黃、淺紅,高出於灌木之上,或生長於流泉之畔;或斜倚峰壁之間;或回首凝眸於道旁,淡雅高潔,惹人喜愛。植物資源異常豐富,可謂天然植物園,而且這些樹的樹齡動輒數百年,樹齡上千年的同樣比比皆是。珍稀樹種有三清松、白豆杉、香果樹、華東黃杉、華東鐵杉、福建柏、木蓮、高山黃楊等。這些多為國家保護樹種,不僅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五猴山西北麓,還有方竹、古銀杏、金桂、羅漢松、纓絡柏等名貴樹種。
五猴山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區,境內原始森林茂密,植被以常綠針闊天然混交林為主,因而有效地保存了大量的草本類藥用植物和木本類藥用植物。早在1971年至1978年,中國中藥研究所和北京中醫院中藥系就派出了醫療隊對五猴山藥用植物資源作過多次調查,其後又有其他的普查組對五猴山地區作過多次調查。五猴山有藥用植物349種,隸屬於124科。其中蘭類植物6科7種,地衣類植物2科2種,苔蘚類植物2科2種,蕨類植物14科23種,裸子植物6科8種,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85科272種,單子葉植物9科35種。五猴山上既有中國傳統的中成藥材,比如大血藤、括萎、細辛、麥冬、黃蓮、黃精、何首烏、石耳、靈芝、忍冬、銀杏、辛夷花、桔梗等。也有近來新發掘具有顯著療效的藥用植物,如絞股蘭、草珊瑚、三葉青、三尖杉、牡蠣等。
五猴山共有各種飛禽走獸300餘種,其中不少為珍稀的動物。如飛仙谷一帶的金錢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一種短尾猴,體長約60厘米,常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常綠落葉混交林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它的動物還有穿山甲、相思鳥、五音鳥、百舌、畫眉鳥、貓頭鷹、山羊、野豬等。
安徽山峰
很多人對我說過:你們安徽出人物。我對此話多半不信,人物無非兩種,將相帝王和大才名流,五千年文明之風吹遍每一寸山河,哪片地域找不出一兩個人物?可是,在安徽南部那些高聳入雲的群山之間,確實出過一些讓我抬頭仰望的星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