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簡介
![金桂](/img/8/94f/nBnauM3XyUDNwgjNwMjNxAjNyITM3cTNxUjMwADMwAzMxAzLzY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拉丁學名】Osmanthusfragransvar.thunbergii.
【科屬分類】木犀科,木犀屬
【品種來源】
“金桂”是桂花的一個品種,也是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三者都很高的桂花品種。金桂花朵金黃,花香馥郁,葉片濃綠,在眾多桂花中觀賞價值最高,古代即盛行栽培.養育,而今已推廣到全國各地。
形態特徵
![金桂](/img/4/294/nBnauM3XzUjM1MjMxQjN2cj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0Y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文化內涵
![金桂](/img/8/334/nBnauM3X3czM2UzN2QjN2cj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0Y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生態習性
![桂樹](/img/c/389/nBnauM3X0AjNwgjMzUjN2cj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1Y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產地與分布
桂花原產中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東段,印度、尼泊爾、高棉也有分布。現四川、雲南、廣東、廣西、湖北等省區均有野生,淮河流域至黃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以北則多行盆栽。比較集中的產區為江蘇的蘇州光福,湖北的鹹寧柏墩、浙江杭州滿覺隴、廣西桂林陽朔、四川新鄉桂朔等處。此外,武漢、南京、重慶、長沙等城市,近期都有大量種植。桂花在日本及印度均有栽培。18世紀70年代由中國廣州傳至英國,英國皇家邱園於1789年開始栽培,以後歐洲一些國家相繼引種。不過,引種成功能夠露地栽培的,還只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國家。
經插種、扦插等等途徑培行出來的1年生桂花幼苗,因抗旱抗寒抗瘠能力差,不宜立即作綠化苗使用,應先移栽到圃地內繼續培植2—5年,待其長成中苗後,再移栽。
栽培技術
整地
![桂樹](/img/a/a6d/nBnauM3XzAzM2YTOzcjN2cj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3Y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移栽
在樹液尚未流動或剛剛流動時移栽最好,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進行。取苗時,儘可能做到多留根、少傷根。取苗後要儘快栽植,需從外地調苗的,要注意保濕,以防苗木脫水。栽好後要將土壓實,澆一次透水,使苗木的根系與土壤密接。
水肥管理
移栽後,如遇大雨使圃地積水,要挖溝排水。遇乾旱,要澆水抗旱。除施足基肥外,每年還要施3次肥,即在3月下旬每株施速效氮肥0.1—0.3公斤,促使其長高和多發嫩梢;7月每株施速效磷鉀肥0.1—0.3公斤,以提高其抗旱能力;10月每株施有機肥(如農家肥)2—3公斤,以提高其抗寒能力,為越冬作準備。
修剪整形
桂花萌發力強,有自然形成灌叢的特性。它每年在春、秋季抽梢二次,如不及時修剪抹芽,很難培育出高植株,並易形成上部枝條密集、下部枝條稀少的上強下弱現象。修剪時除因樹勢、枝勢生長不好的應短截外,一般以疏枝為主,只對過密的外圍枝進行適當疏除,並剪除徒長枝和病蟲枝,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要及時抹除樹幹基部發出的萌櫱枝,以免消耗樹木內的養分和擾亂樹形。
鬆土除草
在春、秋季,結合施肥分別中耕一次,以改善土壤結構。越冬前壘蔸一次,並對樹幹塗白一次,可增強抗寒能力。每年除草2—3次,以免雜草與苗木爭水、爭肥、爭光照。
繁殖技術
![桂樹](/img/0/c17/nBnauM3X0gzNzMzM2gjN2cj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4Y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壓枝繁殖
3月底4月初,在母本的四周,視可壓枝條數量多少(一般每株母本可壓4至5個枝條),沿著枝條自然伸展的方向,挖一條深、寬各20厘米的小溝,然後將枝條順勢壓入溝中,並用肥土將溝填滿踩實,澆足水後再將壓枝部位的土培成饅頭狀。高空壓條
9至10月間,將毛竹筒1節破為2塊(或用塑膠袋),內裝滿濕土,套於優良桂花品種的健壯枝條上,另用支架扶持,經常加水,保持筒(袋)內濕潤,1個多月後,即可生出新根。次年春天,取下移栽,即成一株桂花樹,3年左右可開花。種子繁殖
每年5月底6月初,採摘桂花樹上成熟的核果,去外殼,稍陰乾後,用濕沙貯藏。到翌年初春撒播於預先整好的苗床上,待3月天氣轉暖,即可發芽生根。一般一年苗高可達15厘米左右,2至3年可長至1米高,這時就可出圃定植。嫁接繁殖
在樹齡20年左右的植株上選取一年生健壯側枝,剪取二芽苞,嫁接在女貞砧木上,用塑膠膜剪條包紮,當季即可發芽。4年後即可開花,但利用這種方法繁殖的桂花樹主幹不直,不適宜用作行道綠化樹。扦插繁殖
扦插季節選擇在樹液即將流動的2月,插床基質用30%的熟土、70%的細河沙。插枝前1個月用敵百蟲800至1000倍液噴灑插床,消滅線蟲。插前10至15天,再用石灰水消毒。臨插前3天,用清水沖洗插床,待乾燥後,整平床面。選擇品種優良、健壯、樹齡20至25年植株的一年生側枝,切成長約20厘米的插穗。插穗上端留2至3片剪去一半的葉片,其餘葉片摘除。插穗入土一端剪成馬蹄形,並用10毫克/公斤萘乙酸處理基部10小時。扦插株行距5厘米×10厘米,稍斜插入,入土深度為插穗長的2/3。插後壓實床土,行間蓋草,淋透水一次,並搭遮陰架。待發出的新枝長到6厘米以上時,即可移出苗床培育。在插床時期,注意保濕、遮陽,防止積水,每畝苗床可扦插8萬株,適宜大面積繁殖。成活率可達90%以上,一般移植後4至5年可開花。桂樹品種
![桂樹](/img/e/940/nBnauM3XwcTN1UDN1kjN2cj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5Y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丹桂
丹桂花朵顏色橙黃,氣味濃郁,葉片厚,色深。一般秋季開花且花色很深,主要以橙黃、橙紅和朱紅色為主。丹桂分為滿條紅,堰紅桂,狀元紅,硃砂桂,敗育丹桂和硬葉丹桂。
金桂
金桂花朵為金黃色,且氣味較丹桂要淡一些,葉片較厚。金桂秋季開花,花色主要以黃色為主(檸檬黃與金黃色)。其中金桂又分為球桂,金球桂,狹葉金桂,柳葉蘇桂和金秋早桂等眾多品種。
銀桂
銀桂花朵顏色較白,稍帶微黃,葉片比其他桂樹較薄,花香與金桂差不多多不是很濃郁。銀桂開花於秋季,花色以白色為主,呈純白,乳白和黃白色,極個別特殊的會呈淡黃色。銀桂分為玉玲瓏,柳葉銀桂,長葉早銀桂,籽銀桂,白潔,早銀桂,晚銀桂和九龍桂等等。
四季桂
四季桂,也有很多人將四季桂稱為月月桂。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氣較淡,且葉片比較薄。與其他品種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四季都會開花,但是花香也是眾多桂花中最淡的,幾乎聞不到花香味。四季桂分為月月桂,四季桂,佛頂珠,日香桂和天香台桂。
醫藥價值
桂樹自古就被確認有藥用價值,《說文解字》解釋桂是“百藥之長”。《本草綱目》中引用《本經》的說法,認為桂的藥用價值為:“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桂樹其花具有“生津、辟臭、化痰、治風蟲牙痛、潤發”等功效。現在,中醫仍然認為桂枝(即桂樹的新乾細嫩枝)有發汗、解除肌表及四肢風寒和溫通經絡的作用,是治療風寒濕痹、關節酸疼的良藥。從桂的上述藥性來看,確實可以治病健身,延年益壽,所以彭祖常吃桂而長壽的記載,是有可信度的。古人把“芝”稱為“神草”,《搜神記》中把醫家和民間均列為上藥的桂視為仙藥靈藥,神化桂的藥性而稱其為“桂芝”,這充分說明了常吃桂使人長壽的說法並不是隨意說的。桂皮: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於虛寒胃痛。根:祛風濕,散寒。用於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利用價值
![桂樹](/img/9/bd9/nBnauM3XyMDN2YjNyEzN2cj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xc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金桂,其為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終年枝葉繁茂,花朵金黃,秀麗而不嬌,花香馥郁,幽香而不露,在眾多桂花中觀賞價值最高。桂花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貴花卉之一,距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也是珠三角地區的常見樹種。由於桂花可以賞花,又能聞香,現代都市園林造景時,經常會選用上它。桂花還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桂花一直是世上美好、高雅事物的象徵。“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幸福來”,歷代民間也皆視桂花為吉祥之兆。而舉凡中榜登科,仕途得志也被稱為“折桂”,對獲得殊榮者則被譽為擁有“桂冠”。
病害及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樹](/img/e/b72/nBnauM3X2ITM1ITOzQTN5EzM0UTM3UTNyMTM1YTNwAzMxAzL0U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桂花炭疽病,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移栽要點
移栽時間:以1月中旬至2月上旬為好。此時樹木處於休眠狀態,移植後不久,活動力轉強,易成活。忌夏季移栽。截枝:它有處於降低樹內的養分消耗量和水分蒸騰量。截枝量的多少依樹齡大小和生長勢強弱確定。上百年的老樹因生長勢弱要少留枝或不留枝。生長勢強的和樹齡小的可適當多留些枝。在截枝時先要除去病蟲枝、徒長枝和交叉枝。之後,用凡士林或波爾多液塗抹傷口,以避免病蟲危害和雨水侵蝕。
斷根:為提高桂花大樹移栽成活率,在移植前的1—2年春季分別斬斷1/2的根,斬斷處離樹樁距離為樹樁直徑的2—3倍,再在斷根上塗抹百萬分之五十至一百的GGR6號溶液或0.1%吲哚乙酸溶液,覆好土澆透水,讓其長出新根。
取樁:開挖的確定土球大小,一般為樹樁地徑的4—6倍.確因地徑太粗難以起運的,也不得小於3陪。邊挖邊用濕草簾和草繩綑紮土球,以防鬆散。樹的大根用鋸子鋸斷,並在鋼口塗以GGR6號等生根粉。挖好後,用濕草簾和草繩包好捆實,草繩捆至樹幹2.5米高。
運輸:運輸時要輕裝輕放輕卸。裝車時要將大樹固定好,並隔以緩衝物,防止樹木碰撞,以免傷及皮部、碰散土球。途中要注意保濕。
栽植:在栽植的1個月,先挖好種植穴,穴的規格為土球的1.5—2倍,再在穴內填入菌根土,並攔腐熟性平的農家肥5—10公斤,速效磷肥2公斤,灌水備用。栽植時用吊車將大樹吊下輕輕放入種植穴內,用剪刀剪開包裝草簾和草繩,再回填廄土,踩實、澆透水。
管護:1、支固定架:在大樹主幹周圍架設三角架,防止因人畜碰撞和颳大風引起大樹搖動。2、架蔭棚:4月以後,在大樹三面(除西北方以外)架設蔭棚,防止陽光直射灼防皮部並減少水分蒸騰量,10月天氣轉涼可拆除。3、澆水:剛栽下的大樹,根系受損,吸水力弱,因此,澆水量不宜過多,以免根系發才霉腐爛。但也不得太少,否則會造成樹體失水而死亡。4、輸液:輸液可滿足附體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能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輸液一般在4—9月進行。輸液前先在大樹基部用木工鑽由上向下呈45度角鑽3—5個輸液孔,深至髓心。再配製藥液,用每升水溶人ABT6號生根粉0.1克和磷酸二氫鉀0.5克配成。將裝有藥液的瓶子掛在高處,並將樹幹注射器插入輸液孔,打開輸液開關,液體即可輸入樹體內。待藥液輸完後,拔出針頭,用棉花團塞住輸液孔。在下次需輸液時夾出棉花團即可輸液。輸液的次數及間隔時間視乾旱程度、溫度高低和植株需水情況定。待植株完全脫離危險期後,用波爾多液封好輸液孔。
品種分類
金桂是桂花樹的一種。
桂花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近年來,中國各主要城市對桂花資源及品種進行了廣泛調查,實地記錄桂花開花性狀,對各種類型桂花的性狀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出較為穩定的遺傳性狀,並考慮傳統分類的方法和園林生產上的套用,鑑定整理出桂花的四個品種群。
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氣味較淡,葉片較厚,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等品種。
四季桂品種群:四季開花,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氣較淡,葉片薄。有“月月桂”、“日香桂”、“大葉佛頂珠”、“齒葉四季桂”等品種。
銀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葉片較薄,有“籽銀桂”(結籽),“九龍桂”、“早銀桂”、“晚銀桂”、“白潔”等品種。
丹桂—狀元紅丹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朱紅色,氣味濃郁,葉片厚,有“大花丹桂”、“齒丹桂”、“硃砂丹桂”、“寬葉紅”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