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甲午戰爭
日本於1874年出征台灣之前,聘用美國人李仙得為外交顧問。李仙得參與出征台灣的計畫,同時向日本政府進言:“除非將北自樺太島、南至台灣的一連串列島加以占有,把中國大陸以半月形勢包圍,再在朝鮮與滿州兼持立足點,否則不足以保障帝國之安全、制御東亞”。他的建言給與日本政府很大刺激,影響所及種植了日本領台的決心。日本後來的大陸政策,幾乎都是根據李仙得的建議而訂的。
為了朝鮮獨立,日清兩國於1894年8月1日發起戰端,是為甲午戰爭。同年年底,日方眼見勝利在望,前樞密顧問井上毅,向首相伊藤博文遞呈漢文意見書,陳述:“世人皆知朝鮮主權必爭之,卻不知台灣之占有尤為必爭。朝鮮究竟無力獨立。而且,為其保護國雖有義俠美名,並無富殖實益,台灣則然。不但能扼黃海、朝鮮海、日本海航權,亦可開闔東洋門戶。況且與沖繩(琉球)及八重山群島相連,一臂伸處,得以鉗制他人出入。若此一大島落入他人之手,我沖繩諸島將受鼾睡之妨礙,利害相反不啻霄壤。若失此機會,二、三年後台島必為他一大國所有。不然又必成為中立而不可爭之地”,井上說明領有台灣的重要性,並指出如失此良機,再沒有機會。當時,兼任海軍教授、隸屬大本營的中村純九郎,也向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提出“有關占領台灣島的建議”,極力主張:“台灣為南中國海的咽喉,日本非把它納入版圖不可”。
1894年10月,中日開戰之初,英國政府已覺察到日本政府對台計畫,促使《倫敦時報》報導此事以引起各國注意。法國也極力反對日本占領台灣,表示不辭使用武力加以阻止。清朝兩江總督張之洞被這些行動所鼓舞,於翌年3月透過駐倫敦的清朝公使,欲以台灣作抵押向英國借貸數千萬兩,但被拒絕。同一時期,法國艦隊來到澎湖島,告知日本軍不久即將進攻澎湖島的訊息,法國政府並向清政府提議將台灣暫且讓給法國,戰後再歸還。但是,此提議被中法戰爭時防守台灣的劉永福激烈反對而未實現。
澎湖陷落
1895年1月,日軍大本營接納井上與中村的意見,決定先行占領澎湖列島。3月13日於佐世保軍港下令比志島支隊攻占澎湖,因天候不佳,至3月23日始登入正角,並於26日完全占領澎湖,[3]日軍以霍亂病死二千人。為封鎖清政府對台灣的支援,占領澎湖島不但必要而且是有效的戰略。此占領給台灣官民帶來衝擊,對日本占領台灣的企圖感到不安。雖然中日兩國於同月30日簽署了停戰協定,因為台灣與澎湖列島被排除在停戰區域之外,不安情緒更為增高,台灣與澎湖列島割讓的傳說也增加了真實感。清政府將和談會議上有關遼東半島與台灣割讓之事極力隱瞞,不過,台灣官民由外國人洋行得到情報,和談會議的內容約略已知。
割讓台灣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除賠款外,清廷將台灣、澎湖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台灣巡撫唐景嵩上書表示,台灣民眾不服,其約(馬關條約)可廢。5月8日,馬關條約獲清政府批准而正式生效。5月10日,日本擢升海軍中將樺山資紀為大將,並任命為首任台灣總督。18日,樺山總督指揮常備艦隊及當時駐在遼東半島的近衛師團,準備接收台灣。而原本一併割讓的遼東半島則因沙俄、法國、德國三國出面干涉,改由清廷贖回。
建立民主國
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台灣住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1895年5月15日,丘逢甲率領台灣士紳與巡撫唐景嵩密談,後發表“台民布告”如下:
我台灣隸大清版圖二百餘年。近改行省,風會大開,儼然雄峙東南矣。乃上年日本肇釁,遂至失和。朝廷保兵恤民,遣使行成。日本要索台灣,竟有割台之款。事出意外,聞信之日,紳民憤恨,哭聲震天。雖經唐撫帥電奏迭爭,並請代台紳民兩次電奏,懇求改約,內外臣工,俱抱不平,爭者甚眾,無如勢難挽回。紳民復乞援於英國,英泥局外之例,置之不理。又求唐撫帥電奏,懇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商請俄、法、德三大國並阻割台,均無成議。嗚呼慘矣!查全台前後山二千餘里,生靈千萬,打牲防番,家有火器。敢戰之士,一呼百萬,又有防軍四萬人。豈甘俯首事仇?今已無天可吁,無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台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國,作何辦理。倘日本具有天良,不忍相強,台民亦願顧全和局,與以利益。惟台灣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幹預。設以干戈從事,台民惟集萬眾御之。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所望奇材異能,奮袂東渡,佐創世界,共立勛名。至於餉銀軍械,目前盡可支持,將來不能不借貸內地。不日即在上海、廣州及南洋一帶埠頭,開設公司,訂立章程,廣籌集款。台民不幸至此,義憤之倫,諒必慨為佽助,泄敷天之恨,救孤島之危。
如肯認台灣自立,公同衛助,所有台灣金礦、煤礦以及可墾田可建屋之地,一概租與開闢,均沾利益。考公法:讓地為紳士不允,其約遂廢;海邦有案可援。如各國仗義公斷,能以台灣歸還中國,台民亦願以台灣所有利益報之。台民皆籍閩、粵,凡閩、粵人在外洋者,均望垂念鄉誼,富者挾貲渡台,台能庇之,絕不欺凌;貧者歇業渡台,既可謀生,兼同泄憤。此非台民無理倔強,實因未戰而割全省,為中外千古未有之奇變。台民欲盡棄其田裡,則內渡後無家可依;欲隱忍偷生,實無顏以對天下。因此槌胸泣血,萬眾一心,誓同死守。倘中國豪傑及海外各國能哀憐之,慨然相助,此則全台百萬生靈所痛哭待命者也。特此布告中外知之。
台灣士紳又發電報給總理衙門、北洋大臣、南洋大臣、閩浙總督、福建布政使及全台長官,表明獨立的意圖:
伏查台灣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禁止。
1895年5月19日,一艘法國巡洋艦抵達基隆,對急需外國勢力協助的台灣人而言,不啻為大好訊息。法國軍官在21日拜訪唐巡撫時,表明如果是為清政府取回土地,則相當困難;如果是為台灣保護人民,則較容易。在此鼓舞下,原本猶豫不決的唐巡撫遂於5月23日發布“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如下:
照得日本欺凌中國,索台灣一島,台民兩次電奏,勢難挽回。知倭奴不日即將攻入。
吾等如甘受,則吾土吾鄉歸夷狄所有。如不甘受,防備不足故,斷難長期持續。屢與列強折衝,無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台民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台民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決定國務由公民公選官吏營運。為達計畫且抵抗倭奴侵略。新政府機構中樞必須有人主持,確保鄉里和平。素敬仰巡撫承宣布政使唐景嵩,會議決定推舉為台灣民主國總統。
初二日公同刊刻印信,全台灣紳民上呈。當日拂曉,士農工商公集籌防局,開始嚴肅此壯舉。
乞勿遲誤
以全台之民布告之。
24日將宣言譯成外國語並送至各國駐台領事館,25日上午9時舉行獨立典禮,宣布成立“台灣民主國”。唐景嵩被推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劉永福被推為大將軍、丘逢甲則為義勇軍統領。
台灣民主國制定藍地黃虎的“黃虎旗”為國旗、刻有“民主國寶印”文字的國璽、以及建年號為“永清”、台北為首都。台灣第一富豪林維源,雖被推為國會議長,但堅持婉拒,在獨立慶典的第二天就潛逃至廈門。
乙未戰爭
台灣民主國為籌湊龐大軍需而發行的“股分票”。1895年5月27日,日本近衛師團的主力部隊與樺山總督在沖繩會合後,即往台灣前進。5月29日,日軍在澳底(今台北縣貢寮鄉境內)登入。6月2日,清廷代表李經芳與日本代表樺木完成台灣交接。6月3日,獅球嶺炮台與基隆相繼陷落,民主國正規軍戰死者在200人以上。
1895年6月3日敗兵退入台北,引發紛亂。6月4日,唐景嵩化妝成老婦,帶著銀子,搭上德國商輪鴨打號(Arthur),逃往廈門。有部分史學家據此,將該日定為台灣民主國的亡國日。丘逢甲得知唐景嵩逃走,亦倉徨逃往廣東嘉應。6月11日,辜顯榮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台北城。
1895年6月19日,日軍開始南下進攻桃園、新竹。22日前鋒部隊占領新竹城前後,開始遭到北台灣客家人的游擊式“壯烈反抗”。另外,在三角涌的隆恩埔、分水侖等地,日軍分別遭到當地義勇軍的包圍伏擊,死傷多達數百人。
1895年6月26日,餘眾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民主國第二任總統,以台南為都,設總統府於大天后宮。為籌措經費,劉甚至曾經發行鈔票、郵票。學者將劉永福在台南所建的政權稱之為“台南共和”(TainanRepublic)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
1895年8月下旬,雙方各自集結於八卦山一帶。27日,日軍開始零星炮擊八卦山的抗日義勇軍陣地。29日半夜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的激戰,於當日上午八時取得勝利。此役為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史稱“八卦山之役”。
由於戰情不如預期,日軍增派混成第四旅團及第二師團,分別於嘉義布袋與台灣最南端屏東枋寮登入。10月3日起,分別於三方向進占台灣南部各城。
亡國
1895年10月18日,日本近衛師團、第二師團與混成第四旅團皆抵達台南城近郊,形成三方包抄形勢,台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在得知台南城被三面夾攻,已知大勢已去。10月20日當日軍準備以兩師團之兵力圍攻台南城之際,劉永福棄城內渡廈門。
劉永福棄職逃亡後,城內陷入無政府狀態、秩序大亂。台南鄉縉士遂紳依循台北前例,推舉英國牧師巴克禮請求日本軍隊和平進城協助維持秩序。1895年10月21日日軍由小南門順利進入台南城,至此台灣民主國亡。
組織
台北時期
連橫《台灣通史》卷六〈職宮志〉記載民主國政府的組織結構:除了府、州、廳、縣如舊外,另外設定大總統、軍務大臣、內務大臣、外務大臣以及遊說使。
大總統:唐景嵩
大將軍:劉永福
議院議長:林維源
議院議員:陳雲林、洪文光、白其祥等
內務大臣:俞明震(原刑部主事)
外務大臣:陳季同(原副將)
軍務大臣:李秉瑞(原禮部主事)
遊說使:姚文棟
義軍統領:丘逢甲
台灣道:忠滿(兼護印),一說為區鴻基
台北府知府:俞鴻
淡水縣知縣:凌汝曾
新竹縣知縣:王國瑞
宜蘭縣知縣:俞秉焜
基隆廳同知:方祖蔭
南雅廳通判:宋維釗
台灣府知府:黎景嵩
台灣縣知縣:史濟道
彰化縣知縣:羅樹勛
苗栗縣知縣:李烇
雲林縣知縣:羅汝澤(農曆五月內渡,後改李郁華)
埔裏社廳通判:溫培華
台南府知府:忠滿(兼護印)
安平縣知縣:忠滿
嘉義縣知縣:孫育萬
鳳山縣知縣:盧自鑠
恆春縣知縣:歐陽萱(乙未戰爭陣亡)
台東直隸州知州:胡傳(原職,胡適之父親,內渡)
台南時期
大總統:劉永福
議院議長:許獻琛
議院議員:許南英、林際春、徐元焯、謝鵬翀、陳鳳昌、林馨山等
籌防局長:陳鳴鏘
台灣道:忠滿(兼署)
台北府(府治已失陷)
新竹縣(部分失陷)知縣:李烇(兼署)
台灣府知府:黎景嵩
台灣縣知縣:史濟道
彰化縣知縣:羅樹勛
苗栗縣知縣:李烇
雲林縣知縣:羅汝澤(農曆五月內渡,後改李郁華)
埔裏社廳通判:溫培華
台南府知府:忠滿(署理)
安平縣知縣:鄭文海
嘉義縣知縣:孫育萬
鳳山縣知縣:林東青
恆春縣知縣:盧肇經
台東直隸州知州:孫振鐸(原砂金局督辦)
國家文化
國旗
藍地黃虎旗1895年
首都
台北(1895年5月-6月)
台南(1895年6月-10月)
官方語言
漢語、閩南語、客家語
政制
共和制
總統
- 1895年5月 - 6月唐景嵩
- 1895年6月 - 10月劉永福(事實上)
歷史時期
- 馬關條約1895年
- 解體1895年
人口
- 1895年估計2980000
貨幣
清兩
宣言
獨虎票以老虎為圖案,是1895年時,台灣民主國為籌措抗日軍餉而發行的郵票。左方的“士擔幣”三字即是“郵票”的音譯。該宣言系由陳季同所起草,於1895年5月24日將宣言的英文譯文送給在台北的各國領事館。宣言內容主要為:
“日寇強橫,欲並台灣。台民曾派代表詣闕力爭,未蒙俞允。局勢危急,日寇將至。我如屈從,則家鄉將淪於夷狄;如予抗拒,則實力較弱,恐難持久。業與列國迭次磋商,儉謂台灣必先自立,始可予我援助。台灣同胞,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爰經大會議決,台灣自立,改建民主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秉公處理。但為禦敵及推行新政,必須有一元首,俾便統率,以維持秩序而保全寧。巡撫承宣布政使唐景嵩為萬民所敬仰,故由大會公推為台灣民主國總統……”
解讀
對於這個短命的政權,學者之間對其本質一直存在著不盡相同的看法。首先,大多數的西方學者(以及一些傾向台獨的學者),似乎均不約而同地強調這個所謂“共和國”的“人為性(artificiality)”。他們認為,民主國不過是中國及台灣官方上層領導階級用來尋求國際支持、藉以嚇阻日本攻台的權宜作法罷了,他們不但還維持其對清廷的忠誠,而且也完全沒有得到一般台灣人民的支持。以李筱峰的看法為例,他說:“台灣民主國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台灣獨立運動。清廷的官吏在甲午戰敗後,想以台灣作為和談的籌碼,但恐台民不服,因而必須在台灣製造抗日行動,使台民覺得是日本來占領台灣,而不是清廷將台灣出賣”。
第二,比較傾向中國民族主義的作者,則認為民主國的抗爭是中國人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之鬥爭的一環。為了強化其對台灣主權屬於中國的結論,他們通常會強調“抗日運動”當中的中國性(Chineseness)。賴建國就對“民主國”有這樣的評論:“台灣民主國的政治定位,是設計屬於清朝或中國之下的,並不具備一種獨立自主的地位;加上它是一種過渡性的短暫組織,當台灣歸還中國的任務達成後,它就自行結束。”
有趣的是,也有一些支持台獨的學者持十分類似的看法。史明認為:“‘台灣民主國’雖說以獨立自主為宗旨,但是,其所代表的思想意識,並不一定和台灣本地人大眾相吻合……
所指向的政治目標也脫離不了老一套的滿清統治下封建中國之圈內。”另外,王育德也認為台灣民主國的獨立宣言格調不能算高,主要是宣言中的“恭奉正朔,遙作屏籓”這句話,令他懷疑民主國的獨立精神。
最後,某些支持台獨的學者,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不一定不同意上述兩種對民主國的解讀方式,但是,他們還是試著將民主國視為一個“事實(de facto)”獨立的國家,而將其放在台灣人民從十七世紀以來反抗異族統治的脈絡下來解讀。
黃昭堂就認為,和台灣歷史上之前的政治運動相比,台灣民主國有以下三大特點:
在獨立宣言中主張:“所有的國務都由公民公選出來的官吏來推動”。關於這一點,不管是出於歐美人士的建議,或是為了得到外國承認而採取的一種手段,用公民(People)這個辭彙來宣揚台灣住民的意志有其特別的意義。
台灣民主國是第一個明確地表達了以台灣作為領土的建國運動。
不論實際的情形如何,它是首次嘗試亞洲任何其他國家所未曾經歷過的共和體制”。
總統列表
屆數 | 總統姓名 | 在任時間 | 任期 |
第一任 | 唐景嵩 | 1895年5月25日—1895年6月 | 約25天 |
第二任 | 劉永福 | 1895年6月—1895年10月19日 | 12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