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苗

三苗

三苗,與歡兜、共工、鯀合稱為“四罪”。中國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即長江中游以南一帶。梁啓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系一音之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當禹的夏部落聯盟跨入奴隸社會時﹐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開始有了階級分化。有的文獻記載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發明了刑罰。三苗有“髽首”的習俗﹐即把麻和頭髮合編成結。

基本信息

簡介

三苗
三苗
中國上古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即長江中游以南一帶。梁啓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系一音之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當禹的夏部落聯盟跨入奴隸社會時,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開始有了階級分化。有的文獻記載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發明了刑罰。三苗有“髽首”的習俗,即把麻和
三苗考古發現
頭髮合編成結。
三苗
三苗,與歡兜、共工、鯀合稱為“四罪”。

典籍記載

史記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中記載,“歡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公師,共工果淫辟。四岳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岳強請試之,試之而無

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衛,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

在此引用解惠全、張德萍的譯註:“歡兜曾舉薦共工,堯說‘不行’,而歡兜還是試用他做公師,共工果然放縱邪僻。四岳曾舉薦鯀去治洪水,堯說‘不行’,而四岳硬說要試試看,試過後卻沒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為不適宜。三苗在江淮流域荊州一帶多次作亂。這時舜巡視回來想堯帝報告,請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變北狄的風俗;把歡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變南蠻的風俗;把三苗遷徙大三危山,以便改變西戎的風俗;把鯀流放到羽山,以便改變東夷的風俗。懲辦了這四個罪人,天下都悅服了。”這也許就是三苗被遷的原因,也是歷史上對三苗的一種說法。

在中國傳說中“三苗”是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即長江中游以南一帶。梁啓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系一音之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

傳說

三苗三苗

黃帝時﹐三苗部落參加過九黎的部落聯盟﹐有的文獻說三苗是“九黎之後”。堯時﹐三苗作亂﹐堯發兵征討﹐作戰於丹水(今丹江)﹐打敗三苗。三苗可能在這時參加了堯的部落聯盟。有文獻說三苗的首領驩兜是“堯臣”﹐被稱為“諸侯”。後來﹐三苗不服﹐多次為亂﹐堯遂將他們的一部分人眾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將其首領驩兜流放到崇山。舜代堯為部落聯盟首領以後﹐三苗不服﹐舜乃整軍振旅﹐沒有經過戰爭而臣服了三苗。禹時﹐三苗不服﹐禹與三苗進行了一場歷時70天的大戰﹐大敗苗師﹐從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後﹐史籍中不再見三苗的活動。最近幾十年以來有的學者認為﹐現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後裔。章太炎﹑呂思勉等與此看法不同﹐認為現代的苗族與三苗無關。

當禹的夏部落聯盟跨入奴隸社會時﹐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開始有了階級分化。有的文獻記載三苗 “惟作五虐之刑”﹐最早發明了刑罰。三苗有“髽首”的習俗﹐即把麻和頭髮合編成結。

傳說時期南方氏族部落集團。又稱“三毛”﹑“有苗”﹑“苗民”。分布在“江﹑淮﹑荊州”“左洞庭﹑右彭蠡”之地﹐略當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一帶。學者多認為與今苗瑤民族有遠源關係。《山海經》說:“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漢魏學者多言三苗是以蚩尤為君的九黎部落後裔﹐則三苗可溯源到黃帝時的蚩尤。今世苗族傳說中還可找到關於頭﹑蚩尤的史影。文獻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應是有八十一個氏族。他們以金作兵﹐勇敢善戰﹐威震天下﹐曾與炎帝﹑黃帝兩部落集團進行戰爭﹐被黃帝殺於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三苗北向發展雖然受阻﹐但在堯﹑舜﹑禹時期仍為華夏集團勁敵。堯曾與三苗戰於丹水一帶﹐並將其部分人放逐於三危﹐舜也曾對三苗進行分化遷徙﹐並終因南征三苗﹐死於蒼梧﹐連屍骨也未運還。因而禹不能不再次征伐三苗﹐乘天災人禍同時降臨三苗之機﹐大敗苗師﹐三苗從此衰微。在歷次戰爭中﹐不少苗民淪為奴隸﹐“子孫為隸﹐不夷於民”﹐被犟制勞役。這些苗民的後裔﹐也是形成漢族的先民之一。 《六韜》說:“堯伐有苗於丹水之浦”﹐《呂氏春秋‧召類》則說為“堯戰丹水以服南蠻”。可見三苗又被稱為南蠻﹐夏商以後便統一用“蠻”進行記述﹐而不再見“三苗”的記載了。也有學者認為古書中的三苗本在北方﹐與後世的南蠻無關。

禹敗三苗

距今 4000多年前, 華夏集團黃帝的後代,經過長期爭戰,先後形成了以堯、舜、禹為領

三苗三苗
袖的北方部落聯盟,為掠奪財富和奴隸,與南方苗蠻集團的三苗部落進行了長期戰爭。開始,堯在丹水 (今陝、豫、鄂境之丹江) 打敗三苗,三苗不服。舜時,為伐三苗,一面發展生產,鞏固聯盟內部團結,一面大習武事。經過三年準備,舜親征三苗,一直打到今洞庭湖一帶。但兩大集團決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當時,三苗地區發生大地震,禹乘機發動大規 模進攻。他在誓師動員時說:“三苗不敬鬼神,濫用刑罰,違背天意作亂,上天現在號令我們要對它進行討伐。” 交戰開始,戰鬥十分激烈,互有勝負。突然,戰場雷電交加,三苗領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師大亂,潰不成軍。從此,三苗部落逐漸衰亡。

舜征三苗“道死蒼梧”後,禹對三苗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討伐。《墨子 · 非攻》詳細刻度了這場戰爭的經過:“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妊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待,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微)。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為山川,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則此禹之所以征有三苗也。” 《墨子 · 兼愛》還記錄禹也征前的誓言:“濟濟有眾,鹹聽朕言:非惟小子(按即禹),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對(邦)諸群(辟),以征有苗。”從誓言來看,此時的禹不僅接替了舜的地位,而且比舜更有權威,儼然國王。這是階級社會取代氏族社會的重要信息。經過這次摧毀性的打擊,三苗後世就此衰微,即所謂“後乃遂幾”,三苗之地也納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而作為三苗北疆的隨棗走廊一帶,自然是首當其衝了。這一變化在江漢地區原始文化發展序列中也有所表現:夏初,夏文化的影響通過南陽盆地,沿著隨棗走廊,達到了長江之濱。如在河南淅川下王崗(即“丹水之浦”)、湖北宜昌白廟子、隨州西花園和黃陂盤龍城等遺址中,均發現了一些早於商,晚於龍山文化而與二里頭文化相同或相似的陶器。如二里頭文化中比較典型析器物如橄欖形罐、口沿捏花邊的(或稱雞冠形)罐、澄濾器、三足盤、四足方鼎等,在這些遺址中也能見到。這大概是禹占領三苗地區在考古上的反映。

歷史發展

中國長江以南的江西省境內,自漢、唐以來,就有很多以危為姓的人家,根據歷

三苗服裝
代學者的考證,他們都是苗族的後裔。東漢學者王符所著的《潛夫論》上說:“危氏,三苗之後”,正是這個意思。苗族又稱為三苗或有苗,自古以來就遍布於現在的四川、雲南西藏貴州、湖南、廣西瓊州等地,與漢人毗 鄰而
居,關係非常密切。

《舜典》的“傳”中,曾將當時三苗的來龍去脈加以介紹說:“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另外,其《名義考》也指出:“三苗建國在長沙,而所治則江南,荊、揚也。”由《舜典》的這些文獻看來,古代的三苗本來是痊於江南的一個國家,是由縉雲氏的後裔所建,而所謂縉雲氏,則是黃帝時的夏官之名,其封地就在今浙江省縉雲山的仙都山一帶,算是黃帝名下的一個諸侯。如此看來,苗族的歷史跟漢族一樣的長,源自苗族的危姓中國人,的確足以自傲。

從四、五千年以前便居住於江南一帶的苗族,後來雖然陸續播遷到其他地方,並且先後以族、族或黎族的不同面目在歷史上出現,但是,有許多苗族後裔仍然停留於老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因此,後來危姓的人士的主要聚居於江西一地,就很容易解釋了。

江西的苗裔危氏,經過長時期與漢人在生活上的打成一片,到了唐朝末年,便開始與漢人分庭抗禮,紛紛在各方面出人頭地。在後梁和吳越的朝廷上揚名親的危全諷、危存昌兄弟,以及危存昌之
子危德昭,便是最為顯著的例子。

宋代的靖康年間,徽、欽二帝被金兵北虜,江西光澤地方發生了一件十分感人的事,就是有一位叫作危翁一的老樵夫,竟然在痛器了3天3夜之後,骨立而死。

元末明初,在我國學術界又出現赫赫聲名的危素。要研究中國歷史,“二十四史”是必不可缺的重要文獻,而二十四史之中,宋、遼、金、元四史,就有危素的手澤,他對於傳統文化的貢獻,不言可喻。根據史載,他是江西金人,早年在元室的朝廷上,就由於參加《宋史》 、 《遼史》《金史》的編修,而深負時譽。到了明代,他又與宋濂同修《元史》,更奠定了他在學術上的崇高地位。危素治史的嚴肅態度,十分值得後世學者效法,據說,當他修纂《元史》的“后妃列傳”時,由於不信任手旁的現成資料,曾經特別買了許多食物送給一些白髮宦官,設法獲知了實際的情形,然後才下筆寫書,一點兒都不肯敷衍馬虎。

相關詞條

苗族

參考資料

1.http://www.3miao.net/?action-viewnews-itemid-100
2.http://art.book.sohu.com/dictionary/dcontent.php?bookid=33&;name=&proname=&keywords=洞庭&bookdetailid=3327&strokes=0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31/186910.shtml

考古發現

隨著考古學的進展,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三苗很可能就是天門石家河文化的主人。他們在長江中游建立了巨大的城市,宗教、水利設施異常發達。大約前2000年,該文化被中原龍山文化取代。
圖為門板灣古城遺址(屈家嶺文化)的房屋圖,這是三苗時期居住遺址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板灣古城遺址

地理位置

在湖南嶽陽、湖北武昌及江西九江一帶。《書禹貢》:三苗丕敘。《史記正義》:吳起雲,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也。

相關事件

距今4000多年前,華夏集團黃帝的後代,經過長期爭戰,先後形成了以堯、舜、禹為領袖的北方部落聯盟,為掠奪財富和奴隸,與南方苗蠻集團的三苗部落進行了長期戰爭。開始,堯在丹水(今陝、豫、鄂境之丹江)打敗三苗,三苗不服。舜時,為伐三苗,一面發展生產,鞏固聯盟內部團結,一面大習武事。經過三年準備,舜親征三苗,一直打到今洞庭湖一帶。但兩大集團決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當時,三苗地區發生大地震,禹乘機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在誓師動員時說:“三苗不敬鬼神,濫用刑罰,違背天意作亂,上天現在號令我們要對它進行討伐。”交戰開始,戰鬥十分激烈,互有勝負。突然,戰場雷電交加,三苗領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師大亂,潰不成軍。從此,三苗部落逐漸衰亡。

舜征三苗“道死蒼梧”後,禹對三苗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討伐。《墨子·非攻》詳細刻度了這場戰爭的經過:“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妊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待,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微)。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為山川,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則此禹之所以征有三苗也。”《墨子·兼愛》還記錄禹也征前的誓言:“濟濟有眾,鹹聽朕言:非惟小子(按即禹),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對(邦)諸群(辟),以征有苗。”從誓言來看,此時的禹不僅接替了舜的地位,而且比舜更有權威,儼然國王。這是階級社會取代氏族社會的重要信息。經過這次摧毀性的打擊,三苗後世就此衰微,即所謂“後乃遂幾”,三苗之地也納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而作為三苗北疆的隨棗走廊一帶,自然是首當其衝了。這一變化在江漢地區原始文化發展序列中也有所表現:夏初,夏文化的影響通過南陽盆地,沿著隨棗走廊,達到了長江之濱。如在河南淅川下王崗(即“丹水之浦”)、湖北宜昌白廟子、隨州西花園和黃陂盤龍城等遺址中,均發現了一些早於商,晚於龍山文化而與二里頭文化相同或相似的陶器。如二里頭文化中比較典型析器物如橄欖形罐、口沿捏花邊的(或稱雞冠形)罐、澄濾器、三足盤、四足方鼎等,在這些遺址中也能見到。這大概是禹占領三苗地區在考古上的反映。

中國上古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