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西周的發祥地]

周原[西周的發祥地]

周原(Zhouyuan)為周人的發祥地、有西周故都。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縣、扶風縣和眉縣的一部分。為周族之祖古公亶父率眾由豳地所遷居之處。 周原考古在70年代後期屢有重大發現。周原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出土了毛公鼎、大克鼎、牆盤等國寶級青銅器。出土青銅器歷史之長、數量之多,為世界所罕見。自漢宣帝劉詢神爵三年(公元前58年)以來,這裡就開始出土青銅器,並屢有重大發現。周原遺址(Zhouyuan Relics)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廣義周原東起武功縣、西至鳳翔縣、北至北山、南到渭河,總面積數百平方公里;狹義的周原遺址指岐山、扶風兩縣接壤處的周原核心區20多平方公里。

遺址介紹

位置,及周人由幽遷移到周原 位置,及周人由幽遷移到周原

古公亶父曾在此處營築城郭、宮殿、宗廟、房屋,成為周人的早期都邑。後來,周文王、周武王雖然遷都豐、鎬,但周原一帶仍是一處重要的政治中心。周原考古在70年代後期屢有重大發現。

周原 周原

1976年在岐山縣鳳雛村發現了一組大型西周建築基址。考古界把它命名為鳳雛甲組宮殿遺址。因為在70年代發掘,受好多原因制約,乙組、丙組...... 都沒有發掘。一直就拖到如今。它坐落在一個夯土台基之上。面積1469平方米。建築物的布局以門道、前堂、過廊、後室為中軸,東西配置廂房,形成一個前後兩進、東西對稱的封閉式院落。1977年秋,在清理西廂房南頭第二間房屋時,在一個窖穴中發現大量卜甲和卜骨,共有17000多片。有刻辭的卜甲有290 多片,共600多字。周原甲骨刻辭的內容記載商周關係和周初歷史,是一批寶貴資料。在扶風縣召陳村,與發現鳳雛遺址同時,也發現了一處西周建築基址群,共有十幾處基址。其中一座夯土台基東西長約22.5米,南北寬約10.4米,台基周圍還有半米多寬的用卵石鋪築的散水。台基上由南到北有四排柱礎,間距3 米,由東到西有八排柱礎,間距大都是3米。台基上有兩道南北向的寬0.8米的夯土牆。這些情況表明台基上原來的建築應當是寬敞高大的建築。除了鳳雛和召陳的大型建築基址以外,在扶風雲塘還發現一處規模較大的骨器作坊遺址,扶風齊家村等地也發現有居住遺址。

西周時期的墓葬在周原地區也多有發現。岐山賀家村於1966年發掘的一座墓中出土了鼎、簋、尊、角等17件銅器,還有兵器和車馬器。賀家村的西周墓地還有不少小墓,隨葬器物大都是一件陶鬲、一件銅戈和一件大銅泡。從陶鬲的形制可以推定賀家村西周墓地中有相當一部分墓葬可能屬於滅商以前的先周時期。

周原 周原

周原遺址,在岐山、扶風兩縣交界處的方圓2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經考古勘察,發現了周王室的宗廟、墓葬、府庫和文書檔案(銅器銘文與甲骨文)。其中西北部是宮殿和宗廟區域(今岐山縣鳳雛村,扶風縣召陳村)。東南部為國人居住區,也是冶造銅器、燒制陶器、刻制骨器的手工業作坊區(今扶風縣齊鎮、莊白、齊家黃堆鄉雲塘村)。西南部為墓葬區(今岐山縣京當鄉賀家村、禮村)。

從1976年起在岐山縣鳳雛村和扶風縣召陳村發掘出兩個大型建築遺址。鳳雛村建築遺址,南北長46米,東西寬23.5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以影壁、門道、中院、大廳、過廊、後室為中軸線,兩邊排列有東西廂房和耳房,其間都有迴廊連線。屋脊和天溝處用瓦(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瓦)。牆面和屋內地面皆用黃土、沙土、石灰攪拌的三合土塗抹鋪墊,質地堅硬光滑。檐柱和廊柱排列井然有序,門下有台階通向院落。院內有陰溝排水管道。這種兩進院的封閉式建築,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對稱嚴密的四合院建築形式。據推測該建築很可能是西周早期的“太廟”。召陳村建築遺址規模宏大,柱礎直徑達1.9米,柱礎形成網狀結構。這可能是座巍峨壯麗的宮殿建築。引人注目的是,在鳳雛村遺址中,發現了約17000多片卜骨卜甲。其中290多片有字,這些甲骨文記載了祭祀、征戰、狩獵、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內容。有的甲骨文字筆畫細如髮絲,小如粟米粒,用放大鏡方可看清。據判斷此系金屬微型刻字,反映出中國微雕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周原遺址平面圖 周原遺址平面圖

1890年,扶風縣任家出土一窖青銅器,達120餘件。著名的毛公鼎、大克鼎、小克鼎和衛鼎等,都出土於此。其中毛公鼎的銘文497字,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大克鼎高近1米,直徑1米,造型宏偉、壯麗。現存於上海博物館。1957年,岐山縣京當鄉董家村出土了一窖青銅器共37件,其中衛鼎、衛盉等銘文,記載了西周中期有關土地的轉讓和買賣情況,對研究探討西周中期土地制度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1974年冬,扶風縣莊白村南出土了窖藏青銅器103件,為建國後一次出土數量最多的窖藏青銅器。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牆盤。牆盤的銘文長達284字,記述史牆的家族史,並追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諸王的世系,曾運往北京在保和殿展出1年零3個月。另外,岐山禮村出土的大、小盂鼎、南宮編鐘都具有極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相關記載

《詩經·綿》記載古公亶父率族遷於周原時的描述:

周原 周原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乃立皋門,皋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將將。乃立冢土,戎醜攸行。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駾矣,維其喙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史記·周本紀》說古公亶父遷到周原之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周原地區的考古資料證明古代文獻的相關記載是可靠的。

周原文明

周原遺址出土的陶器殘片 周原遺址出土的陶器殘片

在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岐水邊的一處斷崖上,考古專家日前發現了大量陶器碎片,這些碎片和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同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蹟。這一考古發現意味著,在周朝以前3000年,就已經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周原的文明史至少要提前到6000年前。據考古人員介紹,周原因西周時期周人在此居住而得名,是周朝的發祥地,在中國古代發展史上占有獨特的歷史地位。

周原遺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周原遺址東起武功縣、西至鳳翔縣、北至北山、南到渭河,總面積數百平方公里;狹義的周原遺址則指岐山、扶風兩縣接壤處的核心區20多平方公里,因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素有“青銅器之鄉”的美稱。

出土文物

毛公鼎

文物 文物
文物 文物

它就是19世紀出土於周原的青銅器之一,現收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這件鼎內,鑄有497字銘文,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所有青銅器中銘文最多的一件。銘文的內容是說,國王的大臣毛公為了讚頌國王的美德而鑄了這件鼎。這個村莊叫任家村,在1890年,一個叫任致遠的農民在村南的土壕里挖出了一個青銅器窖藏。出土青銅器達120多件。

大克鼎

大克鼎形體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飾獸面紋,腹部飾流暢的波曲紋。腹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字,字型工整,筆勢圓潤,銘文前段14行有陽線格欄,後段格欄制范時除去。銘文用筆厚重質樸,筆勢遒勁雄偉,形體舒展、挺拔,雖用圓筆,也有其偉岸與雍容之態度。“大克鼎”出土於清末金石學和金石書法鼎盛時代,故其銘文書法在當時倍受推崇。堪稱西周中晚期青銅器銘文的典範。

梁其鼎

1940年岐山縣東北鄉任家村(今改屬扶風縣)出土窖藏梁其器組及善夫吉父器組共一百多件,其中梁其鼎後來被岐山民主人士傅鴻德先生購得收藏,建國初交獻岐山縣人民政府,轉存縣文化館(筆者時任館長),1954年調存陝西省博物館。此器通高43.1、口徑44、腹圍130厘米。口沿下飾重環紋一周,下加弦紋一道。腹內壁有銘文6行48字。

文物 文物

格伯簋

西周 高31厘米

此簋內底鑄有銘文8行83宇,記錄的是西周中期的一次土地買賣活動,大意為格伯用30畝的田產換取了傭生的4匹好馬,雙方刻木為憑,並勘定了田界。

牛首四耳銅格伯簋

西周 高23·8厘米對稱的2個牛頭。整器在獸耳上飾有24個大小牛頭,裝飾構思巧妙,古樸典雅,在簋器中是不可多得的。

牆盤

1967年12月於陝西扶風莊白村西周窯藏出土。盤內鑄有銘文276多字,又有重文5、合文3,總計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頗似《詩經》,措詞工整華美,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銘文字型為當時標準字型,字形整齊劃一,均勻疏朗,筆畫橫豎轉折自如,粗細一致,筆勢流暢。有後世小篆筆意。後段記敘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和做本盤者自身六代的事跡,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資料。牆盤年代久遠,其中許多文字已無法辨認,留待研究金文學者探考。現藏於陝西省周原扶風文物管理所。

文物 文物

相關著作

《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

《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是一套學科發展史和學術研究史叢書。其內容包括對20世紀考古與文物工作概況的綜合闡述;對一些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和古代區域文化研究情況的敘述;對文物考古的專題研究;對重要的文物考古發現、發掘及研究的個例紀實。

《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全面介紹和總結了20世紀周原考古的發現與研究成果,分別對建築基址、墓葬、制骨作坊、青銅器等遺蹟和遺物進行了深入探討,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書中配有彩圖9幅及插圖38幅,資料翔實,是了解這一學術領域的必備參考書。

《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

相關作品 相關作品

《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以考古與文獻史料相結合,分八章闡述了姬姓周族早期和西周王朝歷史文化發展的基本史實。陝西省從藍田猿人到大荔人,經歷了上百萬年的漫漫長途,由蒙昧的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經仰韶文化時期的寶雞北首嶺下層文化、西安半坡文化、廟底溝文化,達於野蠻時代鼎盛期;在陝西龍山文化階段進入文明時代,出現了最初的古族群,起源於關中西部漆水流域的先周族就是其中的古族之一;夏代先周族的始祖棄開始擔任夏王朝的農官,號稱后稷,其後世代代相傳,大約經歷了十幾代后稷,末代后稷之子不窋,為了逃避商滅夏的戰亂,自視窗於戎狄之間;至商代,不窋之孫公劉在豳地修后稷之業,開始振興農業,此後其族得名為周族,形成了周族早期的文化即早周文化;商代末年,周武王滅商,中國歷史進入西周時期,形成了西周文明。

作者分章敘述了周族早期及西周時期各個歷史階段上的經濟、社會、文化的時代特徵及變革;探討了周族的起源;論述了周族早期與西周的歷史;討論了西周宗法、昭穆、宮室等典章制度和農業、手工業、建築業等生產發展水平,以及文字、音樂、曆法等文化科技成就,從而初步揭示了西周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的軌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