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讀音】:kūnwú
【解釋】:
1.夏商之間部落名。己姓。在今河南濮陽西南。其人民善於製造陶器和鑄造銅器,夏啟曾命人在昆吾鑄鼎。後為商湯所滅。李白鳳的《東夷雜考》認為博估、熊盈和昆吾是同一個名字,博估是讀音,熊盈和昆吾是虞鬲的誤讀或者分支導致的圖騰演變,地望原在山東淄博。《尸子》 : “昆吾之劍可切玉。 ”
2.指昆吾之君,夏末帝桀時諸侯,五霸之一。《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皇祖伯父昆吾 ,舊許是宅。” 明楊慎《封建》:“夷羿篡弒矣, 昆吾雄伯矣。”參閱《史記·楚世家》。《白虎通義》:“五霸者,何謂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韋
氏、齊桓公、晉文公也。”,“昔昆吾氏,霸於夏者也。”《四書章句集注》注云:“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韋,周齊桓、晉文,謂之五霸。’”《史記·殷本紀》:“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史記·楚世家》:“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
3.上古先民所崇拜的神。《大戴禮記·帝系》:“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產六子……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氏也。”
所謂的“帝”實際上即神。
4.黃帝時的陶正,作陶器。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君守》載:“昆吾,顓頊之後,吳回之孫,陸終之長子,己姓,本名叫做樊,傳說中陶器製造業的發明者。”
【記載】昆吾者,顓頊之後也。《路史·後紀》:“顓頊娶滕奔氏之女曰娽,滕奔,即勝濆。
《土卑 蒼》①云:‘娽,顓頊之妻名’。《世本》、《人表》皆作‘女娽 ’。《大戴禮》雲:‘滕奔氏之女,謂之女娽,是生老童②。’生伯稱、卷章、季禺三人。卷章生黎及回。黎為祝融③,卒。帝嚳以回代之。回食於吳,是曰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國名紀》丙卷:“已姓,樊之國衛,是澶之濮陽,昆吾氏之虛也。”《史記·殷本紀》:“昆吾氏為亂《正義》注云:‘帝嚳時,陸終之長子封於昆吾。夏之昆吾,即其後
也’。”《世本》云:“昆吾者,衛氏也。”蓋言衛地本昆吾國《竹書紀年》:“夏仲康六年,錫④仲康命作伯。帝厪四年,昆吾氏遷於許。帝癸二十八年,昆吾會諸侯伐商。三十年,湯乃興師率諸侯自把鉞以伐昆吾。於是,昆吾為湯所滅。”《路史》:“湯放桀,戳尹諧,滅斟觀昆吾氏。”注云:“諧、桀同惡逸。”《周書》註:“桀與昆吾同以乙卯日亡’”《春秋·昭十二年》《傳》:“楚靈王曰:‘昔我皇伯父昆吾,舊許是宅。’”蓋春秋時,許遷於楚,其地入鄭,謂之舊許。楚亦祝融之後,陸終之子。昆吾為長,靈王求之,故曰伯父。胡氏曰:“仲康時,后羿擅國,昆吾必有王室之功,故錫命伯爵。然胤侯統師,后羿被殺,亦不聞昆吾之戮力於王室也。”哀公十七年《傳》:“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杜注云:“衛有觀在昆吾之虛,今濮陽城中。”按《史記·衛世家》註:“《世本》曰‘成公徙濮陽。’宋忠曰:‘濮陽帝丘,地名。本顓頊之虛,故謂之帝丘’。”《五帝本紀》:“顓頊都帝丘。”皇甫謐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春秋正義》孔氏引《釋例》曰:“顓頊之虛,故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虛。”即魯哀公十七年《傳》所云“登此昆吾之虛”是也。《國語》:“昆吾為夏伯。”《漢書·地理志》云:“濮陽本顓頊之虛,夏後氏之世昆吾居之。”《後漢書·郡國志》云:“濮陽,古昆吾國也。”《晉書·地理志》云:“濮陽古昆吾國。”《隋書·地理志》云:“開皇十六年,分濮陽,置昆吾縣,屬滑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昆吾縣,屬濮州。八年,仍省入濮陽。”唐《括地誌》云:“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故城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濮陽西三十里,昆吾台在縣西百步,相傳夏昆吾氏所築。”《山海經注》:“昆吾,古王者號。”《音義》曰:“昆吾,山名。”據是,則帝嚳時所封之昆吾,蓋顓頊之後,因昆吾山以為王國之號。夏,仲康時所封之昆吾,已降而為伯矣。帝厪時之昆吾始遷於許。蓋樊之後,而奉祝融之祀者;待湯滅昆吾,而祝融已不祀矣。春秋之楚,既承陸終之後,春秋之衛,實都顓頊之虛。昆吾台雖在濮陽縣西,實屬昆吾之虛。昆吾觀雖在衛之故都,實築於濮陽城中也。《元和郡縣誌》云:“秦置東郡,理濮陽縣。正東至濮州八十里,本漢舊縣。”舊《唐書·地理志》云:“濮陽,隋舊縣,武德四年分置昆吾縣。五代,石晉自頓丘移澶州治。夾河復移濮陽縣,入開州治。”天福三年⑥,自舊澶州移於夾河。四年,又移濮陽縣於州之南郭。漢,乾祐元年(公元九四八年),移州就德勝寨故址。周世宗又移濮陽。羅泌《路史》亦謂:“澶之濮陽,昆吾之虛也。”今濮陽城中有昆吾台,即所謂昆吾這觀也。顧氏《方輿紀要》云:“昆吾城在開州東二十五里。其地有古顓頊城,城中有昆吾台。台周五十步,高二丈。”《開州志》:“昆吾故城在州東二十五里,隋置。”《寰宇記》又云:“顓頊城在臨河縣東北三里。隋於城中置昆吾縣。昆吾台在城中,高二丈。”又云:“解州安邑縣有昆吾亭。”蓋湯伐桀之時,昆吾以兵助桀,故有亭,非國也。又按:濮陽帝丘在春秋戰國俱為衛都,秦漢以下屬東郡,唐屬滑州,石晉後始屬澶州。宋時,昆吾台在臨河東北三里,亦屬今之滑縣北境。自金大定七年,析開州之濮陽故城歸於滑境。則昆吾之虛與縣城、台、觀均在滑縣東北境無疑矣。
【注釋】①埤蒼——研討語言文字的專書。三國魏張揖撰。埤pí皮
②老童——傳說古帝顓頊之子。《山海經·大荒西經》:“有榣山……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
③祝融——古代傳說中顓頊氏後,號高辛氏火正,老童之子吳回也·傳說死為火官之神。
④錫——通賜。
⑤稔——rěn忍。事物醞釀成熟。《文選》梁朝任彥升奏彈劉整:“惡積釁稔,親舊側目。”釁,事端之謂也。
⑥天福三年——後晉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貴、後漢高祖劉知遠等皆用過‘天福’這個年號。依上下文,此處應為石敬瑭的年號,(公元九三六——九四二年)。
5.山名。
出處:《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
又有《春秋左傳》:“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發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虛,綿綿生之瓜。余為渾良夫,叫天無辜。’”
6.指貴重之石。
出處:《雲笈七籤》卷二十六:“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冶其石成鐵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如泥。”《雲笈七籤》卷二十二作:“割玉如土。”,:《雲笈七籤》卷八十四,造劍屍解法條:“上人皆陶昆吾之石,冶西流之金,鑄而作之,準其成范也。”
7.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劍。昆吾是周朝名劍,切玉如泥。相當於“鹿盧”“太阿”“屬縷”。
出處:關漢卿《單刀會》二折:“他輕舉龍泉殺車胄,怒拔昆吾壞文丑。”
8.古掌管冶鑄之官。
出處:《逸周書·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銘為金版,藏府而朔之。”
9.古丘名。傳說太陽正午所經之處。
出處:《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暘谷……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10.借指正午。
出處: 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懷靈均》詩:“巾車徇前侶,白日猶昆吾。”
玉雕
昆吾玉雕:明代宋應星著有《天工開物》一書曾經寫道“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昆吾玉雕在江蘇乃至波及全國玉雕市場興起。在當今市場上,頗受收藏家喜愛。
昆吾玉雕品牌締造者為出生江蘇玉雕世家,獨創玉雕藝術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的張建平大師。張建平也以“昆吾”為藝名。
張建平,藝名“昆吾”。昆吾玉雕品牌創始人,男,1966年生於江蘇崑山,中國著名玉雕師,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進入中央美院學習繪畫。跟隨黃鶴鍾大師學習和中央美院進修的。多年,張建平不僅向大師學習了玉雕的製作技術,更是融合繪畫藝術傳承和創新了蘇州玉雕的技藝精華。憑藉著張建平自身的刻苦勤奮和自身的天賦,張建平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穩健時中規中矩,地莊平順、線條板扎。靈秀時輕幻逸動,出坯利落,殺腳清爽。蘇州相王弄玉器村給張建平提供了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但他仍在積累,厚積才能薄發與玉結緣,隨著時光的流淌情致深意更濃,十餘年的激情轉換成一種自信,由於對玉雕各個工藝流程深得要領,講究使用上等和田籽玉精工巧雕,在業界受到一致的認可以及倍受尊重,其作品更是受到廣大藝術愛好者的一致好評。同時獲得了玉石行業多次評獎,並在此基礎之上誕生了“昆吾玉雕”這一品牌。
俗語有云“玉本天成,好玉不雕”。不僅僅是源於好玉的天然神奇,自然之韻味;更因為好玉的不可多得,可謂雕一分,少一分!可是,“玉不琢又不成器”,昆吾先生堅信這一點。因為昆吾知道,每一塊璞玉都具有它天然神奇的鮮明特徵,也就是其天下無雙的唯一個性。“讀玉於心”琢玉必先讀玉,更求讀玉於心!每一塊玉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生命故事,在昆吾看來只有讀玉懂玉,唯有在這種類似於與玉“初識相戀”的快樂中,才能細心品味、慢慢體會到玉本身天然的神態、特有的色澤,才能揚長避短更深層的表達出玉的內涵,成就一件理想的藝術品。世界萬物都是瞬息萬變的,多注意生活中事物的發展與變化,因為他們隨時都會發生預想不到的事,也許就是在那不輕易見,出乎意料的瞬間查出靈感的火花。
張建平生於江蘇玉雕世家,幼承家學,醉心玉雕,其獨創玉雕藝術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2000年創作和田籽料牌——“觀音的心咒”,獲蘇州子岡杯銅獎,同年經上海朵雲軒拍賣公司拍賣價185萬成交。昆吾玉雕藝術的研究和創作,每年僅十幾付作品問世。其作品的少而精,一直被同行稱道。
“渾然天成”這就是玉雕藝術精髓。玉石因其原石的稀有、珍貴和物理屬性,成為了人們爭相投資收藏的寶石,如果再加以藝術家的構思雕刻,其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將更加寬廣。因此昆吾的玉雕藝術品,被藝術收藏愛好者稱之為“收藏界新寵”“寶石界的奇葩”
刀名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傳》:“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絕真,秦李斯所為不疑,議由是定。”
傳言刻玉須用昆吾刀。昆吾刀乃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海內十洲記.鳳麟洲》:"昔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劍之所出﹐從流州來。"
劍名
十大神器之中排行第三,乃劍中之祖。昆吾劍乃是盤古氏第八代始祖的脊椎骨所化。 盤古氏第八代始祖功夫通天,在崑崙之巔大悟結界之秘,終於讓他在苦悟了兩百七十年之時,打通了精神結,思感和精神竟可無休止地引動天外天之力。但他卻做了一件最失誤的事,他根本就未能打通生命結。 在他調引天外天之力時,突然發現已經無法控制這股力量,在不能承受之時,他
便只好將所有生機和精神全部內斂於脊椎骨中。雖然他有天縱之資,卻無法抗拒天外天的力量,終於被爆成粉碎,惟有一根完整的脊椎骨化成了一柄劍。凝於劍中的是盤古氏第八代始祖的精神和生機,而這股生機和精神卻在天外天的力量摧退之下與他的脊椎骨完美結合,也便創出了一柄完美而奇異的劍,因其出於崑崙,因此叫昆吾劍。
後世之劍,便是仿照此劍而煉,因此,昆吾劍乃是劍中之祖。 在軒轅一統中原之後,他憶起九天玄女門對亡妻雁菲菲的再造之恩,親自將昆吾劍送回姬水旁邊的九天玄女門。而後,九天玄女門逐漸西傳,其劍再未出現於神州大地。 有人猜測,可能是被西王母國的人暗中從九天玄女門取走,但西王母國是一個極為神秘的國度,即使軒轅曾三踏西崑侖,也沒找到其所居之地。 2.昆吾劍是查拳短器械中的一種,其結構緊湊,攻守明顯,協調連貫,輕靈多變,內容豐富,劈、點、撩、雲刺、抹、壓、掃、截、攔,處處寒光閃閃。
姓氏
顓頊的後裔吳回在帝嚳高辛氏時期成為了南方的部落首領,吳回生陸終
,陸終生子六人:昆吾、參胡、彭祖、會人、曹姓、季連。這六個兒子,又各成為一個氏族的首領,擁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陸終的長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離出去後,居住在昆吾,大約在今山西安邑一帶,氏族被賜姓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
傳說
1.傳說昆吾氏是陶器製造業的發明者, 《說文解字》 :"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壺的別稱。
2.吳回在帝嚳時代接替他的哥哥重黎成為了姬姓部落的火官,又叫"火正、火主、祝融",故而昆吾氏又稱祝融裔。
3、傳說昆吾又稱錕鋙,神祗。他的母親有六個兒子,全部是肋生的,(從腰肋間出生,左生三子,右生三子)昆吾在龍山三澤吃飯,在白淵洗澡,帶領軍隊作戰,是古代神性的英雄之一。
居地
昆吾氏最先居住在山西安邑一帶,後遷至河南的濮陽縣,最後遷於河南許昌一帶.
延續
昆吾氏的古姓為"己",後裔繁衍發達,現代姓氏中的許多大姓皆源於此。譬如"吾"字古音與"吳"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吳"而成為後世吳氏的一支。昆吾氏首領許由是堯時期的名臣,因拒絕堯的禪位,而躲於深山,他的後代即為"許"姓的先人,其他如蘇,樊,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