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醫方經驗彙編》,醫論著作清末余奉仙撰。全書分51章 。1-5章闡述四診、用藥等說,其餘分述風癇、風寒、時氣、瘟疫,各異型疫病證治經驗200餘條,各症論述病因、證候,並列治療方藥及經治醫案,對疫病證治有獨到之處,案語較簡要。1955年由上海中醫書局出版。作者
余奉仙(公元1860~1939年),字滌凡,江蘇阜寧縣人。出身於中醫世家,少年時隨其父余贊襄學醫(贊襄公業醫於道光末至光緒中期),熟讀經典,旁及歷代名著,早年即懸壺問世,診治富於膽識,經方、時方擇善而用,於傷寒、溫病及內婦科疑難雜症多所致意,效驗卓著,中壯年時即已名播千里,是晚清“蘇北三大名醫”之一(另二位是淮安張子平、興化趙海仙),40歲前後,曾一度在南京行醫,後因診治遜清湘省記名提督董寶泉重症傷寒獲效,受聘於都督府主持診療並佐治戎機。回阜寧後,因該縣及鄰近諸縣(包括宿遷、盱眙、漣水、泗陽等縣)均有疫病流行,求診者戶限為穿,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究,使先大父在診治疫病方面學驗宏富,卓有心得。這在他晚年所撰《醫方經驗彙編》中有充分的載述。該書所記述之治驗,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曾有部分醫案刊用於上海《醫界春秋》(雜誌)中。至於《醫方經驗彙編》全書則由先父余無言(近現代經方派名家、中醫教育家)予以整理刊行。另有《經驗辨錄》,未見梓行。其子余無言亦為名醫。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