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禪真逸史》,明代小說。清溪道人編](/img/b/06a/cGcq5CM0EzX3gDN3gDOxYDMwQzN1ITM1MTO0QDMwADMwAzMxAzL2A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書名:《禪真逸史》 全稱《新鐫批評出像通俗奇俠禪真逸史》,又稱《妙相寺全傳》、《殘梁外史》。
作者:[明]清溪道人
出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版1印
頁數:424頁
內容提要:本書的情節十分曲折,整體構架是一個佛教故事,它先寫澹然的德行,意在強調佛家的精神修煉,其後專敘杜伏威諸人之事,也是藉以展示澹然的事業和高風。我國古代小說中,沒有哪一部作品如此鮮明地打上這種宗教思想密切交融的印記,這就為它在思想文化史和小說史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概述
![《禪真逸史》 不同版本](/img/d/592/cGcq5CM0EzXyETN4kTO1YDMwQzN1ITM1MTO0QDMwADMwAzMxAzL2A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禪真逸史》,明代小說。清溪道人編撰,共 8集40回。另有《禪真後史》10集10卷60回,亦署清溪道人編次。“清溪道人”,一說是方汝浩,河南人;或說是方浩,字履先,浙江人,但潘鏡若《三教開迷序》稱“先嚴清溪道人”。則清溪道人當姓潘。編撰者尚難確考。
本書寫南北朝時北魏林時茂為人正直,見義勇為,除惡鋤奸,後得3卷天書,又能呼風喚雨,召神遣將。第20回後,則以林的徒弟杜伏威、薛舉和張善相為主角,他們本是含冤負屈者的後代,後來報仇雪恨,並成就一番大業,一個個由綠林豪傑變成朝廷命官,亂世英雄變而為治世賢臣。小說對道士僧人的傷風敗俗行為有所揭露,對奸人陷害好人深加指責。但人物性格描摹不夠豐滿。
《禪真逸史》的語言,通俗易懂而簡潔流利,對話比較生動,且多能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不乏精工妙筆之處。
《禪真逸史》前有《凡例》 8條。標明創作意圖說:“是書雖逸史,而大異小說稗編,事有據,言有倫,主持風教,範圍人心。”書中說教氣味較重。有的研究者還批評它“誕異不經,也多雜穢褻的描寫”。
目錄
![《禪真逸史》,明代小說。清溪道人編](/img/0/fcb/nBnauM3X3QjN2IDMzcDMwQzN1ITM1MTO0QDMwADMwAzMxAzL3A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出版說明
前言
禪真逸史凡例
第 一 回 高丞相直諫辟邪 林將軍急流勇退
第 二 回 鍾愛兒圓慧出家 梁武帝金鑾聽講
第 三 回 林長老除孽安民 丘縣尹薦賢禮釋
第 四 回 妙相寺王妃祝壽 安平村苗二設謀
第 五 回 大俠夜闌降盜賊 淫僧夢裡害相思
第 六 回 說風情趙尼畫策 赴佛會賽玉中機
第 七 回 繡閨禪室兩心通 淫婦奸僧雙願遂
第 八 回 信婆唆沈全逃難 全友誼澹然直言
第 九 回 害忠良守淨獻讒 逃災難澹然遇舊
第 十 回 貪利工人生歹意 知恩店主犯官刑
第十一回 彌勒寺苗龍敘情 武平郡杜帥訪信
第十二回 都督巧計解僧頭 守淨狠心驗枕骨
第十三回 桂姐遺腹誕佳兒 長老借宿擒怪物
第十四回 得天書符救李秀 正夫綱義激沈全
第十五回 佞子妙相寺遭殃 奸黨風尾林中箭
第十六回 奪先鋒諸將鬥勇 定埋伏陳玉鏖兵
第十七回 古崤關啜守存孤 張老莊伏邪皈正
第十八回 梁武帝愎諫納降 虞天敏感妻死節
第十九回 司農忠憤大興兵 梁武幽囚甘餓死
第二十回 都督冥府指翁孫 阿醜書堂弄師父
第二十一回 竊天書後園遣將 破妖術古剎誅邪
第二十二回 張氏園中三義俠 隔塵溪畔二仙舟
第二十三回 清虛境天主延賓 孟門山杜郎結義
第二十四回 伏威計奪勝金姐 賢士教唆桑皮筋
第二十五回 遭屈陷叔侄下獄 反囹圄俊傑報仇
第二十六回 山徑逃蹤鋤禿惡 黃河訪故阻官兵
第二十七回 計詐降薛舉破敵 圖霸業伏威求賢
第二十八回 湯府丞中計被俘 杜元帥納言正位
第二十九回 軒轅廟蘇朴遭擒 延州府伏威遇弟
第三十回 沈蘭劫寨陷全軍 牛進迎街懲大惡
第三十一回 報仇瀝血祭先靈 釋怨營墳安父骨
第三十二回 張善相夢中配偶 段春香月下佳期
第三十三回 計入香閨貽異寶 俠逢朔郡慶良緣
第三十四回 善相破法斬馮謙 士開解圍推段帥
第三十五回 元帥兵陷苦株灣 眾俠同心歸齊國
第三十六回 雙玉人重逢合卺 三義俠衣錦還鄉
第三十七回 羅默伽肆凶受戮 尹氏女盡節還魄
第三十八回 土地爭位動陰兵 孽虎改邪皈釋教
第三十九回 順天時三俠稱王 宴李諤諸賢逞法
第四十回 禪師坐化證菩提 三主雲遊成大道
書摘
![《禪真逸史》 等古代書籍](/img/e/979/nBnauM3X1cTN3YTN4ETMwQzN1ITM1MTO0QDMwADMwAzMxAzLxE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當日尋覓客館安歇。次日五鼓,丘吉同林長老齊赴早朝,遠遠見午門外燈火熒煌,文武官員聚集於侍班閣子前,等候朝見。只聽金鐘響罷,卻早天子臨軒,眾文武鴛序排立,三呼舞蹈畢,丘吉出班俯伏奏道:“臣乃睢陽縣知縣丘吉,有事奏呈。”黃門官道:“汝是縣尹,為何不理縣事,又非朝覲之期,擅離本縣,所奏何事?”丘吉道:“臣奉聖旨,特薦一員智勇足備沙門為妙相寺副住持,親送至此,懇乞轉達天聽,以陳備細。”黃門官轉入,武帝傳旨宣丘吉上殿。丘吉隨至殿階俯伏。武帝道:“卿所薦之僧,何方人氏?是何法名?何以知其智勇足備?一一詳奏,朕當選用。”丘吉道:“臣叨聖恩,除授睢陽縣知縣,到任之後,喜得歲稔時豐,民安物阜,近來離縣四十里有一村,名為嵇山,出一異獸,虎頭熊體,身長丈余,指如鋼鉤,行如飛鳥,滿身鐵肉,專一吃人,村民、過客盡遭其害,臣屢差土兵、獵戶捕捉,皆被傷損,滿村百姓驚惶逃走,無人敢近。忽於七月中旬,一遊方僧人,姓林,法名太空,別號澹然,從東魏來,經過嵇山土地廟中,遇此惡獸,被僧數杖剪除,酬以金帛,堅辭不受。臣見其廉而且勇,非尋常緇流可比,特薦為妙相寺副住持,伏乞聖裁。”武帝聽罷道:“這僧今在何處?”丘吉奏道:“此僧在午門外候旨。”武帝即傳旨:“宣林和尚面君。”林澹然隨著黃門官進入殿上,山呼舞蹈已罷,武帝看了林澹然一表人材,威風凜凜,心裡大悅。有(蝶戀花)詞為證:
詩曰:
萬乘巍巍勝法王,翻持異教壞綱常。
奸婪禿豎居華屋,忠讜真僧竄遠方。
沽飲酒家逢故舊,燒燈窗下訴衷腸。
通宵說到知音處,暫向幽閨躲禍殃。
話說鍾守淨聽了賽玉之言,不勝快樂,重剔銀燈,再整酒肴,並肩而坐,你一口,我一杯,直吃到更盡興濃,脫衣交頸,二人大展酒興。有三字句為證:
箇中情,不可說。連理枝,雙風穴。軟如綿,白似雪。嫩過酥,光如月。雨自來,雲自接。又不泄,又不歇。又不疲,又不說。兩般人,各有悅。所以然,心固結。夜既分,情難竭。
鍾守淨天未明即起來穿衣回寺。來往既久,寺中僧眾無一個不知。其間有幾眾老成闍黎,每每向林澹然告訴:“鍾住持做下這般非禮,聖上一知,為禍不小,乞住持做主,勸化他改過方好。”林澹然道:“汝眾人毋得多言,自古眼見是實,耳聞是虛,鍾住持是個有操行的人,恐無此事。縱或有之,亦須隱晦,不可播揚漏泄,壞了本寺體面。”眾僧見林澹然吩咐,皆不敢多言,嗟吁而退。林澹然屢問來真打聽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