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奧孔》

《拉奧孔》

拉奧孔 (Laocoon)是希臘傳說里的特洛伊英雄,看穿了了希臘人木馬計的圖謀,最後不幸被毒蛇咬死。後世依照這個傳說創作了許多《拉奧孔》的繪畫、雕塑,德國美學家萊辛也有一本著名的同名論著,闡述了詩與畫的界限。《拉奧孔》是古典美的代表。

歷史背景

《拉奧孔》荷馬
拉奧孔(Laocoon)是希臘傳說里的特洛伊英雄阿波羅(或波塞冬)的祭司。他的名字最早出現於荷馬之後關於特洛伊的傳說中,他的故事在維吉爾《埃涅阿斯紀》里最後形成。

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故事講到,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終未獲成功,後來建造了一個大木馬,並假裝撤退,希臘將士卻暗藏於馬腹中。希臘人假裝撤退以後,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已走,就把木馬當作是獻給雅典娜的禮物搬入城中。正當特洛伊人要把希臘人留下的木馬拖進城內時,當時特洛伊城的祭祀和預言家拉奧孔出面阻止,他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引人城中。特洛伊的毀滅早已注定,拉奧孔的舉動觸怒了雅典娜和眾神要毀滅特洛伊的意

《拉奧孔》《拉奧孔》

志,於是雅典娜派出了兩條巨蛇將拉奧孔父子和他的兩個兒子咬死。晚上,希臘將士衝出木馬,毀滅了特洛伊城,這就是著名的木馬計。根據另外的傳說,他的死是因為他不顧自己的祭司的身份而結婚,故而受到阿波羅(或波塞冬)的懲罰。

拉奧孔的死曾是古代雕刻家們所喜愛的題材,阿革山德羅斯等三位羅德島的藝術家雕刻的、表現他和他的兩個兒子痛苦掙扎的群雕(現存梵蒂岡博物館)非常有名。德國作家萊辛在分析這組雕像的基礎上,寫了他的名著《拉奧孔》。

雕像簡介

拉奧孔是西方藝術家喜愛的題材,在他們筆下,拉奧孔的形象多為強悍英勇的戰士,其中最有名的藝術作品是約公元前1世紀由阿耶桑德羅斯等3人創作的雕像《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the laocoon and his sons”),又名拉奧孔,大理石群雕,高約184厘米,阿格桑德羅斯等創作於約公元前一世紀,現收藏於羅馬梵蒂岡美術館。

羅得島位於愛琴海東部,很早就有燦爛的文明史。希臘化時期,羅得島社會繁榮,成為當時希臘一個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羅得島人以他們的財富和智慧,修建了大量的建築和雕塑美化他們自己的城市。雕塑藝術在那裡尤為發達,曾經出現的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羅得島太陽神巨像和這尊鼎鼎大名的雕塑《拉奧孔》,都顯示了當時羅得島雕塑藝術的高超水準。

《拉奧孔》是希臘化時期的雕塑名作。據考證,系阿格桑德羅斯和他 的兒子三人於公元前一世紀中葉製作,1506 年在羅馬出土,震動一時,被推崇為世上最完美的作 品。義大利傑出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為此讚嘆說“真是不可思議”;德國大文豪歌德 以《拉奧孔》以高度的悲劇性激發人們的想像力,同時在造型語言上又是“勻稱與變化、靜止與動態、 對比與層次的典範”。

雕塑特點

這組群雕被發現的時候,拉奧孔的右臂已經遺失,並且兩個孩子當中一個遺失了手掌,另一個遺失了右臂。但如今都被補全。雕像中,拉奧孔位於中間,神情處於極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極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從兩條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他抓住了一條蛇,但同時臀部被咬住了;他左側的長子似乎還沒有受傷,但被驚呆了,正在奮力想把腿從蛇的纏繞中掙脫出來;父親右側的次子已被蛇緊緊纏住,絕望地高高舉起他的右臂。那是三個由於苦痛而扭曲的身體,所有的肌肉運動都已達到了極限,甚至到了痙攣的地步,表達出在痛苦和反抗狀態下的力量和極度的緊張,讓人感覺到似乎痛苦流經了所有的肌肉、神經和血管,緊張而慘烈的氣氛瀰漫著整個作品。

雕刻家在作品的構圖上有著精心的安排,作品呈金字塔型,其中以人物拉奧孔形體較大,次要人物較小,兩條扭動的巨蟒成為把三者連在一起的紐帶,形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構圖,穩定而富於變化,三個人物的動作、姿態和表情相互呼應,層次分明,充分體現了扭曲和美的協調,顯示了當時的藝術家們非凡的構圖想像力。作品中人物刻劃非常逼真,表現了雕塑家對人體解剖學的精通和對自然的精確觀察,以及純熟的藝術表現力和雕塑技巧。這是一組忠實地再現自然並善於進行美的加工的典範之作,被譽為是古希臘最著名、最經典的雕塑傑作之一。《拉 奧孔在表現愛國者與神的悲劇性衝突上的鮮明,在人體解剖上的精 通,在構圖上的純熟與完整,都無愧於一座群雕名作。但由於作品過於強調人物極度痛苦的外在形態,缺少更深刻的心理刻劃,所以並非是藝術上極臻完美之 作。 但《拉奧孔》鮮明又突出地顯示了希臘化時代雕塑的激情特徵,從而成為該一時代的典型代表作品。

文學

簡介

《拉奧孔》也是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劇作家、文藝批評家G.E.萊辛(1729~1781)創作的一部美學著作。副標題為《論畫與詩的界限》,1766年出版。。今傳本二十九章,是全書的一部分。萊辛從比較“拉奧孔”這個題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詩中的不同的處理,論證了詩和造形藝術的區別和界限,闡述了各類藝術的共同規律性和特殊性,並批判了文克爾曼“高尚的簡樸和靜穆的偉大”的古典主義觀點。

觀點

《拉奧孔》《拉奧孔》(正向)
拉奧孔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的祭師。他勸阻特洛伊人把希臘人的木馬移進城內,激怒了袒護希臘人的海神,海神派遣兩條大蛇把他和兩個兒子一起纏死。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前70~前19)寫的史詩《伊尼特》,描寫拉奧孔被蛇纏住,痛苦掙扎,“向著天發出可怕的哀號”,“放聲狂叫”。1506年義大利人佛列底斯在羅馬城發掘出一座古希臘雕像群,表現的正是拉奧孔父子與蛇搏鬥的形狀。德國古代藝術史家J.J.文克爾曼(1717~1768)在《論希臘繪畫和雕刻作品的摹仿》中認為,雕像中的拉奧孔雖然遭受巨大痛苦,但並不號啕大叫,而是節制著自己的感情,口僅微張,顯示出希臘藝術所特有的古典理想:“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

與之相反,萊辛認為,一切藝術皆是現實的再現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結果,這是藝術的共同規律。只是繪畫、雕刻以色彩、線條為媒介,訴諸視覺,其擅長的題材是並列於空間中的全部或部分“物體及其屬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於描繪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徵;詩以語言、聲音為媒介,訴諸聽覺,其擅長的題材是持續於時間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運動”,其特有的效果則是展示性格的變化與矛盾以及動作的過程。作者還討論了空間藝術的繪畫、雕刻和時間藝術的詩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補充。繪畫和雕刻可寓動於靜,選擇物體在其運動中最富於暗示性的一刻,使觀者想像這物體在過去和未來的狀態。詩可化靜為動,賦予物體的某一部分或屬性以生動如畫的感性形象。萊辛於是看到了文藝的共同要求,就是賦予描寫對象以生動的、豐富的具體形象。就各類藝術所表現的美學理想看,“表達物體美是繪畫的使命”,美是造型藝術的最高法律;詩則不然,它所摹仿的對象不限於美,醜、悲、喜、崇高滑稽皆可入詩。

萊辛在《拉奧孔》中認為,詩中所描寫的拉奧孔極度痛苦和雕刻中所表現的拉奧孔單純靜穆,是由詩與畫的不同特點造成的。詩與畫都應當模仿自然,但是在模仿的題材、媒介、方式方面卻各不相同。畫宜於以顏色和形狀描繪物體的空間排列,訴諸視感官;詩宜於以聲音和語言描述動作的時間持續,訴諸聽感官。《拉奧孔》劃定了詩與畫的明確界限,但並沒有把詩與畫的區別絕對化。詩可以描寫物體,畫也可以描寫動作,不過必須採取間接方式,即“暗示”。畫用“暗示”方式模仿動作,就是選擇動作發展到頂點的那一瞬,從這一瞬中表現出動作的前後過程,這也就是化動為靜。詩用“暗示”方式模仿物體,就是選擇物體最生動的感性形象的某一屬性,層層展示,從展示過程去表現物體形象,這也就是化靜為動。

《拉奧孔》還從美學的高度討論了詩與畫的界限問題。萊辛認為來自客觀的“有形體的對象”,具有普遍的規律性,可以在形狀、行為、思想各方面表現出來。美表現在形狀上,就是物體美;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動作美;表現在思想上,就是精神美。物體美,是物體雜多部分“同時並列”中的“和諧”,“和諧”如被破壞,就成為醜。動作美,也叫動態美,主要指人的行為、表情、言談,可稱之為“媚”。精神美,也叫做心靈美或理想美,表現為“靜穆的偉大”。萊辛認為,藝術的目的就是對美的追求、表現和占有,由於各門藝術在題材、媒介、方式各方面的不同,所以在美的表現上也就不同。繪畫作為模仿物體的藝術,只適於模仿物體美。他在《拉奧孔》中宣稱:“美是造形藝術的最高法律”,“表達物體美是繪畫的使命”。醜的物體由於它本身各部分的不和諧,是不能作為造形藝術的對象的。詩是持續性的模仿藝術,不適於描寫物體美,因為把物體各部分先後承繼地展示出來就破壞了整體的和諧。詩適於描繪動態美,“媚就是在動態中的美,因此,媚由詩人去寫,要比由畫家去寫較適宜”。醜的物體所不能成為繪畫的題材,卻可以被詩所描繪,萊辛認為醜的各部分通過詩人的展示,也就失去了醜。

意義

《拉奧孔》打破了從古希臘以來流傳的、為新古典主義信奉的詩畫一致說。這在當時有重大現實意義。當時德國新古典主義者主張,詩應當採取繪畫的表現方式,強調色彩的絢爛,形象的靜態,情調的感傷。萊辛認為,詩描寫的是現實生活、人的動作。詩人不能採取靜觀的態度,而應以行動參預生活;詩應當“從畫的桎梏里”釋放出來,面對現實生活。《拉奧孔》批判了文克爾曼的古典主義觀點和其他一些從法國移植來的古典主義理論。對後世影響深遠。 歌德說:“我們要構想自己是青年,才能想像萊辛的《拉奧孔》一書給予我們的影響是怎樣,因為這本著作把我們從貧乏的直觀世界攝引到思想的開闊的原野了”。

代表人物

《拉奧孔》《拉奧孔》
萊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22 — 1781.2.15)德國啟蒙運動時期劇作家、美學家、文藝批評家。生於勞西茨地區的卡門茨(Kamenz),父親是牧師。

1746年入萊比錫大學學神學,同年寫出處女作是喜劇《年輕的學者》。1760年之前,從事編輯和撰稿工作,主編過《柏林特許報》文學副刊等。創作了《薩拉·薩姆遜小姐》(1755)和翻譯了《狄德羅先生的戲劇》(1760)。之後完成了反普魯士的喜劇《明娜·封·巴爾赫姆》(1767)。漢堡劇院成立後任戲劇藝術顧問,並寫成《漢堡劇評》。之後又完成名悲劇《愛米麗雅·迦洛蒂》(1772)、《智者納旦》(1778),與《薩》劇構成萊辛的三大名劇。評論集是《新文學通訊》和《漢堡劇評》。前者有17封信,基本上包括了他戲劇理論的主要觀點:創立與本民族歷史和現實緊密結合的民族文學和戲劇;民族戲劇不應以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為模式而應以莎士比亞和英國戲劇為榜樣,同時還吸收自己的民族傳統。後者是由104篇評論組成,也概括了他的理論觀點,崇尚亞里士多德和莎士比亞而泛古典主義戲劇。

其美學著作主要有《關於當代文學的通訊》《拉奧孔》《漢堡劇評》等。他的美學思想集中表現在《拉奧孔》中對畫與詩的界限及兩者和美的關係的論述上,表現在《漢堡劇評》中市民劇的創立上,體現著濃烈的啟蒙氣息。《拉奧孔》通過分析古典雕刻與詩歌的表現手法的差異,論證造型藝術與詩的界限,即空間藝術與時間藝術的界限,得出畫更適合於表現美的結論。萊辛在《漢堡劇評》中,將批判鋒芒直指古典主義戲劇理論,並以亞里士多德《詩學》為基礎,創立了市民劇理論。市民劇包含著悲劇和喜劇的雙重因素,是摹仿人的相互摻雜的悲喜情感而產生的。

萊辛認為悲劇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憐憫與恐懼,淨化觀眾的情感,達到適中的程度;喜劇的主要功能是通過笑培養“發現可笑的事物的本領”。在戲劇表演風格上,他主張將詩的表現激情與畫的美的表現力結合起來;戲劇的使命在於描寫自然,體現真實的合目的性,產生教育作用,提高觀眾的道德水平。

作為啟蒙主義思想家,萊辛批判虛偽的宮廷風格和“虔誠”的情感,用人道主義浪漫主義取代已陷於僵死、衰落的古典主義。主張天才與藝術創造的完美結合,反對藝術創作中的固有的模式的限制。萊辛處於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轉折點,將啟蒙運動推向高潮。其美學思想預示了即將到來的浪漫主義美學與萌芽和蓬勃發展。

盤點著名的雕塑作品

雕塑是指以立體視覺藝術為載體的造型藝術。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製方法的總稱。雕塑作品中不僅有美,更有無盡的現實意義,讓我們來盤點那些著名的雕塑作品。

西方古典時期的文化藝術及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