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像》

《摩西像》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簡介

6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於1542年-1545年)現位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里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作品闡述

摩西(MOISE,又作MOSCHE)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他曾親自和上帝接談,受他的啟示,領導希伯來民族從埃及遷徙到巴勒斯坦(PALESTINE),解脫他們的奴隸生活。他經過紅海的時候,水也沒有了,渡海如履平地;他途遇高山,高山讓出一條大路。《聖經》上的記載和種種傳說都把摩西當作是人類中最受神的恩寵的先知。

這樣一個摩西,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因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為整個民族的領袖,為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

波提切利在西斯廷禮拜教堂的壁上,也曾把摩西的生涯當作題材,那是一個清新多姿態的美少年;十九世紀法國浪漫派詩人維尼歌詠暮年的摩西,孤寂地脫離人群;米開朗基羅描繪的摩西則是介乎神人間的超人。同一個題材,三種不同的表現,正代表三種不的精神。
摩西的態度是一個領袖的神氣。頭威嚴地豎立著,奕奕有神的目光,曲著的右腿,宛如要舉足站起的模樣。牙齒咬緊著,像要吞噬什麼東西。許多批評家爭著猜測藝術家所表現的是摩西生涯中哪一階段,然而他們的辯論對於我們無甚裨益。摩西頭上的角,亦是成為博學的藝術史家爭辯不休的對象。在拉丁文中,角在某種意義上是“力”的象徵,也許就因為這緣故,米氏採取這小枝節使摩西態度更為奇特、怪異、粗野。
眼睛又大又美,固定著直望著,射出火焰似的光。頭髮很短,如西斯廷天頂上的人物一樣;鬍鬚如浪花般直垂下來,長得要把手去支拂。
臂與手像是老人的;血管突得很顯明;但他的手,長長的,美麗的,和多那太羅的絕然異樣。巨大的雙膝似乎與身體其它各部不相調和,是從埃及到巴勒斯坦至處奔波的膝與腿。它們占據全身面積的四分之一。
這樣一個摩西。他的人格表露得如是強烈,令人把在像上所表現的藝術都忘了。但,安放這像的位置很壞,我們只能從正面看。照米氏的意思,應該是放在離地四公尺的高度,三方面都看得見的地位,那么,若干刺目的處所(因為現在的地位,使觀眾離得很近),因為距離較遠之故,可以隱滅
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
末了,我們還得注意,《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斯翡冷翠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藝術特徵

摩西是一個先知者的形象他是帶領猶太民族離開古埃及尋找新生活的,所以在米開郎基羅的表現中他是一個充滿意志力的中年男子,他緊咬的牙關和炯炯有神注視前方的雙眼特別加以突出的巨大的膝蓋骨都反映了米開朗基羅把自己的理想傾注與其中的感情。

同時摩西那美麗的長髯又反映了米開朗基羅這一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全才對美的終身追求。

摩西和摩西十誡

摩西是猶太人的領袖和民族英雄,他曾率領60萬猶太人為擺脫埃及法老的殘酷統治。尋求自由,從埃及出走,建立自己的國家,他還為猶太人制定了十條戒律。刻在石頭製成的“法版”上,這就是“摩西十誡”。

摩西十誡(或稱莫瑟斯十誡,十誡),是猶太人法律的一部分。根據聖經舊約記載,十誡是上帝在西奈山上授予摩西的十條戒律,是用“上帝的手指”刻在石頭上傳給後人的。

第一條: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第二條: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第三條: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第四條: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第五條: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土地上得以長久。

第六條:不可殺人。

第七條:不可姦淫。

第八條:不可偷盜。

第九條:不可做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條: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盤點著名的雕塑作品

雕塑是指以立體視覺藝術為載體的造型藝術。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製方法的總稱。雕塑作品中不僅有美,更有無盡的現實意義,讓我們來盤點那些著名的雕塑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