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性傳播疾病防治》詳細介紹了因性接觸而傳播的淋病、軟下疳、尖銳濕疣、愛滋病等20餘種疾病的病原體、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與鑑別診斷、中西醫治療及預防措施等內容。目錄
第一章性傳播細菌感染疾病的防治
一、淋病
(一)病原體簡介
(二)傳播途徑
(三)臨床表現
(四)實驗室檢查
(五)診斷
(六)鑑別診斷
(七)現代醫學治療
(八)中醫中藥治療
(九)預防二、軟下疳
前言
性傳播疾病是由細菌、病毒、螺鏇體、衣原體、支原體等多種病原體引起,以泌尿生殖系統病變為主的一類疾病,簡稱性病。此類疾病的共同特點是其傳播途徑與性接觸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性病的病原體主要是通過患者與健康者之間的性活動而傳染的。因此,在我國民間將性病稱為“花柳病”,寓意此類疾病是那些“尋花問柳”者才會得的疾病。雖然這種認識失之偏頗,但還是反映了古往今來的基本事實。所以,潔身自愛,杜絕一切不良性行為是預防和控制性病流行的主要有效措施。
性病是一種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尤其是一些國家提倡性解放、性自由、同性戀,加之性犯罪高發,致使這些國家性傳播疾病泛濫與流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的性病也十分流行,建國初,性病人數近千萬。新中國成立後,黨與政府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工作,成效顯著,1964年我國宣布消滅了經典性病,引起世界的矚目與敬佩。20世紀80年代後,國內性病死灰復燃,境外性病大量滲透,致使性傳播疾病在我國迅速蔓延與流行,對國人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性病的發生、發展、蔓延、流行與控制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既有醫學問題,更有社會學問題。作者根據臨床上常見性病與患者心理、性病病理情況編寫《性傳播疾病防治》一書,旨在讓讀者了解性病防治基礎知識,配合社會綜合治理,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規範行為,遠離誘惑,不入歧途。
精彩書摘
(二)傳播途徑
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淋病患者是傳染源。少數情況下也可因接觸含淋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衣褲、被褥、毛巾、浴盆、坐便器等)而被傳染。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新生兒經過患淋病母親的產道時,眼部被感染可引起新生兒淋菌性眼炎;妊娠期女性患者感染可累及羊膜腔導致胎兒感染。輕症或無症狀的淋病患者也是重要的傳染源。英國倫敦聖瑪麗醫院對103對性伴侶做的實驗研究表明,性伴侶的淋球菌血清型和營養型雙方皆相同。這種研究可用來作為追蹤性伴侶的標誌。
(三)臨床表現
淋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發於性活躍的男性。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為3~5天,潛伏期患者具有傳染性。
1.單純性淋病常見的表現
(1)男性急性淋病:早期症狀有尿頻、尿急、尿痛,很快出現尿道口紅腫,有稀薄黏液流出,24小時後病情加重,分泌物變為黃色膿性,且量增多。可有尿道刺激症狀,有時可伴發腹股溝淋巴結炎。包皮過長者可引起包皮炎、包皮龜頭炎或並發嵌頓性包莖;筆者在接診較嚴重病例時發現陰莖口流膿較多,患者不得不用衛生紙將陰莖包住,以避免膿液流到內褲上。還有的患者當時雖未流膿液,但與陰莖接觸的內褲上有膿性污染後乾結的硬殼。若後尿道受累時可出現終末血尿、血精、會陰部輕度墜脹等,夜間常有陰莖痛性勃起。一般全身症狀較輕,少數患者可有發熱、全身不適、食慾缺乏等。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書籍(四)
預防醫學是各大醫學院校所有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醫學等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衛生學作為預防醫學的一個主要分支,是在“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導下,研究外界環境因素與人體健康關係的一門學科,是由環境與職業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醫學統計學三大部分共同構成的一門完整的課程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