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

《佛經》

《佛經》就是佛教的經典典籍,記載著佛教的思想理論和佛教聖哲的一些言論思想。作為宗教典籍,是不可不讀的好書。悉達多被他的弟子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基本信息

名書簡介

作者:(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約公元前565-公元前485年)
類型: 宗教典集
成書時間: 公元前5世紀

背景搜尋

《佛經》《佛經》
作為佛教創始人,悉達多被他的弟子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公元前6世紀他出生於北印度的釋迦國(今尼泊爾境內),那是喜馬拉雅山山麓和恆河之間的一個小國,風景優美、寧靜祥和。他的父親淨飯王國王,母親摩耶夫人在他出生7天后就去世了。他是由姨母撫養大的。
從小釋迦牟尼就特別聰明,無論什麼事情一學就會,而且對任何事情都願意問一個為什麼,非要得出答案不可。淨飯王非常喜歡小王子,希望有一天小王子能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大王。但是老國王總為這個小王子擔心,因為他總願意思考一些在老國王看來十分荒唐的事情。比如他問,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是婆羅門,有的人卻是首陀羅?而且,婆羅門的子子孫孫都是婆羅門,首陀羅的子子孫孫永遠是首陀羅,這又是為什麼?老國王回答不出來,只好說這是上天安排的,但悉達多說,他不相信,又說他要找到一個人人平等的辦法。
《佛經》釋迦牟尼佛祖石像雕
根據當時的習俗,悉達多在16歲的時候,和美麗的公主耶輸陀羅結了婚。青年的太子,在皇宮裡享受著隨心所欲的豪奢生活。可是,當他看到越來越多的人生苦難後,就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尋求人生的真相。他下定決心要找出一個方法,來解決這遍及世間的苦惱。在他29歲那年,他的獨子羅侯羅剛出世不久,他就毅然離開王城,成為一個苦行者,以尋求他的答案
悉達多在恆河流域行腳6年,四處週遊尋訪有名的學者學習哲學,研習他們的理論方法修煉最嚴格的苦行。這一切都不能使他滿意。於是他放棄了所有傳統的宗教和它們修煉的方法,自己另闢蹊徑
有一天晚上,他來到尼連禪河邊佛陀伽耶(在今比哈爾邦內伽耶地方)一棵樹下,盤膝而坐,在那裡閉目沉思,就這樣靜修了7年。他終於想通了解脫人間痛苦的道理,創立了佛教。悉達多證了正覺,那時他才35歲。之後,人家就都叫他佛陀覺者。這棵樹從那時起就叫作菩提樹———智慧之樹。
《佛經》古印度·石佛像
此後他開始傳播自己的教義,長達45年之久,他教導了各種階層的男女———國王佃農婆羅門、賤民、巨富、乞丐、聖徒、盜賊,對他們一視同仁,不存絲毫分別之心。他不認同社會上的階級區分。他所講的道,對準備了解並實行它的一切男女,全部公開。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釋迦牟尼80歲,他在一條河邊給幾個弟子講道,然後到河裡洗了澡。洗完澡後,弟子們在幾棵婆羅樹之間架起了一張繩床,釋迦牟尼側身而臥,枕著右手,對弟子們說,我老了,馬上就要死了,我死之後你們不要因為失去導師而自暴自棄,而要大力弘揚佛法,拯救世人。說完,他就逝世了。
他的弟子們將他生前講過的話都集結起來,編成了《佛經》,流傳後世。
推薦閱讀版本:《佛經妙語選》趙景來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內容精要

《佛經》紀念釋迦牟尼轉世的金箔浮雕
佛教的傳播、延續和發展主要靠佛經,其基本教義包括“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佛經包括經、律、論三部分內容。
釋迦牟尼把佛教解釋為“四諦”,“諦”的意思是真理,四諦也就是四個“真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人的一生到處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其實都是苦。“集諦”指人受苦的原因。因為人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將願望付諸行動,就會出現相應結果,那么在來世就要為今世行為付出代價,即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滅諦”是說如何消滅致苦的原因。要擺脫苦就要消滅欲望。個人的自私慾望可以解除,當一切欲望和慾念解除後,他所處的狀態叫作涅槃(字面意思是“吹熄”或“熄滅”)。“道諦”是說如何消滅苦因,消滅苦因就得修道。從自私慾望解脫出來的方法是所謂的“八重經”:正觀、正思、正語、正行、正坐、正求、正心和正省。
佛教不分種族階級(與印度教不同),人人都可以修行。釋迦牟尼還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須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他們必須剃光頭,穿僧袍,完全脫離家庭生活。另外他們還要遵守一些出家人的戒律。佛教主張人人生而平等,宣揚因果報應輪迴轉世,主張只要今世做了善事,來世就有好報;今世做了壞事,來世就有惡報。
《佛經》釋迦牟尼誕生地蘭毗尼
佛教在經文中經常通過講故事來闡明道理,因此佛經中有不少故事,情節生動。例如屍毗王的故事。
閻浮提這個地方有個大國王,名叫屍毗,他的都城叫作提婆底。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人們安居樂業國王統領著8.4萬個小國,后妃彩女大約有2萬人,光王子就有500人。輔佐的大臣成千上萬。國王仁慈寬容,愛好和平,對於普通百姓,愛護有如自己的孩子。
當時天帝帝釋天,已經開始衰老,他非常擔心自己衰退之後,佛法後繼無人,他的愁容每天掛在臉上。身邊的一位近臣,叫作毗首天,就問天帝:“為什麼您的尊容忽然顯現愁色?”帝釋天嘆著氣說:“我馬上就要逝去了,但是想到世間佛法已滅,各個大菩薩不復出現,我的心裡就空落落的,不知何所歸趨。”當時,毗首天回答說: “聽說現在閻浮提有個屍毗王,精進向學,樂求佛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您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天帝聽了之後,就決定去試探一下。於是他派毗首天變成一隻鴿子,自己則變成一隻老鷹
《佛經》這是“ 菩提樹” 的雕塑
於是毗首天變的鴿子一路逃跑,帝釋天變的老鷹一路追趕,馬上就要捕捉到了。鴿子十分惶恐,飛到了屍毗王的腋下,尋求保護。老鷹立在王的面前,口中說出人語:“今天這隻鴿子,是我的食物,我現在非常飢餓,希望國王能夠還給我。”屍毗王回答說: “我曾經發願要普渡一切,現在這隻鴿子來尋求我的保護,我怎么能把它送到你的口中?”老鷹說:“國王您愛護一切生命,可是現在斷了我的食物,我的性命也不保啊。”國王願意把一些剩的肉給老鷹吃,但是老鷹表示自己不吃死肉,只吃新鮮血肉。
國王想到自己害了一個救了一個,從道理上來說並不通,只有將自己的身體捐獻出來,代替鴿子。於是他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讓老鷹吃,以此來抵消鴿子的命。老鷹說這樣也行,但是必須用同等重量的肉來換取鴿子的性命。於是國王將鴿子放在秤的一端,另一端放自己的肉,可是他割盡了大腿上的肉,秤砣還是向鴿子一邊傾斜。
於是國王繼續割肉,直到手臂肋骨以及身上的肉都割盡了,兩邊還是不能相等。國王站起身來,想要站到秤盤上,然而氣力不足,失足摔在地上。胸口發悶,很久才恢復意識,他用很大的力氣捶自己的胸,痛恨自己誠心不夠。帝釋天和毗首天看到這個情形,心裡非常高興。國王這時領悟到世間生命無論大小,都是均等的,鴿子的生命值得尊重,老鷹的生命也值得尊重。當他這樣想的時候,勉強站起身來,重新回到秤盤上,心裡生出從未有過的喜悅。
帝釋天和毗首天顯現了自己的原形,國王才知道是天帝在考驗自己。帝釋天問他: “國王現在的身體,一定痛徹骨髓,心裡沒有絲毫的後悔嗎?”國王說:“一點也沒有。”帝釋天說:“我看你的身體,經受了極大的苦難,但你一點也不後悔,你用什麼來證明呢?”國王發誓說:“我從產生這樣的想法到現在,連毛髮那樣細小的後悔之心都沒有,我一心向佛,遵從佛的說法,沒有一點虛假,如果能得償所願,那么我的身體四肢就會恢復完好。”
當他發完誓後,他的身體果然恢復了原狀。天下的人看到這樣的情形,都歡欣鼓舞,十分高興。

專家點評

《佛經》釋迦牟尼涅槃像
佛教是世界三大教之一,對世界文明,特別是亞洲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佛經》是隨著佛教的創立及其傳播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套佛理體系
公元前6至前5世紀,印度恆河流域各國之間的戰爭十分頻繁激烈,政治經濟衝突劇烈,思想文化領域也是眾多學說紛爭不止。佛教作為當時流行的沙門思潮中的一派,脫穎而出,迅速成為印度次大陸重要的學說。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將佛教奉為國教。他的支持使佛教的影響和說教迅速傳播開來,並傳到了相鄰國家。佛教南到錫蘭,東至緬甸,從那兒又傳遍整個東南亞,直到馬來西亞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佛教還向北傳播,直接進入西藏,又向西北傳播,進入阿富汗和中亞地區。
公元1世紀時,佛教傳播到中國漢族地區,以後再從中國傳播到朝鮮日本。公元八九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傳入,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漸消亡,但在東亞東南亞等地得到很大發展,影響了許多國家的傳統文化。佛教在中國和日本一直是一個主要的宗教。在西藏和東南亞,它千百年來都是主要的宗教。
佛教創始於印度,經過西域傳入中國,如果想發揚光大,使大多數人能夠信守奉行,就必須使教義得到廣泛的傳播,深入民眾。可是宣揚教義的佛教經典是用梵文或其他外國語言記錄的,這就需要進行佛經的翻譯,這對中國的哲學美學文學雕塑音樂等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佛經》《三世因果經》
漢魏以來的許多教內大師,其中有不少是西方來的,例如鳩摩羅什,耗費了非凡的精力,取得輝煌的成就。這中間也是幾經發展變化的:起初是個人譯,漸漸發展為規模廣大、組織嚴密的譯場;起初是零篇斷簡,逐漸發展為譯幾百卷一部的全經;起初是偏重求達,常常不切原意,逐漸發展為求信,要求毫釐不爽。就這樣,由東漢末期到唐朝中期的700年間,佛典中的經律論三藏,已經有很多譯成了中文
佛經對中國文學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由於它是向大眾宣揚的,就要求多數人能夠理解,這就不能不通俗,採用最常用的記事文體,出現了趨向白話的變文等等,這在敦煌的經卷中就有許多。另一方面,佛教教義是外來的,想取得上層人士的重視,譯文就不能過於俚俗,因而又要適當地採用當時雅語表達方式。這樣,佛典翻譯就逐漸創造出一種雅俗之間的、調和中外的、平實簡練的特殊風格
佛經常常通過故事來說明教義,為了使道理淺近易解,深入人心,講說的故事常常篇幅比較長,其中有形象生動的人物,有新穎曲折的情節,有奇妙的想像和瑰麗的描寫,因而成為有獨立價值文學作品。例如九色鹿捨身餵虎等,都是佛經中的故事。寫人,著重描畫他的音容笑貌;寫物,著重描畫它的形態構造,常常是精雕細琢,以求形象逼真。佛經想像奇妙。佛典最喜歡創造稀奇的境界,也最善於創造稀奇的境界。在這方面,佛典想像力的豐富是驚人的,它自由自在地馳騁,引導讀者走入幻化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優美的、富麗的、新奇的,而且是富於變化的。在這樣的世界裡遨遊,會感到天外有天。
佛經使中國文學的寶庫中增加了大量的財富,它還使魏晉以後的文學作品受到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南朝齊梁之際,沈約等人就是受到佛經轉讀的啟發,才提出四聲的理論;然後把四聲的理論運用到詩的格律上,產生了後來唐詩的精妙格律。
釋迦牟尼的教說直到他死後幾百年才用文字記錄下來。他的宗教思想已分裂成許多不同的教派是可想而知的。佛教的主要兩派是小乘派大乘派。小乘派在南亞居主要地位,大多數西方學者認為它與釋迦牟尼創造的教說比較接近;大乘派在中國和北亞一些地區居統治地位。就中國而言,關於佛教就有玄奘取經禪宗南北之爭等。今日的佛教已遍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越南中國日本蒙古韓國印度某些區域、巴基斯坦尼泊爾以及蘇聯、歐美等地。對世界文化有重大影響。
中國傳統的“臘八節”最早就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在農曆12月8日修道。釋迦牟尼誕生的那天(農曆4月8日)稱作“浴佛節”。又傳,釋迦牟尼的遺體火化以後,骨灰結成許多五光十色的顆粒,佛教把這種顆粒叫作“舍利”。後來,有8個國王分取捨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來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對釋迦牟尼的景仰。這種塔用金、銀、瑪瑙等 7種寶物裝飾,人稱“寶塔”。在北京西山靈光寺的“佛牙塔”里,據說就藏著釋迦牟尼的一顆牙齒

相關詞條

佛學宗教釋迦摩尼佛祖

相關資料

《金剛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釋迦牟尼評傳》

詞條分類

佛教;哲學;宗教;釋迦牟尼 ;世界名書;傳世經典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