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通常,海侵是海水逐漸向時代較老的陸地風化剝蝕面上推進的過程。一個海侵面就是一個不整合面,也是一個典型的穿時面。海侵的結果,常形成地層的海侵序列:其沉積物自下而上(如右圖),由粗變細或由碎屑岩變為碳酸鹽岩;沉積時的海水由淺變深;陸相沉積逐漸演變成海陸互動相沉積,繼續演變成海相沉積;海侵後海相沉積岩層比海侵前陸相沉積岩層面積大。
海侵成因
①氣候變化。如極地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造成全球性海侵。反之則形成海退。
②地球自轉速度變化。速度加快,赤道地區海侵,兩極地區海退;速度減慢,赤道地區海退,兩極地區海侵。
③構造運動。如洋中脊擴張加快、體積增大,可在兩岸地區發生海侵。
④地球的膨脹或收縮,膨脹導致全球性海侵,收縮則造成全球性海退。海侵(或海退)可由一種因素引起,也可能由幾種因素的疊加所致。
海侵對中華歷史的影響
在2016年1月24日剛結束的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上[2],香港神農(炎帝)國際產業集團的郭小亮先生通過對遠古的神話故事、華北、華東地區的地理特徵,結合史記、黃河流域出土的文化遺址,以及借用現代地圖工具和模擬軟體,通過描述一場海侵現象來撥開中華史前歷史的迷霧[3]。
海侵海侵的神話傳說
全世界已知的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有600多則,中國及日本、馬來西亞、寮國、泰國、印度、澳大利亞、希臘、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說中都保留著對一場大洪水的記憶。據學者馬克·埃薩克統計,全球共有181個國家和民族發現洪水神話,範圍覆蓋除南極洲外的其他六大洲。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傳說都如此一致地記述了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出現之前的某一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發生過一次造成全人類文明毀滅的大洪水,而且只有極少數人得以存活下來。
海侵海侵地質的考證
近代科學已經證明地球在冰川末期,隨著氣候轉暖曾經有過世界性的大水侵。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早期,海平面變化研究工作迅速地由定性階段發展到定量階段。大量14C數據表明,最後一次冰川作用始於70000年前,距今18000年左右達到最盛期,約止於10000年前。第Ⅰ海侵的年代為距今8700年~6000年,屬全新世中期。冰後期,海面迅速上升,大約在距今8500年前後,江蘇東部開始發生大規模海侵,距今7000年前後海侵達最盛,此後海面波動下降,岸線開始後退,大約在距今6000年前後,海面波動微弱,岸線基本穩定,海面在穩定一段時間之後,又開始逐漸東移,大約至距今4000年前後,海面又相對穩定,沿岸又發育一道新的古貝殼砂堤和長江河口兩側沙壩,構成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海岸線。
海侵海侵使古文明消失
經過對黃河中下游的史前文化遺址的梳理髮現,好幾個史前文化的截止與海侵的時間相吻合,後李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彭頭山文化、跨湖橋文化,都在公元前5500年前左右這個與洪水最高記錄值的海侵時段消失(圖中黃色五角星),取而代之的是在海拔較高且時間從水侵以後開始的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史前人類在此次海侵時,進行了一部分毀滅和跨度範圍並不是很大的遷移。
海侵退卻後史前文化遺址
從公元前5500年海侵達到最高值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經過兩千多年的退潮期,海岸線短暫穩定下來,遠古人類也從高處向低處不斷延伸,相互融合,形成了多樣的史前文明。“泰安島”附近的北辛文化發展成了大汶口文化以及後來覆蓋面最廣的龍山文化,原來的海水覆蓋區出現了石家河文化、薛家崗文化、湯家崗文化、良渚文化、造律台文化、後崗等文化,而身在黃河中下游的山西晉南、陝北、豫西北一代,因為沒有受到海水入侵的太大影響,史前文明相對穩定的薪火相傳,氣候適宜,農耕技術的不斷改進,出現了同時期比較領先的廟底溝文化、棗園文化、陶寺方國文化,此時正處於古史上的堯舜時代,所以在晉南逐漸確立了當時諸方國中的中心地位,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早的‘中國’,由此奠定了華夏的根基,留下了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