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蕭山的跨湖橋文化有著8000年的歷史,它將浙江文明史整整向前推進了1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獨木舟正是發源於此。
錢塘江南岸,有名邑蕭山,屬古越地。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建縣,稱余暨,東吳黃武年間改為永興。相傳越王為強吳所迫,只剩少數兵卒駐留在縣西一里的西山上,四顧蕭然,所以稱該山為蕭山,又叫蕭然山。唐以山名號邑,蕭山縣名由此而來。
蕭山中部,有一個著名的湖泊,叫湘湖。湘湖地處兩列西南、東北走向的山系之間,東列曰石岩山、蕭山,西列曰石檀山、東山頭、美女山、城山。其跡始載於《水經注》,又叫西城湖。湘湖的南、北部還有相互通連兩個湖泊,為臨浦和漁浦。三湖南承浦陽江之瀉泄,北有杭州灣海潮侵襲,人類在此生存繁衍,治水防澇為必用之功。
萬曆《紹興府志》載,這一帶的堤塘“從古有之,不知其始”,盛唐詩人稱臨浦為“陂澤”,即其一證。湘湖曾為低洼農田,但經常受浸,史稱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圍堤成湖,僅可視作一次確鑿可靠的記載,凡此幾度,不可考也。
跨湖橋遺址的發現與發掘
1990年6月1日,蕭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經廣播電視大學蕭山分校學生提供線索,在湘湖區域的城廂磚瓦廠取土工地發現了一處史前遺址,由於遺址的位置處在古湘湖中的跨湖橋畔,就把遺址定名為“跨湖橋遺址”。
跨湖橋遺址第一次考古發掘於1990年10月開始,至12月底結束。共發掘面積300平方米,出土文物113件,並發現建築遺蹟、灰坑等。經碳14年代數據測定,在8000-7000年間。
第二次發掘在2001年5月到7月間進行。發掘面積3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人工栽培水稻等文化以及非常豐富的動物遺骨。此次發掘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第三次發掘於2002年10開始,至12月結束。不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還發現了獨木舟及相關遺蹟。經碳14年代數據測定,獨木舟的年代在8000前左右,是國內發現的最早的獨木舟及相關遺蹟。
提出概念
2004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嚴文明代表參加“跨湖橋遺址考古學術研究會”的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8所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等11家權威的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機構的35位專家學者,宣布跨湖橋遺址所代表的文化類型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種獨立考古學文化——跨湖橋文化。這意味著“跨湖橋文化”作為一個全新概念,成了中國考古界的一個共識,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馬家浜文化等全國數十個考古文化概念並駕齊驅。浙江文明史因此前移1000年,杭州成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湘湖地區的考古發掘中,以釜、缽、圈足盤、罐為代表的陶器群,不見於江南其他新石器遺址的特殊性器物如線輪等,都說明了跨湖橋文化類型的獨特性。其中出土的陶器,甚至比晚了1000年的河姆渡更為先進。它所在的蕭山湘湖地區,與河姆渡文化只有百里之遙,但兩處文化偏偏沒有傳承關係,這超出了原有對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文明的理性期待。
十個之最
跨湖橋文化共創造了“十個之最”,除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之外,還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國最早的“草藥罐”、中國最早的慢輪制陶技術、中國最早的水平踞織機、中國最早的甑、長江下游地區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區最早的席狀編織物、南中國地區最早的彩陶、南中國地區最早的家豬,不僅使蕭山擁有8000年人文歷史底蘊,更讓浙江的文明史整整提前了1000年。
研究價值
跨湖橋文化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跨湖橋文化打破了原有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兩分體系,建立起區域文化的多元格局。在距今7000年,亦即直接導致跨湖橋遺址湮滅的那次海侵之後,杭州灣地區人類生存環境發生了大的變化,寧紹平原、杭嘉湖平原終於開始了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的延續發展的歷史。
第二,跨湖橋文化改變了習慣的以直線演進為認識模式的單一思路。跨湖橋文化的消亡表明,古跨湖橋人未能成功應對海侵的威脅,在遷徙、撤退過程中,文化作為一種完整的生命體可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第三,跨湖橋文化為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中的整體觀念的形成提供了一個新的坐標。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將中國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文化傳統與海洋文化的關係問題提了出來。
影響
跨湖橋文化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蕭山人民引以為傲的寶貴財富,它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等多個“文化之最”,將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進了1000年。早在8000年前,跨湖橋先民就在蕭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勤勞和智慧譜寫了光輝璀璨的史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