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東侵

亞歷山大東侵

亞歷山大東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對東方波斯等國進行的侵略戰爭。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征服希臘各邦。前334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率軍進攻波斯,開始了亞歷山大東征。歷時十年,經過伊蘇斯之戰、高加米拉戰役、吉達斯普河戰役,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最終建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掠奪性遠征,對亞洲文明造成一些毀壞性的破壞,但是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繫,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許多希臘人移民到了西亞,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和文字由此傳入東方,同時西方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經這一途徑,希臘和與東方文化獲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機會。

簡介

亞歷山大東侵亞歷山大東侵
亞歷山大東侵是公元前334~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對東方波斯等國進行的侵略戰爭。亞歷山大東侵,是希臘人對宿敵波斯的一次徹底報復,也是以馬其頓王室為代表的希臘奴隸主貴族,為擴大統治範圍和攫取更多金銀財富而向東方實行的武力擴張,是西方歷史進程中的一場大規模征服和兼併。
亞歷山大東侵亞歷山大東侵
當時的波斯帝國是個沒落的軍事奴隸制國家,在大流士三世統治下,內政腐敗,政局不穩,國勢日衰。波斯在小亞細亞僅部署有騎兵2萬、希臘僱傭兵2萬、艦船400餘艘。前334年5月,亞歷山大遠征軍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後,在馬爾馬拉海南岸格拉尼庫斯河遭到波斯軍阻擊。波斯軍約3萬人沿河東岸展開,以騎兵為第一線,步兵為第二線,憑岸固守,阻敵渡河。遠征軍則置步兵方陣於中央,兩翼為騎兵。亞歷山大命令先頭部隊佯動,誘使敵軍向左移動,待其隊形出現間隙,乘機率右翼主力渡河,猛撲敵陣中央。激戰中,馬其頓軍發揮長矛優勢大量殺傷敵人。波斯騎兵亡千餘人,其步兵遭馬其頓軍四面打擊,迅即潰敗,2000餘人被俘。遠征軍僅亡百餘人.
初戰告捷,亞歷山大乘勝率遠征軍沿小亞細亞西海岸南下,先後占領呂底亞卡里亞呂基亞等地,隨後北上安哥拉(今安卡拉),東進卡帕多細亞,再南下奇里乞亞。前333年10月,遠征軍在西利西亞東部的伊蘇斯之戰中擊敗大流士三世所率12~13萬大軍,打開了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大流士逃過幼發拉底河收拾殘部,同時派出使者求和,遭拒絕。亞歷山大率軍繼續南下腓尼基,拔除波斯海軍據點,從而確保了遠征軍與希臘之間的交通線。前332年初,遠征軍抵達濱海要塞提爾(今黎巴嫩的蘇爾),遭堅決抵抗,經7個月陸海夾攻,始破該城。此役,8000多提爾人戰死,3萬多人被俘。此後,亞歷山大又用兩個月時間攻占加沙。至此,遠征軍徹底摧毀波斯海軍基地,切斷波斯人的陸海聯繫,奪取了地中海制海權。11月,亞歷山大進軍埃及,兵不血刃,占領上下埃及。
前331年春,亞歷山大率步兵4萬、騎兵7000從埃及出發,經巴勒斯坦、腓尼基插入兩河流域北部,向波斯腹地巴比倫尼亞與伊朗高原進軍。為保證給養,他把進軍路線選在底格里斯河東岸人煙稠密地區,於9月渡過底格里斯河,10月在高加米拉之戰中大獲全勝。大流士三世逃往米底。遠征軍乘勝南下,輕取巴比倫,占波斯都城蘇薩,隨後進入伊朗高原,洗劫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經短期停留後繼續北上,向米底首府埃克巴坦那進發,追擊波斯國王。在米底首府,亞歷山大遣回希臘盟國士兵。前330年夏,亞歷山大沿裏海南岸東進,進入帕提亞(安息)時,大流士三世已被其屬下巴克特里亞(大夏)總督拜蘇斯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至此滅亡,亞歷山大成為波斯統治者
波斯帝國滅亡後,亞歷山大繼續領兵東進,於前329年春穿越興都庫什山,侵入巴克特里亞,追擊拜蘇斯至粟特,並將其處死。在粟特遇到當地居民激烈反抗,其中尤以地方貴族斯皮泰門領導的起義威脅最大。起義軍曾一度收復首都馬拉坎達(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給遠征軍以沉重打擊。亞歷山大在中亞細亞征戰兩年余,方將起義軍鎮壓下去。前327年夏,他為富庶的印度河流域所吸引,離開巴克特里亞,率兵約3萬人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區。前326年4月,遠征軍由布克法拉城抵達希達斯佩斯河(今傑赫勒姆河),與波魯斯王國軍隊隔岸對峙。亞歷山大率軍渡河作戰,消滅波魯斯步兵近2萬、騎兵3000,迫使波魯斯國王投降。遠征軍繼續東進,抵達希發西斯河畔。此時,軍中疫病流行,官兵厭戰情緒增長,亞歷山大被迫於前326年10月決定停止東征並撤軍。他分兵水旱兩路沿印度河順流而下,在印度河口附近再兵分三路:海路經阿拉伯海入波斯灣至幼發拉底河口(希臘人從未走過的新航線);陸路一支經印度洋沿岸西行,由亞歷山大親率;另一支北上阿拉霍西亞,然後向西與亞歷山大會合。前324年春,亞歷山大返抵巴比倫,東徵結束。 

起因

亞歷山大東侵亞歷山大東侵
公元前4世紀,希臘各城邦內部及各城邦之間矛盾錯綜複雜,衝突持續不斷。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乘機運用外交手腕、金錢利誘和軍事進攻等手段插手希臘事務。前337年,腓力二世確立對全希臘的霸權後,在科林斯召開各邦大會,宣布各邦間停止戰爭,建立以他為盟主的泛希臘同盟,並以“復仇”為藉口決定對波斯宣戰。前336年夏,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三世在平息內亂和鎮壓希臘人的反叛後,即調兵遣將,準備東征。前335年秋,亞歷山大以馬其頓軍為主,僱傭兵和各邦盟軍為輔,組成一支遠征軍(約3萬步兵、5000騎兵、160艘艦船)。前334年初春,他授權安提帕特將軍攝政,親率遠征軍從都城派拉出發,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開始東征。

經過

亞歷山大東侵作戰地圖
格拉尼庫斯之戰 聯軍渡過海峽後,在馬爾馬拉海南岸格拉尼庫斯河遭波斯軍阻擊。波斯軍以騎兵為第一線,沿東岸部署,步兵為第二線,居高臨下,憑岸固守。聯軍沿西岸展開,步兵居中,兩翼為騎兵,亞歷山大指揮右路,以中部先頭騎兵一部佯動,迂迴波斯軍左翼。當面波斯騎兵隨之向南移動,企圖阻止聯軍渡河。波斯軍隊形出現間隙,聯軍乘機過河,楔入敵陣,利用長矛優勢猛烈突擊,直搗中營。雙方騎兵亦展開激戰,波斯守軍陣勢大亂,傷亡甚眾,騎兵千餘被殲,步兵2000餘人被俘,僱傭兵主將門農率殘部逃遁。聯軍僅死百餘,首戰告捷。聯軍乘勝沿小亞細亞南下,亞歷山大三世以“解放者”自命,先後占領呂底亞、卡里亞、呂基亞等地,然後北上安哥拉(今譯安卡拉),尋殲波斯軍主力,未果。為解除後顧之憂,切斷波斯軍的陸海聯繫,聯軍經卡帕多細亞高原進入西里西亞東部的伊蘇斯(今土耳其傑漢附近),準備繼續南下逐個奪取波斯海軍基地。
伊蘇斯之戰 公元前333年10月,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10餘萬隱蔽集結在索契(今伊斯肯德侖東北)附近。聯軍開過伊蘇斯平原後,波斯軍推進至海濱,在皮納魯斯河北岸占領陣地,欲斷聯軍後路。亞歷山大三世聞訊即刻回師,邊行進邊展開,搶占右側高地;主力騎兵涉水過河,猛烈衝擊波斯軍左翼步兵方陣,直逼大流士三世主營。波斯軍左翼動搖,大流士三世倉皇東逃。聯軍乘勢衝殺,波斯軍大敗,損失步兵、騎兵約10萬人。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全部輜重丟失。聯軍死450人,傷4500人。此役後,聯軍取得戰爭主動權,打開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大流士三世逃過幼發拉底河,收拾殘部,同時派出使者請求割讓幼發拉底河以西之地議和,亞歷山大三世傲慢地予以拒絕,其目的在於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圍攻提爾、加沙
 公元前332年初,聯軍到達濱海要塞城市提爾(一譯推羅,今黎巴嫩之蘇爾,該城的主要部分在岸邊一個小島上),遭到堅決抵抗。聯軍無法直接從陸上攻城,遂修築一長堤與小島連線,但仍久攻不克。亞歷山大三世徵集一批船隻,加上投降的波斯海軍艦船,從海上加強圍困,經陸海夾攻於7月間攻陷提爾。8000多提爾人戰死,3萬多人被賣為奴。聯軍死約400人。接著,亞歷山大三世又圍攻加沙達2個月之久,始下,城內男子多戰死。至此,聯軍完全切斷了波斯人的陸海聯繫,奪取了地中海東部的制海權。繼而亞歷山大三世和平進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為“阿蒙神之子”(國王)。聯軍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作為他繼續東征的後方基地。
高加米拉之戰 又稱阿貝拉之戰。聯軍經休整補充,於公元前 331年春由埃及出發,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尋波斯軍主力決戰。9月渡過底格里斯河,10月初在布摩多斯河(今大扎卜河)畔高加米拉村以西與波斯軍主力對陣。大流士三世在該地集結的軍隊來自24個部族,號稱百萬,並有刀輪戰車 200輛,戰象15頭。聯軍僅有步兵 4萬,騎兵7000人,成縱深梯次配置,展開正面不到敵陣正面的一半。波斯軍依仗兵力優勢,先以左翼騎兵實施大迂迴,卷擊聯軍右翼,接著出動戰車和中路騎兵迎擊聯軍步兵方陣和先頭騎兵的正面突擊,一部楔入聯軍隊形,步兵方陣在後跟進。與此同時,波斯軍右翼全線出擊。聯軍緊縮隊形,避敵銳勢,以一線騎兵與敵交鋒,標槍兵以齊射殺傷敵戰車馭手和馬匹,並以部分兵力襲擊迂迴之敵的側後,縱深部隊阻擊迂迴和楔入之敵。雙方進行了激烈的騎兵戰和肉搏戰。聯軍騎兵主力縱隊利用缺口神速楔入敵陣,直逼大流士三世大營。大流士三世遁逃,其左翼動搖。聯軍追殺一陣後返回,配合步兵方陣和左翼部隊夾擊波斯軍右翼。波斯軍潰散。聯軍追殺至阿貝拉(高加米拉東南約25英里)。波斯軍損失數十萬人,其殘部逃往米底山區,從此一蹶不振。聯軍乘勝南下奪取巴比倫,占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摧毀了大流士三世政權,掠奪大量金銀和其他戰利品。公元前 330年夏,亞歷山大三世引兵北上追擊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被其部將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
轉戰中亞和進軍印度 亞歷山大三世率兵由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帕提亞(安息)、阿里亞、德蘭吉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特。沿途不斷遭到土著部落的襲擊。亞歷山大三世在中亞細亞征戰近3年,殘酷鎮壓粟特人的武裝反抗。公元前 327年春末,遠征軍離開巴克特里亞,分兵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向印度河進軍,沿途攻城奪寨,到達印度河上游與五河地區(旁遮普)。
希達斯佩斯河之戰及班師 公元前326年4月,聯軍由布塞法拉城抵達希達斯佩斯河(今傑赫勒姆河),同波魯斯王國軍隊隔岸對峙,並進行渡河作戰。此役波魯斯損失步兵近 2萬,騎兵約3000,戰車全部被毀,波魯斯國王率部投降。聯軍步兵、騎兵損失數百人。聯軍繼續東征,最終進至希達斯佩斯河畔。鑒於官兵厭戰,加上當地氣候炎熱、疾病流行,亞歷山大三世被迫決定撤退。經休整,除留守一支隊伍外,其餘分陸、海兩路向西撤退。將軍奈阿爾科斯率海軍從印度河口西航,亞歷山大三世率陸軍途經格德羅西亞大沙漠西撤。公元前 324年,陸軍回到波斯波利斯和蘇薩,艦隊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隨後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意義

亞歷山大東侵亞歷山大東侵
亞歷山大三世東侵是一次掠奪性遠征。行程逾萬里,歷時整十載,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由於缺乏鞏固的基礎,公元前 323年亞歷山大三世病逝後,帝國迅即瓦解,但它對古代歷史和東西方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歷山大三世是古代著名的戰略家,他孤軍深入,以進攻為主連續戰鬥,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搶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戰,多次以速決戰制勝優勢之敵。在諸兵種特別是騎兵的運用,陸海軍協同作戰、進軍路線選定、戰鬥隊形編成、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為古代軍事學術史寫下了新的一章。

東侵的影響

①在政治方面,東方的君主專制政治和希臘的城邦體制出現了一種結合;在承襲東方體制的同時,希臘自治城市把希臘民主傳統和商品經濟引入東方。
②在經濟方面,通過遠征而形成的歐亞非三洲一體的希臘化世界,對溝通希臘和埃及、西亞、中亞以至印度的商業貿易,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這種經濟日後成為羅馬奴隸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過,西方沒有繁榮起來,東方始終是希臘化世界的中心。
③在文化方面,亞歷山大的征服使東西方文化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衝撞和交融,這使得富於理性和邏輯的西方哲學與古代埃及、西亞豐富的數學、天文學知識相結合,使希臘化的自然科學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東西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也相互影響。
④在思想方面,亞歷山大帝國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和胸懷,希臘人從此走出狹小的城邦界限,而以全新的、平和的、世界主義的目光看待世界和別人。

相關電影

基本信息
中文名:亞歷山大大帝
片名:Alexander
年代:2004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冒險/戰爭/歷史
語言:英語
片長:167分鐘
IMDB評分:5.5/10(19,155votes)
導演
奧利弗·斯通OliverStone
主演
科林·法瑞爾ColinFarrell飾Alexander
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Jolie飾Olympias
方·基默ValKilmer....Philip
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Hopkins飾OldPtolemy
傑瑞德·萊托JaredLeto飾Hepheastion(Alexander的同性情人~)
布賴恩·布萊斯德BrianBlessed
克里斯多福·普拉莫ChristopherPlummer
喬納森·萊斯-邁勒斯JonathanRhys-Meyer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