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專業

海洋科學專業

海洋科學專業培養具備海洋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及技術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學及海洋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海洋科學基本調查方法和實驗技能,具有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基本信息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海洋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及技術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簡介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海洋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從事海洋調查研究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海洋科學技術政策、智慧財產權、安全條例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海洋科學的發展動向,能跟蹤國際海洋科學研究的方向;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課程

海洋科學專業 海洋科學專業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及實驗、大學化學及實驗、海洋科學導論、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含出海實習)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根據課程要求最好從二年級便安排教學實習,也可到高年級安排,包括海洋學實習、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研究對象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地球處於“得天獨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質量、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以及自轉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區域的平均溫度適中(約15℃),以致它的表面同時存在著三種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的水,而且地球上的水絕大部分是以液態海水的形式匯聚于海洋之中,形成一個全球規模的含鹽水體──世界大洋。地球是太陽系中惟一擁有海洋的星球。因此,我們的地球又稱為“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里,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1%,相當於陸地面積的2.5倍。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約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體部分,平均深度都超過4000米。全球海洋的容積約為13.7億立方公里,相當於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假設地球的地殼是一個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地球便成為一個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復蓋的“水球”。世界海洋每年約有50.5萬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陽輻射作用下被蒸發,向大氣供應87.5%的水汽。每年從陸地上被蒸發的淡水僅有7.2萬立方公里,約占大氣中水汽總量的12.5%。從海洋或陸地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後,又作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陸地上。陸地上每年約有4.7萬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滲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終注入海洋,從而構成了地球上周而復始的水文循環。

海水是一種含有多種溶解鹽類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餘則主要是各種各樣的溶解鹽類和礦物,還有來自大氣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氣體。世界海洋的平均含鹽量約為3.5%。而世界大洋的總鹽量約為48×1015噸。假若將全球海水裡的鹽分全部提煉出來,均勻地鋪在地球表面上,便會形成厚約40米的鹽層。目前在海水中已發現的化學元素超出80種。組成海水的化學元素,除了構成水的氫和氧以外,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主要有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11種,它們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餘的元素含量甚微,稱為海水微量元素。溶解于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氣體,以及磷、氮、矽等營養鹽元素,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極為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質不僅影響著海水的物理化學特徵,而且也為海洋生物提供了營養物質和生態環境。海洋對於生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組成,與許多低等動物的體液幾乎一致,而一些陸地高等動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與海水類似。研究證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而且絕大多數動物的門類生活在海洋中。在陸地上,生物集中棲息在地表上下數十米的範圍內;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棲息範圍可深達1萬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把海洋稱作“生命的搖籃”。

海洋作為地球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大氣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控制地球表面的環境和生命特徵的一個基本環節,並具有下面一些特徵:

第一,海洋是大氣-海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氣中水汽和熱量的重要來源,並參與整個地表物質和能量平衡過程,成為地球上太陽輻射能的一個巨大的儲存器。在同一緯度上,由於海陸反射率的固有差異,海面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輻射能約比陸地多25~50%。因此,全球大洋表層海水的年平均溫度要比全球陸地上的平均溫度約高10℃。由於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固有差異,赤道附近的水溫顯著地高於高緯度海區,因此,在海洋中導致暖流從赤道流向高緯度、寒流從高緯度流向赤道的大尺度循環。從而引起能量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區和兩極的氣候不致過分懸殊。海面在吸收太陽輻射能的同時,還有蒸發過程。海水的汽化熱很高,蒸發時便消耗大量熱量。反之,在水汽受冷凝結時又會釋放出相同的熱量。因此,海水的蒸發既是物質狀態的轉化,也是能量狀態的轉化。海面蒸發產生的大量水汽,可被大氣環流及其他局部空氣運動攜帶至數千公里以外,重新凝結成雨雪降落到所有大陸的表面,成為地球表面淡水的源泉,從而參與地表的水文循環,參與整個地表的物質和能量平衡過程。由此可見,海洋對全球天氣和氣候的形成,以至地球表面形態的塑造都有深遠的影響。

全球尺度的海洋-大氣相互作用,不僅可以在幾個月、幾年內對地球上氣候帶來影響,而且可以在漫長的地質時期中導致顯著的氣候變異。地球表面的水,除海水以外,約有2%被束縛在固體水(冰)中,這也就是今天的南極洲和格陵蘭等冰川。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和氣候演變,可以通過海平面的高度和冰川體積的變化顯示出來。地質學研究表明,在地球最近所經歷的10億年中,地球表面的水量是近似恆定的。由此可以推知,假若現代冰川全部融化則海平面將升高約60米。這對於人類無疑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事實上,在地質時期中,曾出現過大陸冰川發展和融化的多次交替,每次交替都影響地球的氣候、大氣環流和水文循環,引起生物的大調整。據地質學和古地理學的考察,在第四紀最大的冰期中,冰川的體積3倍於現代冰川,海平面則平均低於現代海平面約130米,露出了大部分大陸架。基於這些觀測事實,目前對地球氣候長期變異過程已建立多種“冰川-海洋-大氣”系統的相互作用模型,並從數值上模擬出接近觀測事實的結果。這種模擬結果大體同根據更新世地質、古地理資料復原的氣候演變相符。第二,海洋是地球表面有機界與無機界相互轉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地球上存在著一個很薄的“生物圈”,它集中在地球表面三種形態的水的交界面附近。地球上這個有生命的物質圈層之所以能夠產生、進化並延續下去,是依靠大規模的物質和能量轉化以及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相互轉化。而這些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過程的方式和強度,在迄今已知的星球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否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將如同已知沒有發現生命現象的星球一樣,只能是一個死寂的世界。

海洋中的動物約16~20萬種,植物約1萬多種。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個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樣,絕大多數直接地或間接地依賴於光合作用而生存。在地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將無機物直接轉化為有機物,從而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化學能。動物是不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上依賴於消耗植物(直接或間接)而生存繁衍。假若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一旦中止,則絕大多數的動物就有滅絕的可能。這樣,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逐級依賴和制約,組成了海洋食物鏈。在這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包括真菌和細菌對動植物屍體的分解作用,把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於是,由植物、動物、細菌、真菌以及與之有關的非生命環境組成一個將有機界與無機界聯繫起來的系統,即通常所說的海洋生態系。這個系統的狀態,通常可用兩類指標來描述:一類是靜態指標,如生物量等;另一類是動態指標,如生產力等。根據有的學者估算,海洋的總生物量約為3×1010噸,只有陸地總生物量的1/200左右,如按乾重計算則僅相當於陸地總生物量的1/350。但是,就生產率而論,海洋卻同陸地大體相當(海洋為4.3×1011噸/年,陸地為4.5×1011噸/年);更值得注意的是,海洋有機物質的相對生產率(即生產力與生物量之比值)遠高於陸地,兩者之比相差200多倍。這是因為海洋中有機物質的生產者主要是單細胞生物,而陸地上有機物質的生產者主要是多細胞生物。

第三,海洋作為一個物理系統,其中發生著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尺度的海水運動和過程,對於海洋中的生物、化學和地質過程有著顯著的影響。海水運動按其成因,大致分為:①海水密度變化產生的“熱鹽”運動,如海面蒸發、冷卻和結冰,以及海水混合等,使海水密度增大而下沉,並下沉至與其密度相同的等密度面或海底作水平運動;②海面風應力驅動形成的風生運動,如風海流和風生環流等;③天體引力作用產生的潮汐運動;④海水運動速度切變產生的湍流運動;⑤各種擾動產生的波動,如風浪、慣性波和行星波等。而海洋中的各種物理過程,通常除了按其物理本質分為力學、熱學、聲學、光學和電磁學等過程以外,一般按其特徵空間尺度(或特徵波數,主要是水平特徵空間尺度或波數)和特徵時間尺度(或特徵頻率),大致分為小尺度過程、中尺度過程和大尺度過程。其中,小尺度過程主要包括:小尺度各向同性湍流,海水層結的細微結構、聲波、表面張力波、表面重力波和重力內波;中尺度過程主要包括:慣性波、潮波、海洋鋒、中尺度渦或行星波;大尺度過程主要包括:海況的季節變化、大洋環流、海水層結的緯向不均勻性和熱-鹽環流等。

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環境,海水運動等物理過程會導致生物環境的改變。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團具有不同的生物區系和不同的生物群落。海水運動或波動是海洋中的溶解物質、懸浮物和海底沉積物搬運的重要動力因素,因此,海洋中化學元素的分布和海洋沉積,以及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都是不能脫離海洋動力環境的。反過來,海水的運動狀況也與特定的地理環境、化學環境有關。這就是海洋自然環境的統一性的具體表現。

第四,大洋地殼作為全球地殼的一個結構單元,具有不同於大陸地殼的一系列特點。陸殼較輕、較厚,比較古老;洋殼較重、較薄(缺失花崗岩層),相對年輕。在地殼的均衡作用下,陸殼質輕而浮起,洋殼質重而深陷。地球之所以存在著如此深廣的海洋,是與洋殼的物質組成有關的。

由於海水的復蓋,海底地殼是難以直接觀察的。近半個世紀以來,深海考察發現了海洋中有深度超過萬米的海溝,長達上千公里的斷裂帶以及眾多的海山;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存在著一條環繞全球、縱貫大洋盆地、延伸達80000公里的水下山脈體系。這條水下山脈縱貫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盆中部,所以稱為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頂部發育有一條被斷裂帶錯開的縱向的大裂谷,稱為中央裂谷。

和大陸地殼相比較,大洋地殼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巨大的大洋中脊主要由來自熾熱的地球深處的玄武岩所組成。觀測和研究表明,大洋中脊的裂谷是地殼最薄弱之處。這裡有頻繁的地震、火山活動和極高的熱流值,地球內部熾熱的熔岩通過這個薄弱帶不斷湧上來,冷卻後凝結成新的洋底地殼,並向兩側擴張。擴張速度可達每年1~16厘米。這種擴張過程迄今仍在繼續。這條全球性的大洋中脊和裂谷系以及海溝等構造活動帶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和許多小板塊。板塊是位於地球軟流層上的剛性塊體,板塊的邊界是構造運動最活躍的地方,而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則是全球構造運動的基本原因。

在板塊的分離、漂移和聚合作用下,海陸位置不時變動。在地質歷史上,大陸曾反覆裂離和聚合,大洋則屢經張開和關閉。2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個超級大陸和超級大洋,當時還沒有大西洋和印度洋。近2億年來,大西洋和印度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太平洋卻在不斷地收縮。在一個表面積基本不變的地球上,一些大洋的張開必然伴隨著另一些大洋的縮小或關閉。海洋是個非常古老的地質體,海水的年齡可以遠溯至前寒武紀。但大洋地殼是一邊生長,一邊俯衝,處於不斷更新的過程。現代洋殼的年齡不到2億年。古老的海水與年輕的洋底共存,應當說是海洋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

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洋學者乘坐潛水器考察大洋中脊和裂谷,發現從裂谷底噴湧出來的熱泉。原來,冷海水沿裂隙滲入熾熱的新生洋殼內部,變成熱海水,熱海水和洋殼玄武岩之間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玄武岩中的鐵、錳、銅、鋅等被淋濾出來進入熱海水,從而噴出富含金屬的熱泉。由河流帶入海洋中的鎂、硫酸根,在上述過程中也大部分被中脊軸部的洋殼所吸收。據估計,沿著80000公里長的大洋中脊只需800~1000萬年,與世界海洋等量的海水就可以經過脊軸洋殼循環一遍。這對於海水化學成分的演化,不能不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總之,海洋中發生的各種自然過程,在不同程度上同大氣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有耦合關係,並且同全球構造運動以及某些天文因素(如太陽黑子活動、日-地距離、月-地距離、太陽和月球的起潮力等)密切相關,這些自然過程本身也相互制約,彼此間通過各種形式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具有全球規模的、多層次的海洋自然系統。正是這樣一個系統,決定著海洋中各種過程的存在條件,制約著它們的發展方向。海洋科學研究的目的,就在於通過觀察、實驗、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以及科學抽象方法,去揭示這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認識海洋中各種自然現象和過程的發展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

研究特點

世界海洋中所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和過程具有自身的特點,海洋科學研究也相應地表現出某些特徵。

方法論

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等方法在海洋科學研究中越來越顯示其作用。海洋科學的觀察主要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不能不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各種海洋現象和過程,有的“時過境遷”,有的“浩瀚無際”,有的因時間尺度太長,短時間的觀測資料不足以揭示其歷史演變規律。加之,其中各種作用相互交叉、隨機起伏,因此在自然條件下的觀察只能獲得關於海況的一些片斷的、局部的信息。即使獲得某一海區近百年的海況和海洋生物種群動態的觀測序列,那也只是整個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種群動態總體中的一個小小的樣本。所以,在海洋科學研究中比較著重於從資訊理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的觀點,研究海洋現象和過程的行為與動態,並根據已有的信息,通過系統功能模擬模型進行研究,對未來海況作出預測。

整體化趨勢

海洋科學研究和科學理論呈現出日益增強的整體化趨勢。如前所述,海洋中的各種現象和過程既表現出多樣性,又存在統一性。隨著海洋科學的發展,揭示出的海洋現象越來越多,因此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研究領域也越來越廣。但是各個學科往往過多地強調本學科的獨立性、重要性,而忽視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然而,近20年來對海洋現象和過程的深入研究發現,各分支學科之間是彼此依存、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而每一門分支學科只有在整個海洋科學體系的相互聯繫中才能得到重大發展,從而出現了現代海洋科學研究以及海洋科學理論體系的整體化趨勢。這不僅打破了各分支學科的傳統界限,而且突破了把研究對象先分割成個別部分,然後再綜合起來的傳統研究方法。要求從整體出發,從部分與整體、整體與外部環境的聯繫中,揭示整個系統的特徵和發展規律。例如,研究海洋中沉積物的形態、性質及其演化,就必須了解海流、生物和化學等因素對沉積物的搬運及影響過程;研究海洋生態系的維持、發展或被破壞的過程,必須了解海洋中有關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地質過程。

直接觀測

在自然條件下對海洋中各種現象進行直接觀測是其基本研究方法。世界海洋是一個龐大而又複雜的自然客體,其中發生著各種尺度不一、性質不同的運動。它們的空間尺度可以從幾厘米到幾千公里,時間尺度從數秒到幾個月,甚至幾年,深層環流的時間尺度可長達數千年。影響海洋氣候狀態的一些天文因素,如地球軌道參數隨時間變化的尺度可達1萬年至10萬年的量級,至於大洋海盆形態變化的時間尺度,則長達幾百萬年至幾千萬年。這些不同尺度的運動現象之間存在著複雜的作用。由於質量運動連續性原理,海水的垂直運動總是和水平運動共存的,即使是同一種運動,也可以由不同的力學原因而引起。海洋科學還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即使是同一區域,海洋、水文、化學要素及生物分布也是互相各異、多層次性的。因此,很難在實驗室里對各類海洋現象和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精細的實驗,也不能只靠數學分析和數學模擬來進行研究。而是要充分利用科學調查船等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觀察研究。直接的觀察研究,既為實驗室研究和數學研究的模式提供確切的可靠資料,又可以驗證實驗室和數學方法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因此,在自然條件下進行長期的、周密的、系統的海洋考察是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技術設備

在海洋科學研究中,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海水深而廣,具有大密度和流動性,給人們的直接觀測帶來極大困難。從海面向下大約每增加10米,壓力就要增加一個大氣壓,在萬米深處,海水的壓力作用可以把潛水鋼球的直徑壓縮進幾個厘米,人類很難在這樣大的深處活動;從技術角度來說,人在深海底行走比在月球上漫步還要困難。海水對電磁波的吸收也相當顯著,在水深200米以下,可見光波被吸收殆盡。因此,靠簡單的手段去觀測海洋深層的生物活動、海底沉積和海底地殼的組成及變化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在海洋上層,海水處於不斷的流動和波動狀態,依靠一個點上的觀測資料,也很難說明面上的情況。增加調查船隻的數量固然可以擴大觀測範圍以取得大量必須的資料,但耗資巨大。因此,只有大力發展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才能取得所需要的大量海洋資料,以推動海洋科學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洋科學的發展表明,幾乎所有主要的重大進展都和新的觀察實驗儀器、裝備的建造,新的技術的發明和套用,觀察實驗的精度以及數據處理能力的提高有緊密關係。例如,浮標觀測技術、航天遙感技術和計算技術的套用,促成了關於海洋環流結構、海-氣相互作用、中尺度渦鏇、鋒區、上升流、內波和海洋表面現象等理論和數值模型的建立;高精度的溫鹽深探測設備和海洋聲學探測技術的發展,則為海洋熱鹽細微結構的研究和海況監測提供了基本條件;回聲測深、深海鑽探、放射性同位素和古地磁的年齡測定、海底地震和地熱測量等新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對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開設院校

同濟大學

南京大學

中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浙江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

海南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北京大學

山東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廈門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海南大學

河海大學

浙江海洋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

大連海洋大學

深圳大學

淮海工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