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海水成分恆定性
hǎishuǐchéngfènhéngdìngxìng
constancesofseawatercomponents
無論海水所溶解的鹽類的濃度大小如何,其中常量離子間之比總是恆定的。這種關係即稱為“海水成分的恆定性”。也稱為“Marcet原理”或“Dittwar定律”。海水的化學成分早在18世紀波義耳等人就開始了研究。1823-1826年,楞次和科紫布所領導的地球海洋調查中,調查了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各不同深度的海水組成。1875-1876年,英國調查船“Challenger”號進行了環洋調查,在世界不同的海區採集了77個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了準確分析,得出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結果。海水組成的恆定性,為研究海水的物理化學性質提供r有利條件。下面列舉幾個恆比關係:
主要成分:Na+Mg2+Ca2+
氯度比值:0.555560.066800.02125
主要成分:K+Sr2-Cl
氯度比值:0.020600.000410.99894
主要成分:SO42-HCO3Br
氯度比值:0.140000.007350.00348
主要成分:F-B(OH)2
氯度比值:0.0000670.00132
形成海水常量組成恆定性的原因主要是:①大洋海水通過環流、潮汐、垂直流等運動,連續不斷地進行混合;②巨大的海水體積和各種成分的巨大總量;③長期的歷史演變時,使得海水蒸發和降水對海洋總體的影響極其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