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當海嶺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後,斷裂谷的岩漿還會繼續噴出,它們起著“傳送帶”的作用,把一條條新海嶺從地殼岩層中推送出來,同時又把它們慢慢地從地殼岩層中推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達到新生和消長的平衡。
20世紀60年代,兩位英國海洋地質學家H.H.赫斯和R.S.迪茨提出了“海底擴張”的假說。據測定,在太平洋洋底,海嶺兩側的地殼向外擴張的速度是每年5~7厘米,在大西洋是每年1~2厘米。大洋底部的地殼面貌大約需要經過兩三億年的變遷,才會發生一次更新式的巨大變化。海底擴張的學說是大陸漂移學說的新形式,也是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理論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