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

黟縣

黟縣(音yī),隸屬於安徽黃山市,徽州六縣之一,位於安徽省南端、黃山風景區西南麓,距離黃山風景區30餘公里、黃山機場61公里,皖贛鐵路、黃祁高速公路(在建)穿境而過。黟縣因黟山(黃山)而得名,建置於公元前221年,總面積857平方公里,總人口9.45萬,轄4鎮4鄉、4個社區、66個行政村。 黟縣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境記憶體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古村落,黟縣又被稱為“中國畫裡鄉村”、“桃花源里人家”。西遞、宏村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成功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 黟縣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省能源沼氣建設先進縣”、“國家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省平安縣”等稱號。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17個首批“中國旅遊強縣”之一,正由一個傳統的山區農業縣向新興旅遊強縣跨越,正成為安徽省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之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黟縣建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原稱黝縣。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載:“秦並天下置黝、歙二縣,屬鄣郡。”

黟縣 黟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黟縣屬荊國,後改屬吳國、江都國、廣陵國。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陽郡,隸屬揚州,黝縣屬丹陽郡。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黝縣建廣德王國,立中山憲王弟孫雲客為廣德王,鴻嘉三年逝世,無子繼承,國遂廢。平帝元始二年(2年)四月,復以廣德故國(黝縣)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王,傳子赤。

王莽篡位,貶赤為公,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廢,改黟為愬鹵。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原歙縣劃分為歙、休陽、新定、黎陽四縣,加上黟縣、始新共六縣從丹陽郡分出,置新都郡,從此改黝字為黟。

晉滅吳,新都郡更名新安郡。黟縣屬新安郡。

隋朝改郡為州,開皇九年(589年)黟縣併入海寧,屬婺州。十一年復置黟縣,屬宣州。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設在黟縣,領黟、歙、海寧三縣。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十二年,歙人汪華據黟,稱吳王,增置黟州於黟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為歙州,黟縣屬歙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新安郡為歙州,黟仍屬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的赤山鎮及其六鄉和饒州的浮梁地置祁門縣,次年,又劃黟縣、秋浦、浮梁一部分置石埭縣。

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黟縣屬徽州。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為路,黟屬徽州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二十四年改為徽州府,黟縣屬徽州府。直至清朝,沿襲不變。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廢府留縣,黟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6月,劃歸安徽省蕪湖道。民國17年8月廢道,直隸安徽省。民國21年,劃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4月,屬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3月,直隸國民政府皖南行署,8月,劃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4月29日,黟縣解放。5月13日,黟縣劃屬皖南行署徽州專區。1950年,石台縣的柯村鄉、美溪鄉,太平縣的宏潭鄉劃入黟縣,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徽州專區。1956年1月12日,撤銷徽州專區,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9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黟縣併入祁門縣。

1958年1月2日,黟縣縣委、縣政府機關奉令遷至祁門縣合併辦公。1959年4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黟縣建置。

1961年4月5日,國務院批准,復置黟縣,屬安徽省徽州專區。1971年3月29日,屬安徽省徽州地區。現為黃山市(原徽州地區)所轄。

地理環境

位置

黟縣地處安徽省南端,位於東經117°38′30″至118°6′,北緯29°47′至30°11′30″之間。東自興嶺、羅嶺、三府尖到阜嶺與黃山區、休寧縣為鄰,南以排嶺、楠瑪嶺、霸王尖、南屏山至陶嶺與休寧縣、祁門縣相接,西起西武嶺、沿釣魚嶺、黃金尖到琅山與祁門縣毗鄰,北自石門坑、犁壁拱、佘嶺、殷溪嶺至棠棣嶺與石台縣、黃山區相依。縣城距黃山市府屯溪54KM,距省會合肥463KM。縣城南北最長距離47.8KM,東西最寬44KM,總面積857.8182平方公里,折合128.6727萬畝。

地貌

黟縣地域處在黃山山脈及其南北兩坡上,境內峰巒綿延,山高谷深,具有明顯的皖南山區特點。

黟縣 黟縣

黟縣地貌的發育形態,是在地殼變動和外力作用下發展演化的結果。約在距今八億五千萬年左右,經晉寧運動使前震旦系地層全面褶皺,構成了黃山山脈的基本地貌輪廓,以後大部處於上升時期。約在距今三億五千萬年至四億一千萬年間,加里東期表現為大幅度的上升運動。大約到了距今一億九千五百萬年至二億八千萬年的時期,印支運動形成北東向的線性褶皺,構成北東向延伸的山體,從此,黟縣地貌形態趨於基本定型。由於黃山山脈的影響,黟縣分割為南北二塊丘陵地。當到了八千萬年前的燕山期,主要表現為斷裂運動和頻繁的岩漿活動,此時孕育了拜年山、大佛堂、三府尖、芳茅嶺、興嶺等五大高峰的胚胎,以及漁亭的古陸內的凹陷帶,繼承性地發展了該縣地貌。八千萬年以來的燕山運動,尤其是近二百萬年來的第四系期間,表現為強裂的間歇性上升,侵蝕構造地形發育,河流向源侵蝕和下切作用強烈,發育侵蝕階地和基座階地。

氣候

黟縣,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年平均氣溫15.5℃,年平均最低氣溫15.4℃(1976、1980年),年平均最高氣溫16.4℃(1978年)。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7℃;極端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均出現在1967年的7月和1月,分別為40.0℃和—12.2℃。≥0℃活動積溫年平均5784.9℃。≥10℃活動積溫年平均4948.7℃。>10℃的有效積溫年平均2638.7℃。春季氣溫上升快,秋季氣溫下降快,冬秋和盛夏氣溫變化小。縣內中部中山的南坡比北坡平均氣溫高0.6℃,≥10℃活動積溫多184.8℃。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遞減,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10℃活動積溫減少170℃。

3月下旬和4月上旬,常出現“倒春寒”,日最低氣溫小於O℃;日平均氣溫連續三天小於10℃,連陰雨3~4天或4天以上,日照時數連續4天小於2小時,出現機率達58%。秋季常出現“秋分寒”,連續3天的平均氣溫低於20℃,9月中旬以前出現機率達50%。

水文

黟縣河流均發源於境內中部中山,分屬於青弋江和新安江兩大水系。北水入石台縣境,經黃山市過太平湖匯入青弋江;南水經橫江過屯溪匯入新安江。

縣內河流,發育方向一般多為310°~340°,局部為南北向,水系型式有三種:放射狀,以強烈侵蝕的中山區較常見,尤其是三府尖、拜年山、大佛堂地區最為明顯;樹枝狀,是黟縣最常見一種水系型式,主要分布在低山與高丘陵地區;網狀,主要分布在低丘陵地區和縣境盆地中。山區和高丘陵區的河流河床狹窄,比降大,流速快,河水淺,礁石多,水位隨降水而頻繁升降,暴漲暴落,除清溪河、旋溪河、漳溪河可放運木排外,一般均不通航。除清溪河、柯村河、漳水各有一支流發源於祁門縣境外。皆發源於黟縣境內,河水全部外流出境。全縣主要河流有漳水、虞山溪、漳溪、清溪4條,10公里以上河流12條,10公里以下的河流共117條。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全縣有維管束植物175科,751屬,1522種,11亞種,170變種,16變型(共1719種)。其中蕨類植物25科,

45屬,58種,3變種;裸子植物3科,19屬,21種,7變種;被子植物142科,687屬,1433種,11亞種,170變種,16變型。縣內有喬、灌木樹種700多種,屬國家保護的二、三

黟縣 黟縣

類珍稀樹木10多種。

優良用材林樹種有銀杏、杉木、柳杉、金錢松、馬尾松,柏木,鵝掌楸、厚朴、青錢柳、黃檀、樟、檫、青岡櫟、紫楠、紅楠、苦櫧、綿櫧,甜櫧、楓香及毛竹、短穗竹等。

經濟林樹種有油桐、油茶、烏桕,山蒼籽、三椏烏藥、薄荷、留蘭香、獼猴桃、栓皮櫟、板栗、青檀、桑、天竺桂等。

藥用植物已知中草藥680種,其中珍貴藥材20種,有黃連、皖貝母、鮮石斛、明黨參、西芎、梭羅子、梔子、枳殼(實)、木瓜、金銀花、望春花、梅花、紅花、半夏、貢菊花、黃山前胡、天門冬、鉤藤、杜仲、厚朴等。

動物資源

獸類有豹、豺、狼、野豬、野山羊、鹿、獐麂、短尾猴、狸、豪豬、野兔、穿山甲、松鼠、黃鼬、香靈貓等。

鳥類有鷹、鵓鴣、啄木鳥、鸕鶿白鷳白頭翁、山雉、虎皮鸚鵡、黃鸝、畫眉、綬帶鳥、相思鳥、八哥、烏鴉、麻雀、喜鵲、灰喜鵲、杜鵑、草鴞、貓頭鷹等。

魚類有荷包鯉、鯿、鯰、烏鱧、鰻、黃鱔、泥鰍、鯽、青、草、鰱、鱅等。

非魚類水生動物有娃娃魚、龜、鱉、蝦、螺、棘胸蛙等。

動物藥材共68種,其中珍貴藥材21種,有鹿茸、鹿角、鹿筋、豹骨、猴骨、牛黃、乾蟾皮、蟾酥、蟬蛻、水獺肝、鱉甲、僵蠶、雞內金、穿山甲、蘄蛇、烏蛇、白花蛇、蛇蛻、香靈貓等。

礦產資源

黟縣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金屬礦產有褐鐵礦、赤鐵礦、釩礦、鈾礦、鉛鋅礦;非金屬礦產有石煤、石灰石,瓷土、大理石、花岡岩、螢石、粘土等16個礦(床)點。主要分布在縣城南部和北部洪星鄉等地。另外在泗溪鄉、東源鄉一帶,有砂金、辰砂異常區分布。

金屬礦產——宏潭褐鐵礦,礦化產於寒武系華嚴寺組中,礦體長3至4米,寬0.5至1米。礦物成份有褐鐵礦、黃鐵礦等,目估含鐵15%。成因屬於風化淋慮型。

行政區劃

黟縣 黟縣

1950年改設5個區:碧陽為第一區,漁亭為第二區,際村為第三區,豐口為第四區,美溪為第五區;下設79個行政村。1952年,劃鄉建政,全縣建41鄉l鎮:一區轄龍江、湯蜀、紫溪、屏山、三集、橫岡,柏山7個鄉及碧

陽鎮;二區轄漁亭、西遞、靄峰、桃源、楠瑪、潭虞、葉源、李聯8個鄉;三區轄宏際、雉山、橫川、瀚山、泗溪、梓坑、牛泉、岩溪8個鄉;四區轄古黃、西陶、翼屏、碧山、石梘、豐梧、洪星、主丈、奕河、東長10個鄉;五區轄三合、江柯,聯合、美蘭、竹佘、宏潭、黃姑、翠寶8個鄉。1956年2月,撤區並鄉,全縣分為西武、和平、際聯、漁亭、民主、東源、美黃、洪星、團結、高潮、泗溪11個鄉和碧陽鎮。

1959年4月,黟縣與祁門縣合併,原黟縣轄黟城、東風、美溪3個公社,漁亭鄉併入祁門縣金字牌公社。1961年4月,恢復黟縣建制,全縣劃分為城關、陽光、碧山、西武、漁亭、東源、際聯、紅星、美溪、柯村、宏潭11個公社。

1964年3月,設向陽鎮,城關公社改稱高歧公社。1972年3月,甲溪、一心、雙聯三個大隊從際聯公社劃出,設立泗溪公社,全縣共有12個公社1個鎮。

1983年至1984年,農村體制改革,恢復鄉(鎮)人民政府。漁亭改鄉為鎮,全縣行政區劃至此穩定為11個鄉兩個鎮,向陽鎮復稱碧陽鎮,紅星鄉復稱洪星鄉,陽光鄉復稱龍江鄉。原生產大隊改稱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稱村民小組。碧陽鎮為黟縣縣城所在地,是黟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

2011年轄四鎮四鄉(宏村鎮、西遞鎮、漁亭鎮、碧陽鎮、美溪鄉、宏潭鄉、柯村鎮、洪星鄉)、4個社區、66個行政村。

人口

2012年末,黟縣戶籍戶數35293戶,年末人口94551人,比上年減少954人。其中:農業人口74248人,非農人口20303人;當年全縣出生522人,人口出生率為5.49‰,比上年下降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6‰,比上年下降2.01個千分點。全縣外出務工經商人員21660人,比上年增加6233人。2012年全縣人口為95028人,比上年減少595人。

交通運輸

黟縣交通導遊圖 黟縣交通導遊圖

黟縣公路四通八達,鄉鄉通車,總長599.6公里。

安徽省中部南北貫通線的組成部分的黟太公路於1988年10月正式通車;位於黟太公路上的羊棧嶺隧道,全長372米,高8米,寬6.5米,是安徽省第一條公路隧道,於1984年12月建成。皖贛鐵路於縣城區外圍13公里處經過,與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宏村)近而不進;鐵路黟縣站,原名漁亭站,站址在安徽省黟縣漁亭鎮,現為五等站。

2012年,黟縣公路密度達66.5公里/百平方公里,兩條省道(S326和S218線)46.7公里成“丁”字形穿過黟縣,有縣道161.5公里,鄉、村級公路391.4公里。黟縣境內有省二級汽車站一個,社會客運站7個,擁有客運車輛65台,其中專業旅遊車輛12台(大中型12台),全縣已有跨省客運線路5條,省內客運線路23條,縣內客運線路24條,日發班車160多台次,可直達上海、杭州、江蘇等長三角地區和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牯牛降等旅遊景區。

經濟發展

2009年,黟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7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706萬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59億元,增長37.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4:41.4:39.2,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55.7%、40.6%。

2012年,黟縣地區生產總值20.8億元,同比增長9.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億元,增長3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8億元,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24.2億元,增長20.3 %。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15.7:48.5:35.8。

工業

黟縣省級經濟開發區2012年已建成面積1.9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入園企業58家,提供就業崗位4000餘個,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5.4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繭絲綢、果蔬食品、旅遊商品、機電製造、高檔紡織、木竹精深加工為主的特色工業體系。

建國前,黟縣工業基礎薄弱,城鎮以“三坊一店”(糟坊、醬坊、爐坊、糕餅店)為主體、其次是鐵、木、竹、棕、縫紉、糧油(水碓、油榨)、織苧麻布加工業及石灰窯、紙槽等。焦福泰油紙傘、源頭薴布、胡永興蚊香、程三元毛筆為黟縣較有特色的產品。民國14年(1925年),培本布廠開始使用人力鐵木織布機。民國20年,城區創辦私營光寰電氣廠。民國31年縣政府開辦民生染織布廠,為黟縣唯一的官辦工廠。至解放前夕,全縣沒有一個煙囪,沒有一台動力機。但縣人旅外辦實業、從工者很多,江西景德鎮市就有11家工業企業為黟縣人開辦。

1952年,全民所有制的黟縣酒廠和公私合營企業黟縣電燈廠建成投產。同年,8名鐵匠組成黟縣鐵業生產小組。1956年,全縣35個手工業行業852人,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組成8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和12個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成立黟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逐步把手工業的經濟納入國家計畫軌道。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67.6萬元,比1949年增長8倍。1958年,為追求高級形式,把全縣手工業按一行一業組建規模較大的生產合作社,拆點搬家,集中生產,統一核算,在大辦工業的號召下,採掘、冶煉、機械、化工、輕工、紡織等工業企業競相上馬,計畫比例失調,出現工業增產,商業積壓的畸形現象。其間大辦鋼鐵,縣財政支出13.5萬元,毫無效果。同時,西武、和平、東源、洪星、際聯、漁亭、美黃7個鄉的鐵、木、竹、縫、棕5個行業的28個手工業單位281人,與各鄉信用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四社合一”。縣手工業聯合社的農具廠、木器廠、機瓦廠、竹器廠、石灰廠和縫紉、五金、皮革、棕業、鐘錶等10個合作工廠(社、組)及美溪綜合廠共393人,全部下放到公社。1959年,黟縣、祁門縣並縣時,黟縣手工業聯社因所屬10個手工業企業455人下放到黟城公社而全面解體。

1961年後,關閉了全民所有制碧山野生植物油廠、黟縣陶器廠;縣辦的石山磚瓦廠、雨傘廠轉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成立集體所有制鐵業、木業、工藝生產合作社和白鐵小組,縮小了黟縣紡織廠生產規模;收回鄉間名師巧匠396人,重新組建城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7個。1962年,全民所有制企業工人勞動生產率為1311元,1965年為3423元,年遞增28%。1970年起,開始發展“五小”(小煤窯、小鋼鐵、小化肥、小水泥、小農機)工業,小型工廠應運而生。至197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年遞增15.8%。

1979年,停辦農藥廠,新建黟縣軸承廠;農村10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從二輕系統劃歸社隊企業系統,鄉鎮工業異軍突起。工業企業經營由單一的生產型轉為生產經營型。同年,在石煤綜合廠和五金廠試點推行工業企業經濟責任制。1980年增加軸承廠、輕機廠為試點企業,1981年在全縣工業企業中推開,取得顯著效果。到1983年,黟縣工業總產值達1310萬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扭轉了黟縣預算內工業利潤倒掛,依靠財政補貼的被動局面。

1984年,全縣工業企業整頓結束,企業素質提高,黃山軸承廠202型軸承獲1984年安徽省優質產品證書,縣電力公司獲安徽省電力系統1984年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黟縣酒廠吉陽牌白酒獲1985年徽州地區酒類評比第一名。

1985年,全縣有電力、機械、電鍍、軸承、石煤利用、汽車修配、五金、建材、森工、釀造、糧油、食品、飼料、制茶、印刷、塑膠、造紙,製鞋、服裝、繅絲、紡織、林化等20多個行業,79個工業企業(其中全民所有制15個,集體所有制24個、鄉鎮工業40個)。全民所有制職工1280人,集體所有制職工765人,鄉鎮工業從業人員650人。工業企業有中、初級技術職稱人員39人(其中工程師4人)。固定資產淨值865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635萬元,集體所有制87萬元,鄉鎮工業143萬元)。機械總能力19114千瓦(其中全民所有制16558千瓦,集體所有制639千瓦,鄉鎮工業1917千瓦)。工業總產值2047萬元,為1949年的27倍。1985年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9.02%上升為42.37%。

2012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實現7.4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30家,比上年增加4家,實現增加值3.69億元,同比增長13.7%。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生產:軸承380萬套,下降51.6%;罐頭5220噸,增長22.7%;白廠絲599噸,增長8.8%;纖維板4951平方米,下降32.1%。工業經濟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效益綜合指數為189%,同比下降54.3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9109萬元,增長4.6%;實現利稅9017萬元,下降12.7%;實現利潤總額5505萬元,增長6.8%。

2012年鞏固擴大“12555”重點企業培育成果,中繡飛梭、新達機械、金坑源紙業等企業加速發展,特色工業初具規模。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增長12.5%。工業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簽康師傅瓶裝水、LED燈具、汽車配件等項目10個,協定投資4.2億元。

絲織業

繭絲綢產業是黟縣經濟的又一支柱產業。八十年代初,從一個鎮辦集體繅絲廠起步,二十年後,黟縣已發展有桑園4.5萬畝,年產鮮繭2000噸;2013年有規模以上繅絲企業兩個,年繅白廠絲400噸,其中華盛絲綢集團的生產規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個規模以上捻線企業,年產捻線絲260噸,名列安徽省第一。

農業

黟縣 黟縣

黟縣耕地面積8249.2公頃,占國土面積的9.62%。農村經濟以傳統的林、桑、茶為主,糧食自給。桑、茶、果、竹、木等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以葉村為代表的蠶桑基地、以溪下村為代表的有機茶基地、以五里村為代表的桃業基地、以胡門村為代表的皖南花豬養殖基地。華盛絲綢、惠達食品、桃源罐頭、千磨竹業、杉森木業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竹針全國市場占有率70%以上,白廠絲產量居全省縣域前列,五溪山毛峰、“AH2糖水板板栗罐頭”等獲得安徽省名牌產品稱號。黟縣先後獲得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和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2012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902元,增長15.5%。

黟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較多,有以生產糖水板栗、箬葉、微菜乾、竹筍罐頭等系列產品的食品企業,其糖水板栗產量在全國同行中名列第一,產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縣臘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傳統手工藝製作的產品,也從手工作坊里走進大型超市。黟縣的茶葉製作久負盛名,其中以黃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遞翠眉等品種尤為出名。

建國前,由於封建制度的限制,官、商的盤剝,生產方式的落後和自然災害的侵襲,黟縣的糧食單產只有100多公斤。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的《黟縣誌》載:“歲收不給三月”。民國23年(1934年)資料記載,全縣糧食總產1262萬公斤。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僅1079.18萬公斤,單產100.5公斤;油料總產36.27萬公斤,單產16公斤。農業總產值為634萬元。

建國後,黟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採取各種改革措施,促使農業生產穩定增長。1949年,實行減租減息,1950年至1951年,進行土地改革,農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1952年,總產上升到1625.61萬公斤,1953年至1957年,實現農業合作化,農民依靠集體力量,開展農田建設,提高了抗禦災害能力,使糧食產量穩步上升,1957年,糧食總產達2036.07萬公斤,1958年,由於左的思想路線的影響和工作上的失誤,糧食生產下降,1960年,糧食總產只有1623.14萬公斤。1962年開始,經過三年的恢復調整,糧食產量有了回升,1965年,總產達2296.13萬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間,糧食總產增長緩慢。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進行農村體制改革,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5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29533畝,單產302公斤,總產上升到3908.07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2.6倍,油料總產147.71萬公斤,比1919年增長3.1倍;農業總產值達3266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為1949年的6.38倍;茶葉、蠶桑、畜牧、水產及其他農副業生產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黟縣從1953年起,糧食、油料自給有餘,1953年至1985年,全縣農民向國家提供商品糧食共26827萬公斤,食用油脂297.84萬公斤,和大量的豬肉、禽蛋、魚、茶葉、蠶絲、苧麻、香菇等農副產品。

2012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完成56608萬元,同比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21832萬元,增長4.5%;林業產值13899萬元,增長2.7%;牧業產值17543萬元,增長1.3%;漁業產值519萬元,增長117.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815萬元,增長2.2%。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的產業構成由2011年的37.8:24.7:32.1:0.4:5.0調整為的38.5:24.6:31.0:0.9:5.0。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達9950公頃,同比增長0.8%,其中:糧食種植面積5089公頃,增長0.5%;油料種植面積2890公頃,增長0.5%;蔬菜種植面積1444公頃,增長1.8%。主要農產品產量增多減少。其中:糧食總產量27001噸,增長4.7%;油料產量4001噸,增長3.9%;茶葉產量1535噸,增長3.6%;蔬菜產量20048噸,增長1.9%;藥材產量91噸,下降4.2%;瓜果產量1480噸,增長1.6%;糖料產量714噸,增長2.0%;水果產量2097噸,下降0.3%;肉類總產量5240噸,增長1.7%;蠶繭產量1759噸,下降4.5%;禽蛋產量663噸,增長1.4%;水產品產量560噸,增長16.2%。

2012年黟縣連續四年獲得“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五里桃業協會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集體”,宏村鎮、洪星鄉竹筍基地被認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毛竹筍)標準化基地”。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7家,省級專業合作示範社2家、市級示範社4家。實現農業總產值5.7億元。新增新農村建設“十有”達標村5個、基本達標村6個。

旅遊業

黟縣由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優秀文化遺產,旅遊業已逐漸成為黟縣經濟的主導產業。

全縣共有景區景點13處,其中5A級、4A級、3A級景區各2處,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省級農家樂旅遊示範點4個、星級農家樂示範戶19家市級、旅遊專業村8個,三星級以上飯店4處。擁有國家級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2家,省級1家;旅遊商品個體私營作坊150多個,形成4大類、1200多個品種的旅遊商品系列,多種旅遊商品在國家、省級旅遊商品博覽會和工藝品設計大賽上相繼獲得100多個大獎。先後獲得首批“中國旅遊強縣”、“全國文化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文化魅力旅遊名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十大縣域旅遊之星”等稱號。

2009年,旅遊接待403.16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1.63億元,旅遊商品購物市場營業收入達6000多萬元,旅遊對財政收入貢獻率超過20%。2012年旅遊接待量完成1010萬人次,增長31.7%;實現旅遊總收入75億元,增長32.5%。

社會

教育

宋、元以後,由於科舉取士及新安理學影響,黟縣讀書之風較盛。清雍正元年(1723年),全縣應童子試的多至千人。徽商經濟的興盛,進一步促進了兒童啟蒙教育的普及。清光緒年間,縣內開設的私塾很多,志書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記述。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0月,黟縣成立勸學所,為縣教育行政機構。同年,首創公立碧陽高等國小堂。此後,各地初等國小堂相繼設立,到宣統三年(1911年),有高、初等國小堂22所。民國元年(1912年),撤勸學所,設立黟縣學務公所。民國4年,改初等國小堂為國民學校。民國5年,全縣有國小24所,學生796人。民國7年,恢復縣勸學所。民國12年,勸學所改為教育局。至民國20年,有國小29所,學生1169人。多以私人辦學為主,如橫岡村吳子敬,於民國12年捐資創辦私立敬業國小;柏山村范蔚文,於民國18年捐資創辦私立蔚文國小。民國24年,裁局設科,教育由縣政府第三科管理。民國29年,國民政府頒布《國民教育實施綱要》,實行政教衛合一的國民教育制度,至民國31年,全縣國小增至54所,學生3750人。民國33年,國小為70所,學生4175人。當時,黟縣初等教育雖有發展,中等教育卻很落後,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至1945年),東吳大學附中及復旦大學附中皖校,先後在黟縣辦學,到1944年8月,才開辦黟縣縣立初級中學1所。1949年解放前夕,全縣有國民國小24所,私塾40所,學生3047人,專職教師143人,縣立國中僅3個班,學生122人。

建國後,黟縣教育事業迅速發展。1949年10月,設立黟縣人民政府教育科,1971年,改稱黟縣革命委員會教育局,1984年,改名黟縣教育局。到1985年,全縣國小增至232所,在校學生9506人,教師554人;中學13所,學生4802人,教職工294人,高級職業中學1所,學生324人;教師進修學校1所,兩校共有教職工36人。同年,全縣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6%,普及了初等教育,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幼兒教育和工農業餘教育相應發展,1985年,3至6周歲的幼兒,入幼稚園(班、組)的有3878人,入園率達69.2%,由於成績顯著,被評為安徽省少年兒童工作先進縣。全縣少年、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11.6%,達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基本掃除文盲縣標準。

2012年,全縣現有完中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獨立國中3所,完小以上國小12所,教學點21個,公辦幼稚園4所、民辦幼稚園1所。全縣現有教職工755人,其中專任教師668人(其中高中77人、中職30人、國中221人、國小299人、幼稚園41人)。全縣在校普通高中學生1100人,中職生1338人,國中生1939人,小學生3841人,在園班適齡幼兒童1783人。2012年,全縣國小、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在校生年輟學率0;國中在校生年輟學率0.62%;幼兒學前一年入園(班)率100%,學前三年入園(班)率98.89%;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留守兒童960人;國中畢業生綜合升學人數佔畢業生總數比重達94.7%以上。

2012年教育質量穩中有升,全縣高考成績有所提高,高考本科達線共176人(其中應屆152人、歷屆24人;一本33人,二本三本合計143人),專科以上達線424人,達線率為96.8%;縣職高對口升學66人報名,37人參加考試(其中已有29名學生參加了省高職院校自主招生並全部錄取)並全部達線。中考成績總體保持穩定,全縣文化課成績600分以上考生167名。

科技

建國前,黟縣沒有設立科技機構,科技工作基礎很薄弱。但民間手工業者的生產工藝技術如:東源苧麻布、焦復泰雨傘、張小泉剪刀、胡永興蚊蟲香及餘干臣創製紅茶等方面均取得一些成果。

1955年,成立黟縣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民眾性的科普宣傳和科學試驗活動,比較普遍地開展。1959年,成立黟縣科學技術委員會。1961年,成立縣農業科學研究所。1963年,縣科普組織撤銷。“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少科技人員遭受打擊迫害。

1978年5月,恢復黟縣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979年成立黟縣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工作者受到多方面的關懷和重視,鄉鎮科普協會也相繼成立,全縣科技人員,由1965年的69人發展到148人。有105名學非所用的專業人員已對口安排工作;443名科技幹部評定職稱,給予崗位津貼等待遇;有116名中青年技術骨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有104名專業人員,在體制改革中選拔擔任縣級、科局和鄉鎮黨政領導職務;並選送50多名專業人員至大專院校對口深造。1983年,西武、碧山、龍江三鄉代表,出席安徽省科普紅旗競賽表彰大會受到獎勵。1985年,全縣已有各類專業科技人員632人。

在經濟改革中,黟縣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做好科技推廣、科技諮詢、信息服務,以及協助老、山、邊、窮地區進行科技扶貧和人才培訓工作。幾年來,完成了50項科技試驗與推廣套用項目,15種專業區劃和資源普查。其中,林業區劃獲安徽省一等獎,中國三等獎。蠶桑區劃獲安徽省二等獎,土壤普查獲省二等獎。

2012年,黟縣財政用於科學技術的經費為1478萬元,比上年增長14.2%。全年共申報各類科技項目8項,其中6個項目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立項,獲得項目資金近500萬元。全年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其中2家已經通過科技部委託省級專家評審並通過認定。智慧財產權意識增強。全縣專利申請51件,比上年增長54.5%,其中發明專利9件,增長200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42件,增長40%。

衛生

2012年末黟縣共有衛生機構1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數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站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199床,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99床。衛生機構人員數29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71人;醫生數127人;執業醫師(助理醫師)111人;註冊護士81人;衛生防疫人員24人。全年嬰兒死亡率為0.006%,比上年下降0.425個百分點。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0.01%,比上年下降0.565個百分點。產婦住院分娩比率繼續保持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廣,全年農村合作醫療參加人數達74385人,參合率為99.03%,比上年提高了0.16個百分點,全年享受新農合就診補償90367人次,補償金額1683.5萬元。

城鎮建設

黟縣 黟縣

2006年黟縣開始集中實施城鎮突破戰略,2012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5.5平方公里,比“十五”末擴大近一

倍,城區路網、管網、車站、公園等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城鎮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城鎮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先後獲得2011中國最具幸福感休閒城市、安徽省文明縣城稱號。

2012年黟縣完成城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其中縣城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9.9億元,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投資9000萬元改善交通基礎設施,黃祁高速公路黟縣段、太平湖至牯牛降公路黟縣段、賽宏公路二標段等工程順利實施。投資5615萬元建成56個綠色質量提升點,旅遊公路沿線、重要節點的生態綠化水平迅速提高,環宇紅豆杉苗木基地被評為“全市最佳觀摩點”。投資7703萬元掀起重點村鎮環境風貌整治高潮,完成537幢非徽派建築改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紮實推進,對3個古村落、50幢古民居實施保護利用。

民生保障

2012年黟縣發放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公共就業服務等補貼532萬元,小額擔保貸款1722萬元,扶持自主創業和帶動就業891人。完成200 套公租房建設,安排實物配租廉租房22戶、公租房117 戶,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848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為12188名年滿60周歲居民發放養老金730萬元。新農合參合率達99.03%。投入扶貧資金4800萬元,實施扶貧項目51個,建成產業基地11個,1500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文化

黟縣建制於秦朝,自宋隸屬古徽州,是“徽文化節”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濃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極具濃厚地域文化色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篆刻、徽州祠祭、徽州彩繪壁畫、余香石笛製作技藝、利源手工制麻技藝、徽州楹聯匾額等已成功入選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九名民間藝人成功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木雕 木雕

黟縣,歷史悠久,清代著名學者俞正燮的《癸巳類稿》、《癸巳存稿》,被譽為名著;“西泠四家”之一奚岡的金石書畫,“黟山派”篆刻鼻祖黃士陵的篆刻藝術,也相當有名。

民國時期,黟縣先後曾設立過民眾教育館、青年圖書館、縣立圖書館等文化機構,規模很小,設備簡陋。

建國後,黟縣的文化工作,由縣人民政府文教科領導。1956年6月,成立黟縣人民委員會文化科。1957年4月,

復與教育科合併為文教科。1968年,文化單位改由縣革命委員會政工組宣傳小組領導。1977年3月,成立黟縣文化局至今。

黟縣的文化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的文藝方針指導下,建立了文化、新聞、電影、戲劇及圖書等機構;戲劇、文學、美術、攝影等方面,出現了一批較優秀的作品。五十年代挖掘整理的民間舞蹈“鳳舞”、“跳童”(又名“游太陽”),被列為安徽省優秀民間舞蹈節目;六十年代,縣創作的現代黃梅戲《翠林春潮》劇目,參加了華東現代戲會演;七十年代創作的現代黃梅戲《高山紅醫》、《起點》等劇本,代表徽州地區參加安徽省現代戲創作劇目的調演、會演。1982年創作的黃梅戲劇本《幽蘭吐芳》,被選為安徽省和全國戲劇調演節目,並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演出;黃梅戲諷刺喜劇《母老虎上轎》,在1984年安徽省戲劇節調演中,獲創作一等獎和文明演出獎,長春電影製片廠又將此劇拍攝為戲曲故事片。《海外赤子愛故鄉》長篇通訊,1980年評為省級好新聞稿,獲二等獎;《縣長插禁牌》報導,1983年被評為省級好新聞稿,獲一等獎。攝影作品《山鄉秀色》選入全國林業系統攝影展覽。

2011年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實施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縣級分中心工程,建成8個鄉鎮文化站,66家農家書屋,縣圖書館成功入選國家三級館,被列入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計畫”和“國家十二五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畫”,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2012年《宏村阿菊》實景演出正式公演,秀里影視村、碧山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化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基層文化事業不斷發展,碧山村農家書屋榮獲“全國示範農家書屋”稱號,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被命名為“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範點”。《出地方》民間舞蹈榮獲“第九屆浙閩皖贛四省四市民間藝術節”唯一金獎。新版《黟縣誌》出版發行。基層醫改鞏固完善,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2012年末,全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家,擁有圖書藏量6.21萬冊,文化館1家,並新增美術館1家,電影院1家,網咖13家,歌舞娛樂廳9家,音像製品經營2家,圖書出租經營3家,打字複印15家,印刷廠4家。圖書館、文化館均成功入選國家三級館。當年新建成農家書屋4家,全縣各行政村、社區及2個村民組均建立了農家書屋,總共72家,有力推動了黟縣農村農民文化健康發展。

古詩民謠

黟縣民謠很多,代表有:

1.十二月花名歌(山歌)

2.入黟吟

3.卜宅

民居

黟縣古民居的建築結構,明朝跟清朝各有特點:明朝一般是五間式的,廳堂兩側有連珠房,還有梭形月梁、丁頭拱、梭形柱,裝飾古樸;清朝一般是三間或四合式的,稍大的二進或三進,前後序列,房側設有偏房、跨院。

影視

些年來,上級宣傳部門為宣傳黟縣而拍攝的電影、電視有:《徽州小桃源黟縣》、《古黟西遞》、《雕欄玉砌今猶在》、《黟縣三雕》、《中國畫裡的鄉村》、《百歲健康老人》等。

戲劇

《母老虎上轎》是黟縣人余治淮創作的黃梅戲劇本,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了銀幕,於1986年10月20日在黟縣舉行首映式,然後在全國上映,並向東南亞國家發行。

風景名勝

黟縣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縣之一,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名人薈萃,汪勃、張小泉、俞正燮、賽金花、黃士陵、汪大燮、舒繡文等均出自於此。西遞、宏村、南屏先後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屏山和賽金花故居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遞、宏村、南屏、屏山、關麓被列入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9名民間藝人成功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黟縣山場面積7.28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85.27%,森林復蓋率達84.6%,生態環境、田園風光十分優美,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國畫裡鄉村”的美譽,先後榮獲全國首批“綠色小康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等稱號,五溪山、木坑竹海入選省級森林公園。

全縣共有景區13個:西遞(世界文化遺產、AAAAA級景區),宏村(世界文化遺產、AAAAA級景區),賽金花故居、南屏景區、打鼓嶺景區(AAAA級景區),木坑竹海、龍池灣農耕文化園(AAA級景區),屏山、關麓、木雕樓、十里桃花長廊、深沖、五里等。

西遞

西遞村位於皖南黟縣東南部,處於皖南“兩山一湖”旅遊經濟圈內,距縣城8公里,離黃山火車站52公里,黃山機場50公里,距黃山南大門43公里。西遞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築124幢、祠堂4幢、牌樓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館”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譽。鴛鴦谷自然風景區,位於西遞古民居東北方向4公里處,鴛鴦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態。河灘多潭池,絕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餘個。

西遞古民居,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西遞古民居,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2000年11月30日西遞作為“中國古村落的傑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體體現,中國民間建築藝術的寶庫”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6月25日,西遞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繼榮獲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諸多榮譽稱號。

宏村

宏村,位於黃山南麓宏村鎮,以其田園風光、古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

涵而聞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給予其高度評價:“像宏村這樣美麗的鄉村水街景觀可以說是舉世無雙”。作為皖南古村落的傑出代表,宏村於2000年11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先後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安徽省文明風景區”等諸多殊榮。

塔川

隨著2005年前後自駕游的逐漸升溫,許多原本小而散的絕美景點也越來越多被驢友們發現和傳播開來。

塔川紅葉秋韻濃 塔川紅葉秋韻濃

隸屬於黟縣宏村鎮的塔川村,它位於黟縣桃花源著名旅遊景點--宏村到木坑竹海景點途中,距宏村僅2公里,是黟縣小桃源眾多美麗富繞的自然村落中一個獨具魅力的山間村落。漫步於村中,既可以領略到山間村民

古樸純情的生活樂趣,又可以觀賞到“溪繞前屋”、“竹山鶯啼”’、“塔川洞天”等絕妙景觀。尤其是塔川秋色,是眾多畫家、攝影家創作的基地。

塔川村又名塔上。塔川村依山而建,飛檐翹角的古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遠遠望去,就好象一座寶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為“塔”之來歷; 一條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過,給小村帶來無窮靈氣,此為“川”之來歷。合起來,即為“塔川”。

土特名產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黟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黟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

豆腐,稱作“臘八豆腐”。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鬆軟,味鹹帶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配料,味則更好。“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招待貴賓時,黟縣人還將其雕刻成動物、花卉,澆上麻油,拌上蔥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盤。

食桃

黟縣民間,每年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遵照習俗蒸“食桃”,食桃是用優質秈米摻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機成米粉,用水和粉,揉成粉團,壓入模中成型,蒸熟即可食用。食桃模多用棗木、桃木精製雕刻而成,外形為桃的形狀,上面圖案各異,有麒麟送子、壽星福星和元寶等。食桃冷卻後浸入水中,久存而不變質。可整個烘烤吃,也可切片用肉絲炒,雞蛋炒,蝦米炒以及青菜炒。其味鮮美,耐飢餓。古時黟縣人外出經商,多帶食桃。

野生苦丁茶

黃山市黟泗古黟苦丁茶,採用深山天然野苦丁茶葉精製而成,採摘精細,加工技術精湛、產品外形烏綠,茶湯杏綠,爽口耐泡,先苦後醇、經科研單位測定,苦丁茶富含多酚類、三萜類、黃酮類化合物、皂甙、熊果酸、蛇麻脂醇、蒲公英賽醇及多種無機鹽、胺基酸、維生素,營養與藥理成分豐富。苦丁茶茶藥兼用。對防治心腦血管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苦丁茶有著“天然保健美操茶”、“益壽茶”、“減肥美容茶”的美稱。

香榧

香榧 香榧

黃山香榧

中國的珍稀乾果,黃山市黟縣泗溪鄉是全國聞名正宗香榧產地。它早就以殼薄、肉滿、味美、香脆可口,品質特佳、深受消費者歡迎。早在明朝時期被精選為皇宮“貢榧”,黃山香榧除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外,還遠銷日本、港澳及東南亞各國。泗溪鄉栽培香榧樹已有千年歷史,素有“千年榧樹三代果”之稱。香榧仁肉有豐實的脂肪、蛋白質、糖份及碳水化合物,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葛粉

泗溪鄉深處高山密林,雲霧繚繞。生長於高山上的野生葛草經科學加工後的葛粉是一種天然保健食品,所加工的野生葛粉呈白條狀,無污色,營養價值高,食法簡單,是清熱毒的理想食品。

苦丁茶、香榧、葛粉就生產在此地,被當地人們稱為“泗溪三寶”。

歷史名人

俞正燮,字理初,黟縣城中人。著述還有《續行水金鑒》156卷、《說文部緯》、《校補海外紀聞》、《顧氏方輿紀要》等10餘種。還參加了《兩湖通志》的撰修,並編撰了嘉慶版《黟縣誌》。

黃士陵,中國晚清時期成就很高的書畫篆刻家。黃士陵的篆刻從浙派入手,師承皖派鄧石如,融皖、浙兩家之長為一體,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黟山派”。

賽金花,晚清名妓,原名鄭彩雲,黟縣二都上軸鄭村人。

張小泉,明末黟縣會昌鄉人。其父張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聞名的蕪湖學藝。後在黟縣城邊,開了個張大隆“剪刀鋪,前店後家。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獲得銀牌獎;1915年在美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又獲獎。解放後張小泉剪刀,在全國三次民用剪評比中均獲冠軍。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
合肥市廬陽區 | 瑤海區 | 蜀山區 | 包河區 | 長豐縣 | 肥東縣 | 肥西縣 | 巢湖市 | 廬江縣
蕪湖市鏡湖區 | 弋江區 | 鳩江區 | 三山區 | 蕪湖縣 | 南陵縣 | 繁昌縣 | 無為縣
蚌埠市蚌山區 | 龍子湖區 | 禹會區 | 淮上區 | 懷遠縣 | 固鎮縣 | 五河縣
淮南市田家庵區 | 大通區 | 謝家集區 | 八公山區 | 潘集區 | 鳳台縣
馬鞍山市雨山區 | 花山區 | 金家莊區 | 當塗縣 | 含山縣 | 和縣
淮北市相山區 | 杜集區 | 烈山區 | 濉溪縣
銅陵市銅官山區 | 獅子山區 | 銅陵縣
安慶市迎江區 | 大觀區 | 宜秀區 | 桐城市 | 宿松縣 | 樅陽縣 | 太湖縣 | 懷寧縣 | 岳西縣 | 望江縣 | 潛山縣
黃山市屯溪區 | 黃山區 | 徽州區 | 休寧縣 | 歙縣 | 祁門縣 | 黟縣
滁州市琅琊區 | 南譙區 | 天長市 | 明光市 | 全椒縣 | 來安縣 | 定遠縣 | 鳳陽縣
阜陽市潁州區 | 潁東區 | 潁泉區 | 界首市 | 臨泉縣 | 潁上縣 | 阜南縣 | 太和縣
宿州市埇橋區 | 蕭縣 | 泗縣 | 碭山縣 | 靈璧縣
六安市金安區 | 裕安區 | 壽縣 | 霍山縣 | 霍邱縣 | 舒城縣 | 金寨縣
亳州市譙城區 | 利辛縣 | 渦陽縣 | 蒙城縣
池州市貴池區 | 東至縣 | 石台縣 | 青陽縣
宣城市宣州區 | 寧國市 | 廣德縣 | 郎溪縣 | 涇縣 | 旌德縣 | 績溪縣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