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香青

尼泊爾香青

尼泊爾香青(Anaphalis nepalensis (Spreng.) Hand.-Mazz.),菊科,香青屬的一種植物。廣泛產於西藏、甘肅、四川、雲南、陝西。也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尼泊爾香青
海拔:2400-4500
命名來源:[hourn.linn.soc.bot.30:136.1894]
中國植物志:75:214
系中文名:球苞系
系拉丁名:Set.NepalensesLing
組中文名:球苞組
組拉丁名:Sect.Anaphalis
亞屬中文名:香青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Anaphalis
亞族中文名:鼠麴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GnaphalinaeKeichenb.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細或稍粗壯,有長達20稀40厘米的細匍枝;匍枝有倒卵形或匙形、長1—2厘米的葉和頂生的蓮座狀葉叢。莖直立或斜升,高5—45厘米,或無莖,被白色密棉毛,有密或疏生的葉。下部葉在花期生存,稀枯萎,與蓮座狀葉同形,匙形,倒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7厘米,寬0.5—2厘米或較大,基部漸狹,邊緣平,頂端圓形或急尖,中部葉長圓形或倒披針形,常較狹,基部稍抱莖,不下延,頂端鈍或尖,有細長尖頭;上部葉漸狹小;或莖短而無中上部葉;全部葉兩面或下面被白色棉毛且雜有具柄腺毛,有1脈或離基三出脈。頭狀花序1或少數,稀較多而疏散傘房狀排列;花序梗長0.5-2.5厘米。總苞多少球狀,長8—12毫米,寬15—20毫米,較花盤長;總苞片8—9層,在花期放射狀開展,外層卵圓狀披針形,長3.5—5毫米,除頂端外深褐色;內層披針形,長7—10毫米,寬2.5—3毫米,白色,頂端尖,基部深褐色j最內層線狀披針形,長5—8毫米,有長約全長三分之一的爪部。花托蜂窩狀。雌株頭狀花序外圍有多層雌花,中央有3-6個雄花;雄株頭狀花序全部有雄花,或外圍有1—3個雌花。雄花花冠長3毫米,雌花花冠長約4毫米。冠毛長約4毫米,在雄花上部稍粗厚,有鋸齒。瘦果圓柱形,長1毫米,被微毛……。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尼泊爾香青尼泊爾香青

產地分布

廣泛產於西藏、甘肅、四川、雲南、陝西。也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尼泊爾香青在西藏民間用為治咳藥。在四川俗名清明草。

菊科、香青屬植物

香青屬(Anaphalis DC.),菊科,約8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中部、東北部及南部,少數幾種分布到北美洲和大洋洲,歐洲只有引入栽培的種,我國有60餘種,廣布於南北各地,而西南尤盛。多年生草本,喜生於高山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