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所屬地區: 廣東 · 深圳
文化遺產名稱:沙頭角魚燈舞
遺產編號:Ⅲ-13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深圳市
遺產級別: 省
舞蹈介紹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的沙欄嚇村,是漁民出於對美好生活的祈望,祈求媽祖女神保佑豐收而根據魚的習性,發揮豐富想像創作出來的一種舞蹈藝術表演形式,成為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經過沿襲,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魚燈舞的道具製作精巧。所用的魚燈用竹籤和布料紮成,長約1-2米,造型和圖案來自海里不同的魚類,並帶有三段“關節”,是一出活靈活現的民間“海底總動員”:傳統的魚燈內部點上蠟燭,現代往往用電燈代替,表演的時候,魚燈點亮,演員蹲成馬步,用魚燈遮住身體,仿佛色彩斑斕的魚兒搖頭擺尾,自由自在地游弋,美麗的紅鯉,機靈的沙雞魚,蠻橫霸道的黃鱧角……民間藝人們用驚人的藝術表現力,生動表現魚兒喜怒哀樂的情緒,在舞台上呈現充滿生命力的海底世界。魚燈都是先用竹篾紮成魚的形狀,糊上紗紙,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再塗上桐油,在魚腹之下裝一條20厘米長小棍,演員以此舉魚燈起舞。
藝術特色
沙頭角魚燈舞是不同於我國其他魚燈舞的一種頗具嶺南特色的廣場舞蹈藝術,起源久遠,對研究嶺南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審美學、民俗學、信仰崇拜等都有較高的價值。客家話“魚”、“吳”諧音,寓意特殊。新魚燈啟用前和每次表演前,需在吳氏宗祠舉行開光儀式,成為“神魚”。每逢元宵、中秋佳節等傳統節日的晚上,在鑼鼓、螺號等樂器的伴奏下,沙欄嚇村吳氏族人就會舞起魚燈,表演群魚反抗霸王魚的故事,舞蹈情節短小精悍,舞者清一色為男子,舞姿生動活潑,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2008年沙頭角舞魚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代表
作為“沙頭角魚燈舞第一人”,吳觀球自1956年開始隨吳勝源學藝,掌握魚燈舞的表演技藝,具備表演整場故事及配樂譜調、魚燈道具製作等相關工藝。在1958年至1960年曾到過廣州、佛山、惠陽等地表演。目前在村內擔任魚燈舞總教練,與其他老藝人一起輔導後輩學習魚燈舞舞步、魚燈道具扎作等技藝,並經常外出表演宣傳,曾榮獲深圳市第七屆“鵬城金秋文化藝術節”金獎,及在廣州舉辦的“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節”金獎。
吳觀球熟諳魚燈舞表演藝術特徵,能站低馬、八字腳功架,手舉魚燈配合鑼鼓樂聲模仿水中魚兒的形態,配合魚燈擺動的姿勢,做出“鏟沙”、“跳躍”追逐搏鬥等動作。整個場面動作交叉巡迴,形成魚貫壯舞姿,體現魚群在海洋世界裡歡快和弱肉強食的搏鬥情景,看過的人無不稱好。
漁民出身,先後從事過個體經營、參與過舊城改造工作的吳觀球對維護本村珍貴的文化傳統不遺餘力。評選過程中,非遺專家對其長期致力於保護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對魚燈舞進行挖掘工作,教導和傳承後輩魚燈藝術予以高度評價。
魚燈舞已由家族式傳承發展為地域性傳承,由於保護得當,魚燈舞在較大程度上恢複本來面目,且與深圳另一非遺項目“麒麟舞”密切結合,成為深圳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項目。
傳承發展
魚燈舞的非遺申報之路始於2006年,屬廣東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沙頭角魚燈舞是廣場男子群舞,專門在晚上表演,是一項生活化的藝術,深深根植於深圳本土,已逐代傳承11代。深圳魚燈舞是不同於我國其他地區魚燈舞的一種頗具嶺南特色的廣場舞蹈藝術,對研究嶺南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審美學、民俗學、信仰崇拜等都有較高的價值。”
隨著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較大改變,部分舞蹈流程、動作已經面臨失傳危機。為保護魚燈舞藝術,鹽田區成立了專門保護小組,不僅深入尋找、補充、完善魚燈舞的歷史資料,進行靜態保護;還加大資金投入,定期組織魚燈舞表演,提高居民對傳統藝術的認知度和情趣度。據了解,以培訓魚燈舞表演人才的計畫已經實施,沙欄嚇村也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