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說
魚燈歷史悠久,至今已達六百餘年。相傳,朱元璋平定寧越後,在建康(南京)登基,改國號為明,稱洪武皇帝。派徐達率兵北上征遼,拒達子南侵;派胡大海經略浙東驅逐倭寇,保民平安。歷史傳說歌中記載:“正月裡來鬧魚燈,洪武兵馬到浙東。先行大將胡大海,殿後督軍常遇春”。胡到浙東後,在沿海築城設寨,練兵抗倭,給寇以重大打擊。敵酋為侵占中國領土,掠奪人民財產,集中戰船火炮,在大目洋擺開戰場。倭寇仗著船堅器利,又有武士道精神,趁著漲潮,順勢向明軍衝來。明軍初習海戰,又逢潮漲逆流,難以抵抗,胡大海哀嘆:“我胡大海,屍體就要浮(諧音胡)在大海里了”。突然,狂風大作,巨浪滾滾,潮水由漲變退,洶湧的巨浪朝倭船衝來。沖得敵船人仰馬翻,紛紛落水。水中又游來一群堅牙利齒的鯊魚、馬鮫、海鰻,撕咬倭寇。胡大海抓住戰機,順勢拚命衝殺。殺得倭寇損兵折將,倉惶敗退。胡大海化險為夷得勝上岸,驚喜異常,但不解潮水由漲變退之意。詢問當地老漁民。那老回說:“海龍王勤力興雲致雨,保佑黎民百姓。鰲魚主宰潮水漲落,保船隻平安出入。這次潮水突然返退,那是鰲魚翻作浪幫助大明朝也。”胡大海將鰲魚助明的事據實上奏朝廷,洪武帝聞之大喜,敕賜鰲魚龍頭魚身,封安海神。從洪武2年(1370)開始,石浦逢年過節,遇重大喜慶祀典,龍燈在前,龍頭魚身的魚燈居二。這次中國漁村開業慶典的導演,用心良苦,安排在慶典表演節目中龍燈在前,魚燈居二,也出自這一歷史傳說典故。傳承與發展
滾龍燈、跑馬燈和舞魚燈,都是石浦民間的漢族傳統節目,深受漁民的喜愛。東門島、延昌、番頭一帶的漁民,世代耕海牧魚。舞魚燈的習俗,是石浦最具地方特色的漢族民間舞蹈,也是傳統性的有益的大眾娛樂活動。在當地來說,風調雨順,魚蟹滿艙,就是好年景,就是喜慶年歲。魚與“年年有餘”、“富足有餘”的“余”字諧音,故“魚”便在人民心目中成了幸福、美滿、吉祥的象徵。舞魚燈活動托物寓意,寄託著廣大漁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願望,表現了漁業豐收喜慶的共同心理。
舞魚燈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魚圖騰舞蹈。東漢張衡寫的《西京賦》就有魚化龍、龍化魚的生動記載。由此可見,1700多年前,西漢京都長安,魚燈、龍燈及魚龍文藝已盛極一時。
魚燈舞
魚燈舞作為向神靈反映漁民心中對海盜惡行的一種控訴,祈求天后保佑,成為許多地區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等地,為漁民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必備節目。魚燈製作精巧用竹篾紮成魚狀,糊紙繪彩再塗上桐油,下裝短棍,舉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魚群。伴奏樂器有鑼、鼓、鈸、鎖吶、螺號等。傳統的魚燈舞共有二十五條魚,現今精簡為十八條。魚燈舞一度面臨失傳,二零零三年間經過村民進行發掘、整理、排練後,終能承傳下來。“沙頭角魚燈舞”日前通過了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溫州樂清魚燈舞,通常以十二盞魚燈組成一隊,俗稱“十二化龍”。魚燈是仿照江海中幾種魚類形狀製成,紙糊蔑骨,以彩色繪鱗,上留口子,中間插蠟燭照明,下裝木柄,供巡行或舞蹈時握持。洞頭海島的魚燈舞比較出名。他們表演各種魚類的個體和群體的泅水等動作,舞蹈造型十分豐富,有黑魚燈、鯧魚燈、黃魚燈、龍蝦燈、螃蟹燈等等;並製成10條獸面魚燈,即金龍魚、銀龍魚、雙合魚(一身兩頭,合二而一)、虎頭魚、象頭魚、麒麟魚(1對)等,保留了古代濃厚的神話色彩。青田魚燈舞
浙江省麗水地區青田縣的民眾,每逢喜慶節會都以舞魚燈為樂。以水產品的形象製作的青田魚燈以道具製作精美、舞蹈形象生動、表演粗獷奔放聞名浙江。由兩顆紅珠領頭,稱為“頭魚”、“二魚”的兩條紅鯉隨後;接下的有鮶魚、鰱魚、草魚、鯽魚、田魚、塘魚、石斑魚、膂甲魚(虎魚)、金魚、青龍魚、灘婆、蝦、河豚、金蟾、蟹等等。魚燈舞以走陣為主,有“編籬陣”、“二龍噴水陣”、“抲三拗”、“四角循”、“五梅花”、“六角循”、“鯉魚搶珠”、“剪刀陣”、“眾魚結龍”、“跳龍門”,分“春色戲水”、“夏魚跳灘”、“秋色泛白”、“冬魚結龍”、“鯉魚跳龍門”五段。眾魚時而起伏游曳、時而上跳下竄、時而側身“泛白”、時而碰頭擺尾。走陣中,舞得活、舞得快,活靈活現地突出不同水產品的個性,如舞蝦燈者彎腰馬步全蹲、橫向彈跳,燈具接近地面,謂之“江蝦退緊水”;舞河豚燈者頭朝下、尾朝上,舞者不停地轉動豚魚的頭、下蹲小跳。
相傳元末群雄競起,青田縣南田的劉基,暗地招募義兵,以魚燈舞形式操習兵陣,後率部投奔朱元璋,成為明代開國功臣輔朱建立明朝。從此青田魚燈的開始興盛。
玉環魚燈舞
歷史沿革
每逢春節,玉環島上處處鼓樂喧天,各種燈舞紛呈豐彩。在諸如龍燈、馬燈、八蠻、獅子等獸形燈舞之外,說句真話,海邊人還是偏愛“西台魚燈”。每逢新年,坎門漁鄉各家各戶的大人上輩,都要為兒孫們購置一隻小紙燈,或自製較小型的魚燈,俗稱“燈籠仔”。每到天黑,漁家小孩們就在燈內插燭點亮,在村口路頭去等著魚燈隊,然後就成群結隊地尾隨著,致使鱗鰭閃爍的魚燈隊後面,還拖著一條長長的燈“尾巴”。當魚燈隊在海灘、曬場、庭院或街口戲舞時,場外是一圈由小燈圍成的燈牆,煞是好看。清光緒六年《玉環廳志》中有一段記述:“制禽獸鱗魚各種花燈入人家串演戲陣,笙歌達旦,環觀如堵。”說的就是這回事。我們在少年時,也經過這種場面。
從本質上說,西台魚燈及魚燈舞都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貨。據調查,當地民眾大多是閩南漁民的後裔,他們的祖先在清同治5年玉環設廳展復前,就已經在這裡定居了。大約400多年前就已將魚燈從福建東山島原籍傳入。當地漁民數百年來一直繼承祖業,從事海洋釣捕作業等,(又根據本地的特點,兼事海塗攔網、放罱流刺等)。生產形式的增進和捕獲品種的增加,拓展了他們藝術想像的空間,致使燈具製作、舞姿、舞式等,也不斷地得到改進,脫穎出許多嶄新的舞蹈程式和形式,另開了一番新生面,並年復一年地相因承襲,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習俗性活動。
這種習俗性娛樂活動,據說可以追溯到海洋漁民早期的圖騰崇拜,起源於對於海龍的敬畏、崇拜以及對被捕獲物的祈禱和表達對於獲得豐收的意願,既有娛“神”的功能,又能用以自娛。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巫”的意識已被淡化,而以魚燈和魚燈舞表現“吉慶有餘(魚)”和豐收的喜悅;在新年的活動中,又包含著“連年有餘(魚)”的寓意。它在長期的節俗活動中自然形成的這種民眾意識的轉移,為易俗移風,建立社會新風尚,揭示了可能。魚燈隊所到之處,鼓樂喧天、魚躍龍騰、金鱗閃爍、銀鰭熠熠,一派歡樂、昇平的節日景象;一幅歡快、祥和的漁區生活畫卷。
魚燈製作
魚燈的製作,不但講究形似,也追求神似。通常是在“T”式木架的橫樑上,用細竹篾按各種圓體海魚的形態扎制輪廓,蒙上白漂布,再按照各種海魚的首尾身形,鱗鰭皮色描線著色,製成鰲龍、黃魚、馬鮫、免魚、烏侯、海豚等燈具。燈內可以燃插蠟燭,或裝上小燈泡,夜間舞動,最是壯觀。扎制魚燈,坎門老藝人許雲玉可算是一位高手了。西台前台、後台的魚燈,幾乎每年都由他製作。老人故世後,他的兒孫也繼承了這番手藝,但總不及老先生的好。
魚燈舞
魚燈隊的各種燈具都備雙數。舞燈人各執一具魚燈,分成兩個順序對應的佇列。隨著輕鬆熱烈的吹打樂聲,各佇列中的海豚先行亮相清場,然後由龍珠導引,敖龍登場,各種魚燈尾隨而出。圍繞“鰲龍搶珠”這一情節過程,舞燈人腳踏碎步或小跑步,手舉魚燈輕輕擺動,模仿魚類在水中悠遊的姿勢,或首尾銜接,招招搖搖;或交叉迴環,魚貫而行。其主要陣式有“流水陣”、“跳龍門”、“走四角”、“五路梅花”、“十字交叉”等。魚燈舞的主潮是“銜珠”。這時,張著大口的“龍頭”已將龍珠“銜”在口中,舞珠人席地而臥,仍仰舉著龍珠,躲躲閃閃,企望掙脫,其他魚燈環繞周圍,或推波助瀾,或結夥嬉鬧,整個場面氣氛驟增,動人心魄。圍觀的人一邊喝彩,一邊把鞭炮、火花、焰火等“火力”集中射向場中。這時,只有押陣的“海豚”可以保護其他舞伴,甚至將可能造成傷害的鞭炮扔出場外。到龍口“銜”定龍珠了,整場舞蹈提示的,便是一種悠然滿足的情態。
西台魚燈有兩隊,分別在前台、後台兩地,並各有其特點。前台的魚燈表現上比較奔放、渾實,場面也較開闊、寬鬆;而後台的魚燈則比較細膩、靈活,活動幅面也較小,故而也適合女子舞跳和在舞台上表演。
現狀
魚燈隊在過去一般由當地社廟組織,所以,活動儀式中難免要被沾上一些封建迷信的成份。解放後,勞動人民當家作主,掃除了封建糟粕。在魚燈舞的組織上,則一般都由村、社等生產組織或集體集資操辦,更因為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不斷獲得新營養,不斷地加工提高,成為新的社會習俗的一個方面。近幾年來,西台魚燈曾參加地區調演獲獎,曾被江蘇電視台拍攝進專題節目,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編輯部收進錄像資料,在今年我縣科技興島活動中,也出盡了風頭。我們相信,它同我國其他優秀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一樣,其生命力,將是無窮盡的。節日
石浦人民在春節、元宵節和“六月六”廟會期間,都成群結隊地歡舞魚燈。其間有表現魚化龍的鰲魚燈、黃魚燈、鯧魚燈、鰳魚燈、鯉魚燈、鯽魚燈、蝦燈和烏賊燈等。紅的、黃的、白的、綠的……異彩紛呈,栩栩如生,盞盞燈里點燃著蠟燭,銀光閃爍,美麗多姿。舞魚燈的隊伍十分壯觀,有牌旗、牌燈、彩旗、花燈、樂隊等。20多名青年小伙子頭裹白巾,身穿對襟襖,腰扎綢帶,興致勃勃地人手高舉一盞魚燈沖盪迴旋,魚貫歡舞。此時,鑼鼓樂隊使勁敲擊,號角喧天,鞭炮齊鳴,絢爛多彩,熱鬧非凡。小伙子們英武靈活,舞技精湛。在通紅的籃球大的“魚珠”帶領下,魚燈的平、側、臥、翩、沉、浮等靈活自如的舞姿,各種穿花隊形互相穿織頻頻嬉舞的情景,表現了風和日麗、魚群歡躍、暢遊大海的美景。這時,“轟”“轟”煙花爆竹四起,焰火噴射,遠遠望去,只見魚燈反撲、騰挪、翻滾、進進退退,時起時伏,上下翻舞,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最後,在萬點火花中,金燦燦的一群魚兒舒展身子,搖著尾巴,奔游在百丈懸波,衝浪西躍,把魚燈舞推向了高潮。接著就是一片歡天喜地鼓掌喝彩的聲音。
舞魚燈這一傳統的漢族民間舞蹈形式,給石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