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

馬拉松

馬拉松,(Marathon),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折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分全程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原本馬拉松比賽不設世界紀錄,只有世界最好成績。但國際田聯(IAAF)為了刺激公路比賽的發展,決定從2004年1月1日開始,設立馬拉松、競走等公路比賽的世界紀錄。它是一項考驗耐力的長跑運動。現在規定的長度是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碼。全世界每年舉行的馬拉松比賽超過800個,大型的賽事通常有數以萬計的參與者,多數人以健身休閒為目的。

基本信息

概述

馬拉松(marathon)是一項考驗耐力的長跑運動。現在規定的長度是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碼。全世界每年舉行的馬拉松比賽超過800個,大型的賽事通常有數以萬計的參與者,多數人以健身休閒為目的

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於此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馬拉松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優勝者以2小時58分50秒的時間跑完了全程,當時的距離是40公里200米,比賽距離在以後的奧運會中都有不同。直到1920年,42.195公里才成為正式馬拉松跑的距離。

歷史起源

馬拉鬆起源 馬拉鬆起源

馬拉松運動和傳奇是分不開的,同時馬拉松的歷史也是有爭論的。

前490年,希臘聯軍在馬拉松戰役中擊敗入侵的波斯軍隊,取得希波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傳說希臘士兵費迪皮迪茲(希臘語:Φειδιππίδης)帶傷從馬拉松跑回雅典宣布勝利,之後力竭而死。然而,根據在馬拉松戰役當年出生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錄,雅典傳令兵費迪皮迪茲奔跑的路線是從雅典到斯巴達,目的是請求斯巴達的援助,並跑回雅典,往返距離共240公里左右。

馬拉松的傳說首次被記載於公元1世紀時普魯塔克的雜文On the Glory of Athens,他引用了赫拉克利德斯(希臘語:Ἡρακλείδης ὁ Ποντικός)失傳的作品,給那名傳信的士兵取名為Thersipus of Erchius或 Eucles。

奧運會馬拉松

• 在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設立馬拉松比賽的想法,來自於法國歷史學家米歇爾•布萊爾(法語:Michel Bréal)。這個想法得到了現代奧林匹克創始人顧拜旦的大力支持。希臘人斯皮里東•路易斯(Σπυρίδων "Σπύρος" Λούης)以2小時58分50秒贏得了第一屆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冠軍。

• 女子馬拉松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是在洛杉磯的1984年夏季奧運會。美國的瓊•本諾伊特(Joan Benoit)贏得了比賽,成為現代奧運會中第一個女子馬拉松冠軍。她的時間是2小時24分52秒。

• 從第一屆現代奧運會開始,把男子馬拉松比賽放在最後進行就成為了一項傳統,而且終點都設在主體育場內。

2004年夏季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重新還原了第一屆奧運會的路線,從馬拉松鎮到雅典,終點在帕納辛奈科體育場(Παναθηναϊκό στάδιο),並把頒獎儀式安排在閉幕式上舉行。

• 男子馬拉松紀錄是2小時03分23秒。由肯亞選手威爾森•克伊普(Wilson Kipsang Kiprotich)在2013年柏林馬拉松上創造。

• 在最初4屆奧運會的馬拉松賽比賽當中,其距離都是由組織者隨意制定的。1896年雅典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距離不足40公里;1900年巴黎奧運會,距離大約是40公里;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距離大約是41公里。直到1908年倫敦奧運會,這屆馬拉松的起點設在溫莎城堡,終點設在白城(White City)運動場內。賽道全長42.195公里,此後的奧運馬拉松賽事均以此長度為標準。

比賽規則

賽制

馬拉松 馬拉松

馬拉松比賽的標準長度由國際田聯在1921年正式確立,為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碼。

1980年代後,半程馬拉松(21公里)在民間興起。

由於馬拉松比賽在公路上進行,賽道情況不同,因而有很長的一段時期沒有設立“世界記錄”,而只有“世界最佳成績”(或“最佳時間”)作為跑手的成績紀錄。直到2004年,國際田聯正式採用馬拉松世界紀錄,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

2013年9月29日進行的柏林馬拉松賽事中,肯亞選手威爾森·克伊普衛冕成功,並且將世界紀錄推進至2:03:23,成為新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英國選手拉德克里夫(Paula Radcliffe)被正式認定為女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成績為2小時15分25秒。

規則

選手的身體情況需得到比賽醫療機構的認可,方能參加比賽。

馬拉松比賽的起點和終點設在田徑場內,絕大部分跑程則在公路上進行,一般採用一個轉折點的路線或環行路線,既可以採用起、終點在同一地點的往返路線也可採用起、終點不在同一地點的單程路線。

沿途設有里程碑、飲料站和路標。比賽路線應選擇平坦的大道,避免橫穿鐵路、鬧市。每隔5公里設一飲料站並報告時間,兩個飲料站之間設供水點。

賽事魅力

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賽場地的開放。其他體育項目,只要是可以用來比賽的,要么是似曾相識的一塊地,要么是司空見慣的一個圈,而馬拉松賽的場地多從城市道路選取,對參賽者來說,每跑一步、每過一段都是不同的風景。

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對參賽者的包容。其他體育項目,只有同等選手才能同場競技,業餘愛好者幾乎不可能與專業運動員pk,而馬拉松賽不同,無論專業運動員還是業餘愛好者,大家都可以擠在一起比賽。

馬拉松的魅力顯然不止兩個,但不可否認,正是開放與包容這兩個原因,讓馬拉松給人們帶來了更多歡樂。

選手要求

身體條件

(一)身材不高、體重較小並非是不利條件
馬拉松選手的身材,一般比其他競賽項目的選手身材低矮一些。

(二)胸圍指數要大
胸圍指數=(胸圍/身高)*100%,

胸圍指數大就是意味著位於胸腔中的心臟和肺臟非常發達,因此可以認為,天生胸圍指數大,從身材上來說是適合做馬拉松選手的天賦條件之一。

(三)超群的呼吸循環系統
身高、體重、胸圍指數是外觀特徵,但馬拉松選手在適應性上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呼吸循環系統,即肺、心臟的機能。

(四)肺活量與體重比要大
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肺活量/體重)*100%,肺活量與體重比指數天生較高的人適合從事長距離跑項目。這種結論對於選手是否適合跑馬拉松也是適用的。

關於肺活量,安靜時人體出入肺臟的空氣量約為400ml(一次呼吸量),在此基礎上再努力猛吸,還可再吸入約1700ml(預備吸氣量),而在呼出之後還可更進一步呼出1600ml(預備呼氣量)。肺活量就是這些項目的總和,

肺活量=一次呼吸量+預備吸氣量+預備呼氣量。

肺活量雖然不能直接表示呼吸機能,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肺活量大是有利的。普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為3000-4000ml,成年女子為2000-3000ml。田徑選手中投擲選手的肺活量特別大,有的超過6000ml。

(五)強健的腸胃和肝臟

在馬拉松訓練和比賽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為了補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機能,強健的腸胃是非常有利的。在人們吸收的營養成分中。糖質(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分解為糖原,並儲存於肝臟和身體各部位的肌肉中,在運動中首先消耗肌肉內的能源,其次儲存於肝臟中的糖原將通過血液給予補充。

對於馬拉松選手來說,能源的儲存能力和補充能力強是極為重要的。腸胃的優劣也許先天的因素居多,但是能源儲存和補充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提高的。

基礎能力

馬拉松跑可以說是有志於長距離跑項目運動員的終極目標和嚮往的彼岸。在那裡存在著很多未知的可能性,並且能夠想像作為一個運動員完成自己理想後的喜悅心情。

但是對於年輕的運動員和未經系統訓練的運動員來說,馬拉松跑卻是一項非常艱苦的比賽項目,因此長距離跑選手在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必須經過系統的訓練,具備了長跑能力(速度和耐久力),並在調整好身體和精神狀態後再去參加比賽,而不應該僅是下了決心或對馬拉松跑有所憧憬就去參加比賽。準備不充分就去參加比賽的選手也許對馬拉松跑失望或產生錯誤的認識,這是由於自己把自己的夢想打破了的緣故。

精神力量

不論是何種體育運動項目,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選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須具備能夠經受精神上和肉體上各種痛苦的忍耐力和能夠控制自己的自制力,並且經常表現出對競爭的新鮮熱情,保持著不斷地向自己的最終目標努力的情緒。

但是,生來就具備那樣高尚精神的人是很少的,必須通過運動員自身的體驗,或者受到教師、教練員、老前輩以及電影和書籍的影響,使得運動員在精神方面逐步成長,並且形成作為一個運動員應具有的性格。

另外,通過每天按部就班的訓練,有規律的日常生活以及比賽時的體驗進一步在精神上受到折磨,從而養成自信而謙遜的精神狀態。

有人說“馬拉松跑是孤獨的競賽,自己與自己鬥爭”。馬拉松比賽不需要什麼競技用具,只需要運動員自己的身體,在比賽條件上是平等的,裁判是完全公平的,強者總是能夠取勝。

精神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備的東西,而是通過訓練,作為後天的一種社會性而逐漸培養出來的,

在馬拉松比賽中精神力量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是成為優秀選手的基本條件之一。

觀賽禮儀

(圖)馬拉松 馬拉松

在馬拉松比賽中,觀眾可以在賽道兩側為運動員加油鼓勁兒,但是還必須要注意一些觀賽禮儀。  

不能隨便給運動員遞水 

在觀看比賽時,一些觀眾出於好心會將自己手中的水遞給運動員,這是嚴格禁止的,因為運動員不能隨便飲用非組委會提供的水或飲料。觀眾遞水的舉動不僅不能幫運動員,反而會導致他們被判犯規甚至出局。  

不能隨便越過線 

和在體育場看比賽一樣,觀眾不可以隨便越過線,不可以衝到賽道上或者穿越賽道。  

文明加油不起鬨 

運動員跑過身邊時,觀眾應鼓掌、加油、叫好,不鼓倒掌、不起鬨。觀看過程中不大聲喧譁、喊叫,叫好時要語言文明,熱情大度。  

不放氣球和風箏  

因為比賽期間電視媒體會全程現場直播,有時候甚至需要直升機進行航拍,因此比賽期間在起點及賽道沿線周邊區域嚴禁懸掛或放飛升空氣球,嚴禁放飛風箏。賽道沿線住戶不要在室外晾曬衣物。  

注意不要擁擠踩踏

馬拉松賽時會進行相應的交通管理,其間除持有馬拉松賽車輛通行證的機動車外,嚴禁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橫穿比賽路線。嚴禁觀眾擁擠、踩踏;嚴禁在比賽路線占道經營、擺攤設點、占道停車;嚴禁往比賽路線投擲物品,要保持道路整潔。

世界前十排名

男子

成績姓名國籍時間地點
2:03:23威爾森·克伊普 (Wilson Kipsang Kiprotich) 肯亞2013.09.29柏林
2:03:38派屈克-馬考 (Patrick Makau) 肯亞2011.09.25柏林
2:03:59格布雷西拉西耶 (Haile Gebrselassie) 衣索比亞2008.09.28柏林
2:04:27Duncan Kibet 肯亞2009.04.05鹿特丹
2:04:27James Kwambai 肯亞2009.04.05鹿特丹
2:04:55Paul Tergat 肯亞2003.09.28柏林
2:04:56Sammy Korir 肯亞2003.09.28柏林
2:05:15Martin Lel 肯亞2008.04.13倫敦
2:05:24Samuel Wanjiru(薩繆爾-瓦尼魯) 肯尼亞2008.04.13倫敦
2:05:30Abderrahim Goumri 摩洛哥2008.04.13倫敦

女子

成績姓名國籍時間地點
2:15:25Paula Radcliffe(拉德克里夫) 英國2003.04.13倫敦
2:18:47Catherine Ndereba 肯亞2001.10.07芝加哥
2:19:12野口水木(Mizuki Noguchi) 日本2005.09.25柏林
2:19:19Irina Mikitenko 德國2008.09.28柏林
2:19:36Deena Kastor(迪娜-卡斯托爾) 美國2006.04.23倫敦
2:19:39孫英傑 中國2003.10.19北京
2:19:41渋井陽子(Yoko Shibui) 日本2004.09.26柏林
2:19:46高橋尚子 (Naoko Takahashi) 日本2001.09.30柏林
2:19:51周春秀 中國2006.03.12首爾
2:20:42Berhane Adere 衣索比亞2006.10.22芝加哥

技巧和策略 

(圖)馬拉松 馬拉松

馬拉松比賽更多的強調重在參與。大多數參賽者關注的是其個人紀錄(俗稱PR)和在年齡組裡的名次,還有一些人的目標只為了完成比賽。

馬拉松賽跑的戰術包括全程跑和走-跑戰術,還有一種介於中間的方法是從一個供水站跑到另一個供水站,在飲水區則步行,以確保把水喝完而不會灑掉。2007年美國的馬拉松平均完成時間為:男子4小時29分52秒,女子4小時59分28秒。

變速跑戰術是一種較為另類跑法,這種戰術不是為了創造個人最佳紀錄,而是一種擾亂對手、消耗對手體力的手段。

參賽者們的另一個目的是跑進一定的時間段。例如第一次參賽者往往試圖跑進4小時範圍內,競技運動員則可能嘗試在3小時內跑完。其它的參照標準可以是重大賽事的參賽資格時間:波士頓馬拉松是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要求有認證的資格時間方可參加比賽;波士頓馬拉松18-34歲年齡組規定的資格時間為男子3小時05分,女子3小時35分;即最近一年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次波士頓馬拉松組委會認可的賽事,才能獲得參賽資格。紐約馬拉松規定的資格時間比波士頓的還要短10分鐘。這兩個賽事規定時間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限制人數和保證足夠的場地,大多數的比賽並不要求資格時間。

訓練

很多教練認為馬拉松訓練的重點是長距離跑。業餘選手通常會在每周最長的一次訓練中跑20英里(32公里),每周總里程數達到40英里(64公里)。里程數是從少到多慢慢增加的,這也是量力而為的,有經驗的跑手可能會跑更多。大量的長跑訓練能夠獲得良好的耐力和比賽成績,但同時也帶來了運動傷害的風險。職業運動員的每周訓練里程數超過100英里(160公里)。

很多馬拉松訓練計畫至少持續五個月,開始逐漸增加訓練量(每兩周),最後到比賽前的1-3周為休整期,為恢復充分的體力而減量。對於只希望能完成比賽的新手,建議訓練時間為每周4天,最少持續4個月。很多教練建議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數不要超過10%,他們也建議在開始馬拉松專項訓練前有過6周以上的跑步經驗,以讓身體適應新的節奏。

速度訓練屬於專項訓練,能使跑步者適應比賽時的配速,以自己的目標時間完成比賽。常見的訓練法有:法特萊克跑(Fartlek,又稱“變速跑”)、間歇跑山坡跑,和乳酸閾(lactate threshold)訓練(或稱“無氧訓練”)等等。

力量訓練有助於提高速度,核心力量的訓練(Core Training)是最重要的部分,強壯的核心能夠有效預防受傷 。馬拉松運動員的身體核心主要是軀幹,臀部和腰腹部。

交叉訓練(Cross-training)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種積極的恢復法或輔助訓練法,即通過參加其它的有氧運動(如游泳腳踏車登山等),減少重複跑步的乏味感,並鍛鍊不同肌群。

過度訓練是指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無法從緊張訓練中恢復的結果。過量的訓練會導致適得其反,而且受傷的可能性會更高。

賽前準備

在賽前的2-3周,跑手們通常會把每周的訓練量減少到比以前的要少50%-75%,並且至少完全休息幾天,讓身體從高強度訓練中恢復。長距離跑應在比賽前兩周停止。 

很多跑手在賽前幾天會進行能量儲備(Carbohydrate loading),即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讓體內貯存更多的糖原。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麵條米飯烤馬鈴薯蔬菜水果等。賽前兩天碳水化合物的比重甚至可以增加到進食總量的70%-90%;同時要注意多補充水分,防止身體脫水

心臟風險

(圖)馬拉松 馬拉

一份1996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一個馬拉松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中,發生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幾率大約為1/50,000;這被研究者們認為是非常小的機率。根據這項結果,報告還表示,為參加馬拉松比賽而做心臟檢查是沒有必要的。但是,這個研究報告並沒有評估馬拉松對心臟健康的總體影響。

2006年,在一次對60名業餘馬拉松參與者的研究中,測驗了跑完馬拉松後他們體內的一些肌鈣蛋白(能檢驗出心臟損傷或心臟系統紊亂),並且在賽前和賽後都為他們做了超音波掃描。結果顯示:在這60人的測試樣本裡面,賽前每周跑步少於35英里(約56公里)的,很有可能存在心臟損傷或心臟系統紊亂;然而每周跑步多於45英里(約72公里)的,卻很少或者沒有檢測出心臟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經常性的跑步對健康非常有益”,包括能降低50%的心肌梗死風險。此外,這些研究只涉及到了馬拉松,和其他形式的跑步無關。而馬拉松被認為是一項對耐力的考驗,它對心臟的壓力比其它更短的跑步活動要大,所以這可能是對那些研究結果的解釋。還有一項研究調查了在鍛鍊時發生心肌梗死的個體,指出長期缺乏鍛鍊的人在運動時發生心肌梗死的機率比經常鍛鍊的人要高50倍。

2007年,28歲的馬拉松名將瑞安·謝伊(Ryan Shay),在早前的美國奧運選拔賽中突然暈倒,後經搶救無效死亡。他的死被報告為可能是由於先天性心臟異常,或心臟結構上的缺陷引起的。

超級馬拉松

超級馬拉松(Ultramarathon),簡稱“超馬”,是距離超過42公里的長跑比賽或者是耐力賽。超級馬拉松自1980年代興起,知名賽事如1983年起的斯巴達超馬(英語:Spartathlon)(Spartathlon)、撒哈拉超馬(Marathon des Sables)均已有30多年歷史。

2006年8月19日,來自美國的世界超級馬拉松之王——迪安·卡納澤斯(Dean Karnazes)為了挑戰體能極限,在連續50天內,每天跑一次約40公里長的馬拉松,完成路程總計超過2000公里。

2006年9月6日,法國馬拉松選手賽茲·吉拉爾(Serge Girard)以連續276天由巴黎跑至東京,完成1.9萬公里路程,打破不停站馬拉松紀錄,成為史上首名跑越5個洲的人。

2009年4月19日至2009年6月21日,第二屆穿越歐洲超馬賽(Trans Europe Foot Race,全長約4700公里) 台灣選手陳錦輝完賽成績是545:15:16 Hours,總排名23名,總平均時速是8.23Km,成為第一個穿越歐洲超馬賽成功的亞洲人。

超級馬拉松唯一的瓶頸,就是選手體能,選手必須維持在一定狀態,因為當時間越久,體力會漸漸流失,唯一完成比賽的力量就是意志力,所以比賽資格都會要求必須是國際賽經驗豐富的選手才能參與,以免發生意外。

各大賽事

全世界每年有超過800個馬拉松比賽,六個最大的賽事分別是:波士頓馬拉松紐約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東京馬拉松。這六個賽事組成了一年兩次的世界馬拉松系列賽(World Marathon Majors)。每年系列賽總排名第一的男女運動員將各獲得50萬美元的獎金。

國際田聯黃金級馬拉松比賽

按照國際田聯的劃分,將重要的馬拉松賽事劃分為金、銀、銅三個等級,其中19個被歸為黃金級,世界馬拉松系列賽的六個也包括在內。

柏林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松

倫敦馬拉松

紐約馬拉松

巴黎馬拉松

北京國際馬拉松賽

芝加哥馬拉松

• 法蘭克福馬拉松

• 福岡馬拉松

琵琶湖馬拉松

渣打孟買馬拉松

布拉格馬拉松

羅馬馬拉松

首爾馬拉松

• 新加坡馬拉松

東京馬拉松

上海國際馬拉松

廈門國際馬拉松

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其他馬拉松比賽

ING國際馬拉松系列

ING紐約馬拉松

ING邁阿密馬拉松

ING阿姆斯特丹馬拉松

ING台北國際馬拉松(2009年起不再屬於ING系列)

中國大陸賽事

北京國際馬拉松賽

廈門國際馬拉松

上海國際馬拉松

• 西藏半程馬拉松

大連國際馬拉松

杭州國際馬拉松

廣州國際馬拉松

渣打馬拉松

• 香港國際馬拉松

澳門 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

• 澳門國際馬拉松大賽

黑色生意

中美馬拉松現狀對比 中美馬拉松現狀對比
2014年,僅在中國田協註冊可查的路跑賽事數量就達到50場,其中包括26場馬拉松,10場半程馬拉松、2場超級馬拉松以及12場十公里與趣味賽(數據截止至中國田協2014年10月份發布)。從歷史最長久的北京馬拉松、人數最多的廈門馬拉松,再到服務最完善的上海馬拉松,以及種種崛起的二線城市比賽,馬拉松在中國遍地開花,成了高端、時尚、流行的代名詞。甚至有人將馬拉松愛好者戲稱為“任性的黑惡勢力”,這種病毒般的跑步熱,正以一種非理性傳銷態勢席捲整箇中國社會。

陶紹明,前中國國家隊長跑教練、如今的中國頭號馬拉松經紀人——在中國當下的馬拉松熱潮中,把它做成了一筆成功的黑色生意。依靠旗下“圈養”的80名非洲運動員,他壟斷了不少馬拉松賽事的前三名,甚至可以操控北京馬拉松這樣王牌賽事的賽會紀錄改寫與否,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背後的獎金鍊……

馬拉松這項源自於古希臘,最古的老運動,在其頂端的生態系統中,職業化程度之高,遊戲規則之完善,是那些“門外漢”一般的中國普通跑者們絕對無法想像的。神聖的42公里又195米,也不過是一門生意而已……

黑色生意,揭秘馬拉松頂端生態鏈

陶紹明 陶紹明
與美國相比,如今看來熱火朝天的中國路跑產業只能算是剛剛起步。

中國目前全年路跑賽事總量尚不足百場(涵蓋註冊和非註冊)。但在美國,僅僅是在國際田聯和美國田徑協會報備的馬拉松正式比賽,一年就高達900多場,如果加上那些半程或10公里等其他距離的跑步賽事,一年將近兩萬場。平均每天都有2場以上的馬拉松正式比賽在美國國內同時開跑,還有50多場其他大大小小的業餘比賽也在同時進行。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中國隊受邀去美國參加跑步比賽。我們從舊金山開始一路向東直到丹佛,每個周末都有一場10公里正式比賽,機票食宿都由賽會負責,不僅給出場費,比好了還有獎金——這對當時剛剛走出國門參加商業比賽的我們來說很不可思議。”前中國國家隊長跑教練、如今的中國頭號馬拉松經紀人陶紹明說,“那時,國內工資頂多一千來塊的樣子;但在美國,獎金就是一沓鈔票,這種刺激是驚人的。而那時,非洲的跑步高手已經開始學會怎么從中賺錢了。”陶紹明,前中國國家隊長跑教練、如今的中國頭號馬拉松經紀人。

職業高手瞄準擁有高額獎金的頂級馬拉松賽事,而次級選手就在每個周末轉戰美國各地搶奪各種10公里聯賽的獎金。一場10公里商業賽,冠軍獎金可達上萬美甚至數萬美元,一個萬米高手跑上幾場就十幾萬到手。而在當時的美國,這樣的10公里聯盟並非少數,餵飽職業選手確實有著肥沃的土壤。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馬拉松及路跑賽事的商業吸引力甚至超過了奧運會和世錦賽,其槓桿正是可觀的獎金數目和種類繁多的獎勵辦法。陶紹明說:“正常情況下,一個高水平運動員一年最合適的全馬次數是兩到三場,最多不能超過四場,不然很難保證成績,跑再多也是在後面掃掃馬路,沒有任何意義。”

經紀人們根據運動員的情況與各大商業馬拉松進行談判。“商業馬拉松除了用高額的冠軍獎金來吸引頂尖高手,可觀的出場費也是刺激手段之一。”陶紹明介紹說,出場費跟完賽成績掛鈎,如果成績達不到契約標準,會按比例打折。這就需要選手對自己的競技狀態進行調整和規劃,經紀人則幫助運動員向賽事組委會爭取最低的“達標”成績,以保證他們能賺取比例更高的出場費。

與中國運動員以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等為目標賽事不同,職業馬拉松選手會在全年比賽中進行權衡,挑選一到兩場性價比最高的賽事作為目標,整年的訓練和比賽計畫都將圍繞這一兩場比賽來進行。這些比賽往往獎金豐厚、曝光度極高,完全不亞於奧運會或世錦賽,且問鼎奪取獎金的幾率比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兩年一屆的世錦賽大得多。有些運動員整個職業生涯都無緣奧運會,但完全不耽誤他在馬拉松的世界裡養肥自己甚至全家。

當然,由於商業賽事多如牛毛,一些短距離的路跑比賽可以作為他們的獎金補充來源,此外,還能靠充當“兔子”(領跑者)和各種各樣商業贊助契約贏取補貼。

一個優秀的職業跑步運動員,全年的收入可以達到20萬美金,而最頂尖的運動員年收入甚至可以達到100萬美金以上,只不過這樣的塔尖選手全世界不超過五六個人。

全世界的馬拉松獎金都被非洲黑人領走了,奧運會和世錦賽也基本是他們的舞台。中國長跑遠離奧運舞台已有些年頭了,面對蓬勃發展的馬拉松熱潮,有人不免要問:中國馬拉松選手何時登上奧運領獎台?
放到職業跑馬圈裡,以上完全是一個偽命題,在專業人士眼中,黃種人乃至白種人跑職業馬拉松,只能是撿非洲黑人運動員剩下的。

“從馬拉松項目的特點來看,他們(非洲選手)的身體條件比其他人種要好太多!”在陶紹明看來,非洲黑人的體脂比例、大腿小腿的長度比,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以及線粒體的數量和性能都比其他人種要優越,“血紅蛋白的含量,中國男性為12-15g/L,而非洲黑人都在18左右,其血液的攜氧能力高出我們許多。”

十年前,一些白人選手,如著名的媽媽級名將拉德克里夫等還能與黑人選手叫叫板,如今隨著非洲“資源”的大量開發,長跑領域幾乎已沒有其他人種的生存機會。

在馬拉松經紀領域裡,陶紹明雖是國內先驅,但在世界舞台他仍是個後來者。在國際田聯註冊的經紀人中,幾個精英分子幾乎壟斷了整個馬拉松頂端生態鏈,義大利醫生羅薩就是其中一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羅薩來到肯亞以“圈養”的方式收納了一批極具長跑天賦的黑人,到歐洲為其聘請專業教練,加上自己所具備的人體生物知識,羅薩把他們打造成了一群在全世界搶奪馬拉松獎金的機器。

“那時我們去肯亞看他們訓練,對我們的理念是顛覆性的。”陶紹明這樣說。這個基於生化醫學理論的訓練體系,細化到將每一分鐘運動員的心率、乳酸指標都能計算出來並進行精確控制。除此之外,他們訓練的環境至少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一般生活在平地上的人,到海拔2400米時連走路都會呼吸困難,但他們一堂訓練課可以從海拔1800米一直跑到2700米。這一系列訓練理念和手段顛覆了當時中國體育人所崇尚的“三從一大”的觀念,科學計畫、高原訓練也從那之後被引進到中國。全世界的馬拉松獎金都被黑人領走了,在中國也不例外,有不少黑人運動員常年輾轉中國各地參賽,依靠中國近年來井噴的馬拉松熱潮賺得盆滿缽滿。

在肯亞,跑步成為一條快速脫貧致富的道路。就像中國的打工潮一樣,第一批靠跑步致富的選手帶上自己的兄弟家人、表里表親,統統進入到這些由歐洲經紀人打造的訓練基地,這些身藏可怕跑步基因的“原材料”,一個接一個被送上馬拉松職業選手的流水生產線,源源不斷地向全世界商業馬拉松賽事輸出人才,一條創造巨大經濟價值的生產鏈條由此產生。
“現在,羅薩已經是肯亞的大人物,是肯亞總統的座上賓。”而類似的經紀人不僅僅只有羅薩一個,他們在衣索比亞、奈及利亞等其他非洲國家有著相類似的“生產線”。

在眾多的馬拉松冠軍生產線里,陶紹明在肯亞的“TAO”訓練營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存在也向國人揭秘了國際經紀人在職業馬拉松領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3年北京馬拉松,前三名選手的完賽成績全部突破由日本人兒玉泰介保持了27年的北馬賽會紀錄(1986年創造的2小時7分35秒)。”陶紹明說,這不是一個偶然發生的傳奇故事,而是一起由組委會和經紀人“密謀”策劃的新聞事件。2014年的北京馬拉松因為嚴重的霧霾成為一個社會話題。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同時也是全球國際田聯八大錦標賽之一,北京馬拉松賽的地位毋庸置疑,但隨著中國各地馬拉松的崛起,尤以同為金標賽事的廈門馬拉松為例,大到大牌選手的邀請,小到賽事組織和服務水平,各方面都形成了競爭。2013年,為了突破塵封了27年的北馬紀錄,北馬組委會有關人員在賽季初即向陶紹明尋求解決辦法,作為中國唯一在國家隊視野里的教練及經紀人,陶紹明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實際上,高水平教練甚至經紀人對自己運動員的成績是可以做到精確預測的。”陶紹明很清楚,在整個馬拉松精英圈裡有哪些人具備破紀錄的水平,他早早地找到了這些選手的經紀人表明了合作的意向,“我和他們接觸,讓他們把運動員帶來北馬,把破北馬紀錄作為共同的目標去安排各自運動員的訓練計畫。”

誰也不是傻子,破紀錄是一項向人體極限的挑戰,提高速度必須掌握好體能分配,加速的同時也要冒著體能不支的風險。為此陶紹明做出了犧牲自己運動員的決定,在最後階段他指揮自己的選手帶頭拉速度,帶領著第一集團和北馬紀錄線競速——最終,是當年的北馬前三名(沃爾德格貝里爾2小時7分16秒,基普耶戈2小時7分19秒,基普庫加特2小時7分20秒)的成績都突破了之前的賽會紀錄,組委會以及所有參與事件的國際經紀人都得到了各自最滿意的結果。

然而,儘管陶紹明的運動員最終無緣前三,但犧牲了一小部分利益,卻為他贏得了圈內人士的極好評價,也為他在中國馬拉松賽事圈內邁出了紮實的一步。這種多贏的模式在全世界的馬拉松賽事中極為普遍,在商業化、市場化環境下,合作互利維持著職業馬拉松生態系統的平衡,而經紀人則處於這條生物鏈頂端。

與中國的體育制度不同,大多數跑步運動員不屬於協會與教練員管轄,真正管理運動員的是經紀人。經紀人是職業賽事的選手供應商,而運動員也依靠經紀人來安排比賽,經紀人是串聯起職業比賽的關鍵鏈條,因此在職業體育圈內,沒有經紀人的運動員很難生存。兩屆廣州馬拉松亞軍切里莫就是陶紹明旗下的運動員。

以拿到兩屆廣州馬拉松亞軍的切里莫(2012年和2013年)為例,他是陶紹明旗下的簽約運動員,有一段時間不服從管理,陶紹明將其放回肯亞國內,不與其聯繫、不安排比賽,整整半年時間沒有一家賽事公司邀請切里莫出外參賽,他沒有一分錢收入,後來不得不低頭再度找到陶紹明。

“當時我也很大方,他提出要帶著他的表弟入行,他表弟實力其實很差,但我為了對與他繼續合作表示歡迎,用自己的資源為他表弟爭取到了幾場比賽做‘兔子’的資格,他的表弟也因此賺了不少錢。”切里莫也最終服從了陶紹明的訓練和管理。

現在,陶紹明旗下有大約80名非洲黑人運動員,這在職業馬拉松圈子裡只是很小一部分。不少經紀大腕在歐洲都有自己的訓練基地,圈養著幾百名非洲長跑運動員,以肯亞和衣索比亞人居多,但肯亞勢力更強,以單兵作戰為主。在經濟落後、以農耕為主的肯亞,一個長跑運動員可以養活一家人。在剛剛結束的廣州馬拉松中獲得女子組冠軍的艾格尼絲·傑魯圖·巴索希奧(2小時31分16秒)便來自肯亞,儘管沒有跑進規定的達標成績,無法獲得高達4萬美金的全額獎,但2萬8千美金的冠軍獎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中國目前的馬拉松正式比賽,冠亞季獎金一般是4萬、2萬、1萬美元,男女同酬。但冠軍的4萬美元是有成績要求的,達不到一定的成績要求(如男子可能要求進入2小時10分以內),是要打折扣的,比如廣州馬拉松,巴索希奧沒達到要求就只有7折了。

巴索希奧明確表示,自己將拿這筆錢回老家買房子買地買牛買糧食種子,多餘的則留給家人用以補貼家用——不難看出,在肯亞,長跑人才蜂擁而出也是有其特殊背景的。

而衣索比亞則與中國的情況有些相像,有協會管理,有國家隊組織,因此在奧運賽場上,有國家力量的衣索比亞隊更為強勢,也更容易造就格布雷西拉希耶和貝克勒那樣的民族英雄。加上經濟條件相對優越,真正的全職選手反而並不多見。

廣州馬拉松男子組亞軍選手丹尼爾·阿貝拉·維達約在衣索比亞國內就是一名IT工程師,他的大哥蓋拉亨·阿貝拉是悉尼奧運會男子馬拉松的冠軍(兩小時10分11秒),維達約是在哥哥的帶領下才開始的馬拉松道路,因此跑步只是他的愛好。
而被譽為中長跑之王的衣索比亞名將貝克勒,也是因為崇拜偶像格布雷西拉希耶才走上長跑之路,如今他已在衣索比亞國內創建了屬於自己的頂級連鎖酒店王國,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馬家軍以及邢慧娜、孫英傑之後,中國的馬拉松已經再難形成集團優勢,在奧運會和世錦賽舞台上也完全失去了競爭能力,能在世錦賽上報得上名的頂多只有5個人,實力也僅僅達到前30名水平,發展職業化道路已經到了合適時機。
事實上,中國並不缺少人才,在許多職業經紀人眼中,阻礙中國職業馬拉松發展的不是天賦和人種,更多的在於難以打破的全運會制度。

中國女子中長跑隊在今年初聘請了69歲的長跑名教頭義大利人卡洛瓦,而這個義大利老頭不止一次質疑過國內錦標賽為全運會積分的制度,在他看來,這些錦標賽打亂了他為運動員制定的全年訓練計畫,“該放的比賽非要要求成績,到了要抓成績的時候卻跑不出來。”這成了制約卡洛瓦教練掌握控制運動員訓練的最大障礙。

同時也因為積分任務,很多運動員無力再去參加更多國際比賽,不僅失去了與高水平運動員同場競技和交流的機會,而運動員個人也無法從國外商業賽事中獲得額外的獎金和出場費。僅僅依靠地方隊工資、國家隊補貼和成績獎金,對於以長跑為職業的運動員來說是不夠的,至少與外國職業選手相比落差巨大,也不可能成為運動員永不衰竭的動力。

如果能夠擺脫全運會積分的制約,向職業化道路發展,在商業賽事中摸爬滾打,中國中長跑隊伍里也許也能走出個把“李娜”式的運動員,在非洲黑人壟斷的馬拉松世界裡,在職業馬拉松頂端的生態系統里爭取一席之地。

奧運會田徑比賽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