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波斯軍隊先後三次大舉入侵希臘: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陸軍遠征希臘,因陸軍在色雷斯境內受阻,海軍行至亞陀斯海角遭受風暴,損失慘重,遂無功而返;第二
次在前490年,大流士遣達提斯率約十萬軍隊、六百艘戰艦橫渡愛琴海,先攻占優卑亞島西岸的埃勒特里亞,然後在雅典北部的馬拉松登入,在此地爆發了馬拉松之戰,波斯軍大敗退回;第三次在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軍五十萬、戰艦千艘進攻希臘,陸軍奪取德摩比利隘口,進占並破壞了雅典城,但海軍在繞過蘇尼昂海角後,於薩拉米斯灣被雅典打敗,倉皇退卻,次年,陸軍又敗於中希臘的布拉。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臘開始轉守為攻,前449年,在賽普勒斯島的薩拉米斯城附近打敗波斯軍,迫使波斯簽訂《卡里阿斯契約》,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馬拉松之戰
(公元前490年)希波戰爭中的一場戰役。波斯將軍達提斯率約十萬軍隊、六百艘戰艦橫渡愛琴海,攻克並破壞了優卑亞島西岸的小城愛勒特里亞,然後接受前雅典僭主希庇亞的建議,在雅典東北部的馬拉松平原登入。前490年9月12日(或21日),雅典士兵一萬人,及布拉的援軍一千人,在馬拉松與波斯軍隊展開激戰。雅典統帥米太亞德針對波斯習用的中央突破戰術,故意將精兵置於兩翼,中路弱兵接敵即後撤,兩翼迂迴包抄以求殲滅敵人,獲得成功。此役,波斯戰死六千餘人,而雅典僅陣亡一百九十二人。
溫泉關之戰
(公元前480年)希波戰爭中的一場戰役。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軍五十萬、戰艦千艘進攻希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沿色雷斯西進,迅速占領北希臘,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希臘聯軍約七千人,率先扼守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他把六千人配置於狹窄通道一線,一千人把守關後小道,以防波斯軍隊的偷襲。薛西斯連續發動進攻,但因地勢狹窄,大軍無法展開,而收效甚微,但兩天后,靠當地嚮導的指引,他以精銳部隊偷襲關後,守軍疏於戒備,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為保存實力,命令聯軍主力撤退,自己率領三百名斯巴達人殿後,最終全部戰死,但波斯軍也以付出兩萬人的沉重代價才攻破溫泉關。薩拉米斯海戰
(公元前480年)希波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軍五十萬、戰艦千艘進攻希臘,陸軍奪取德摩比利隘口,進占並破壞了雅典城(城中居民已事先疏散),海軍繞過蘇尼昂海角,開入亞提加半島西部的薩拉米斯海灣,遭遇狄米利托克利統帥的雅典海軍。9月20日,雙方展開激戰,雅典人約有戰船三百艘,船身小而靈活,在狹窄的海灣中,波斯的大戰艦行動遲緩,處於極其被動的局面。戰爭持續到傍晚,波斯戰艦沉沒或擱淺的近三百艘,而雅典僅損失約四十艘。薛西斯深恐希臘人斷其歸路,遂率殘部倉皇撤退。
戰爭背景
公元前5世紀初,波斯帝國消滅了呂底亞,並乘機進攻位於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其首個目標為依阿尼亞地區的各個希臘城邦,依阿尼亞地區的經濟甚為發達,其政制亦為較先進的民主制。波斯國王便向依阿尼亞地區各希臘城邦提出要其改民主制為君主制的不合理要求,以找藉口向其宣戰。依阿尼亞諸城邦無法接受,於是便以米利都為首,進行抵抗波斯的運動。米利都因為自知不能抵抗波斯,因此便向斯巴達求援,但斯巴達卻拒不出兵,反而是雅典及埃維厄兩城邦出兵援救。兩城邦雖然派出大批士兵及軍艦援救,但在堅持數年後,仍然不敵波斯大軍,在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依阿尼亞地區。戰爭經過
人類文明古國之一希臘,戰爭多少個世紀連續不斷。公元前492年開始,這裡爆發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歐亞兩洲大規模國際戰爭——希臘、波斯戰爭。這場戰爭前後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結果是希臘城邦國家和制度得以倖存下來,而波斯帝國卻一蹶不振。
第一次入侵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陸軍遠征希臘,因陸軍在色雷斯境內受阻,海軍行至亞陀斯海角遭受風暴,損失慘重,遂無功而返。
第二次入侵
公元前490年春,大流士一世派達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軍約5萬(包括近400艘戰船)第一次遠征希臘。首先攻占並破壞了埃雷特里亞城,繼而南進,在距雅典城東北約40公里的馬拉松平原登入。面對強敵,雅典政府一面緊急動員全體雅典公民赴馬拉松應戰;一面派遣長跑健將腓力庇得星夜奔往斯巴達求援。他在兩天內跑了150公里,於9月9日到達斯巴達。斯巴達人雖然同意出兵,但聲稱只有等待月亮圓了才能出兵援助。這樣,反波斯入侵的任務就完全落在雅典身上。9月12日晨,馬拉松會戰開始。希臘步兵占據有利地形,主力分置於兩翼,趁波斯軍大部分
騎兵尚未趕到會戰地點,佯作正面進攻。波斯軍依仗兵力優勢,取中央突破戰術。希臘中軍且戰且退,波斯軍步步進逼。希臘軍突然發起兩翼攻擊,其長槍密集方陣攻勢凌厲,波斯軍抵擋不住,倉皇后撤。希臘軍乘勝追擊,波斯軍潰敗,退至海上回國。此役,希臘軍殲敵6400人,繳獲一批艦船,自身損失不足200人。馬拉松會戰成為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範例之一。雅典人獲勝後,又立即派腓力庇得從馬拉松奔回雅典去報喜。他一下子跑了42公里又195米,到達雅典城時,已經精疲力竭,只喊了聲“高興吧,我們勝利了!”就倒地而死了。後世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和腓力庇得,就舉行同樣距離的長跑競賽,並定名為馬拉松長跑。馬拉松之戰後,雙方積極擴軍備戰。公元前486年大流士一世死亡,其子薛西斯一世即位後,下令在聖山半島底部開挖運河,在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架設浮橋,在色雷斯屯積糧草、從被征服地區徵集兵員。希臘方面,公元前481年,以斯巴達和雅典為首的希臘三十多個城邦,在科林斯召開了結盟大會。會上決定建立軍事同盟,推舉擁有強大陸軍的斯巴達為盟主,組建希臘聯軍,準備抗擊波斯再次入侵。
第三次入侵
公元前480年春,大流士一世的繼承者薛西斯一世出動約25萬人、1000艘戰船大舉遠征希臘。波斯軍分水陸兩路,沿色雷斯西進,占領北希臘,逼近溫泉關。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先期到達的希臘聯軍約七千人扼守地勢險要的溫泉關。斯巴達人歐利比阿德斯指揮希臘海軍控制阿提密喜安海岬。 8月中旬,波斯軍向溫泉關發起猛攻,希臘聯軍頑強抗擊,波斯軍屢攻不克,損失慘重。後由於當地一希臘人把波斯軍引到希臘守軍側後,致使列奧尼達及 300名斯巴達人腹背受敵,壯烈犧牲。波斯軍長驅直入,占領中希臘,進入雅典城。
此前,雅典已將成年男子編入軍隊,將其他居民南撤到特里津城和薩拉米斯島等地。地米斯托克利說服歐利比阿德斯把希臘艦隊撤到薩拉米斯灣,準備決戰。9月下旬,薩拉米斯海戰開始,波斯艦隊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呈圍攻態勢。希臘艦隊隱藏在艾加萊奧斯山後,編成兩線戰鬥隊形,勇敢地發起攻擊。希臘戰船船體小,運動自如,能夠靈活地襲擊敵艦。船體碩大的波斯戰船調度失靈,陷於被動挨打的境地,甚至自相碰撞而沉沒。波斯海軍遭受重大損失,親征希臘的薛西斯一世深恐後路被切斷,倉皇敗逃回國。基陸軍退至北希臘。公元前479年8月中旬,希波雙方陸軍在布拉底附近舉行決定性會戰。斯巴達統帥包桑尼率領希臘聯軍約10萬人,重創占有明顯優勢的波斯陸軍,波斯人的第三次遠征以失敗告終。戰爭影響
希波戰爭是亞洲與歐洲之間的一場規模大、時間長的戰爭。結果使希臘獲得了自由、獨立與和平,雅典一躍上升為愛琴海地區的霸主,控制了通往黑海的要道,奪取了愛琴海沿岸包括拜占庭在內的大量戰略要地。希臘在愛琴海上稱霸,對沿岸國家進行掠奪,獲得了巨大利益。“人們似乎都一致被喚醒了”,他們紛紛效仿希臘雅典,大造艦艇和商業船,積極發展海上力量,爭奪海上霸權,向海岸國家傾銷商品、開闢市場、攫取經濟利益。英國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中說:“隨著這一戰,我們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門坎上面,在這個世界之內,希臘人的智慧為後來的諸國,奠定了立國的基礎。在歷史上,再沒有比這兩個會戰更偉大的,它們好像是兩根擎天柱。負起支持整個西方歷史的責任。”軍事學術在希波戰爭中得到了很大發展。希臘在戰略上正確確定戰爭每個階段的決定性地段和主要突擊方向,根據戰局和力量對比決定戰爭方法,以及在戰爭中首創方陣這一著名戰鬥隊形,對西歐軍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東西方歷史文化大融合
希波戰爭是人類歷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響遠遠超出波斯、希臘的範圍。它大大加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促進東西方文化發展,促進科學、藝術的進步。打破東西方幾乎完全隔絕的局面,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這是希波戰爭最重要的影響。
◆西方歷史中心
希臘在希波戰爭里取勝,使得西方世界的歷史中心由兩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區推移,希臘文明得以保存並發揚光大,成為日後西方文明的基礎。
◆希臘
而且希臘戰勝亦確保了希臘諸城邦的獨立及安全,使得希臘繼續稱霸東地中海數百年。
◆波斯
波斯在這場戰爭里戰敗,使其對外擴張的氣焰受挫,並逐漸走向衰落,最後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