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謀花燈是以民間歌舞為基礎,吸收外來劇種、劇目、音樂、表演形式,融合地方山歌、小調和民間舞蹈而逐漸形成的地方劇種。元謀花燈形成於明洪武年間,發展成熟於明末清初。民國時期,全縣有39個燈社,每年春節都在鄰近村社巡迴演出,演出劇目達111個。1958年,元謀縣成立了元謀縣花燈團,上演了眾多改編的傳統花燈和移植的現代花燈。
元謀傳統花燈有傳統劇目101個,分文戲、武戲、廟會戲,其中又分袍帶戲和三小戲。袍帶戲場面大、人物多,生、旦、淨、末、醜行當俱全,多為大中型戲。三小戲突出小的特點,即小生、小旦、小丑,以演諧趣小戲為主。傳統花燈劇目有外來劇種移植的,也有地方藝人創作的,均在融合了地方民歌、小調和地方曲藝後形成了風格鮮明的元謀地方花燈。元謀花燈現有曲譜151首,由文藝工作者收集、整理出的資料有《元謀花燈音樂》(共三卷)、《元謀花燈曲譜》、《元謀花燈資料》等。
除劇目、曲目多以外,元謀花燈載歌載舞,表演性強,鄉土味濃郁,特別是燈社演出傳統花燈,頗具傳統色彩。元謀縣現有專業花燈劇團一個,傳統花燈社團和業餘演出隊119支,有老、中、青傳統花燈藝人287人,業餘花燈演員2140人。他們利用農閒時走村串寨相互交流演出,為元謀傳統花燈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
花燈[燈名]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
介紹 起源 歷史傳說 神話傳說 分類 -
雲南花燈劇
雲南省花燈劇是雲南省各地花燈劇的統稱。流傳於雲南全省及貴州的盤縣、四川的會理一帶。花燈在長期流傳中,由於地區不同,先後形成9個支派:昆明、呈貢花燈,玉溪...
概述 簡介 燈劇說明 -
雲南花燈
雲南花燈戲是一種漢族戲曲劇種。淵源於明代或更早一些時候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流行於全省各地和四川、貴州個別地區。 由於各地語音有別和藝人演唱的不同...
風格特色 歷史起源 -
李開福[雲南花燈著名演唱藝術家、教育家]
李開福(1933- ),雲南晉寧人。著名雲南花燈演唱藝術家、教育家,原雲南省藝術學校(現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高級講師,雲南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
基本介紹 工作經歷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
雲南花燈戲
,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綠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安安送米》唱的高腔、 《小放牛》劇中吸收了吹腔,元謀花燈中用了滇劇唱腔...
基本介紹 詳細介紹 其他花燈戲介紹 藝術特點 歷史沿革 -
元謀縣
概況元謀縣元謀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1965年發現的“元謀人”化石,經專家鑑定,論證為距今170萬年,被命名為“元謀直立人新亞種”,簡稱“元謀人”,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猿化石。1986年在元謀小河地區發現的上臼齒...
概況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資源 -
楚雄彝族自治州
入了舊石器時代,掌握了用火技術。距今4000年以前,以元謀大墩子和永仁...、永仁、元謀、武定、羅次、祿豐共15個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設楚雄...、鎮南、牟定、姚安、大姚、鹽豐、永仁、元謀、武定、羅次、祿豐、廣通、鹽興...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物茂鄉
,占總人口的39.4%。這裡地理位置優越,南距元謀縣城29公里,北距永仁...。 1950年l月19日元謀解放,建立人民政權。1951年11月機構調整,改士...、旅遊產業發展良好:鄉人民政府按照“旅遊強鄉”的發展思路,積極支持好元謀...
基本概況 歷史沿革 經濟狀況 人口民族 特色產業 -
威楚開南路
的影響,具有了明顯的地方特色。如花燈在壩區廣泛流傳,元謀、祿豐花燈,姚安...,在元謀縣發現了生活在300萬年前的元謀竹棚人猿超科化石。1965年...)、羅婺部(武定)、華竹部(元謀)以及抬萼部(牟定)、易裒部(廣通)、摩芻部...
歷史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