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腔

勾腔,古代戲曲聲腔。清乾隆年間流行於山西。較崑曲宏亮,較京腔柔婉(吳太初《燕蘭小譜》)。道光年間已漸趨衰微。今已不存。一說勾腔之聲腔特色已被山西梆子所吸收、繼承。

古代戲曲聲腔。
清乾隆年間流行於山西。較崑曲宏亮,較京腔柔婉(吳太初《燕蘭小譜》)。道光年間已漸趨衰微(張亨甫《金台殘淚記》)。今已不存。一說勾腔之聲腔特色已被山西梆子所吸收、繼承。
勾腔---一種特殊的戲曲腔調,據吳太初所著<<燕蘭小譜>>中稱,詠西旦角薛四兒有詩讚注道:“山西勾腔,似崑曲而且音量宏大,介乎崑曲與京腔之間.”清代乾隆年間的[公元1736-1795年]一段時期曾在北京流傳,道光以後至民國初,此聲腔已逐漸絕跡。*京腔---一種戲曲劇種.明末清初時期,江西的弋陽腔流傳到北京,但因受到北京地方語音的影響,形成北京劇種的一個支派,也就隨之稱為“京腔”.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曾盛極一時,一度曾取代崑曲在北京劇壇的地位,也曾經受到宮廷和王府的支持與扶植,後來與崑曲合演,漸漸與其同化.乾隆中葉以後,陝西秦腔又在北京興盛起來,京腔從此一蹶不振,進而走向衰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