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

銅仁市

銅仁市,貴州省轄地級市,有“中國西部名城”之稱。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武陵山區腹地,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北與重慶市接壤,是連線中南地區與西南邊陲的紐帶,享有“黔東門戶”之美譽。 全市轄碧江區、萬山區、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松桃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大龍開發區、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截至2014年4月,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40.60萬 ,聚居著土家、漢、苗、侗、仡佬等29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0.45%。 銅仁是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發源地,是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示範區,是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銅仁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秦代為黔中郡腹部地區。

漢時改隸武陵郡,蜀漢時始有縣治。

唐置萬安縣,後改常豐縣,分屬思州、錦州、黔州。

宋末元初設思州、思南兩宣慰司。

銅仁原名銅人,相傳元朝時有漁人在銅岩處潛入江底,得銅人三尊。元代設定“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隸屬思南宣慰司。明永樂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於今境地設銅仁、思南、石阡、烏羅4府,均隸屬於由此而設定的貴州布政使司。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廢烏羅府,其大部併入銅仁府。銅仁由此得名。

清代銅仁建置無變化。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撤銅仁縣(治所今江口縣)併入銅仁府(治所今銅仁市)。

民國2年(1913年)改銅仁府為銅仁縣(治所今銅仁市);同時,改思南府為思南縣,改石阡府為石阡縣,改松桃直隸廳為松桃縣。另外,恢復原銅仁縣(治所今江口縣)改名江口縣,安化縣改名德江縣,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駐地設沿河縣,以原銅仁府省溪吏目設省溪縣(今萬山特區)。玉屏縣、印江縣建置不變。

民國3年(1914年)以原銅仁縣正大營縣丞駐地設正大營分縣,隸屬松桃縣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駐地設四十八溪(今甘龍口)分縣,隸屬松挑縣兼管。

民國24年(公元1935年)6月,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核准,在貴州省建立11個行政督察區。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思南,轄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縣,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縣。

民國25年(1936年)1月,正大營分縣併入銅仁縣,甘龍口分縣併入松桃縣。同年3月,全省縮編為8個督察區,第六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殲、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後坪(治所今沿河縣後坪鄉)13縣。

民國26年(1937年)11月,督察區重新設定,德江、後坪2縣劃屬第五督察區(治所今遵義市),其餘9縣隸屬第一督察區(治所今鎮遠縣)。

銅仁少數民族 銅仁少數民族

民國30年(1941年)撤省溪縣,轄地分別併入銅仁、玉屏2縣;撒後坪縣,轄地分別並 入沿河、務川2縣。

民國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設6個行政督察區。第六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縣。

1950年1月12日,銅仁地區全境解放,當年設銅仁專區,專員公署駐銅仁縣,轄銅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縣。

1952年,四川省秀山縣九江鄉劃歸貴州省松桃縣。

1956年9月撤銷松桃縣,設立松桃苗族自治縣。1958年12月撤銷玉屏、江口二縣,併入銅仁縣。1961年8月恢復玉屏、江口兩縣。

1966年12月設立萬山特區,1968年9月撤銷,1970年8月恢復萬山特區。

1979年1月撤銷銅仁地區革命委員會正式設立銅仁地區行政公署(筒稱行署),作為貴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機關的現行建制。

1983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玉屏縣建立玉屏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印江縣,設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7年8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撒銷銅仁縣,設立銅仁市,原行政區域不變。

1984年1月將人民公社改為鄉,通過建鄉建鎮調整,全區鄉級行政區劃分60個區。

1987年新建民族鄉79個,鄉級建制為60個區,10個區級鎮,區(鎮)下轄315個鄉、22個鄉級鎮,83個民族鄉。

1991年全區通過“建並撤”並報經省人民政府批覆,自此開始建置為39個鄉、56個民族鄉、69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2011年10月22日,撤消銅仁地區設地級銅仁市,撤消原縣級銅仁市設碧江區,以原縣級銅仁市行政區域為新的碧江區行政區域;撤消萬山特區,設銅仁市萬山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銅仁市轄碧江、萬山區2區,江口、石阡、思南、德江、玉屏、印江、松桃、沿河8縣。下設169個鄉鎮(含辦事處),175個居委會、2699個村委會。市政府駐碧江區花果山中路8號。  

縣/區總面積(k㎡)郵政編碼政府駐地
碧江區 1057 554300 環北街道
萬山區 842 554200 萬山鎮
江口縣 1868.9 554400 雙江街道
石阡縣 2137 555100 湯山鎮
思南縣 2230.5 565100 思唐街道
德江縣 2072 565200 玉水街道
玉屏縣 517 554000 平溪鎮
松桃縣 3400 554100 蓼皋鎮
沿河縣 2468.8 565300 和平鎮
印江縣 1969 555200 峨嶺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銅仁市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介於東經107°45'—109°30'、北緯27°07'—29°05'之間,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  

地形

銅仁自然環境 銅仁自然環境

銅仁市處於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度的斜坡地帶,西北高,東 南低。在遠離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窪地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為主,占全區總面積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壩子及其它地貌面積僅占3.9%。以梵淨山為主峰的武陵山脈成為銅仁市東西部的分水嶺,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

地貌以低中山丘陵為主,其次為高中山和河谷盆地本區地貌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地質構造控制,褶皺軸及斷裂線的走向多為北北東或北東向,因而不同時代或不同性質的岩層大致以北北東或北東向相間排列,致使地貌分布也成北北東向排列的格局-根據地貌類型及組合在空間上的差異,將全區地貌劃分為3個一級區,10個二級區。  

氣候

銅仁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季風氣候明顯,氣候的垂直差異顯著。年日照時數1044.7—1266.2小時,年平均氣溫13.5-17.6℃,日均溫>10℃的初日在3月下旬初,終日為11月下旬初,間隔250天,積溫5300℃。   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毫米,無霜期275—317天,熱量豐富、光照適宜、降水豐沛。大部分地區溫和濕潤,山間、河谷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徵。全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潤物宜人。  

水文

銅仁市境內水流屬長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烏江水系,其中沅江水系流域面積6879平方公里,占38.2%;烏江水系流域面積11124平方公里,占6.8%。境內河流均屬山區雨源型,由降水補給形成地表徑流。

境內河流按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共有229條,其中,20平方公里—99平方公里的172條,100平方公里—499平方公里的42條,500平方公里999平方公里的7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條。在229條河流中,境內長度在5公里9.9公里的58條,10公里及以上的71條,其中,10公里50公里長的156條,51公里—100公里的10條,101公里—200公里的4條,201公里以上的1條全地區河流10公里以上的總長度為4389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的河網密度為24.35公里,其中,沅江水系74條,總長1963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的河網密度為27.61公里;烏江水系97條,總長2426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的河網密度為22.22公里。河網密度以東部玉屏侗族自治縣境內最密,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為3965公里,亦是貴州省之最;以西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境內最稀,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為20.48公里。

境內河流的發源地,除過境的舞陽河、烏江幹流以外,其餘均發源於武陵山脈。主要河流均沿地勢向東、北東和北三面迂迴流人湖南省或重慶市,一般呈放射狀。  

自然資源

土地

截至2013年,銅仁市擁有土地總面積18003平方千米,在總面積中有耕地4658.89平方千米,占土地總面積25.87%;果桑、茶葉等園地105.29平方千米,占0.58%;林地8211.19平方千米,占45.61%;牧草地1906.52平方千米,占10.59%;其它農用地1095.55平方千米;占6.08%;建設用地603.34平方千米,占3.35%(其中:居民及工礦用地539.76平方千米,交通用地44.84平方千米,水利設施用地18.73平方千米);水域面積221.55平方千米,占1.23%;未利用土地1200.67平方千米(未含灘涂面積),占6.67%。耕地主要分布於河谷階地、低山河谷,低山丘陵或剝夷面、低中山山腳、山腰及山谷盆地和斷陷盆地等地面。  

植物

銅仁市共有樹種627種,分屬89科,283屬,以用材林和經濟林為主,薪炭林、防護林、竹林、特用林所占比重較小。其中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珙桐、紫薇;列為二級重點保護的有鍾萼木、連香樹、鵝掌揪;列為三級重點保護的有穗花杉、金杉槭、厚朴、凹葉厚朴、花櫚木、楠木、白辛樹、麗江鐵杉、華鐵杉、萇苞鐵杉等。珍稀樹種大多數集中在梵淨山自然保護區。境內天然牧草大體可分為6大類,總計160種,即禾木科牧草類74種,豆科牧草類16種,雜草類38種,水生青科類3種,飼樹類4種,飼用藤灌木類25種。境內有藥用植物500種以上,已考察準確的高等藥作植物有100科,227屬,413種。產量較大的植物藥有莫茱萸、杜仲、厚補、黃柏、五倍子、金銀花、瓜萎、射干、半夏、天麻等。境內大型真菌也很豐富,蘊藏有33科、77屬、151種。其中竹黃、靈芝、茯苓、烏勃等21種可作藥用。含抗癌物質或有抗癌作用的有采絨草蓋菌、菱紅菇等12種。還有香菇、木耳、松乳菇等30種,是城鄉居民廣為喜愛的美味山珍。栽培植物主要有糧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其他經濟作物和蔬菜,總計812個地方品種,其中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以及薯類、麥類、豆類、雜糧等594個品種;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等11個品種。其他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草、青麻、向日葵、茶葉、蠶桑等53個品種;蔬菜主要有葉菜類、根菜類、茄果類、甘藍類、鱗莖類、水生菜類、瓜類、野生菜類等13類,154個品種。境內栽培水果主要有柑橘、橙、柚、桃、李、梨、杏、柿、棗、蘋果、葡萄、板栗、枇杷等。境內各山區還盛產獼猴桃、刺梨、紅籽、八月瓜等多種營養豐富的野生果品。  

動物

家畜以豬、牛、羊、狗為主,也有少量馬、驢、兔等飼養。家禽以雞、鴨為主,也有少量的鵝、鴿飼養。境內水生動物以魚類最廣,共有5目16科93種,種屬最多的有鋰科、鮑科、鰭科。除魚類外,還有兩棲動物大鯢、青蛙等;有爬行動物鱉、龜等;有軟體動物蚌、螺等;有節肢動物日本沼蝦、秀麗白蝦等。大鯢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境內共有各類野生動物大約400餘種,其中獸類動物約60餘種,有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黔金絲猴、黑葉猴;有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熊猴、紅面猴;有列為國家三類保護動物的林麝、毛冠鹿和穿山甲。黔金猴又叫灰金絲猴、自肩仰鼻猴,在世界上僅分布於本市梵淨山,是非常珍貴的瀕危物種;黑葉猴主要分布於本市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兩棲動物分屬2目8種11屬,大約40餘種,珍稀兩棲動物除大鯢外還有尾斑瘰螈、大綠蛙、合征姬蛙、棘指角蟾等4種。爬行動物分屬3目8科23屬,約50餘種,其中蛇目有32種,毒蛇有7種,有較高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的13種。境內鳥類動物分屬16目35科約200餘種,其中留鳥類、夏候鳥類等繁殖鳥約占65%,冬候鳥類、旅鳥類等非繁殖鳥約占35%,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鳥類有鴛鴦、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和紅腹錦雞等4種。  

礦產

銅仁地區礦藏豐富,已發現與不同程度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9種。

金屬礦有汞、錳、金、銀、鎢、錫、鐵、鋅、釩、鉛、鉑、鎂、鎳、鈮鉭、碲、硒、錮、鎵、鍺、鈷,共23種。

能源礦產有煤、鈾、地下熱水,共3種。

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白雲石、重晶石、方解石、矽石、螢石、石煤、長石、磷、硫鐵、碧玉石、花崗石、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紫袍玉帶石、輝綠岩、脈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頁岩、板岩、毒砂、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設用砂、含鉀頁岩、陶瓷用高嶺土、磚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種。

汞礦和錳礦儲量極為豐富,是境內最具特色的優勢礦產。汞礦主要分布於萬山、碧江、松桃等縣(區)。錳礦集中分布於松桃、碧江的縣(區),錳礦儲量2.5億噸,遠景儲量可望達到3.5億噸,是全國三大錳礦富集區之一。此外,儲量較大的還有:煤礦,主要分布於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等縣,已探明C+D+E級儲量達3億噸;鐵礦,主要分布於石阡、沿河、德江、印江、江口等縣,已探明的儲量共達7249萬噸;磷礦,主要分布於松桃、銅仁、沿河等縣(市),總儲量為400萬噸;地下熱水,主要分布在石阡境內,總流量為58.45~62.4升/秒。含鉀頁岩,主要分布於碧江區、萬山區,預測儲量50億噸;頁岩氣預測儲量1.2萬億立方米;硫鐵礦,主要分布在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已探明儲量共達22873萬噸。  

人口民族

銅仁市境內共有各種民族32個。截止2011年底,全市32個民族共有在籍總人口42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6.16萬人,占總人口的88.05%,非農業人口51.04萬人,占總人口的11.95%。在全市常住308萬人口中有漢族:927216人、苗族:450786人、侗族:361132人、土家族:1229710人、仡佬族:102849人。  

201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440.60萬人,常住人口314.07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3‰,比上年提升0.0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6.15‰,比上年下降0.7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85‰,比上年提升0.98個千分點。  

經濟概況

綜述

2016年,銅仁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6.97億元,首次突破800億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02.70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43.41億元,增長1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10.83億元,增長14.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366元(以常住人口計算),淨增2654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4%,按人民幣匯率(2016年末)折合3945美元。

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8.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7.9%。  

第一產業

2016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0.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8%,其中:農業產值206.34億元,增長6.1%;林業產值12.49億元,增長9.1%;牧業產值98億元,增長4.1%;漁業產值14.71億元,增長10.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8.55億元,增長5.5%。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53864公頃,比上年下降0.2%;油料作物播種面積86579公頃,增長0.7%;蔬菜播種面積101418公頃,增長4.4%。年末實有茶園面積106409公頃,增長6.6%;果園面積31363公頃,增長15.9%。

全年實現糧食總產量136.83萬噸,比上年增長1.4%,其中稻穀產量48.76萬噸,增長0.1%;油料產量15.18萬噸,增長3.1%;茶葉產量3.55萬噸,增長35.7%;水果產量28.05萬噸,增長24.4%。

全年肉類產量24.16萬噸,比上年下降3.7%。水產品產量5.19萬噸,比上年增長7.5%。禽蛋2.34萬噸,比上年增長2.0%。豬存欄197.01萬頭,比上年下降8.8%。牛存欄58.96萬頭,比上年下降4.5%。羊存欄78.68萬頭,比上年下降1.3%。  

第二產業

2016年,全年新增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74戶,實現工業增加值197.1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7%。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實現增加值67.85億元,增長18.6%;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29.25億元,增長11.5%。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32.49億元,增長7.1%;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4.08億元,增長9.0%;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48.45億元,增長18.4%;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實現增加值10.59億元,增長24.8%。

全年鐵合金產量89.5萬噸,比上年增長2.8%;發電量128.68億千瓦小時,增長10.6%;捲菸66.5億支,下降3.6%;飲料酒20.3萬升,增長9.1%;水泥758.3萬噸,增長13.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0萬元以上口徑)資產總額394.02億元,比上年增長7.6%;實現營業收入629.1億元,增長18.0%;實現利潤總額23.5億元,增長64.7%;實現稅金總額12.3億元,增長13.3%。

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9%。全市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51.4億元,比上年增長32.1%;竣工產值31.9億元,增長1.92%;房屋施工面積499.5萬平方米,增長17.0%;房屋竣工面積213.1萬平方米,增長9.4%。

全年共實施500萬元及以上項目總計2946個,比上年增長4.9%,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2344個,增長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50億元,比上年增長30.8%,其中:500萬元以上口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3.9億元,增長21.8%。

從500萬元以上口徑固定資產投資分類來看,按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7.14億元,增長57.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20.53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566.23億元,增長20.8%。按投資構成劃分,建築工程完成投資675.80億元,增長16.1%;安裝工程完成投資45.70億元,增長85.8%;設備工器具購置完成投資51.70億元,下降9.8%;其它費用完成投資100.70億元,同比增長89.0%。按投資產業劃分,工業投資(不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資)完成217.29億元,增長14.3%;公路投資完成99.26億元,下降1.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10.70億元,下降0.2%。

從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看,本年到位資金899.78億元,比上年下降8.8%,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262.76億元,增長28.9%;國內貸款110.10億元,下降46.5%;自籌資金444.42億元,增長0.2%。  

第三產業

2016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7.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從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52.48億元,增長14.0%;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4.61億元,增長8.7%。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1%,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上漲7.6%、菸酒及用品上漲1.2%、衣著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2%、醫療保健上漲0.4%、交通和通訊下降0.2%、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0.9%、居住上漲2.9%。

全年直接進出口總額24865.8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9.3%,其中:出口額24729.71萬美元,增長59.0%;進口額136.13萬美元,增長138.5%。

全年共接待旅遊人數4455.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3.7%;實現旅遊總收入347.30億元,增長44.6%。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06.61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05億元,增長9.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6.41億元,增長2.5%,非稅收收入15.64億元,增長38.2,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74.8%。

全年財政總支出41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0.96億元,增長13.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6.15億元,增長13.5%;教育支出83.04億元,增長15.2%;科學技術支出3.39億元,增長18.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8.02億元,增長21.4%,醫療衛生支出37.92億元,增長11.4%,農林水事務支出51.55億元,增長9.5%。

全年實現稅收總額89.93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國家稅收收入42.50億元,增長32.5%;地方稅收收入47.43億元,下降11.6%。

全年各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1280.15億元,比上年增長30.6%,其中個人存款餘額590.85億元,增長13.4%;金融機構貸款餘額817.65億元,增長14.1%。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3.58億元,比上年增長38.3%,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0.45億元,增長19.4%;人壽保險保費收入13.13億元,增長58.2%。賠款支出7.12億元,比上年增長33.1%,其中:財產保險賠款5.14億元,增長28.8%,人壽保險賠款1.98億元,增長45.6%。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各級財政對教育事業的投入達83.04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招生12865人,在校生35519人,畢業生6940人。有中等職業學校17所,招生15315人,在校生39336人,畢業生14076人。有高中教育學校50所,招生47100人,在校生132796人,畢業生35488人。有國中教育學校241所,招生68241人,在校生213262人,畢業生74606人。有國小教育學校918所,招生56675人,在校生339507人,畢業生66058人。有幼稚園674所,在園146522。  

高等院校

院校名稱類別主管部門辦學層次 地址
銅仁學院 公立大學 貴州省教育廳 本科 碧江區川硐教育園區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公立大學 貴州省教育廳 專科 碧江區川硐教育園區
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公立大學 貴州省教育廳 專科 碧江區川硐教育園區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 民辦大學 貴州省教育廳 專科 德江縣城南新區

高級中學

二類省級示範性高中貴州省銅仁第一中學(銅仁一中)、貴州省思南中學、銅仁市第二中學、松桃民族中學、石阡民族中學、沿河民族中學、德江縣第一中學 
三類省級示範性高中銅仁市民族中學(銅仁三中)、印江民族中學、貴州省石阡中學 
市級示範性高中銅仁市第四中學、銅仁市第八中學、銅仁市實驗中學、銅仁學院附屬中學、萬山區民族中學、江口中學、玉屏民族中學等。

醫療衛生

截止2016年,全市有衛生機構3402個(含私營和村衛生室),其中:綜合醫院80個,鄉鎮衛生院159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5個,村衛生室2829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個。衛生技術人員1860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689人,註冊護士7551人。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20198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362.44萬人,參合率達99.7%,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文化藝術

2016年,全市有劇團1個,文化館、藝術館11個,圖書館11個;農家書屋2735個,數字農家書屋14個,鄉鎮科教信息文化服務中心169個。全市有廣播電視台10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89.7%,比上年提升0.2個百分點;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4%,比上年提升0.1個百分點;廣播電視農村直播衛星用戶631365戶,與上年持平。  

花燈、儺戲、書法、簫笛、山歌、滾龍、龍舟賽、木偶、說春等非物質文化,申報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1處;被授予“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8個,“貴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9個。擁有苗族“四月八”、土家“過趕年”、侗家“趕坳節”、仡佬“敬雀節”、羌族“羌歷年”和“毛龍節”、“花燈節”、“擺手舞節”、“龍舟節”等20餘個民俗節日。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儺戲,古樸神韻的苗家四面鼓、土家擺手舞、侗族大歌,驚險絕倫的苗族絕技絕活,是民族文化瑰寶。  

三月三

侗族的傳統節日,俗稱“趕坳”或“社場”。男女老幼穿上民族節日盛裝,匯集在山坳上唱歌或擺故事,自在遊樂。青年男女用對唱山歌的形式,傾吐衷情。  

六月六

農曆“六月六”,又叫“嘗新節”。將新米、瓜菜和魚肉等品供奉祖先,然後全家共餐。這一天不論富戶或一般人家,都曝曬衣服被褥,俗稱“曬龍袍”。族長翻曬譜牒,以防霉爛、蟲蛆。  

石阡說春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始於唐代,是石阡世代流傳的一種綜合性民俗活動。“說春”形式靈活,內容豐富多樣,說詞講究,意在勸農,同時還為百姓送去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祝福。  

上刀梯

上刀梯,又稱上刀山,其用途是儺活動中“還過關願”時作“關”來用。後來被民間藝人綜合成一種藝術形式。表演時加上了民族舞蹈、唱山歌、打擊樂伴奏,男女表演者每上一步都要表演驚險壯觀的動作技藝。  

毛龍節

石阡仡佬族毛龍燈,是石阡僅有、國內唯一的特有燈種,是古夜郎文明發源地石阡的仡佬族“竹王崇拜”與中國“龍文化”融合、衍生而成的文化形式。該燈全以竹子編扎,由燈寶與毛龍兩部分構成。表演時,數十人各執手柄舞動毛龍,並可多條毛龍相接擺出各種造型。夜間表演,整條毛龍通體透明,舞動之時更為壯觀。2005年,“石阡仡佬族毛龍節”被中國文化部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會保障

2016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累計人數128412人(不含中央及省駐銅單位和行政事業單位),比上年增加21580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累計人數1816257人,增加47250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累計人數175773人,增加6595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累計人數295659人,增加936人;參加失業保險累計人數100137人,增加2039人;參加工傷保險累計人數164171人,增加7105人;參加生育保險累計人數155083人,增加6058人。年末全市城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4.93萬戶,總計62.29萬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98萬戶,總計5.70萬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21.95萬戶,總計56.60萬人。  

人民生活

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651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工資性收入15699元,增長9.2%;經營淨收入4313元,增長12.9%;財產和轉移淨收入4640元,增長8.5%。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1.2平方米。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1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工資性收入3712元,增長15.6%;經營淨收入2375元,下降1.4%;財產和轉移淨收入1544元,增長17.8%。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0.3平方米。  

交通運輸

航空

2001年,大興民用機場竣工復航。   2009年10月,中國民航總局批准銅仁機場更名為“銅仁鳳凰機場”,銅仁鳳凰機場先後開通貴陽、長沙、重慶、廣州、上海、北京、深圳、桂林航線,現已併入首都機場集團。  

鐵路

截至2016年6月,銅仁市共有兩條鐵路建成通車,境 內全長118公里,分別是湘黔鐵路複線和渝懷鐵路。滬昆鐵路客運專線境內長36.65公里,設計時速為350公里。

銅仁至玉屏鐵路工全長47.7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預計2016年年底完工通車投入使用。  

公路

截至2013年,銅仁市配套建設了公路樞紐中心服務站及縣、鄉站場119個,其中客運站63個。   G60 滬昆高速公路玉屏段、G56 杭瑞高速公路大思段、 G56 杭瑞高速公路思遵段、思南縣經石阡縣至黔東南州劍河縣高速公路(思劍高速公路)和銅仁至大龍高速公路(S15 銅大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松銅高速公路也已經完工通車。到2015年已實現縣縣通高速(10個區縣)。

名優特產

土家族麻糖酒:只有20度左右,顏色金黃透明,風味獨特。

天麻:著名中藥材,有提氣益神等功能。個大肥厚、飽滿堅實。

儺面具:木雕工藝品,既可作儺戲的面具,又是一種裝飾工藝品,造型古樸,題材多為鬼怪動物等。

思州石硯:又名金星石硯,是中國“八大名硯”之一。石質細膩,造型精細。

紫袍玉帶:盛產於梵淨山周邊地區,是一種極為珍貴的石頭。一塊有幾種層次分明的顏色,不同的石頭有不同的顏色層次分布。  

旅遊名勝

截至2013年,銅仁市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9個,國家礦山公園1個,國家級喀斯特地質公園1個。梵淨山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佛教名山·彌勒道場、中國儺文化發源地、中國十大避暑名山、國家4A級景區。烏江穿越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四縣,形成“百里烏江畫廊”。銅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34年,賀龍、關向應等在銅仁創立了黔東革命根據地,是紅軍長征前全國8大紅色根據地之一,有周逸群故居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楓香溪會議會址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思南溫泉石林

思南石林景區位 于思南縣長壩苗族土家族鄉,距鄉政府駐地1.5公里,地處烏江思林電站庫區內,AAAA級國家旅遊區。

梵淨山景區

梵淨山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的成員單位。梵淨山(MountFanjing),原名“三山谷”,海拔2493米,是貴州的第一山,武陵山脈的主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石阡溫泉群風景名勝區

石阡溫泉群風景名勝區為首個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在貴州石阡縣南部城南松明山下。石阡溫泉又名城南溫泉,是中國最古老的溫泉之一。

大明邊城

大明邊城,國家AAAA級景區,貴州首批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景區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東郊,於水晶閣沿錦江右岸展開。整個景區在明朝貴州銅仁府的古漁村遺址基礎上進行保護性開發,致力於明朝以來貴州600年歷史文化的挖掘,集“吃住行游購娛”及“休閒、養生、體育、影視”等為一體,西南最大的綜合歷史文化景區。

苗王城

苗王城,建於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長官司駐地。屬於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省十佳魅力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九龍洞

九龍洞於1981年被列為縣級名勝保護區,1987年被列為貴州省首批十大風景名勝區,,2004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九龍洞景區由觀音山、蓮花寺、九龍洞景點組成。位於銅仁城東17公里處。

佛頂山

佛頂山是“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主峰海拔1869.3米,是武陵山脈的第二高峰。有堯上、樓上兩個國家“AAA”級景區,景區曾獲中國鄉村旅遊“飛燕獎”。

著名人物

銅仁市曾湧現出了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田仰、貴州開科取士第一人田秋、清朝太子太傅果勇侯楊芳等古代名士。辛亥革命時期,湧現了陳天星、徐龍驤、席正銘等軍政要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孕育了周逸群、曠繼勛等革命先烈。特等功臣、上甘嶺戰鬥英雄龍世昌等。銅仁是書法之鄉,明清之際湧現了周冕、周以湘、王道行、潘登雲、嚴寅亮、鄢師竹六位書法大家,嚴寅亮題書的“頤和園”三字享譽中外。  

田秋 字汝力,號西麓,明朝貴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縣)人。明世宗年間,奏請在貴州開設考場、開鄉試。十四年(公元1535年),獲得朝廷批准。嘉靖十年,上《請建務川、安順、印江學疏》,在三地相繼辦起了學校。  

田仰 字百源,明萬曆十八年生,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登進士。歷官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任浙江溫處道僉事,移儲廣東參議,加太僕寺卿,巡撫四川、洛陽等處,總督漕運軍務,進御前侍衛內大臣,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楊芳 清朝將領。16歲伍充書識。歷任四川提督、廣西提督、湖南提督。著有《平平錄》等書十餘種,撰有《果勇侯自編年譜》。

梅濟鼎 清道光時舉人。於鹹豐五年(1855)10月與徐廷傑在銅仁率眾起義,為紅號軍首領之一。鹹豐六年(1856)正月,湘軍攻占銅仁,梅濟鼎犧牲。

嚴寅亮 土家族,字碧岑,號弼丞,別號剩廣、剩庵、陽坡山民、陽坡居士。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清朝皇家園林頤和園牌匾即為其所題。

周逸群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湘鄂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歷任中共湘西北特委書記,鄂西特委書記,紅軍第六軍政治委員,紅軍第二軍團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湘鄂西聯縣政府主席等職。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龍世昌 志願軍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第一三四團第八連戰士。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立特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  

戴秉國 中共黨員。曾任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長、黨委委員。  

廖錫龍 中共黨員,上將軍銜。曾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24日,銅仁市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銅仁市著名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