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別是碳酸鹽類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蝕,有時並加以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往往呈奇特形狀,有洞穴、石芽、石溝、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此種地貌地區,往往奇峰林立,中國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有這種地貌。中國是個多溶洞的國家,尤以廣西境內的溶洞著稱,如桂林的七星岩、蘆迪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雲水洞,深612m,有七個“大廳”被一條窄長的“走廊”相連,洞的盡頭是一個碩大的石筍,美名十八羅漢,石筍背後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規模。
形成原理
地表水在運動過程中對所經過的沉積物或岩石有著重要的侵蝕作用,既包括水動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運,又包括水對岩石或沉積物的化學溶蝕作用,還包括碎屑物在搬運過程中的磨蝕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對碳酸鹽岩侵蝕作用的結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彎曲的溝壑、高高的冰蝕懸谷、氣勢磅礴的大峽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學侵蝕作用的寫照。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有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斯拉夫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形。
發育演化
1、地表水沿灰岩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蝕,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2、地表水沿灰岩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蝕,超過100m深後形成落水洞。
3、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後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4、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5、地下水的溶蝕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乾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雲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階段(溶溝階段)的產物,這裡的自然風光因阿詩瑪姑娘的動人傳說而變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則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廣西境內,經常可看到這種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稱“神女鏡”或“仙女鏡”。
著名景觀
獁猛洞
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獁猛洞,位於肯塔基州境內,洞深64km,所有的岔洞連起來的總長度達250km。洞裡寬的地方象廣場,窄的地方象長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個洞平面上迂迴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層。雨季,整個洞內都有流水,成為地下河流在坡折處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區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還有積水很深的潭,不妨稱無底潭。
廣西鳳山
廣西鳳山是中國西南喀斯特旅遊資源的富集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占全縣總面積的41%。鳳山縣境內大型洞穴密布,有50個面積大於5000平方米的洞廳。根據與國內外有關資料比較,在中國10個世界級洞穴大廳中,鳳山縣境內占了5個。其中以穿龍巖大廳為最,投影面積4.15萬平方米,最高處約100米,洞廳面積列中國洞穴大廳第五位,世界第十二名。但岩溶地區是非常脆弱的地貌景觀,需精心管理以期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鳳山正逐步成為國際洞穴探險基地和世界洞穴潛水基地,越來越多的洞穴奇蹟得以向世人展現。2008年4月鳳山國家地質公園洞穴潛水探險,縣政府聯合眾多媒體及澳大利亞潛水探險協會舉辦了鳳山國家地質公園迎奧運洞穴潛水探險國際聯合科學考察活動。為期10天的潛水探險考察,試圖揭開鳳山地下水系神秘的面紗。
三門海
景區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為完整的喀斯特地貌。以山奇、水秀、洞秘等特點而令人神往。自1987年起岩溶探險專家在此多次進行了考察。波心河其實是一條暗河,它由鳳山境內的三支暗流匯集而成,地下流程50多公里,是廣西流量最大且流程最長的溶洞暗河。也是世界著名長壽之鄉巴馬盤陽河的源頭之一。沿河兩岸景觀綺麗、氣候宜人,環境幽雅負氧離子達2-5萬。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世代健康長壽,沿河一帶是人們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的勝地。
地質坍塌
2012年以來,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岳家橋鎮9個行政村頻繁出現岩溶塌陷地質災害:民房開裂,河道斷流,塘壩乾涸,農田毀壞。從2012年元月至2月24日,在不足兩個月時間內,岳家橋鎮岳家橋、黃板橋、洗澡坪等村發生大面積的岩溶塌陷地質災害,相繼新發生農田塌陷200餘處,房屋開裂56戶,其中5戶特別嚴重已成危房,河流塌陷20餘處。該鎮9個行政村範圍內先後出現“天坑”累計693處,其中農田塌陷537處,河溪塌陷150處,水庫內塌陷6處。全鎮因地面岩溶塌陷引起房屋開裂的有167戶,其中房屋受損特別嚴重的有34戶,受災人口達1200多人;破壞河溪攔壩5座,水庫2座,影響農田灌溉1萬多畝,致使泉交河支流河水斷流,沿河兩岸部分民眾生產生活陷入困境。
1979年以來多次大範圍發生岩溶塌陷,益陽市岳家橋鎮位於赫山、寧鄉、桃江三縣(區)交界處,屬山區丘陵地貌,石灰石礦藏豐富,地下溶洞分布廣泛,活動頻繁。該鎮岩溶塌陷地質災害自1979年以來多次大範圍發生。1979年10月臨近寧鄉煤炭壩礦區的高聯、同光兩個村出現地表裂痕數十條,導致40多棟民房嚴重開裂。1985年8月,岩溶塌陷導致庫容量達100多萬立方米的松塘水庫一夜干涸;同年12月,六家壩水庫又因岩溶塌陷引發壩基缺口。2002年10月至2011年11月,該鎮大泉、岳家橋等村先後多次出現大範圍的岩溶塌陷,部分塌陷溶洞深不見底,最大坑圍達200多平方米;造成地表河流斷流。
岩溶之最
岩溶分類
按其發育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種。1)地表水沿灰岩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蝕,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2)地表水沿灰岩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蝕,超過100m深後形成落水洞。
3)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後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4)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5)地下水的溶蝕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乾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雲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階段(溶溝階段)的產物,這裡的自然風光因阿詩瑪姑娘的動人傳說而變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則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廣西境內,經常可看到這種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稱“神女鏡”或“仙女鏡”。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獁猛洞,位於肯塔基州境內,洞深64km,所有的岔洞連起來的總長度達250km。洞裡寬的地方象廣場,窄的地方象長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個洞平面上迂迴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層。雨季,整個洞內都有流水,成為地下河流在坡折處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區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還有積水很深的潭,不妨稱無底潭。
國內分布
中國是個多溶洞的國家,尤以廣西境內的溶洞著稱,如桂林的七星岩、l蘆笛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雲水洞,深612m,有七個“大廳”被一條窄長的“走廊”相連,洞的盡頭是一個碩大的石筍,美名十八羅漢,石筍背後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規模。周口店的龍骨洞,洞雖不大,卻是我們老祖宗的棲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