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是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外海大橋)。是現在世界上最長的外海跨海大橋。這條連線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的交通大動脈,全長32.5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東海大橋從2002年6月26日開工建設,於2005年5月25日全線貫通。東海大橋創造了許多中國第一和世界之最的奇蹟,成為中國橋樑科技飛躍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設計荷載按貨櫃重車密排進行校驗,可抗12級颱風、七級烈度地震,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東海大橋起始於上海南匯區蘆潮港,北與滬蘆高速公路相連,南跨杭州灣北部海域,直達浙江嵊泗縣小洋山島。全長32.5公里的東海大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為“一號工程”。

東海大橋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工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為洋山深水港區貨櫃陸路集疏運和供水、供電、通訊等需求提供服務。東海大橋全線可分為約2.3公里的陸上段,海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約25.5公里的海上段,大烏龜至小洋山島之間約3.5公里的港橋連線段,總長約為31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
東海大橋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歷經35個月的艱苦施工,於2005年5月25日實現結構貫通。大橋寬31.5米,分上、下行雙幅橋面,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大橋全線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大橋的最大主航通孔,離海面淨高達40米,相當於10層樓高,可滿足萬噸級貨輪的通航要求。東海大橋將在今年年內建成通車。159米高的兩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橋主塔在國內最高;位於顆珠山島和大烏龜島之間的深海大堤綿延1.22公里,也是國內的突破和創新;而最大的奇蹟在於建設速度——在風高浪急的外海,運用高效、科學的施工技術,實現大橋貫通僅用3年!
在上海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有的橋樑,主要是依黃浦江蘇州河而建,而東海大橋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的建成通車,為洋山深水港年內建成開港,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設計師

這座大橋的設計者——福建莆田人林元培
林元培(1936.2-),男,我國著名橋樑專家,福建莆田人,出生於上海市。1954年畢業於上海土木工程學校。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學會副主任。現任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資深總工程師。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89年被建設部命名為首批“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在40多年的橋樑工程設計和橋樑理論研究中,設計或主持設計的大跨度橋樑達20餘座,中小橋樑有上百座,涵蓋了上海楊浦大橋、盧浦大橋、東海大橋等各種橋型。
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上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四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9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由於他在我國建橋技術方面的傑出貢獻和突出成就,被授予國家設計大師,榮獲1994年度茅以升橋樑大獎。他是上海市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以及東海大橋的總設計師。
1993年建成的楊浦大橋,是林元培傾注全部心血貢獻於世的最高水平設計成果。在繼南浦大橋之後,把世界最新橋型的跨徑從465米一下提高到602米,使世界建橋設計水平推到新的高度,這一重大貢獻為國際橋樑界所信服和讚嘆,為國爭得了榮譽。楊浦大橋的勝利建成是他一貫潛心研究,善於總結,勇於實踐,敢為天下先的結果。他構思的楊浦大橋塔拉索錨固區構造、箱型鋼樑等設計和大跨徑斜拉橋整體穩定理論等,均開創了世界先河。他首次提出的第九種跨越能力最大橋型將問鼎於世,引起了國內外橋樑界的關注。

橋樑結構

2002年0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的東海大橋,與海天共一色,是一座以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工藝建設的以藍色為基調的大橋。大橋長32.5公里,陸上段約3.7公里,蘆潮港新大堤到大烏龜島之間跨海段長25.3公里.大烏龜島至小洋山島之間的港橋連線段約3.5公里,全橋設5000噸級單孔雙向主通航孔一處,通航淨高40米。
海天一色的大橋,濃縮科技精華。建設東海大橋缺少現成的海上橋樑施工規範與工藝標準,科技人員經過科技攻關解決了海上大橋的防腐、超大體積混凝土箱梁預製和吊裝、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定位打樁等一系列難題。

東海大橋東海大橋

海天一色的大橋,經受安全考驗。兩座高159米的主塔聳立在海中,呈雄偉的“人”字型。主塔創造了海上大體積混凝土澆注的國內最新紀錄,並成功地經受了“蒲公英”、“雲娜”兩次大颱風的襲擾。主塔的支撐192根極長的鋼纜如同有力的臂膀,拉起了橋面。

技術攻關

7顆衛星定位一根樁

海上打樁,是大橋海上段建設的頭道關鍵工序。然而,自2002年6月26日東海大橋打下第1根樁起,到當年底僅打了351根樁。按照這種速度,東海大橋要打完全部8000多根樁,在2005年底實現通車,簡直是不可能的。曾指揮南浦大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戰役的東海大橋工程總指揮黃融,不分白天黑夜地和技術人員在海上找原因,尋對策。他發現,打樁速度慢的原因在於定位測量有困難,雖然2002年大橋指揮部從國外進口了一套GPS軟體,但由於“水土不服”,使用效果並不好。
大橋項目的科技課題組由此展開專題攻關,把GPS技術與常規定位技術相結合,獨創了一套海上打樁定位系統,並打破常規,採取“用7顆衛星來定位一根樁”的方法,為一根根海上樁精準定位。從此不論白天、黑夜,建設者都可以打樁。上海測繪院在其後對樁位進行覆核時發現,最大誤差僅為1厘米。海上定位測量創新技術的套用,大大加快了打樁的速度,東海大橋由原來每天只能完成4——5根樁,突破性地提升到最多時每天能完成50根左右,在2003年一年就完成了4700多根,為東海大橋按期建成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地位作用

地位

東海大橋位於杭州灣口東北部,舟山群島西側,起始於上海浦東的蘆潮港,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在浙江省嵊泗縣崎嶇列島中大烏龜島登入,沿大烏龜山、顆珠山島至小城子山小洋山港區一期交接點。

作用

東海大橋起始於上海浦東新區蘆潮港,北與滬蘆高速公路相連,南跨杭州灣北部海域,直達浙江嵊泗縣小洋山島。氣勢恢宏的東海大橋,一頭挑起“東海明珠”的洋山島,一頭連線上海南匯的海港新城和物流園區。

東海大橋東海大橋

在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有的橋樑,主要是依黃浦江、蘇州河而建,而東海大橋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的建成通車,為洋山深水港年內建成開港,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全長約32.5公里,其中陸上段約3.7公里,蘆潮港新大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的海上段約25.3公里,大烏龜島至小洋山島之間的港橋連線段約3.5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每小時80公里,設計荷載按貨櫃重車密排進行校驗,可抗12級颱風、七級烈度地震,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東海大橋是上海市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長橋,它以"東海長虹"為創意理念,宛如我國東海上一道亮麗的彩虹。
大橋色彩是大橋外觀形象及展示橋樑個性的直接表現,採用白色、淺灰色作為大橋的主色調,使其與環境和諧統一。世界上在外海已經建成的跨海大橋最長的也只有16公里,而東海大橋建設總長32.5公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橋”,也是繼杭州灣大橋之後世界第二長跨海大橋。

建造意義

東海大橋是上海市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長橋,它以“東海長虹”為創意理念,宛如中國東海上一道亮麗的彩虹。大橋色彩是大橋外觀形象及展示橋樑個性的直接表現,採用白色、淺灰色作為大橋的主色調,使其與環境和諧統一。目前,世界上在外海已經建成的跨海大橋最長的也只有16公里,而東海大橋建設總長32.5公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橋”。

所獲榮譽

東海大橋,因為多項科技創新和長時間的運行檢驗,“東海大橋工程關鍵技術與套用”榮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作為外海超長橋樑的“先行者”,東海大橋掌握了七大關鍵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關鍵技術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全線貫通後,它不僅通過了實踐的考核,而且忙著在長三角的“後輩”中“傳道授藝”。東海大橋的部分科技成果,已在杭州灣跨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等重大工程中得到了廣泛套用。“後輩”們的主跨長度等技術表現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過,用的關鍵技術可都源自東海大橋工程。
截止到2008年8月,東海大橋工程已獲得或申請國家專利24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6篇。東海大橋總投資71.1億元,總工期41個月,與國際上同類工程相比,節約投資60%以上,總工期減少50%以上。

海上風電場

2010年7月6日,總投資23.65億元的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示範工程併網發電,標誌著我國基本掌握了海上風電的工程建設技術,為今後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積累了經驗。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也是亞洲首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由上海東海風力發電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採用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34台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

東海大橋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的海上工程於2008年9月正式開工,2009年3月首颱風機吊裝成功,同年9月首批三颱風機實現併網。今年2月,34颱風機吊裝完成,6月8日全部風機併網試運行,7月6日實現併網發電。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在我國風電場建設史上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次採用自主研發的3兆瓦離岸型機組,標誌著我國大功率風電機組裝備製造業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第一次採用海上風機整體吊裝工藝,大大縮短了海上施工周期,創造了一個月在工裝船上組裝10台、海上吊裝8台的記錄;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高樁承台基礎設計,有效解決了高聳風機承載、抗拔、水平移位的技術難題。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併網發電儀式上表示,東海大橋風電場積累了豐富的海上風電工程建設經驗,為我國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和管理基礎。他表示,再有3到5年時間,隨著一批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我國海上風電技術將全面成熟,海上風電將進入大規模發展的階段,成為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

裝機容量10萬千瓦的東海大橋風電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獲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二期工程計畫使用單機容量更大、技術更先進的風電機組。
國家能源局啟動了我國首批100萬千瓦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其中,2個近海風電項目設在江蘇濱海、射陽,各裝機30萬千瓦;兩個潮間帶項目位於江蘇大豐和東台,裝機容量各20萬千瓦。此次招標預計今年9月份宣布中標結果。

中國跨海大橋導航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樑,這類橋樑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所以對技術的要求較高,是頂尖橋樑技術的體現。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各國著名橋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