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腹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在運動時會發生,尤以中長跑、競走、腳踏車等項目發生較多。運動時腹痛的原因極為複雜,不單是由於運動引起了機能失調和肝脾淤血等,而且還可能融合著各種腹部內科疾患,例如可能是由於慢性疾病因激烈運動而導致急性發作,或由於運動時發生了急腹症等,因此需要認真對待,及是鑑別診斷,妥善處理,防止意外。內臟器官不適應運動中劇烈的變化而引起的腹痛。
1、準備活動不充分:開始運動時運動量過大,內臟器官的功能還沒有提高到應有的運動水平就加大運動強度,特別是心肌力量較差時搏動無力,影響靜脈血液回流,下腔靜脈壓力上升,肝靜脈回流受阻,從而引起肝脾淤血腫脹,增加了肝脾被膜張力,以致產生牽扯性疼痛。預防這類運動性腹痛的關鍵是運動前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使內臟器官適應。
2、運動前飲食過飽,喝了大量的水或碳酸性飲料,吃了有刺激性,難消化的食物或者空腹運動,使胃腸受機械牽引容易引起胃腸道痙攣產生腹部疼痛。
3、胃腸痙攣:運動時胃腸發生疼痛,輕則鈍痛、脹痛,重者陣發性絞痛。其疼痛部位多在臍周及上腹部。發生這類腹痛時可在腹部熱敷,以緩解痙攣。預防這類腹痛的方法主要是運動前別吃得過飽,也別吃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薯類及冷飲)。
4、腹直肌痙攣:多發生在夏季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時,由於出汗造成大量水、鹽丟失,體內代謝失調,加上疲勞,可引起腹直肌痙攣性疼痛。預防這類疼痛的關鍵:夏季運動出汗時要適當補充鹽水,局部按摩腹直肌,做背伸運動拉長腹直肌可以緩解這種腹痛。
5、呼吸節律紊亂:大運動量運動時,破壞了均勻的有節奏的呼吸,使吸氧量下降、體內缺氧,導致呼吸肌疲勞。膈肌疲勞後減弱了對肝臟的按摩作用,導致肝臟淤血腫脹,引起腹痛。預防這類腹痛的關鍵是調整呼吸節律,儘可能用鼻呼吸而不要張嘴呼吸。
6、女同學在月經期間引起的腹部疼痛
7、體育活動中發生碰撞的部分是在腹部而引起的疼痛。
解剖常識
腹部的解剖位置和分區明確腹部的解剖位置,對診斷有著重要意義,是準確診斷的前提。腹部專指胸郭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臟器。用兩條水平線和兩條垂直線將腹部分為9個區,上水平線為經過兩側肋弓下緣最低點(相當於第10肋)的連線,下水平線為經過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兩條垂直線分別為左右鎖骨中點與腹股溝韌帶中點的連線。
腹腔器官在各區腹前壁的投影如下:
右季肋區——肝右葉、膽囊結腸肝曲、右腎上腺等。
腹上區——肝左葉、胃幽門部及胃體一部分、十二指腸、大網膜、橫結腸、胰腺、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等。
左季肋區——胃、脾、胰尾、結腸脾曲、左腎上部、左腎上腺等。
右腰區——升結腸、右腎下部、部分迴腸、右輸尿管等。
臍區——大網膜、腸系膜、橫結腸、十二指腸下部、空腸和迴腸、胃大彎(胃充盈時)、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等。
左腰區——降結腸、部分空腸、左腎下部、左輸尿管等。
右髂區——盲腸和闌尾、迴腸下端、右側卵巢及輸卵管(女)、右側精索(男)、淋巴結等。
腹下區——膀胱、子宮(女)、乙狀結腸一部分等。
左髂區——乙狀結腸大部分、左側卵巢及輸卵管(女)、左側精索(男)、淋巴結等。
腹腔內臟器在腹前壁的體表投影,隨體型、體位、年齡、胃腸道充盈情況及腹肌緊張程度等而有所改變。對腹內器官除掌握其一般的位置關係外,尚充分了解其個體差異,只有如此才有助於對腹痛的診斷。
病症徵象
運動中出現腹痛,其特點為除腹痛外一般不伴隨其它症狀。多數安靜時不痛,運動時才痛;疼痛程度與運動量大小和強度成正比。一般活動量小、強度低時疼痛不明顯,隨負荷量加大時疼痛才逐漸加劇,調整運動量和強度,做深呼吸或按壓腹部疼痛多可減輕。各項檢查如肝功能、腹部B超、腹部平體等皆正常。病症:
1、胃腸痙攣性疼痛。表現為上腹部、臍周、左下腹鈍痛、脹痛或陣發性絞痛。
2、肝脾瘀血性疼痛。為右季肋部(肝區)和左季肋部(脾)脹痛或牽涉痛。
3、腹直肌痙攣性疼痛。腹直肌部位疼痛。
4、腹部炎症性疼痛。多為牽涉性疼,部位與病變部位一致,如右下腹闌尾炎所致右下腹腹痛。
5、髖腰肌血腫。為運動時髖腰肌拉傷致髖腰部位疼痛。
產生原因
(一)胃腸痙攣
多因飲食不當、暴飲暴食、離比賽時間過近或吃得過飽、喝得過多(尤其是冷飲),或因吃的是產氣食物和不易消化食物(豆類、薯類、牛肉等)而發病。此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多在上腹部,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脹痛、嚴重者可產生絞痛。
運動訓練安排不當(如空腹訓練、胃酸分泌過多或吸入冷空氣等),可能引起胃部痙攣。
另外有些因素可能引起宿便,使糞便過於乾燥,刺激腸黏膜而引起痙攣疼痛。引類疼痛多發生在左下腹。蛔蟲或其它寄生蟲所致疼痛,多發生在臍周圍。
(二)肝脾區疼痛
如果發生在運動早期,其原因多為準備活動不足,開始速度過快,內臟器官活動與運動器官不相適應,在內臟器官功能還沒有提高到應有的活動水平時就加大運動強度;特別是如果心肌收縮較差時,會引起搏動無力,大量的下腔靜脈血向心臟回流受阻,血液大量淤積在腹腔、肝和脾,而肝臟的門靜脈無靜脈瓣,連線門靜脈的兩端都是毛細血管,這種解剖結構的特點不但能造成肝部血液回流,更會發生肝、脾鬱血性腫脹,使門靜脈壓力增高和肝脾被膜牽扯產生疼痛或脹痛。
發生在運動早期的第二個原因,是呼吸節律紊亂。劇烈運動時,呼吸變得不均勻,沒有節律,使呼吸變得表淺,頻率過快,從而造成呼吸肌疲勞,甚至痙攣,而膈肌痙攣本身即可引起疼痛,又由於呼吸肌疲勞和痙攣減弱了對肝臟的“按摩”作用,同時呼吸短淺,胸內壓較高,也會妨礙下腔靜脈的回流,也會造成肝、脾淤血性腫大或肝、脾被膜緊張而引起疼痛。
肝、脾懸重韌帶緊張牽扯,亦能引起疼痛,多發生在運動中後期。最近有報導,運動中肝脾未見淤血,肝區疼痛是因為激烈運動時肝糖消耗增多,熱量釋放猛增,局部溫度明顯升高,使肝細胞膨脹,與橫膈膜的磨擦加劇,神
(三)腹直肌痙攣
多在運動後發生,診斷容易,發生位置表淺,用手可觸及腹直肌痙攣情況,主要是由於運動時大量排汗,鹽分喪失,水鹽代謝失調所致。
(四)腹部慢性疾病
運動者原有慢性闌尾炎、潰瘍病、慢性盆腔炎或腸道寄生蟲等,參加激烈活動時,由於受到振動和牽扯即可產生運動中疼痛,這種腹痛部位與原來病痛部位一致。
蘇聯斯柯里尼克對150名運動員測量結果表明,“肝痛”的運動員的肝血流量比健康運動員少得多,幾乎少一倍以上。健康者血流量穩定,而有肝痛者血流量明顯下降。血流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肝內淤血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另外“肝痛”者膽汁排出系統均不正常,膽囊容量減少,有一半的疼痛者膽囊內有炎症性改變。
(五)原因不明的右上腹痛
此類運動中腹痛有如下特點。運動員主訴“肝區痛”已持續甚久,大多數安靜時不痛,運動時痛,其疼痛程度與運動量大小及運動強度成正比,減慢速度,減小運動強度或作深呼吸或按壓腹部後,疼痛可減輕;除腹痛外無其它特異性症狀;檢查肝功能、肝脾超音波或膽汁檢查等未見異常,各種“保肝”藥物治療無效。
(六)呼吸節律紊亂
大運動量運動時,破壞了均勻的有節奏的呼吸,使吸氧量下降、體內缺氧,導致呼吸肌疲勞。膈肌疲勞後減弱了對肝臟的按摩作用,導致肝臟淤血腫脹,引起腹痛。預防這類腹痛的關鍵是調整呼吸節律,儘可能用鼻呼吸而不要張嘴呼吸。
應急處理
1、不要緊張,其次應降低運動強度,如減慢速度,加深呼吸,進行球類運動,就暫時換下休息。並用手按壓疼痛的部位並彎腰跑一段距離,做幾次深呼吸,疼痛會減輕或者消失。
2、腹部局部按摩和指壓內關穴。若處理效果不明顯,應停止運動去醫院診治。
3、如果沒有好轉,應送醫院處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不明原因的運動腹痛,不能自己盲目治療,及時就醫。
治療措施
腹痛者應查明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腹痛的一般處理包括:
1、在運動中發生腹部疼痛時,不單是運動性疾病的運動中腹痛,還有可能是內臟器質性病變及其它內科疾病發生,尤其是首先要考慮到急腹症發生的可能性,要迅速準確地做出鑑別,停止訓練送醫院急救。
2、腹痛在沒有明確診斷前,不能服用止痛藥,因為會掩蓋病情造成誤診。
3、一般運動過程中腹痛時,可適當減速,調整呼吸,並以手按壓。如果用上述方法疼痛仍不減輕並有所加重時、即應停止運動,進行檢查,找出原因,酌情處理。
4、如屬胃腸痙攣,可針刺和手刺和手指點揉內關、足三里、大腸俞、陽陵泉、承山等穴,亦可用阿托品0.5毫克即刻注射,或口服“十滴水”。如屬腹直肌痙直肌痙攣,可作局部按摩和背伸動作,拉長腹部肌肉。
預防措施
針對不同病因進行預防,如運動前不宜過飽過飢,飯後休息後才能運動;運動前應進食易消化及含糖高的食物,不宜吃油炸、油膩、易產氣、難消化的食物;夏季補充鹽分,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動作不要太猛,呼吸節奏與運動節奏相一致;不要突然加速或變速跑;及時治療腹部臟器炎症。1、體育活動前1個半小時內不可以飲食過飽,不要喝太多的水,碳酸類飲料和吃刺激性,難消化的食物,體育活動過程中不要吃零食,冷飲。
2、運動中注意循序漸進,動作不要太猛,不要突然加速或變速,使身體能夠較好地進入運動狀態,並且注意呼吸節奏,強調呼吸和動作的協調性。
3、對於有慢性腹部臟器官疾病的學生應該及時治療,同事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體育活動,教師應及時了解所教學生的身體狀態,對於這類學生應該區別對待,合理安排運動量。
4、女同學在月經期間的運動量應該減少,並注意保暖,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吃些香蕉,喝牛奶時加點蜂蜜,飲食以清淡為主。
5、運動過程中注意保護自己,不過分拼搶以免引起身體上的碰撞。
運動傷害
運動員在體育鍛鍊和競技比賽的時候,人體各部位很容易受傷,本詞條的任務通過編輯介紹運動員容易受傷的部位和應採取的預防措施,儘可能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