蠵龜

蠵龜

蠵龜,學名:Caretta caretta (Linnaeus, 1758):是海龜科蠵龜屬的一種動物。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體長100-200厘米,體重約為100千克。頭較大,寬約15厘米;上、下頜均具極強的鉤狀喙。頭部背面具有對稱的鱗片,成體背部無棱。背部表面覆以角質盾片,呈平鋪狀排列,背甲呈心形,背甲後緣略呈鋸齒狀,腹甲較平坦,每側甲橋處有下緣角板3塊。腹角板、股角板、肛角板依次漸狹。四肢扁平呈鰭足狀;前肢大,後肢較小,內側各有2爪,比綠海龜多1個爪,適於游泳;長成後或具1爪。尾巴較短。背部棕紅色或褐紅色,有不規則的土黃色或褐色斑紋,腹部檸檬黃色或黃色。

主要捕食底棲或漂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特別是頭足類動物、水母和其他無脊推動物,偶爾吃魚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喜歡在珊瑚礁、大陸架或是長滿褐藻的淺灘中覓食。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內溫水海域。中國南海、東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龜。體大,分為大西洋蠵龜和太平洋蠵龜2亞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蠵龜體形較大,體長100-200厘米,背甲長740-870毫米,寬530-700毫米,殼高272-330毫米。呈心形,末端尖狹而隆起。頭較大,寬127-180毫米,頭背鱗片對稱排列,前額鱗兩對,其間常有1枚小鱗。頂鱗大,單枚,後緣中線常有縱裂紋。額頂鱗4-7枚;眶後鱗3-4枚,兩顎相向鉤曲,上顎稍長於下顎。下顎邊緣無齒狀突。下顎腹側各有3-4枚頦片。

體表盾片鑲嵌排列。頸盾寬短,單枚。個別標本分裂為二。椎盾5-6枚,肋盾一般5對,偶有一側為4或6枚者。除間或有一側肋盾為4枚而不與頸盾相接外,正常情況下第一對肋盾與頸盾相接。緣盾12對,僅1號標本為13對。最後一對緣盾間常有凹缺,與相鄰緣盾一起略呈鋸齒狀。甲橋具3對下緣盾,其後緣無孔。四肢槳狀,前肢前緣長430-850毫米,後肢前緣長270-350毫米,均具1-2爪。前肢前緣有一列起棱的大鱗,余皆不規則。

頭背棕紅色,頭側淡棕色,頭腹及顎黃色。頸背色深。眼大,虹膜及眼周棕黑色。背甲棕紅色,有不規則的土黃色或黑色斑紋。腹甲色淺,呈檸檬黃色,無斑紋。四肢背面亦為棕紅色。

蠵龜 蠵龜

棲息環境

蠵龜主要棲息於溫水海域,特別是大陸架一帶,經常出沒於珊瑚礁中,也進入海灣、河口、鹹水湖等地。  

生活習性

蠵龜 蠵龜

以魚、蝦、蟹、軟體動物及藻類為食。從捕獲蠵龜排出的糞便,可見絕大部分為香螺的碎殼、厴,伊豆布目蛤殼及沒有消化的寄居蟹的肢體殘骸和魚類的鰓蓋骨、椎骨等。

青島海產博物館曾飼養過兩隻蠵龜,投以青鱗魚,斑鰶、小黃魚、帶魚、鮐魚、星鰈、蛤仔、短蛸、長腕蛸、金烏賊,無針烏賊、對蝦、日本鱘、弧邊招潮蟹、天津漂蟹、寬身大眼蟹等,也喜食淡水的鯽魚及中華絨毛蟹,可見蠵龜對食物的選擇性不大。飼養中未發現食刺松藻、石蓴、孔石蓴、海帶、裙帶菜等海藻。

捕獲的蠵龜背上常附生有紅色及黑橄欖色的藻類、藤壺及茗荷兒。

繁殖方法

生活在太平洋的蠵龜主要在日本南部沿海繁殖。主要產卵場為日本的沖繩、鹿兒島、熊本、德島、愛知、神奈川、千葉縣等沿海沙灘。產卵期5-7月。雌雄海龜在產卵場沿海岩礁間交配。雌龜夜間上岸在沙灘挖穴產卵。穴深數十厘米。每次產卵130-150枚,卵白色,球形。直徑4厘米。產後用沙掩埋好卵再離去。雌龜在岩礁間休息2-3周,再一次產卵。產卵後用沙覆蓋,在自然條件下經60天孵出仔龜。主要產卵場所為日本國熊本、鹿兒島以及沖繩島等沿海沙灘。  

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海域和印度洋中,包括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澳大利亞、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貝里斯、巴西、開曼群島、中國、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賽普勒斯、多明尼加共和國、埃及、厄利垂亞、法國、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尼西亞、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利比亞、馬達加斯加、墨西哥、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阿曼、巴拿馬、菲律賓、波多黎各、聖露西亞、塞內加爾、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斯里蘭卡、突尼西亞、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京群島。

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也見於上海長江口外海域,甚至黃浦江內。

蠵龜分布圖 蠵龜分布圖

亞種分化

蠵龜(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分布
1蠵龜巨型亞種C. caretta gigas太平洋和印度洋
2蠵龜指名亞種C. caretta caretta大西洋

種群現狀

致危因素

掠奪性的亂捕濫殺,濫挖龜卵,是西沙群島海龜資源急劇減少的重要原因。據報導:“每年4-7月份大批漁民成群結隊來西沙,尤以瓊海縣漁民為甚。他們不僅在海上撒網捕龜,而且上島捉龜挖蛋。在每個島嶼附近的海面上都能看到捉海龜的漁船游弋。據介紹,過去海南島也曾有過較多海龜,正是由於人們捕龜挖蛋,導致海南島早在20年前就看不到海龜蹤影了。台灣省東海岸沙灘風景優美,可惜在人為捕殺破壞後,已幾乎無海龜在此產卵。

保護措施

1. 加強宣傳教育,認識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運用各種媒介,在駐島機關、部隊及民眾中掀起保護西沙群島生物資源重要性的宣傳,特別要大力宣傳嚴禁捕殺保護動物,宣傳島上與海洋里的資源歸國家所有,宣傳不能以破壞生態平衡來爭牟取私利。

2. 加強西沙群島資源管理 ①駐島有關部門聯合制訂生物資源管理條例,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

②取消海島承包的錯誤做法;

③限制去西沙群島的船隻,凡進入西沙群島的船隻及人員必須執行上述條例,對進出船隻嚴格進行檢查是否有違反條例情況。

3. 加強漁政管理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知法犯法要嚴懲。

4. 建立海龜自然保護區 在永樂群島的中建島和甘泉島,宣德群島的東島和西沙洲建立4個海龜自然保護區,形成四角形的保護包圍圈。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列為Ⅱ級保護動物。

相關知識

人工飼養蠵龜的營養缺乏症:生活在自然海域的蠵龜,正常情況下完全可以從食物中獲得生長發育過程所需的營養。除非受傷、患病或有寄生蟲寄生的情況下,捕食能力降低,會出現營養不良,個體消瘦。而在人工養殖條件下,蠵龜的食物種類相對較少,難以達到自然環境中的多樣化,投餵飼料的數量或餌料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不能滿足蠵龜生活所需,大多數養殖的蠵龜會出現營養缺乏,主要有鐵缺乏引起的貧血症;食物中鈣、磷的失調,低鈣高磷的食物可以刺激甲狀腺分泌失調,導致骨質疏鬆;長期只投餵高蛋白質的動物性餌料,將會導致維生素A缺乏及其它營養障礙;另外,長期投餵易引起脂肪變性的餌料,如鯖(Scomber scombrus)、沙丁魚(Surdina pilchardus)會引起各臟器機能低下、維生素E缺乏及血栓病。營養不良的個體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侵蝕,產生綜合症。龜鱉具有獨特的免疫機制,營養狀況、外界因素、年齡、抗原種劑以及佐劑等都會影響龜鱉的免疫應答。營養不良可引起龜鱉胸腺退化、脾臟萎縮,導致龜鱉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嚴重缺乏。在營養不良狀態下,鱷龜(Cheiydra serpentina)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因而抑制迅速分裂細胞的新陳代謝,抑制細胞產物抗體等的合成。龜鱉的易感染性多因營養不良,如果改善飼養條件,可提高龜鱉的抵抗能力,使患病率下降,這說明營養、免疫、易感染疾病這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蠵龜生長緩慢或停止,外觀上身體消瘦、腹甲微凹、眼睛下陷、肌肉萎縮,體重減輕,食量減少,反應遲鈍,遊動遲緩。屍體解剖發現血量減少,肌肉鬆弛,肝的顏色變淡,萎縮虛脫。  

調整食物結構 投餵新鮮適口、易消化的食物,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增加鐵的攝入吸收,避免單一或不適餌料的長期投餵。食物中添加適量的魚肝油和維生素D、 E,以利於鈣的吸收和鈣、磷在骨中的沉積,從而增強其機體防禦能力。

提高飼養水溫 在水溫可控的條件下,以20-24℃為好。同時,加強海水。

1.

調整食物結構 投餵新鮮適口、易消化的食物,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增加鐵的攝入吸收,避免單一或不適餌料的長期投餵。食物中添加適量的魚肝油和維生素D、 E,以利於鈣的吸收和鈣、磷在骨中的沉積,從而增強其機體防禦能力。

2.

提高飼養水溫 在水溫可控的條件下,以20-24℃為好。同時,加強海水。

瀕危動植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表明,目前,世界上還有1/4的哺乳動物、1200多種鳥類以及3萬多種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  

 

龜鱉目百科(二)

龜鱉目俗稱龜,其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爬行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