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1925年,天主教廣州教區出資,在聖心中學相鄰的一塊空地上(即原三中西樓)新建了兩座樓房,籌辦明德女子中學,並於同年9月15日開課,學校全部招收女學生,由當時廣東省財政廳長馮祝萬的夫人陳秉卿女士任校長。1938年日軍占領廣州以後,學校曾被迫停辦一個時期,在抗日戰爭後期,學校避開了日寇的橫加干涉而先行復校,使學校絃歌不輟。抗戰勝利後學校由天主教愛國會主席陳志雄擔任校長,1952年9月,明德女中與啟育中學(即聖心中學)一起併入廣州市第三中學。
學校概況
廣州市第三中學,座落在廣州市越秀區大新中路,位於著名的海珠廣場附近,創校至今已有145年歷史,是廣州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1978年定為越秀區重點中學,1994年成為首批省一級學校。目前,學校有三十九個教學班,2016名學生,教職員工人數172人(教師130人),其中,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54人,高級以上職稱占教師人數41.5%,碩士研究生3人,參加過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的教師有數十人。二00一年,我校被指定為廣州市第一批創建示範性高中學校之一。
學校環境優美,校園花團錦蔟、草坪如毯、綠樹成蔭。教學樓、科技樓、科學樓、綜合大樓、辦公樓布局合理,並具有多媒體電教室、多功能的數位化語音室、先進的電腦教學網路、學科實驗室、歷史專用室、地理專用室、生物園、地理園等相當規模的現代化教學設施。
歷史沿革
1863年 法國天主教教會在約瑟路(現三中校址)興建了一間頗具規模的學校,命名為聖心書院。該書院以學外文為主,兼修中文,校長是法籍黎神父,教師
大多數為外籍修道士,也有少數教中文的中國教師。
1914年(民國三年),改為四年制私立聖心中學。
1945年 又改名為啟育中學。
1925年 天主教廣州教區出資,在聖心中學相鄰的一塊空地上新建了兩座樓房,開辦明德女子中學,學校全部招收女學生,由當時廣東省財政廳長馮祝萬的夫人陳秉卿女士任校長。
1952年 9月,啟育中學與明德女中一起將學校獻給政府,合併成廣州市第三中學。同時併入三中的還有越山中學,真光中學高中部,南武中學高中部,新中華會計學校,珠海大學,東方無線電學校,導正、華夏、協和等三間名校的聯合體。
1952年 學校定名為廣州三中以來,學校歷屆領導班子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歷代三中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保證了學校長盛不衰。學校1978年被評為廣州市越秀區重點中學,1993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
1998年 8月,又順利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第一次複評。
2004年 廣州市第96中學併入廣州市第三中學。
2006年 學校順利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初期督導驗收。
辦學特色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擁有一支師德高尚、刻苦鑽研、教育教學教研能力過硬的師資隊伍。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根本,以"互動教學,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教學的基本模式和特色。近年來,學校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多次獲得廣州市中考、高考一等獎;擁有《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全國先進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電子計算機教學優秀學校、廣州市文明單位、廣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教育系統安全文明單位、越秀區安全文明校園、越秀區文明單位等光榮稱號。
校友名錄
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原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軍事部長楊殷,著名抗日將領、原十九路軍參謀長黃強,原廣東省副省長兼統戰部長楊康華,原廣東省副省長李蘭芳,原廣州市政協副主席梅日新,現廣州市政協副主席郭錫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蘇式冬、林仲湘、張煉強、李平日等教授,著名醫學專家周炳盛、吳開俊等教授,著名足球專家、原中國足球隊主教練蘇永舜,廣州尊師重教促進會會長蘇巨漢,美國華美總商會會長、美國澳門海外聯誼會會長、美國世界中醫藥學針灸協會會長、醫藥學博士梁葡生教授,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劉羨冰,西洋棋國際特級大師彭肇勤,世界著名擊劍運動員董兆致,中國著名歌唱家羅天嬋,經濟界著名人士陳熙炎、湯寶森、吳啟剛等,廣州電視台新聞部負責人譚偉新等等。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65個教學班,學生3200多人,校級領導5人,中層幹部9人,專任教師193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中學特級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近60人; 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30多人。近年來,參加國家級培訓骨幹教師3人,參加省級培訓骨幹教師4人,從全國各地引進學科帶頭人近20人,各學科均有市區教研會理事和年級中心組成員。
從2001年至2004年,市、區政府投入3.26億元對學校進行擴建改造。擴建後,學校占地面積43554平方米,建築面積47479平方米,課室與教輔室之比達到1:1。學校設施設備配套完備,擁有國際標準400米環型跑道運動場,7600平方米室內多功能體育館,25×50米標準游泳池,獨立籃球場5個,其他球場7個,桌球台一批。課室、實驗室、行政用房、生活用房、各種現代化教學專用場室均達到省級標準。教學區、運動區、辦公區布局合理,設施完備,綠地覆蓋率達到95.78%,實現了淨化、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優美,具有濃郁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