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域:真核域Eukarya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十字花目Brassicales
科:十字花科Brassicaceae/Cruciferae
屬:芸薹屬Brassica
種:油菜種BrassicacampestrisL.

植物形態

種子多數,黑色或暗紅褐色,有時亦有黃色,近圓球形,直徑約3毫米。花期3~5月。果期4~6月。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生態特徵
芸薹不是一個單一的物種,它包括蕓薹屬中許多種,根據中國芸薹的植物形態特徵,遺傳親緣關係,結合農藝性狀。栽培利用特點等,將芸薹分為三個類型,即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藍型油菜,每個類型中又包括若干個種。白菜型油菜:主要有兩個種,一是小油菜的原始科(B.camPestis)一是普通白菜的油用變種(B.chinensisvar.oleiferaMak.)。
栽培歷史

中國古代油菜稱芸薹,東漢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謂之胡菜”。最昌種植在當時的“胡、羌、隴、氐”等地,即現在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其後逐步在黃河流域發展,以後傳播到長江流域一帶廣為種植。歷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50年代在長江流域推廣,並以勝利油菜為基礎逐漸培育出大批早、中熟高產甘藍型品種。70年代初,甘藍型油菜引入黃淮地區,由於具有較好的豐產性的抗逆性,在北方冬油菜區大面積推廣。
營養價值
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93克,蛋白質2.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維生素0.5克,鈣140毫克,磷30毫克,鐵l.4毫克,維生素A3.15毫克,維生毒B1 0.08毫克,維生毒B2 0.11毫克,維生素C51毫克,尼克酸0.9毫克,胡蘿蔔素3.15毫克。
飼用價值

食療作用
1.降低血脂油菜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纖維,能與膽酸鹽和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並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故可用來降血脂。中醫認為油菜能活血化瘀,用於治療癤腫、丹毒。
2.解毒消腫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夠增加酶的形成,對進人人體內的致癌物質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能。此外,油菜還能增強肝臟的排毒機制,對皮膚瘡癤。乳癰有治療作用。
3.寬腸通便油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的體積,縮短糞便在腸腔停留的時間,從而治療多種便秘,預防腸道腫瘤。
4.強身健體油菜含有大量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油菜所含鈣量在綠葉蔬菜中為最高,一個成年人一天吃500克油菜,其所含鈣、鐵。維生素A和C即可滿足生理需求。油菜味辛、性溫、無毒,入肝、肺、脾經;莖、葉可以消腫解毒,治癰腫丹毒、血痢、勞傷吐血;種子可行滯活血,治產後心、腹諸疾及惡露不下、蛔蟲腸梗阻。
保健食譜
1.雞油炒蕓薹油菜500克,鮮蘑菇IO0克。將油菜去老葉,切成6厘米長後,洗淨;鍋燒熱,放雞油100克,待油燒至五成熱時,將油菜倒入煸炒。再加黃油、鮮湯,至八成熱時,放細鹽、糖、味素、蘑菇;再燒1分鐘後,用水澱粉勾芡,澆上雞油,裝盆即成。此菜具有寬腸通便,解毒消腫的作用。適宜於習慣性便秘,痔瘡大便乾結等病症,亦可作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食療蔬菜。
2.清炒油菜油菜500克,洗淨切成3厘米長段。鍋燒熱,下菜油,旺火燒至七成熱時,下油菜旺火煸炒,酌加精鹽,菜熟後起鍋裝盤。本菜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的作用,適宜於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食之。
3.油菜炒蝦仁對蝦肉50克,油菜250克,姜、蔥適量。將蝦肉洗淨切成薄片,蝦片用醬油。料酒、澱粉拌好;油菜梗葉分開,洗淨後切成3厘米長段;鍋中加入食油,燒熱後先下蝦片煸幾下即起出,再把油鍋熬熱加鹽,先煸炒油菜梗,再煸油菜葉,至半熟時倒入蝦片,並加入佐料姜、蔥等,用旺火快炒幾下即可起鍋裝盤。此菜具有營養強壯身體的作用,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老年體弱者可常食。
4.涼拌油菜嫩油菜500克。將油菜梗。葉分開後洗淨,切3厘米長段,瀝乾水,人滾水中煮熟,撈出瀝水裝盤,以麻油、精鹽拌食。此菜鮮腴爽口,具有寬腸通便,降糖之功,糖尿病、便秘患者均應常食。
藥用價值
散血,消腫。治勞傷吐血,血痢,丹毒,熱毒瘡,乳癰。
①《千金·食治》:“主腰腳痹,又治油腫丹毒。”
②《唐本草》:“主風游丹腫,乳癰。”
③《本草拾遺》:“破血,產婦煮食之。又搗葉敷赤游疹。”
④《日華子本草》:“治產後血風及瘀血。”
⑤《開寶本草》:“破癥瘕結血。”
⑥《綱目》:“治瘭疽、豌豆瘡,散血消腫。”
⑦《隨息居飲食譜》:“破結通腸。”
⑧《四川中藥志》:“治吐血。”
藥用選方

②治諸丹:以芸薹菜熱搗厚封之。如餘熱氣未愈,但三日內封之。縱乾亦封之勿歇,以絕本。(《千金方》)
③治小兒赤丹:芸薹菜汁服三合,滓敷上。(同上)
④治天火熱瘡,初出似疿子,漸漸大如水泡,似火燒,瘡亦色,熱翕翕,須臾浸淫漸多:芸薹菜不限多少(搗,絞取汁),芒硝、大黃、生鐵衣各等分。搗大黃末相和芒硝等;以芸薹汁調和稀糊,以禿筆點藥敷瘡上,乾即再點,頻用極有效。(《近效方》)
⑤治毒熱腫:蔓菁根三兩,芸薹苗葉根三兩。上二味,搗,以雞子清和,貼之,乾即易之。(《近效方》)
⑥治女人吹乳:芸薹菜搗爛敷之。(《日用本草》)
⑦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發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煮芸薹菜,取汁二升服之,並食乾熟芸薹數頓,少與鹽醬。冬月研其子,水和服之。(《千金方》)
⑧治豌豆瘡:煮芸薹洗之。(《千金方》)
⑨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疞痛,心神煩悶:芸薹(搗,絞取汁)二合,蜜-合。同暖令溫服之。(《聖惠方》)
栽培要點
種植油菜的方法有商種,即直播或育苗。北方多採用直播,南方則以育苗為主。大面積種植多用直播,小面積多為育苗。油菜種子較小,千粒重2.5-4g。要求整地精細,施足底肥,根據利用目的,選擇不同的行距。做青飼用2.5-40cm行距,播量0.3-0.4kg/畝,若收子用則加大行距,減少播種量。飼用的油菜可條播,也可撒播。育苗的油菜,要先做苗床,整地更精細,施肥、灌水條件較好,苗床撒播,待長到1-2片真葉時,即可移人大田。在油菜生長期間,要施肥、灌水,保證苗壯。北方冬季要覆蓋一層有機肥以保溫、防凍。
種植技術

油菜依生育特點和栽培管理不同,可分為苗期、曹苔期、開花期和角果發育成熟期。苗期時間長,一般為60—90天。春性強的油菜,苗期較短。這個時期主要是葉片生長和根系建成。曹苔期是從植株露出花蕾到第一朵花開放為止。這個時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階段。營養生長較快,每天植株增高2—3cm,葉片面積增大,莖生葉生長並開始分枝。蕾苔期受類型、品種、溫度及栽培管理條件諸因素的影響,一般為30天左右。油菜有25%的植株花時,即為初花期,75%植株開花為盛花期,花期約30天左右。油菜的開花順序:主莖先開,分校後開;上部分枝先開,下部分枝後開;同一花序,則下部先開,依次陸續向上開放。油菜的開花期對土壤水分和肥料要求迫切,特別是磷、硼元素尤為敏感。油菜的子實期是從終花至種子成熟,一般為1個月左右。這個時期對礦物質營養的需要逐漸減少,特別是氮肥不宜太多,氮肥過多會貪青晚熟,對油分積累不利。油菜是根深、枝葉繁茂、生長期長的作物。要求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水分適宜的土壤中。土壤PH在5—8,以弱酸或中性土壤最為適宜。較耐鹽鹼,據營口市鹽鹼地利用研究所資料,在含鹽量為0.2—0.26%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長。
病害防治
1、油菜菌核病此病主要為害莖桿,亦為害葉片、花和莢果。莖上的病斑初為淡褐色,略凹陷,後變灰白,濕度大時,病部變軟腐爛,表面長出白色絮狀物(病菌的菌絲體)。病莖皮層腐爛,髓部多消失而成空腔,內生有大型黑色的菌核,狀如鼠糞,有時莖表也長有菌核。此病在油菜開花期開始發生,並一直為害至成熟期。引致植株早枯,種子皺癟,減產減收。
2、油菜霜霉病此病在油菜的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引致葉片枯死,花序肥腫畸形,此病可為害葉片、莖、花和莢果。其症狀是在被害葉片正面初生淡黃色不明顯的病斑,呈多角形,葉背病部上長出白色的霜狀霉。不能結實或結實不良,菜籽產量和質量下降。
3、油菜花葉病油菜花葉病的症狀特點是感病後,在嫩葉上產生明脈症狀,全部或部分葉脈呈淡黃色(對光觀看略透明),隨後產生花葉症狀(即黃綠與濃綠相間)。少數葉片變畸形,植株矮化,結實少,不實粒增多。發病較重的,全株矮縮畸形。莖上往往產生水漬狀、褐色至黑褐色的枯死條斑。病莢彎曲,重病株往往早期枯死。
4、油菜缺硼萎縮不實油菜萎縮不實是甘藍型油菜因缺硼而引致的非侵染性病害,嚴重缺硼時,油菜從苗期至抽苔期均可發病,病株萎縮死亡。中輕度缺硼時,植株在花期出現症狀,莢果不實。其症狀特點是植株根系發育不良,表皮變褐,有的根部腫大;葉片變暗綠色,葉形變小,葉質增厚,甚至凹凸皺縮,後變紫色和藍紫色,葉脈褪綠變黃;生長點和花序頂端過早褪綠髮白,萎縮乾枯;莢果停止發育,結實少或不結實,莢果和莖部表皮也變紫色或藍紫色,或紫藍色的條斑。
綜防技術

2、合理輪作。採用輪作是防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實行水稻、油菜輪作或與禾本科作物如小麥、大麥等隔年種植,可顯著減輕病害的發生。
3、狠抓苗期治蚜防病。蚜蟲是油菜病毒病的傳毒介體,而油菜幼苗最易感染病毒病,預防油菜幼苗感病非常防治。在油菜未播種前,應對其它寄主上的蚜蟲普治1次,以消滅傳毒的介體。油菜在未移栽前,要勤查蟲,當發現有蚜蟲時,應立即進行藥劑防治。常用藥劑有:每667平方米用50%抗蚜威20克,或48%樂斯本乳油20毫升,對水50千克常規噴霧。
4、加強栽培管理。①選好苗床,培育壯苗。選前作為非十字花科蔬菜地並遠離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塊作苗床,並清理田塊四周雜草。適期播種,加強管理,培育壯苗。②消滅菌源。播種前要深翻土地,深埋菌核,早春結合中耕培土破壞子囊盤。結合苗床管理,拔除病苗、劣苗。油菜開花前摘除老黃病葉並帶出田間集中處理。③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④深溝高畦,合理密植。雨水過多時,及時開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⑤根據土壤缺硼的實際情況,在苗床和本田噴施硼砂或硼酸1-2次。可有效治療因缺硼引起的“萎縮不實病”、“花而不實病”。
5、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尤其是油菜進入抽苔開花期發病,必須及時施藥,以控制菌核病、霜霉病、白鏽病等病害的擴展為害。多雨時應搶晴噴藥,並適當增加噴藥次數。
文獻選錄

《食療本草》:‘蕓薹,若先患腰膝,不可多食,必加極。又,極損陽氣,發口瘡,齒痛。又,能生腹中諸蟲。道家特忌。”
《本草綱目》:‘蕓薹:寒菜,胡菜,苔菜,油菜。此菜易起苔,須采苔食,則分枝必多,故名全苔;而淮人謂之苔芥,即少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
《本草從新》:“鍊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大蒜、蕓薹、胡荽為葷。”
《隨息居飲食譜》:“蕓薹,辛滑甘溫。烹食可口。散血消腫,破結通腸。子可榨油,故一名油菜。形似菘而本削,莖狹葉銳,俗呼青菜,以色較深也。”
相關文化

元·呂誠。《謝惠菜》:“江鄉正月尾,菜苔味勝肉。莖同牛奶腴,葉映翠紋綠。每辱鄰家贈,頗慰老夫腹。囊中留百錢,一日買一束。”
清·《清稗類鈔》:“武昌之洪山,產芸薹菜甚佳,李文忠公嗜之,督直時,曾令人取洪山之土,運以至津,種之。蓋以易地種植,即失本味,如橘之瑜淮而為枳也。”
歷史典故:南齊江泌仁,不吃生,有孝名。且吃油菜不吃菜心,只吃旁邊老葉,有人奇怪,問他原因,他說:“恐怕傷了這顆菜的生命。”一時引為趣談。
民間故事:古代江蘇吳江有一名叫芸香的姑娘,聰明美麗,清秀可愛。可是不幸患上皮膚病,身上癤瘡累累,痛癢流膿,久治不愈,只得閉門在家。一天夜裡,夢見一片油菜花,金燦燦的十分誘人。夢醒之後,獨自思考,莫非公苔可治癒我身上的病么?於是到菜地里,摘取新鮮帶有花蕾之嫩苗,洗淨後,炒食之,果然味道鮮美,清香可口。不久,大便通利,皮膚上的瘡癤也逐漸緩解。於是,她堅持炒食蕓薹,在沒有蕓薹的季節,則將曬乾醃好的蕓薹炒食。數月後,姑娘全身皮膚光亮平滑,甚至疤痕也沒落下,臉龐卻比以前更漂亮了。此後用蕓薹治瘡癤、乳癰一類疾患的方法,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歷史傳說:唐名醫孫思邈曾記敘,貞觀七年三月,曾因多飲,至夜覺身體骨肉疼痛,至曉頭痛,額角有丹如彈丸,腫痛,目不能開,痛苦幾斃。此時,忽然想想本草有蕓薹治風游丹腫的記載,遂取葉搗敷,隨手即消,其驗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