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辛夷仁 0.5兩;蒼耳子 2.5錢;香白芷 1兩;薄荷葉 0.5錢
概述
鼻科臨床常用方,出自<濟生方>卷五:
辛夷仁半兩,蒼耳子兩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曬乾,為細末,每服兩錢,食後用蔥、茶清調下.功效:疏風止痛、通利鼻竅;
主治:鼻淵,鼻流濁涕不止.原方用於風邪上攻之鼻淵.臨床上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等病,證屬風邪所致者均可本方加減治療
方藥組成 :蒼耳子 10克 ,辛夷 10克 ,白芷 10克 ,川芎 10克 ,黃芩 10克 ,薄荷 10克 ,川貝母 (或浙貝母 ) 10克 ,淡豆豉 10克 ,菊花 10克 ,甘草 10克
加減
有黃膿涕者加金銀花、生黃芪。煎藥時放茶葉適量,蔥白3根。
用法用量
文火煎沸後10分鐘即可服用。日1劑水煎服,兒童劑量酌減,7劑為1療程。
方歌
蒼耳子散辛夷花 薄荷白芷四藥抓 疏風祛邪通肺竅 鼻塞涕濁效堪夸。
各家論述
《醫方集解》:此手太陰、足陽明藥也。凡頭面之疾,皆由清陽不升,濁陰逆上所致。白芷主手足陽明,上行頭面,通竅表汗,除濕散風;辛夷通九竅,散風熱,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頭腦;蒼耳疏風散濕,上通腦頂,外達皮膚;薄荷泄肺疏肝,清利頭目;蔥白昇陽通氣;茶清苦寒下行,使清升濁降,風熱散而腦液自固矣。
套用
本方是一個消炎鎮痛劑。功能疏風清熱,宜通鼻竅。治風熱上攻的鼻淵腦漏,鼻流濁涕,不問香臭,頭痛。可用於慢性鼻炎、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的鼻塞、頭痛、流鼻涕、不聞香臭等。
附方
蒼耳子合劑、藿膽丸、溫肺止流丹、碧雲散、獨角蓮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