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茺蔚子6分,澤瀉6分,枸杞子4分,石決明4分,青葙子4分,枳殼4分,地黃4分,細辛3分,宣蓮12分,吳麥門冬10分。
主治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食上漿水送下。
製備方法
上為散,煉蜜為丸。
同名方劑匯總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下)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茺蔚子丸是茺蔚子6分,澤瀉6分,枸杞子4分,石決明4分,青葙子4分,枳殼4分,地黃4分,細辛3分,宣蓮12分,吳麥門冬10分。
茺蔚子6分,澤瀉6分,枸杞子4分,石決明4分,青葙子4分,枳殼4分,地黃4分,細辛3分,宣蓮12分,吳麥門冬10分。
每服40丸,食上漿水送下。
上為散,煉蜜為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決明子原產熱帶美洲,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偶數羽狀複葉,夏天開花,花蕾黃色。莢果呈長角狀,略有四棱,決明子丸主治風熱上沖眼目,或外受風邪,眼目疼痛,視物不明。
概述 不同用途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決明子丸 《證治準繩·類方》卷七:決明子丸防風丸用於主治 風痰鬱熱上攻,頭痛噁心,項背拘急,目眩鏇暈,心中煩悶,手足無力,骨節疼痹,言語謇澀,口眼瞤動,神思恍惚,痰涎壅滯,昏憤健忘,虛煩少睡。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聖濟總錄》卷二十 《聖濟總錄》卷一○七 《聖惠》卷三十三槐子丸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肝虛風邪所致目偏視。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耳鳴。用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粒,空腹時煎燈心、鹽...) 地骨皮 桂心各150克【用法】上藥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1兩,白茯苓1兩,柏子仁1兩,車前子1兩半,決明子2兩,細辛半兩,茺蔚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普濟方 聖惠 聖濟總錄羊肝丸,是一個中藥藥方,主要材料是黃連末、牡羊子肝,主治目赤睛痛,眼暗淚出,怕日羞明,隱澀難開等症。
藥物簡介 羊肝丸觀音丸,中藥方劑,由血竭、熊膽(研)、人參、蛇蛻(皂角水洗,新瓦倍)、木賊(去節,童便浸,曬)、蒼朮(童便浸2宿,曬)、威靈仙、鷹爪黃連(去須)、地骨皮...
方劑名稱 觀音丸--《直指》卷二十 觀音丸--《直指》卷十二定坤丹大蜜丸,具有滋補氣血,調經舒郁的功效。用於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帶下,貧血衰弱,血暈血脫,產後諸虛,骨蒸潮熱。
簡介【性狀】 【檢查】 【功能主治】補氣養血,舒郁調經。
處方來源:《聖惠》卷三十二。 方法製備: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薄荷湯送下,不拘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