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鹿茸1兩(先用草燒去毛,切作片子,用酥炙令香熟為度),蓯蓉4兩(酒浸1宿,切作片子,焙乾)1兩,菟絲子6兩(酒浸2宿,炒令半乾,搗作餅子,焙),牛膝2兩(酒浸1宿,切,焙),熟乾地黃2兩(炒,焙),真烏藥1兩,川五味子1兩,附子1兩(炮,去皮臍),白朮1兩,天麻1兩,補骨脂1兩(炒),葫蘆巴1兩(炒),茴香1兩(炒),乾淡木瓜1兩,沉香1分,木香1錢(面煨),丁香2錢(不見火)。【製法】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臨臥以米飲、溫酒、鹽湯任下。【摘錄】
《集驗方">洪氏集驗方》卷三引督府王翰林方中藥方劑之C字類(下)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