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制香附3兩,西羌活3兩,當歸(全)3兩,川斷肉3兩,生遠志肉2兩,明腰黃1兩,白明礬1兩,廣地龍(去淨泥垢,炒松弗焦)6錢,穿山甲片(炙透)5錢,藏紅花5錢,上麒麟竭5錢,鴨嘴膽礬5錢,滴乳香8錢(去油淨),淨沒藥(去油淨)8錢,真輕粉(淨者)2錢,上西牛黃3錢,大梅花冰片3錢,當門麝香3錢。【製法】
上各為細末,和勻,另用真杜蟾酥2兩6錢,汾酒浸化,同杵為丸,如小綠豆大,辰砂為衣。【用法用量】
小症每服分許;大症須服1錢至1錢5分。如初起酸痛堅腫,能飲酒者,用熱黃酒吞丸。不能飲者,當歸、木香煎湯送服。須囫圇吞,不可嚼碎。如腫痛已甚,勢欲釀膿者,亦可服,但少減之;即膿成後,四圍余塊尚堅者,亦可服,以消盡堅腫為度。【注意】
頭面疔毒忌之。【摘錄】
《瘍科綱要》卷下中藥方劑之C字類(下)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