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

史鐵生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基本信息

簡介

史鐵生史鐵生

史鐵生,中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曾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職稱。

史鐵生生前數十年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等。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一些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單篇或結集在海外出版。其著名散文《我與地壇》影響最大,感動了無數讀者,被公認為中國近50年來最優秀的散文之一,併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

史鐵生在電影創作上成績豐碩,所創作的電影劇本《多夢時節》、《死神與少女》等充滿詩意,為電影類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並在國內外獲獎。

人物生平

1951年1月4日出生於北京;

史鐵生史鐵生

1958年入北京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國小讀書。

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中國中。

1969年去陝西延安插隊,一次在山裡放牛,史鐵生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燒之後出現腰腿疼痛的症狀,後導致雙腿癱瘓。

1972年,史鐵生返回北京醫療。

1974年到北京北新橋地區街道工廠工作。病後致力於文學創作,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

1981年病情加重,遂回家養病。1983年加入中國作協

1998年因為罹患腎病,史鐵生開始接受血液透析。

2010年12月30日下午16點史鐵生突發腦溢血,之後經搶救無效,於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去世。

作品風格

史鐵生史鐵生

史鐵生初期有的小說,如《午餐半小時》等,帶有暴露“陰暗面”文學的特徵。發表於1983年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既是史鐵生,也是當時小說創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個層面上被闡釋:或說它拓展了“知青文學”的視野,或稱它在文學“尋根”上的意義。在“尋根”問題上,作者表達了這樣的見解,“‘根’和‘尋根’又是絕不相同的兩回事。一個僅僅是,我們從何處來以及為什麼要來。另一個還為了:我們往何處去,並且怎么去”。關於後者,他認為“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誕,去為精神找一個可靠的根據”。

史鐵生肉體殘疾的切身體驗,使他的部分小說寫到傷殘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傷殘者對命運的哀憐和自嘆,由此上升為對普遍性生存,特別是精神“傷殘”現象的關切。

和另外的小說家不同,他並無對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徵的執著,他把寫作當作個人精神歷程的敘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史鐵生《我與地壇》)。這種對於“殘疾人”(在史鐵生看來,所有的人都是殘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續關注,使他的散文有著濃重的哲理意味。他的敘述由於有著親歷的體驗而貫穿一種溫情、然而宿命的感傷;但又有對於荒誕和宿命的抗爭。《命若琴弦》就是一個抗爭荒誕以獲取生存意義的寓言故事。

家庭婚姻

史鐵生與陳希米史鐵生與陳希米

史鐵生的妻子陳希米,是華夏出版社副編審,也是一名殘疾人。陳希米與史鐵生在1989年結婚。

2013年1月,在史鐵生逝世兩周年之際,史鐵生妻子陳希米出版散文集《讓“死”活下去》,記述了與史鐵生相濡以沫的愛情,以及如何從愛人過世的傷痛中走出的精神歷程。

所獲榮譽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 分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他創作的電影劇本: 《死神與少女》以其對人生價值的探索於1989年獲保加利亞第十三屆瓦爾納國際紅十字會與健康電影節榮譽獎;

《多夢時節》以其新穎的視角獲第九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廣電部1988年優秀影片獎,第三屆兒童電影童牛獎藝術追求特別獎;

1996年11月,史鐵生的短篇小說《老屋小記》獲得浙江《東海》文學月刊“三十萬東海文學巨獎”金獎(五萬元),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2002年,史鐵生榮獲華語文學傳播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同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

人物評價

史鐵生史鐵生

蔣子丹: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

許紀霖:在紅衛兵一代中,史鐵生也許是極少數能夠超越自身,具有現代意識的作家。

賈平凹:鐵生對生命的解讀,對宗教精神的闡釋,對文學和自然的感悟,構成了真正的哲學。他幻想腳踩在軟軟的草地上的感覺,踢一顆路邊的石子的感覺。

2002年,史鐵生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大獎組委會這樣評價他的成就:“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身後安葬

2013年1月有媒體報導,著名作家史鐵生逝世兩年後,骨灰仍未能入土為安。史鐵生逝世後,其夫人陳希米曾透露想將丈夫的骨灰安葬於此,這一想法雖獲得諸多網友支持,有讀者提議將其安葬在北京地壇公園並為之塑像,但均遭到地壇管理方拒絕。

此事引發了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史鐵生的作品《我與地壇》賦予了地壇新的意義,應該長眠於此。但也有人認為,地壇乃“公園”而非“公墓”,無論安葬還是塑像均有損歷史原貌;還有人認為不必拘泥形式,讀作家的作品才是對其在天之靈最大的告慰。而陳希米本人則表示骨灰安葬隨緣。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

史鐵生史鐵生散文

《午餐半小時》

《我們的角落》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奶奶的星星》

《命若琴弦》

《第一人稱》

《別人》

《老屋小記》

中篇小說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

《插隊的故事》

《禮拜日》

《原罪·宿命》

《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

史鐵生史鐵生自選集

《小說三篇》

《中篇1或短篇4》

散文

《好運設計》

《我與地壇》

《牆下短記》

《足球內外》

長篇小說

《務虛筆記》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

《山頂上的傳說》

人物語錄

史鐵生史鐵生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我們生來孤單,無數的歷史和無限的時間因而破碎成片斷。互相埋沒的心流,在孤單中祈禱,在破碎處眺望,或可指望在夢中團圓。

左右蒼茫時,總也得有條路走,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而這樣的找,後來發現利於這個史鐵生,利於世間一顆最為躁動的心走向寧靜。

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你得知道,消滅恐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欲望。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

只有人才把怎樣活著看得比活著本身更要緊,只有人在頑固地追問並要求著生存的意義。

人物名言

1、愛是一種理想或夢想,不僅僅是一種實際,這樣,當愛的實際並不美滿時,喜歡實際的中國人才不至於全面地倒向實際,而放棄飄繚於心魂的愛的夢想。
2、愛如果是你的心愿,愛已經使你受益,無論如何用不上大義凜然。
3、作家應該貢獻自己的迷途。
4、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後,黑夜要你用另一種眼睛看這個世界。
5、消滅人性的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消滅欲望。
6、因為人想活著,說到底是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7、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8、地獄和天堂都在人間,即殘疾與愛情,即原罪與拯救。
9、不斷的苦難才是不斷地需要信心的原因,這是信心的原則,不可稍有更動。
10、愛是軟弱的時刻,是求助於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於他者的施予,是求助於他者的參加。
11、徹底的圓滿只不過是徹底的無路可走。
12、以生不逢時的一類的大話來開脫自己和折磨自己。
13、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14、只有人才把怎樣活著看得比活著本身更要緊﹐只有人在頑固地追問並要求著生存的意義。
15、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後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
16、我懷疑宇宙的膨脹就是因為一不小心這么一想。
17、紀念的習俗或方式可以多樣,但總是要有。
18、其實人間的事,更多的都是可以刪減但不容刪減的。
19、難以捉摸、微妙難測和不肯定性,這便是黑夜。
20、不美滿,那才是需要智慧和信念的時候。
21、上帝不許諾光榮與福樂,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
22、睜開夜的眼睛,才發現其實人人都是苦弱地掙扎,唯當互愛。
23、人們就像在呆板的實際生活中渴望虛構的藝術那樣,在這無奈的現實中夢想一片淨土、一種完美的時間。
24、不應該因為現實的不滿意,就遷怒於那亘古的夢想,說它本來沒有。
25、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並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26、日子久了,我感到我們都有結識的願望,但似乎都不知如何開口,於是互相注視一下終又都移開目光擦身而過,這樣的次數一多,便更不知如何開口了。
27、要是一種思緒獨闢蹊徑,拓開了生命的可能之地,沒有舞台它也已經是藝術。
28、世界上的人很多,每個人的世界其實又很小,一個個小世界大約只在務實之際有所相關,一旦務虛,便很可能老死難相理解。
29、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
30、粗知哲學而離棄的那個上帝,與精通哲學而皈依的那個上帝,不是同一個上帝。
31、如果宗教是人們在不知時對不相干事物的盲目崇拜,但其發自生命本源的固執的嚮往卻鍛造了宗教精神。
32、不要讓大腦控制靈魂,而是讓靈魂操作大腦。
33、凡我筆下人物的行為或心理,都是我自己也有的,某些已經露面,某些正蟄伏於可能性中待機而動。
34、發現他人之醜惡,等於發現了自己之醜惡的可能。
35、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
36、時間限制了我們,習慣限制了我們,謠言般的輿論讓我們陷於實際,讓我們在白晝的魔法中閉目塞聽不敢妄為。
37、大腦做不到心靈所能做到的一切。心靈比大腦廣闊得多,深遠得多,複雜得多。
38、苦難消滅自然也就無可憂悲,但苦難消滅一切也就都滅。
39、愛情,並不在伸手可得或不可得的地方,是期盼使它誕生,是言語使它存在,是信心使它不死。
40、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 www.henkao.com 世界還能夠存在么?
41、每一個人都是一種訊息的傳達與繼續,所有的訊息連線起來,便是歷史,便是宇宙不滅的熱情。
42、對於心靈來說,人奮鬥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43、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44、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45、任何生活都比你想像得複雜。
46、事實上我也真的沒為她想過。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47、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48、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49、我來的時候是個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氣的念頭所以才哭著喊著鬧著要來,他一來一見到這個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對一個情人來說,不管多么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那時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
50、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
51、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52、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說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
53、往事,或者故人,就像那落葉一樣,在我生命的秋風裡,從黑暗中飄轉進明亮,從明亮中逃遁進黑暗。在明亮中的,我看見他們,在黑暗裡的我只有想像他們,依靠那些飄轉進明亮中的去想像那些逃遁進黑暗裡的。我無法看到黑暗裡他們的真實,只能看到想像中他們的樣子——隨著我的想像他們飄轉進另一種明亮。
54、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55、我可以把我的友誼在水彩畫幅創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義。也許有一天,當時間流逝,早已不小心掉進了遺忘的心湖。記憶的湖水沖淡了美麗的色彩,淡卻了當年的鐵膽錚錚之情,笑傲江湖,乘風破浪。那幅畫早已變的卻是齷齪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
56、也許是女媧給人類創造了甜美彩畫,怕人類不珍惜,加點神水的斑跡,希望給人類帶來多姿多彩的畫面,在坎坷中鍛造人類的靈性吧。
57、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裡安家落戶。心裡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後心也跟著亂起來。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裡,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58、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59、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艷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60、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夢”,“人生幾何”,從生命的短暫性來說,人生的確是一場夢。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怎樣活得有意義,便成了人們的一個永久的話題;“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永恆的自然相比,人生不過是一場夢。
61、人生如畫,生活本身是一副畫,但在涉世未深時,我們都是閱讀觀畫的讀者,而經過了風雨,辯別了事物,我們又變成書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譯著精彩.幸福更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縷花香,當花開放在心靈深處,只需微風輕輕吹動,便能散發出悠悠的,讓人陶醉的芳香。我們!都有責任!
62、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當幸福突然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幸福的鏇渦淹沒,從幸福的顛峰上跌落下來。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澱其中,如同面對一壇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63、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無論你在空間的哪一個角落,在時間的哪一個時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著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64、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話語稱起來不重,但稍有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當然,也要訓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中國著名作家一覽

作家是以寫作為工作者,從事文學創作有成就的人。按照創作題材來看,作家主要有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劇作家、理論評論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