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狀況

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全力打造新型產業體系。通過大力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資活動,全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全鎮已基本形成了以造紙化工、塑編、煤炭運銷及深加工、新型建材和生物製藥為主導的新型產業體系。結合“平安興隆”創建,全力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打造“誠信興隆”品牌,為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走可持續發展路子,大力實施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有效破解了土地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

以村莊壓煤搬遷為契機,全面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後難,點上突破,整體推進”的思路,通過實施村莊壓煤搬遷,大力推進合村並點工程,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以鎮駐地和興隆莊煤礦為中心的“兩大組團”建設現已初具規模,正在成為全鎮的人口聚集區、商業繁榮區、小城鎮建設的龍頭帶動區。加快壓煤村莊搬遷進度,目前全鎮已累計搬遷9個村。前小疃、後小疃、道溝、汪廟四村合一整體搬遷工程,在山東省壓煤搬遷史上尚屬首次,2006年10月份民眾已經成功上房,實現了平安搬遷、穩定搬遷、和諧搬遷。
通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鎮先後被評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鎮、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級環境優美鄉鎮,連續多年被濟寧市授予“經濟強鄉鎮”榮譽稱號,鎮黨委連續多年被濟寧市委命名為“五好鄉鎮黨委”。
歷史沿革
本鎮政府原稱堡子鄉;1992年撤鄉改鎮時,因“堡”字是同音字,境內有興隆莊村,取興隆之意更名為興隆莊鎮。
解放初期,本鎮隸屬本縣第九區管轄;1949年稱長慶區;1950年仍稱長慶區;1955年11月以境內有村名道溝集稱道溝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五星人民公社;1984年5月,行政區劃改革時改為道溝區;1986年12月撤區,為使區劃名稱和行政機構駐地一致,改稱堡子鄉;1992年撤鄉設鎮,更名為興隆莊鎮。
本鎮興隆莊,據傳此村因靠近泗河,原名後河涯,清朝中期有劉姓人家逃荒來此,始定居建村。後因村邊有一土崗隆起,形以龍頭,為取吉祥嘉言,改稱興龍莊,後寅為興隆莊。
農業發展

二是大力推進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鎮裡把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來抓,先後組建了蔬菜、肉雞、林木、花卉等8個農業技術協會,以協會為依託,拉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增收。以養殖業為例,依託嘉隆肉雞公司、綠源肉鴨公司、六合集團等大企業,引導農戶與企業簽訂養殖收購協定,企業提供從種苗到飼料供應、疫病防治、成品回收等全程服務,形成產、加、銷產業鏈,使農民在闖市場的過程中減少了風險,增加了效益。目前,全鎮已發展肉雞定單養殖戶43戶,肉鴨養殖戶8戶,生豬養殖6戶,極大地促進了全鎮畜禽養殖的規範化、標準化和產業化進程。在這些中介組織的幫助下,鎮黃金梨基地同青島勝利安公司簽訂了黃金梨生產、收購契約;鎮養雞協會與省內外10餘家客戶簽訂了常年供貨協定,年銷售肉雞80餘萬隻;蔬菜協會與周邊曲阜、濟寧、鄒城等購銷大戶建立了業務關係,使全鎮蔬菜暢銷無阻。在合作經濟組織的幫助下,農民結構調整的積極性有了極大提高。目前,全鎮蔬菜面積達6000畝,果樹經濟林10000多畝,畜禽飼養總量達到430萬隻(頭),湧現出興隆花木園藝場、大橋禾豐有機肥廠、澳麥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
三是加強載體建設,推廣高效農業。為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起到示範引導作用,鎮黨委、政府從打造載體入手,先後建起了占地500畝的高效農業示範園和占地300畝的標準化畜禽養殖區,發展了汪廟村珍果、北湖村蔬菜、雷廠村肉雞、張村生豬、冠莊鋪村花卉苗木等40多個科技示範基地,引導農民大膽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鎮來自蔬菜、畜禽、珍果、花卉等方面的收入已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林業發展

特色產業

由於該鎮塌陷地連年增加,已不適應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種植模式。為增加農民收益,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栽種杞柳500畝進行試驗,鎮政府一開春就組織有關村先後去郯城、魚台等地的杞柳種植基地和企業參觀學習,使幹部民眾提高了認識,增加了搞好杞柳生產的信心。
杞柳為多年生木本灌木,宜潮濕地種植,栽培管理技術較簡單,農民易掌握。成本低、易存放、效益穩定,當年種植當年見效,且一次種植,多年收穫。杞柳條一般分夏秋兩季收穫,夏條畝產一般在7000斤左右,價格在0.4元/斤左右,畝效益3000元左右;秋條畝產量1000斤左右,價格在1-2元/斤,畝效益1500元左右。若經初加工成白條,畝產效益將翻番。柳皮還可冬貯養羊,每畝柳皮可育肥3-4隻羊,可帶動畜牧業的發展。杞柳條主要用於生產、生活用品、工業包裝用品和工藝品的編織,柳編工藝品集藝術性和實用性於一身,屬於純綠色無污染產品。產品50多個品系200多個品種,特別是編織的柳簾、工藝品花籃、寵物籃等產品暢銷歐盟、東南亞、韓國等地區和國家,產品供不應求,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杞柳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是一種優良的環保植物。杞柳生產既可增加農民收入,又能為民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2007年,該鎮拿出專項資金對杞柳生產基地進行扶持,興發[2007]10號文規定,每集中連片發展杞柳50-100畝的村,獎村幹部2000元,獎農戶每畝地150元。由於政策到位,農民民眾認識到位,該鎮又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只要我們紮實做工作,杞柳產業必將成為我鎮農業生產的新亮點,從而實現農民進一步增收。

王莊優質梨生產基地位於兗州市興隆莊鎮南部,泗河沿岸,全村現有1038人,耕地面積1100畝。自2001年起,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不斷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駐青島的台灣勝利安農產品開發公司引進種植的具有國際先進品牌的優質梨800畝。該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和產品的保護價收購,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生產模式。
採取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用日本式青島小林袋生產的水果袋進行兩次套袋,懸掛頻振式殺蟲燈,施有機肥,科學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科學管理技術生產出了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食品。該優質梨具有果實大、果型端正、色度好、肉質脆嫩、果汗多口味清甜且略帶香氣,風味獨特,產量畝產達到5000多個,經濟效益每畝7000—10000元,產品出口東南亞等國及國內大型超市,產品供不應求。基地被濟寧市命名為星級果園,產品得銀獎,被兗州市評為種植業結構調整先進村、先進科普示範基地。
工業發展

興隆莊鎮按照“全黨抓經濟、突出抓工業、重點抓項目”的總體思路,突出“工業立鎮、民營強鎮、開發興鎮”這一主題,舉全鎮之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著力實施企業規模化戰略。
一是走出去,招商引資求突破。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年”活動,研究出台了《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考核獎勵辦法》,組建了專業招商隊伍,創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思路,積極開展全方位的招商活動。堅持依託現有企業開展招商,依託在外有影響力的兗州籍人員開展招商,依託兗礦集團新上非煤產業項目開展招商。成立了由一名副科級領導任隊長的專職招商隊,突出與上海、京津兩個重點招商區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承接發達地區優勢產業轉移。

三是增亮點,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建立完善項目推進機制,掀起上大項目、上好項目的熱潮。對浙江華光冶煉集團公司投資1.2億元的高強度不鏽鋼快鍛、上海東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3億元的丁苯膠乳兩個過億元項目,天津泛太平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投資的高檔玻璃製品、兗礦新陸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600萬元的礦用乳化油、無錫興達紡織器材廠投資4800萬元的高檔紗管等一批過千萬元項目,黨委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跟蹤協調,靠上服務,確保在建項目早投產,談成項目早開工,在談項目早落地。
城鎮建設

興隆莊鎮地處礦區,轄區內有興隆莊等五家大型煤礦採煤,涉及20餘個村莊因壓煤需實施整體搬遷。針對臨城靠礦和壓煤村搬遷的實際,鎮黨委政府變包袱為財富,變困難為機遇,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審時度勢,聘請國內著名建築設計院有關專家對全鎮小城鎮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計畫把全鎮40個村集中規劃建成以興隆礦為中心的礦區組團和以鎮駐地為中心的行政商業組團。按照規劃,鎮黨委、政府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後難,點上突破,整體推進”的思路,大力實施合村並點工程,精心打造以興隆礦和鎮駐地為中心的“兩大組團”,實現了小城鎮建設的新跨越。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鎮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高標準完成由鎮駐地到礦區、市區的主幹道的改建拓寬工程;先後建設改造興隆農貿市場、興隆礦農貿市場,鎮駐地、興隆礦相繼開發了一批沿街商用房;全鎮40個村全部實現通水等“五通一有”,建成文明一條街76條、文化大院40處,其中護駕營村建成全市第一家村級公園,三官廟村和北湖在全市率先建成高標準“健身一條街”。

根據整體規劃,下步小城鎮建設的重點是:一是搶抓壓煤村搬遷的良機,擴大膨脹“兩大組團”規模,不斷完善功能,使其真正成為全鎮的兩大人口聚集區、商業繁榮區、小城鎮建設的龍頭區。二是緊緊抓住地處濟寧——兗州—曲阜—鄒城大都市圈核心地段的區位優勢,重點搞好鎮駐地建設,進一步切實搞好行政區、商貿區、生活區、文教區和工業區的規劃和建設。三是大力實施“創建文明一條街”和“四小定位”等工程,繼續加大投入,注重管理,鞏固提高,以切實提高鎮村建設整體。
社會事業發展

在鎮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認真貫徹鎮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新的《義務教育法》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以“旗幟鮮明的抓管理,大張旗鼓抓教學,真心實意抓質量”為工作主線,強化管理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2007年中考該鎮的綜合成績比上年提高了三個位次,國小六年級畢業考試、數學競賽總成績分別榮獲全市鄉鎮第一名。全鎮現有省級規範化學校2處,濟寧市級規範化學校3處。

興隆莊鎮衛生院於2006年10月動工新建,2007年7月投入使用。新院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設有兒科、外科、中醫科、婦產科、口腔科、理療科、放射科、檢驗科、B超、防疫科等功能科室,床位30張;在職職工33人,其中大專6人、中專23人、其他4人;具有中級職稱8人、初級20人、其他5人;是兼臨床醫療、預防保健、社會衛生、健康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服務機構,是政府舉辦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衛生院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因地制宜,搶占機遇,以開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為切入點,走進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高效、方便、快捷衛生服務。生院已擺脫困境,走出低谷,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衛生院積極拓寬工作思路,不斷發展壯大,先後投資60萬元,購置了生化分析儀、血球分析儀、尿液分析儀、B超、X—光機、大型光量子血液治療儀,能夠滿足社區居民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衛生院與鎮民政部門聯合,成立了優撫醫療中心,將全鎮的優撫醫療工作納入正規化、制度化、規範化管理,較好地解決了優撫對象看病難、看病貴社會問題,得到市民政部門和優撫對象的認可;衛生院體現人性化的服務,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服務宗旨,逐步探索出適合本院發展的新路子,被評為2006年全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興隆莊鎮敬老院始建於1985年12月,合併改建於1998年12月,投資300餘萬元,占地16畝,建築面積3000m2,敬老院建成三層樓房99間。現有床位80張,集中供養53人,集中供養率達64%。2007年年初鎮黨委、政府投資60餘萬元對鎮敬老院進行改擴建,為敬老院房屋進行修繕,進一步完善內部設施。
院內環境優美舒適,建有透視牆、草坪、伙房、餐廳、浴室、泵房、鍋爐房、優撫房間,室內配有暖氣、電扇、電話、有線電視、冰櫃、洗衣機,全院共分為生活區、娛樂區、居住區,冬暖夏涼,服務功能齊全。以“老有所樂”為主題進行景觀工程建設,西側為健身休閒,東側為觀賞遊覽區,區內設有門球場,增設十盞庭院燈,使園區在晚間展現出一番美景,讓住在院內的老人在集觀賞、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院內安度晚年。鎮敬老院先後被授於“山東省文明敬老院”、“山東省二級敬老院”和社會保障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興隆莊鎮民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逐漸改變,求知、求美的願望和要求越來越強烈,渴望用自己的雙手來書寫和描繪自己的幸福生活,悄然興起了一股民眾性的書畫活動熱潮,湧現出了雙繼忠、吳再思、鄒振柏等一大批農民書畫愛好者,工作之餘,農閒之時,他們在屬於自己的方寸之間,臨帖習畫,陶冶情操。共同的興趣、愛好使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藝,交流創作經驗和體會,經常性參加各類書畫展覽並斬獲殊榮。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指導書畫愛好者成立了自己的協會組織-兗州市美術書法攝影家協會興隆莊分會。首批入會會員共有26名,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十八歲,年齡最大的已經逾八旬。自此,該鎮的農民書畫創作步入了一個新天地。每年的重大節日比如建黨節、元旦、春節等他們都舉辦農民書畫展覽,春節前堅持集體創作春聯以及其它書畫作品向民眾免費贈送,受到了民眾的交口稱讚。
如今,良好的文化氛圍,使該鎮書畫發熱友越來越多,熱愛書畫已蔚然成風,一批批書畫作者活躍在濟寧市書畫藝術舞台上,有的已成為國家、省市級協會會員。會長雙繼忠多年醉心書畫藝術創作,已加入了國家級協會組織。副會長吳再思不僅經常參加國家級畫展、大賽並屢屢獲獎,而且3年如一日用小楷抄寫了《紅樓夢》和《三國演義》,再兩年時間可將四大名著全部抄寫完。會員雙繼勛開發了“五穀畫”製作項目,邁出了書畫藝術市場化的可貴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