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關於事物是否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基本見解。在中外哲學史上,圍繞著事物是否發展變化的問題歷來就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形上學的見解,即用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觀點看待世界;一種是辯證法的見解,即用聯繫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待世界。通稱為兩種基本的發展觀。古希臘哲學中,伊奧尼亞學派的赫拉克利特用“一切皆流”、“一切皆變”的命題,表述了關於發展變化的思想。愛利亞學派的巴門尼德則認為:“存在永遠是同一的,居留在自身之內,並且永遠固定在同一個地方。”他這種“一切不變”的思想同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變”的思想是針鋒相對的。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圍繞世界的“本根”與“萬物”關係的探討,有“生生者不生”,“不生者能生生”的說法,認為產生世界萬物的“本根”是不動不變的,而由它產生的萬物則是經常發展變化的。《列子·天瑞》中說,“有化不化,……不化者能化化,……化物者不化”。因為“化物者”即本根常住永存,根本不發生變化,所以由它派生出來的萬物才經常發展變化。在古代,這些關於事物是否發展的見解,都帶有樸素的自發的性質。在近代,G.W.F.黑格爾第一次把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並試圖揭示這種發展的內在聯繫,從而系統地闡述了辯證法的發展觀。但是,黑格爾所說的發展是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他的辯證法的發展觀是唯心主義的。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關於發展的合理思想,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辯證法的發展觀
1、形上學的發展觀
形上學的發展觀不論在中國或在歐洲,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是同唯心主義結合在一起的,屬於唯心論的思想體系。中國古代“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就是同神學唯心主義相結合的形上學觀點的典型表現。在17、18世紀的歐洲,機械唯物主義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宇宙觀,這種機械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缺陷就是它的形上學性。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庸俗進化論,也是形上學發展觀的一個變種。
形上學的思維方法雖然古已有之,但作為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和思維方式則是近代的產物,它是把研究巨觀物體機械運動的科學,即經典力學的觀點和方法無條件地加以普遍化、絕對化的結果。這種思維方式的特點是把相互聯繫的現象割裂開來,思維於絕對不能相容的對立之中,認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話。在形上學觀點看來,世界上各種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從它們一開始存在的時候就是如此,永不變化,事物之間也是永遠彼此孤立的。它否認在一定條件下一種事物可以向另一種事物轉化,認為一種事物只能反覆地產生為同一種事物。因此,它不能解釋事物質的多樣性,不能解釋一種質轉變為他種質的現象。一般說來,形上學並不否認事物的任何運動;否認事物的任何運動,只是形上學的一種極端的表現形式。由於這種極端形式明顯地違背人們的常識,所以難以產生廣泛的影響。長期地、廣泛地影響人們思想的形上學發展觀,是把運動僅僅歸結為機械運動,即把事物的變化僅僅歸結為事物的位置移動和單純數量的增減,而且認為這種增減和移動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內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於外力推動的結果。這種形上學的機械論和外因論,不能科學地說明事物運動和發展的終極原因,因而往往不得不求諸於上帝或上帝的“第一次推動”。用形上學的觀點看待社會歷史現象,不是把社會發展的原因歸結為神或上帝的某種安排或預定,就是把它僅僅歸結為地理和氣候等社會外部條件。持形上學觀點的人往往否認社會制度特別是社會經濟制度有根本變化的問題,並一概否認社會革命對於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由於形上學否認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否認事物的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因而它在總體上是脫離實際的,不能提供關於客觀事物及其發展的真實圖景,所以這種發展觀是死板的、貧乏的、非科學的。
2、辯證法的發展觀
經歷了古代樸素直觀的形式和近代唯心辯證發展觀這兩種形式,於19世紀形成了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的高級形式。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繫和相互作用著的,並且由於事物內部所固有的矛盾而處於永恆發展的過程中。唯物辯證法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與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把事物的發展看作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已的運動。它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相互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即包含相對它自身存在的肯定性因素和否定性因素,這兩個方面既對立又同一,既互相鬥爭又互相聯繫,這種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推動了事物的運動和變化,引起了事物量的增減和質的轉變,使其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是事物發展的最深刻的根源,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相互聯繫和影響則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原因。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是否承認事物內部的這種矛盾性和“自己運動”的原則,是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和形上學發展觀的根本區別。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指出,自然界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自然界內部矛盾的發展;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其中最根本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發展。人們思想中的變化,歸根結柢是主體對自然、社會的變化和發展的自覺反映,是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以新的和更符合實際的觀念克服和代替原有觀念的過程。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指明,事物的發展過程經歷著相互聯繫而又相互區別的兩種狀態,即由事物內部矛盾引起的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事物的發展不僅僅是量的增加、減少或簡單的重複,而是在量變基礎上的事物由舊質態向新質態的飛躍,由舊事物到新事物的根本轉化。世界上事物、現象的豐富多彩和質的多樣性,是由矛盾引起的量變過程中的中斷,即由舊事物到新事物的辯證轉化而產生的。
世界是一個活生生的永恆的辯證發展過程。在過程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方面以及此一過程同其他過程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就是以理論的形式再現這幅畫面的真實情景和無限發展,從而提供了正確了解客觀世界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方法。所以,它主張用聯繫的觀點觀察事物,反對把相互聯繫的事物孤立起來;主張用全面的觀點觀察事物,反對片面性;主張用發展的觀點看事物,反對把事物看成是靜止的、永恆不變的東西。又由於事物的聯繫是多種多樣的,而每一聯繫的具體形式又是各個特殊的;發展是無限的,而每一發展過程又都有自身特定的質的規定性,所以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把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作為不可動搖的原則和活的靈魂。唯物辯證法認為在一切領域中都充滿矛盾,客觀事物的發展就是由矛盾而引起的萬古常新的無限過程。反映這種過程的辯證發展觀,內容是極其豐富的,活生生的;它所反映的方面不斷增加著,永無止境。所以,只有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才能向人們提供理解現存一切事物的“自己運動”的鑰匙,提供理解各種運動形態的複雜聯繫和永恆發展的普遍方法。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為人們認識事物及其運動提供了最一般的方法論原則,它教導人們要善於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去觀察事物,對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進行全面的具體的分析,並據此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
基本原理
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內容原理:一切事物都處在不停息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整個世界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發展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方法論:要堅持發展的觀念。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明確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使自己的思想符合變化了的客觀實際。
變化發展的規律性
內容原理: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有其無法違背的客觀規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和必然聯繫。規律是客觀的。指的是它的存在與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是客觀的,意味著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客觀的,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規律是客觀的,不等於說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無能為力,人們能夠認識並能利用規律。方法論:按客觀規律事,實事求是。
內外因的辨證關係
內外因的辨證關係(事物發展原因)內容原理: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觀察分析事物時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既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要做到一分為二的分析。
量變與質變的辨證關係
量變與質變的辨證關係(事物發展的狀態)內容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量變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必然結果。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持續上的變化可引起質變。
方法論:要堅持適度的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重視量的變化,還要學會最佳化結構。
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
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事物發展的趨勢)內容原理: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事物發展中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是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要堅信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有革命的堅定性和樂觀主義精神。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能遇到挫折便悲觀失望,滿腔熱情地扶持新事物,促進新事物的發展壯大。
新曆程
科學發展觀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發展觀。就是說,對應於個人的,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對應於社會,還應該有一種關於發展的基本認知,那就是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解決了什麼是科學發展,如何科學發展的基本問題。開啟了以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的新曆程。政治理論,不管什麼理論,無非是打江山和坐江山的問題,或者說的創業和守業的問題,或者叫做建國和發展的問題。當前中國化的哲學指導理論,來自兩個傳承,就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毛思想以階級分析理論為基礎,以矛盾論為最主要方法論,以武裝奪取政權建立新型國家為主要目標。鄧小平理論以生產力理論為基礎,以實踐論為主要方法論,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為最主要目標。
初級階段是一個漫長是過程。初級階段裡面,必定不是一條直線,總有不同時期,在不同時期裡面,國內的主要矛盾發生怎么樣的轉化?“三步走”的戰略實現後怎么辦?我們那些產生在社會化大生產的初始階段的理論,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極大的空間,新型的經濟危機,以及處置危機的實踐,為研究發展的觀點提供大量素材,提供了新的契機,新的哲學理論研究留下很大的課題。
科學發展觀的空間在於代表這個研究的發展方向。新的理論,活力在於細化,在於操作性,在於與時代對應。研究發展的觀點,思想要更解放一點,膽子還要再大一點。以發展的觀點為理論基礎,構建新的理論框架。
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中國是世界上危機處置最快速、最有效的國家,科學發展觀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新事物。危機的可控性,本來就是發展問題的重要內涵。
用“科學的”來作為發展觀的概論定義,放在如何歷史時期都適應,似乎缺乏時代的烙印,時代感不足。然而正是因為沒有局限在具體的歷史時期,才能體現發展的長期性。各類科學觀,都產生在經典的科學理論時期。“科學”的各類概念,比如“科學管理理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科學”通常是特定時期的概念,在發展中逐步被注入新的內涵。
面對新的社會背景和社會需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否已經自己“畫地為牢”?“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路子,是否還屬於科學發展觀?如果把“發展觀”所堅持的發展,限定在生產力範疇內,那樣的話,就無法突破初級階段初始時期的理論,對於發展的認知,還是基於人類的基本希求,無法引領一個時代的開端。
這樣看來,什麼是發展觀?發展觀就是發展的觀點在社會管理中的運用,是人們在一定歷史時期對社會發展問題的總體認知、總體觀念和發展方向的概述,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決策和操作思路。發展觀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概念,分析和研究發展觀離不開價值觀,正如分析和研究生產力其實離不消費力。
超越唯生產力理論:
在發展初期,不管在什麼歷史背景下,國內的主要矛盾,都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狀況之間的矛盾。這是普遍的規律。什麼叫做發展,發展的最基礎需求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最基礎的要求上,不管什麼主義,都是一樣的。當年,鄧小平以滿腔熱情,以海納百川的胸懷,以高超的人格魅力,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敏感性,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改革開放熱情,形成探索、創新的社會風氣和思維方法,形成了一種上下互動的良性循環。全國上下的高度一致為古今中外所罕見,改革開放的成果為古今中外所罕見。
“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部署,當年遙不可及的目標,已經實現了前兩步;第三步戰略目標也極有可能提前實現的。“三步走”的戰略體現了“發展的觀點”的運用。我們以往的做法,在理論和在實際套用上,通常就把生產力作為唯一標準。我們稱之為“初級階段初始時期”,或者叫做“唯生產力時期”。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反映了發展的時代特徵和必然趨勢,強調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實際上,這一種新型發展觀,內涵極為豐富。已經跨越了純物質的觀點,認識到“人性”這個主體的問題。
“人性”這個主體的問題,在鄧小平三個有利於標準得到初步體現:“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個有利於標準作為判斷改革開放成敗得失、衡量方針政策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三個標準在層次上是逐步推高的,專門描述建黨理論的“三個代表”體現在主體的普遍性代表性,生產力先進性,文化先進性。實際上也不再肯定“唯生產力”。
生產力概念,需要重新闡釋。生產力是人們在描述社會生產活動總體能力時所創造和使用的一個概念。比如理解為“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生產力是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體現在人類對科學技術的套用上,這種運用體現在自然環境的改變,這樣的話對人類未來的生存環境反而構成了一種威脅。這樣的話,生產力本身,就是一種破壞力,那么生產力對人類的社會生活有什麼意義?人類改造自然的目的是什麼?從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生產力的概念描述為:生產力就是人們保護和開發自然條件的綜合能力。
兩個平衡關係:
1、生產力與消費力的平衡:有一個不受注意的問題:消費力,其實是與生產力對應的一個概念。不僅僅要發展先進生產力,而且發展合理消費力。生產力的發展體現在平衡和持續的,消費力的發展體現在理性。先進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帶動消費力的增長。反過來,合理的消費力,為先進生產力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科學發展觀必須研究的主要問題,就是生產力與消費力長期、持續的平衡。
這樣,除了肯定縱面的科學發展,還要肯定橫面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需要。這一些,還是從人類群體的角度出發,此外,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人類個體需要的發展。個體需求的發展,就是消費力的根源。個體需求必定逐步增長,消費力並不需要人為去拉動。需要做的,是介入調整需求的結構。
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狀況之間的矛盾。對於這個規律的揭示,從此揭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所以開發中國家的物質需求,必定是最為旺盛的。擴大內需的出發點,如果是基於需求停滯的判斷,就是對於基本矛盾判斷的調整。擴大內需的出發點,如果不是基於需求停滯的判斷,在操作的層面上,就必須是提高產品適應國內需求的針對性,把國內被外國占領的市場奪回來。國內的問題在於最佳化消費力結構。
2、發展觀與價值觀的關係:
發展觀離不開價值觀,發展觀的方式方法離不開價值觀,特定得到發展觀衍生特定的價值觀。中國人的價值觀已經發生深刻改變,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消費觀念變化非常大。改革開放後出生的新一代,逐步成為社會生活的主體,他們絕不是省吃儉用的主。中國搞“拉動內需,擴大消費”,把增加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注意要避免重複美國人的故事,複製美國的錯誤。
美國人並非天生的“大花灑”。上世紀20年底美國人開始相信消費力的拉動作用,從此消費成為拉動美國經濟的一架馬車。因為集體過分提前消費,美國人終於陷入金融危機。價值觀是在不斷得到滿足之後,不斷強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在價值觀產生和強化的過程中,社會道德和社會輿論扮演重要的角色。
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發展的,理論和實踐都沒有止境。不能把發展定位在一個點上,也不能定位在一條線上。發展,在時間上是長期的,在空間上是全方位的,在主體上是必須是全社會、全民的。
發展觀不僅僅著眼於人類為了服務人類自身而改造自然,還要著眼於人類屈服於自然需要而有意識地、自覺地去維護自然,這種維護可以犧牲人類短期利益為代價,甚至可以長期犧牲人類部分利益。
這種犧牲,不是以退為進,不是為了攫取更大利益,而是人類與自然融洽相處的需要。在實際操作層面上,我們堅持了幾十年計畫生育,就是自覺限制人類自身發展的一個例證。
比如一名學生,一心讀書,放棄德育、體育、文藝、娛樂、家務,這是我們所反對的,提倡和追求的是綜合素質。發展觀也是這樣的,僅僅追求GDP就是這樣的學生,僅僅追求生產力也是這樣的學生。
最終服務目標:
發展觀的最終服務目標,是人。這就不能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人。對於人類社會的問題,就不能簡單地從外部物質的豐富和發展去找原因。那樣就會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根本作用,喧賓奪主,誇大外因的作用力量。否認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進一步解放思想。發展的受益人,是當前每一個具體的個體國民,可以被他們的感覺所感知,可以被他們的感情所評判,而不是“人民”“人類”這一些泛指的概念。必須把出發點和歸宿點定位在人,人是感性的,人的主觀需求和認可程度,不是依靠單純的物質力量可以解決的。如果物質和金錢處於決定性的地位,結論就是金錢越多越幸福,這明顯與事實不相符合。
我們在理解“幸福感”的時候,總是把相關物質基礎作為主要衡量指標。我們在提出人民生活需要的時候,還記得“精神文明的需要”,可是兩個文明的建設統統落實在物質的措施,可想而知其效果難遂人意。
發展觀的切入點就在這裡,即在於強調物質力量是基礎和條件,物質力量發揮的情況在於人,人處於主導的地位。否定物質對於社會群體和個人的主宰作用,否定金錢對於社會群體和個人的主宰作用。
這樣的發展觀,把精神需求,落實到應該有的地位。是物質與精神的同步滿足,高度統一發展觀,是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兩手都要硬的發展觀。比方說,良好的社會風氣本來就是人們自身的生存需求,乾乾淨淨做人,本來就是人們自身的生活需求。這種需求還叫做境界。
反證:
闊氣的“油老闆”,巨額資金投入了杜拜,從拉動地區貿易需求開始,短短几年之間,在杜拜政府推動下創造了沙漠神話。房地產泡沫破裂,沙漠神話也就破滅了。這是一個中國人熟悉而又容易遺忘的過程。九十年代初期,有“第二個深圳”之稱的惠陽淡水,“大特區”海南島,還有北海市等地的房地產泡沫破裂,都曾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史上留下沉重的一筆。近幾年,儘管開發商在輿論上走到市民的對立面,有錢的人,不太有錢的人,紛紛加入買房、賣房、炒房的行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國內、國外,城裡、鄉下,能賺到錢的房子就是好房子。這樣的故事,就不是好的發展觀。在多次經濟危機中,美國人總是化危為機,甚至利用危機提升國際影響力。運用技術領先地位,吸引各國投入大量美元到美國,為拉動美國經濟出力。70年代中東戰爭導致全球石油危機,美國人更是藉機一舉掌控了全球經濟的命脈。上世紀末,美國人利用外匯差價,把日本20多年的財富積累全部搶掠。1998年,惡意操縱匯率引發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貨幣在先升後跌中,經濟發展的成果被美國搶掠一空。美國人除了批評華爾街的貪婪,他們始終認為美國是制度最完善、最有效的、最合理的國家。很多中國人也認可和期望追隨美國。不要期望美國人可以永遠這么行運。不要期望別的國家可以也是這么行運。真正的經濟大危機發生的時候,恐怕只好聽天由命了。況且危機時刻,採取多種自救手段,轉嫁危機,把災難推給別的國家,也不符合中國人道德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