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大鯢是體形最大的一屬兩棲動物,體長一般為1米左右,最長的可達2米,體重為20-25千克,最大的達50千克。分為頭、軀幹、四肢及尾4部。頭大而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圓;外鼻孔小,略呈橢圓形,近吻端;鼻間距大於吻長的1/2;眼小,背位,無眼瞼;眼間距較寬,約為眼與鼻孔間距離的1.5倍;口裂特大,偏腹位,上唇唇褶在口裂後部清晰,犁骨齒與上領細齒平行排列,齒列正中處微凹;舌大,扁圓形,前端連於口腔底部。 軀幹部扁平,脅胯間距約為全長的1/3;肋溝10-13;體兩側各有一條很寬很厚的皮褶。四肢短而粗扁,前肢4指,無爪;第四指外緣有寬厚的緣膜,指長順序為2、1、3、4。後肢5趾,趾長順序為3、4、2、5、1,第3趾最長,趾間微蹼。體表光滑濕潤,富有皮膚腺,受到刺激後能分泌乳白色粘液,頭部背腹面密布成對的疣粒,眼眶周圍疣粒更為密集,排列較為整齊;頭頂中部,上下唇緣及咽喉中部光滑無疣;吻端及頭背之疣粒排列不甚規側,眼眶下方、口角後及頸側有成行疣粒,背腹面疣粒較大。
體表皮膚較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時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漿狀粘液。沿體側腋胯間有縱行皮膚褶。體色隨棲居環境色彩而有差異,背面呈棕色、紅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顏色較深的不規則斑點,腹面淺褐色或灰白色。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於肺的發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樣,需要藉助濕潤的皮膚來進行氣體交換,作為輔助呼吸,所以必須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從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它是從水中生活的魚類向真正的陸棲動物演化的一個過渡類型。
棲息環境
生活環境較為獨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岩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幹上活動,並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棲息,每個洞穴一般僅有一條。洞的深淺不一,洞口比其身體稍大,洞內寬敞,有容其迴旋的足夠空間,洞底較為平坦或有細沙。
生活習性
白天常藏匿於洞穴內,頭多向外,便於隨時行動,捕食和避敵,遇驚擾則迅速離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間出來活動和捕食,游泳時四肢緊貼腹部,靠擺動尾部和軀體拍水前進。它在捕食的時候很兇猛,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獵物經過時,突然張開大嘴囫圇吞下,再送到胃裡慢慢消化,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後語說:“娃娃魚坐灘口,喜吃自來食”即指此而言。成體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有時還吃小鳥和鼠類。有趣的是,它還善於“用計”捕捉一種隱藏在溪中石縫裡的石蟹,利用石蟹兩隻大螯鉗住東西便不輕易鬆開的特點,將自己帶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縫之中,誘使石蟹用螯來鉗。一旦發現石蟹“中計”,便立即將其順勢拉出。
由於新陳代謝緩慢,食物缺少時其耐飢能力很強,有時甚至2-3年不進食都不會餓死。9-10月活動逐漸減少,冬季則深居於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塊下冬眠,一般長達6個月,直到翌年3月開始活動。不過它入眠不深,受驚時仍能爬動。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河北、山東、陝西、山西、甘肅、青海及西南和東部各省。日本本州到岐阜西部、四國和九州的局部地區。美國東部在紐約到密西西比一帶,往西抵達密蘇里州、阿帕拉契山脈以及歐扎克山脈。
該屬物種
中國大鯢(學名:Andrias davidianus):主要分布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貴州、陝西、重慶等省市居多。3種大鯢的個體屬中國大鯢最大,體長可達1.8米,重100千克之上;大鯢起源於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素有“活化石”之稱,是兩棲類種個體最大的動物,在中國屬二類野生保護動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及藥用等價值。 | |
日本大鯢(學名:Andrias japonicus):主要分布在本州到岐阜西部,四國和九州的局部地區的山區河流中。體型大,全長一般為60厘米左右,體長可達1.5米,重45千克;身體的北面通常為灰褐色,大都有花斑,眼很小;口裂大;背面有很多疣粒、軀幹部長筒形,兩側又很厚的皮膚褶;四肢肥厚而短,扁平狀;尾部短。生活在河流的上游及水質清澈的山溪中。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下旬為產卵季節,一般一尾成熟的日本雌鯢產卵有400-500粒。卵呈黃色,直徑在5毫米。據報導,日本已經取得了日本大鯢人工繁殖和仿生態繁殖的成功。 | |
美國大鯢(學名: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主要分布於美國東部在紐約到密西西比一帶,往西抵達密蘇里州、阿帕拉契山脈以及歐扎克山脈的溪流中。美國大鯢個體最小,體長最大為0.74米,重1.8-2.3千克。構造與日本大鯢、中國大鯢相似,外形主要區別在於它有一對或者左側有一個鰓裂,身體背面為褐色或灰色,其上有許多暗色斑紋,腹面顏色較淺,頭部大而扁平。攝食河蟹、魚類等動物性餌料,產卵季節為9月份左右,一般一尾成熟的雌大鯢產卵有300粒左右。目前沒有關於美國大鯢人工繁殖的報導。 |
繁殖方式
大鯢每年5-8月繁殖,它的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很難區分,只有在繁殖期通過泄殖孔的不同來辨認,雄性泄殖孔的內周有一圈突出的白色乳點,孔的周圍充血紅腫,桔瓣狀的肌肉隆起,雌性泄殖孔的肌肉則是鬆弛的。大鯢的繁殖以體內受精為主,雄性不會鳴叫,兩性也沒有“抱對”和交配行為發生,但雄性的求偶表現也很引人注目。雄性先是不斷圍繞著雌性遊動,時而前行,把尾巴向前彎曲並急速抖動;時而後游,用吻端去觸摸雌性的泄殖腔孔。雄性的這種求偶遊戲,竟長達數小時之久,雌性在雄性的刺激下,終於尾隨在雄性之後,緩緩遊動。雄性乘機排出乳白色的精包,徐徐沉落水底,雌性則以泄殖腔的邊唇扣住精包,隨之將精子吸入體內,儲於輸卵管中,等待著與卵子會合而受精,而精包的膠質包膜則被遺棄到體外。
產卵前通常首先由雄性用頭、足和尾部把洞穴做的“產房”清掃乾淨後,雌性才住進去。產卵多在夜間進行,雌性一次可產卵400-1500枚,卵為乳黃色,直徑5-8毫米,並形成長達數米至數十米不等的念珠狀卵帶,飄浮在水中,有時也成塊貼上在石壁上。雄性隨即排精,在水中完成受精過程。雌性產完卵後即離開洞穴,卵靠自然溫度孵化。雄性則留在洞穴中負責監護,在卵周圍回遊和爬動,還常把身體彎曲成半圓形,將卵圍住,或把卵帶纏繞在身上,以防被水沖走和天敵的侵襲。孵化期為30-40天,最多也有長達80天的,隨水溫的不同而變化。
孵出的幼體形狀似蝌蚪,體長為2.8-3厘米,體重0.28-0.3克,體表的背面為淺棕紅色,腹面為淺黃色,全身密布黑色素細胞小點,頭稍向腹面低彎,頭前的上顎吻端有一對外鼻孔,頭前方背側有一對深黑色的小眼睛,靠近前肢前面的頸部左右兩邊各有三根樹枝狀的外鰓,為呼吸器官,每根鰓枝上長著似絨毛的桃紅色須狀物14-15束,外鰓要待肺形成後才逐漸消失。腹部由於卵黃囊較大,腹腔呈長橢圓形的袋狀,囊內積存的卵黃物質是其出生後的營養來源。作為運動器官的前後肢都尚未完整,所以在水中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不活動時就側臥在水底。但尾比較發達,可以依靠尾的擺動進行不規則的運動。幼體生長緩慢,2歲以內以植物為食。大鯢的壽命較長,可達50-60歲。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極危(CR)——1種;近危(NT)——2種。
有尾目百科
有尾目(學名Caudata)是終身有尾的兩棲動物,一共有8科60屬300多種,幼體與成體形態上差別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