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斑瘰螈

尾斑瘰螈

尾斑瘰螈是中國特有的有尾兩棲動物,蠑螈科瘰螈屬。雄螈全長122毫米~145.5毫米。雌螈131毫米~154毫米。主要生活在海拔800~1 900 m的林區山溪內,以捕食小型動物為食。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頒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分布於貴州(雷山、梵淨山)、湖南(西南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尾斑瘰螈雄螈全長122毫米~145.5毫米。雌螈131毫米~154毫米,吻肛長:60-77.7毫米,頭部長度:14-19毫米,頭部寬度:13-16毫米,

前肢長度:19-24毫米,後肢長度:18-23毫米。

尾斑瘰螈頭部略扁平,呈梯形,吻端平切,頭則有腺質脊棱;唇褶極發達,犁骨齒列呈“∧”形。尾斑瘰螈頭部較窄,細長。吻部較尖,身體為橘黃,褐色,暗紅相間,背部脊椎突出不明顯,但有一條明顯紅線,尾部比中國瘰螈略肥大,為純褐色,或暗黃色。

腹部紅斑集中,中間部位有條紅線,線條與斑點排列整齊。 皮膚較粗糙,在不規則之溝紋間滿布小痣粒,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末端天然互達對方掌 部;指4,趾5。均具緣膜而寬肩。尾短於頭體長,鰭褶較薄。足體背面棕褐色,有3行土黃色縱紋。雄螈尾的中段和後段有紫紅斑,體腹面有橘紅斑。

棲息環境

生活在海拔800米~1900米森林茂密的大小山溪內。多生活在溪流中,溪流底部含有石子和泥沙,,或溪旁潮濕地方,且溪水流動緩慢,且眾多卵石和巨礫提供掩護。 水生或陸生植被懸垂的溪水邊也是該物種合適的棲息地。

生活習性

尾斑瘰螈尾斑瘰螈

成螈營水棲生活,常棲於溪底石上或岸邊,有時在溪邊靜水池內亦有之。以水生昆蟲、鞘翅目幼蟲、蝦和蝌蚪等為食。

偶發出“哇、哇”叫聲。

捕食有害動物種類為有益動物的2.3倍,捕食有害動物的數量為有益動物數量的2.8倍。

交配

雄螈交配時可能是可能是具有攻擊性的,似乎捍衛領土。當雄螈第一次面對一個雌螈,雄螈迅速向前沿著雌螈的身邊接近雌螈,慢慢地用鼻子碰一下雌螈的身體,輪流在雌螈的頭前至尾部用鼻子觸碰,如果雌螈停止並保持靜止,雄螈則繼續觸碰。如果雌螈向前移動和橫向時輕推雄螈的臉頰,雄螈立刻離棄雌螈,只是暫停在雌螈的鼻子面前與雄螈的尾巴呈S形。當雌螈的鼻子碰了一下雄螈的尾巴,表示可以交配。

分布範圍

分布於貴州(雷山、梵淨山)、湖南(西南部)。

廣西(富川)

武陵山系的

貴州江口縣、重慶的酉陽縣,以及湖南和廣西兩省交界的都龐嶺地區。

生長繁殖

尾斑瘰螈4月底產卵,卵單粒粘附在石縫內,膠囊橢圓形,動物極棕色,植物極乳白色。卵與周圍的水生植物的葉子壓在一起,卵可以單獨放置同樣的葉片之間,有時形成一個系列。一位雌螈可產卵約115枚。卵的果凍膠囊尺寸為6×4.5毫米,而卵徑2.9毫米。卵孵化後,幼體在三至四個星期長至10-14毫米的長度。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幼蟲有黑色,粉紅色的鰓,口部與鼻孔之間呈白色。腹部為黑色,不規則的淺黃色斑點。大多數幼體接下來在寒冷的季節前達到蛻變,2個月可完成變態。體長為40-44毫米長度時在陸地上生活,雄螈三年的時間達到性成熟。

尾斑瘰螈尾斑瘰螈

相關種群

瘰螈屬已知5種(亞種),除1種分布於越南北部外,均分布於中國。

中國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和廣西;

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也作中國瘰螈香港亞種Paramesotriton chinensis hongkongensis)分布於香港;

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latus)分布於貴州東部和湖南西南部;

廣西瘰螈(Paramesotriton guangxiensis分)布於廣西寧明。

保護級別

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頒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即中國“三有”保護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