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棕黑疣螈 Tylototritonverrucosus ( Anderson, 1871 )
英文名:Himalayan salamander
學名:Tylototriton verrucosus
分類:兩棲綱,有尾目,小鯢科,小鯢屬。
分布:在我國僅見於雲南西南部隴川及其附近。國外分布於越南,泰國與緬甸北部,印度東北部,不丹,尼泊爾東部。
致危因素及現狀:本種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西南一隅狹窄範圍,其乾製品入藥治病,成串出售,造成亂捕濫獵,數量急劇減少,應及時加以保護。
分布
棕黑疣螈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西部橫斷山脈南緣,在國外分布於印度東南部、不丹、尼泊爾東部、緬甸北部和泰國北部海拔1200-2250m的山地。1995年基於形態學特徵,紅色型種群單列為紅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而黑色型的劃分為棕黑疣螈,兩者同屬於原喜馬拉雅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 )。棕黑疣螈為高度的水生生活,而紅瘰疣螈僅在繁殖季節回到水中,在非繁殖季節是完全陸生生活的。
識別特徵
頭部扁平,軀幹圓,尾部側扁,尾末端薄而鈍圓。吻端鈍圓,上下頜有小細齒。舌小近圓形,前後與口腔底部粘連,兩側游離。四肢發達,後肢略長於前肢,前肢四指,後肢五趾。全身具疣粒,尤以背脊兩側的最為顯著,呈大的、結節狀的圓形瘰粒,排列成行,每側為12-16枚,最後3-4枚在腿後的肛部兩側。背部及體側棕黑色,頭部、四肢、尾部、肛周圍嵴棱和瘰粒部位均為棕紅色和棕黃色。腹面光滑。
全長125~200 mm,尾長約占頭體長的76%(雌)~85%(雄)。犁骨齒列呈尖端向前的倒"V"字形。皮膚粗糙,密布瘰粒。頭背兩側有顯著的骨質嵴棱。體色以棕黑色為主,前後肢貼體相向彼此超越4個瘰疣距離。本種體色雖與細痣棘螈相似,但本種頭背嵴棱與背側兩列瘰疣均極發達,瘰疣下方無肋骨尖端支持,產卵於水中;細痣棘螈的頭背嵴棱與背側兩列瘰疣均較不發達,瘰疣下方有肋骨尖端支持,產卵於陸地。
習性
生活於低山丘陵,非繁殖季節成體營陸地生活,常見於多水草的陰濕地方,如水壙、水田及其附近,農村飲水井中也常見到。5~8月為繁殖季節,進入小型淺水壙、水田求偶、排精、納精與產卵。卵單粒或數粒呈串粘附於水草或水內石上,有時也粘附於雌螈尾上;卵球形,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乳黃色,卵徑2~3 mm。
雌性常大於雄性。雄性體長約13厘米,雌性體長約14厘米。繁殖期為5-8月,卵多產於靜水塘中,卵單個或連成串,貼附在水草上。幼體生活在水中。
夏秋季節多活動於水田、水塘、水井及小溪緩流水邊;非繁殖期多棲息在林間草叢下或陰濕環境中。後肢推動身體前進,腹部拖著地。覓食昆蟲及其他小動物。
棲息于海拔1000-2400米的山林及稻田附近,成體營陸棲生活;幼體在水域內生長發育,變態後轉為陸棲生活。
現有保護措施
1988年12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與農業部聯合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列為Ⅱ級保護動物,該名錄所用本種的中文名稱為紅瘰疣螈。西藏自治區也將本種列為Ⅱ級保護動物。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建議地方政府制訂具體保護措施,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