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特徵
雄螈全長155~193毫米,雌螈160~185毫米。黑斑肥螈體形肥壯,頭部扁平,軀幹至尾基部渾圓,尾後端側扁。前肢4指,後肢5趾。全身皮膚光滑或背部略有細粒。背部和體側青灰帶黑,散布深色小圓斑點。腹面橘黃或橘紅色。
頭部略扁平,吻端鈍圓,頭側無脊棱,唇褶發達,犁骨齒列呈“∧”形。皮膚光滑,四肢較短,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間距超過後足之長度;指4,趾5,第5趾顯然短小,趾側緣膜較寬。尾與頭體長几相等,尾鰭褶、顯著。體背部及兩側棕褐或青黑色,腹面橘黃或橘紅色,周身滿布棕褐色或褐黑色圓點,圓點之多少,大小、排列疏密有個體變異。
分布範圍及食性
黑斑肥螈分布於中國江南地區,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等地。成螈以水棲生活為主,常隱於溪內石塊或石隙間或在水底石上爬行,多棲息于山區海拔800~1700米的山溪之石隙中。主要以蜉蝣目、雙翅目、鞘翅目等昆蟲為食。
繁殖
黑斑肥螈繁殖季節在5~8月,每一雌螈產卵50粒左右,黏附在石塊下,卵乳白色,直徑4.4毫米。社會價值
黑斑肥螈是環境變化的指示性動物,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是對水溫和水質的變化尤其敏感,是研究保護區生態環境變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對衡量評價保護區的管理質量和生態功能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黑斑肥螈屬於地質年代中的中生代生物,與恐龍同處一個時期,堪稱“活化石”。
現狀及保護
黑斑肥螈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廣東大頂山管理處轄區內的“三有”野生動物黑斑肥螈的野生種群和個體數量具有減少的趨勢。2012年9月,在福建明溪縣夏陽鄉良村五虎寨縣級自然保護小區發現100餘條黑斑肥螈。
有尾目百科
有尾目(學名Caudata)是終身有尾的兩棲動物,一共有8科60屬300多種,幼體與成體形態上差別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