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椎間盤通常包括三個部分:軟骨板、纖維環、髓核。椎間盤實際上是一個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軟骨板,它是透明軟骨復蓋於椎體上、下面能環中間的骨面。上下的軟骨板與纖維環一起將髓核密封起來。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於髓核的四周。纖維用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後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後側的後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當椎體承受縱向負載時,髓核用纖維環借其良好的彈性向外周膨脹,以緩衝壓力,有減震作用,在行走、彈跳、跑步時防止震盪顱腦。還可使脊柱有最大的活動度,使人能進行腰部的各方向活動。椎間盤的這種結構,允許椎體間藉助髓核的彈性和移動以及纖維環的張力做運動,但是纖維環一旦破損,其間包裹的髓核就會穿過破損的纖維環向外突出,即發生了椎間盤突出(脫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引起相應的症狀和體徵。腰椎的結構
腰椎lumbar vertebrae:體粗壯,橫斷面呈腎形,椎孔呈三角形。上、下關節突粗大,關節面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後緣有一卵圓形的隆起,稱乳突。棘突寬而短,呈板狀,水平伸向後方。各棘突之間的間隙較寬,臨床上可在此處作腰椎穿刺術。
腰椎病分型
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症髓核突出的位置、程度、方向、退變程度與神經根的關係及不同的影像學檢查,有多種分型方法,至今無統一標準。報導的分型有多種,多與研究者的研究目的有關,有的將腰椎間盤突出症分為完整型、骨膜下破裂型和椎管內破裂型,有的分為幼弱型、移行型和成熟型、有的分為可逆型和不可逆型,還有的分為凸起型、突出型和孤立型。掌握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分型,對於選擇治療方法至關重要,特別在非手術治療中,正確套用分型,能提高治療效果,防止發生意外損傷。
病症介紹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椎間盤老化以後,彈性降低,在某種因素下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被擠壓出來,壓迫刺激周圍神經根血管,而出現痛麻等症,發病時腰部呈撕裂樣劇痛,曲膝臥床休息後疼痛減輕,活動或咳嗽,噴嚏,均可是疼痛加劇,並沿坐骨神經走行路線向腿部放射,明顯受限病程較長的患者,下肢有放射痛合併麻木。患者中有85%病例可引起坐骨神經痛。本病突出的原因主要是椎間盤退變,一般在20歲以後,椎間盤開始退化,水分丟失,纖維環韌帶彈性逐漸減低本身椎間盤組織缺乏血液供應,修復能力差,加上負重大,活動多,遇到外傷,積累性勞損,造成纖維環破裂。長期腰肌勞損,肌肉和韌帶萎縮,緊張性增強,使椎間盤的內壓增大,也是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重要原因。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肝腎虛損,氣滯血瘀,筋傷骨錯,風寒濕邪乘虛侵襲人體,瘴阻經絡而發病,可採用中藥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治療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
其中藥物治療適用於大部分患者,常採用中藥:清陽膏治療本病,該藥具有舒經通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從根本上治療,並且該藥採用了超微粉碎技術,對於人體的吸收具有更好的效果。在藥物治療同時,可以輔助物理治療,幫助縮短療程,常用的物理治療有推拿、按摩、牽引、熱敷、理療等等。手術治療適用於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反覆發作的患者或嚴重影響生活的患者。
症狀
腰椎病引起腰痛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其疼痛的同時還有一些伴隨症狀。比如腰間盤突出症可以伴隨坐骨神經痛;大腿或小腿的麻木、疼痛;肌肉癱瘓,如足下垂,足拇指背伸無力;馬尾綜合徵,如會陰區麻木,大便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而且在病人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腰椎管狹窄症與腰椎滑脫則伴有間歇跛行與雙下肢麻木、發涼,同時也伴有下肢的肌肉癱瘓,大腿與小腿外側的麻木。再有就是腰椎的結核,該病由於結核病菌的侵蝕,使病人在腰痛的同時,還出現了腰部強直,不能彎腰拾東西,腰疼較為劇烈並且還有發熱盜汗、消瘦。食慾下降等結核菌毒素中毒的表現。
腰椎不穩
腰椎的三關節複合體中的椎間盤的後關節退變,不能維持脊柱的穩定,而椎體和關節都會出現增生,最後就會導致纖維性或是骨性強直。所以說腰椎不穩時退變的一個階段。
腰椎管狹窄
腰椎間盤突出會造成的椎間隙狹窄、纖維環鬆弛後突、黃韌帶肥厚、椎體後緣和椎間關節的骨質增生都可造成椎管變小,這就會使原來較小的椎管持續狹窄,。患者就會出現長期的腰痛、腰酸,進而出現間歇性跛行。
骨質增生
反覆腰痛且腰痛時間久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就會合併有關節的退變和骨質增生。一方面是退變致使椎間盤鬆弛、腰椎間歇變窄。另一方面關節突的骨質增生會導致椎間孔進一步狹窄,從而增加神經根受壓。
腰椎骨贅
骨贅多出現在退變椎間盤的邊緣。而若在椎間孔的骨贅以及後縱韌帶的較大骨贅就會壓迫到神經根進而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腰椎滑脫症
腰椎間盤突出的退變會導致腰椎不穩和關節突出現骨關節炎。而這兩者都是腰椎滑脫症的主要原因。
預防
出現疼痛後要一定到專科醫生處正確分辨身體的疼痛症狀。在預防方面,注意鍛鍊不經常運動的腰肌,改正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習慣。
注意休息
休息能夠使身體各部位積聚的緊張壓力得以釋放,保證身體協調性,減少發生各種急性疼痛的機會。
理療產品
適當選擇護腰貼劑和理療產品可對腰椎病的預防有一定的作用,請遵醫囑。
鍛鍊腰背肌肉
既然70%左右的病人都是脊椎椎間盤突出的,可以通過鍛鍊腰背肌肉減少椎間盤突出。游泳是個非常好的鍛鍊方式。此外,可以到健身房選擇那些專門鍛鍊腰背肌的器械。另外,五點支撐法(平躺,以頭頂雙肘和後跟支撐體重成拱橋狀)和倒走法(充分鍛鍊腰背肌肉)。如果腰背肌發達,那么就等於在腰上纏上了一塊天然的護腰帶,可對腰背部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另外,老年人鍛鍊要適當。
早期治療
由於腰椎病的病人多數伴隨慢性腰肌勞損,梨狀肌肉緊張,腰椎病物壓迫的神經隨神經走過的部位肌肉痙攣造成腰腿痛,一般醫院會用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手段來緩解肌肉的緊張和痙攣。所以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後又會和從前一樣。所以說,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方法,只用於腰椎病的配合治療。
第一,注意臥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壓迫。
第二,套用其他方法積極鍛鍊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韌帶,後韌帶及側韌帶的力量,避免椎間盤受壓迫突破人體正常韌帶,肌肉的保護。加強腰部肌肉的鍛鍊可以預防和延緩腰椎病的發生和發展並治療早期腰椎病。據調查,腰部肌肉韌帶發達,力量大的人群中,腰椎病繼續發作發展的幾率下降了80%,所以,腰部周圍韌帶,肌肉的鍛鍊強大,對於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這一方面,建議腰椎病患者在日常居家治療時多關注國內常用的一些醫療器械,比如,腰痛治療帶,都屬於國內多功能治療的常用方法。醫療器械產品,產品設計結構兼具磁療、熱蒸、牽引和固定四大功效。
(1)對於因扭傷、久坐、寒冷等原因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淤血、水腫等引起的腰痛,磁療可以改善微循環和組織代謝,促進血脈通暢從而達到止痛。對於因腰部炎症、腰椎退行性改變引起的腰痛,磁療可以提高致痛物質水解酶的活性,使緩激肽、組織胺、5-羥色胺等致痛物質水解或轉化,達到止痛的作用。對於腎虛腰痛、牽扯性腰痛等,磁場作用於人體,通過經絡穴位增強生物電磁能,可推動經氣的運行,疏通經絡,達到通經止痛的效果。(2)獨有的真皮加厚不透氣帶體設計,確保所復蓋的患部保持較高的皮膚溫度和潮濕度,產生自身熱蒸理療效果,有利於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3)大真皮帶體內層附加有支撐曲度鋼片,強調了牽引和固定治療的優點,可有效支撐脊柱和腰椎,增強腰肌收縮力,更好地治療腰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質增生、腰椎肥大、椎管狹窄等病症導致的腰痛。
(4)使用非常方便,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型或舒適程度調整系帶,不論是行走鍛鍊或伏案工作或臥床休息均不影響治療。
所以,綜合來考慮,使用對症的方法,注意堅持治療,腰椎病是完全可以得到痊癒。
治療
藥物治療
腰椎病,如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腰椎管狹窄等症, 非甾體類鎮痛藥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鎮痛效果強。但一般消炎鎮痛類藥物不能較長時間服用,尤其是對於同時患有肝/腎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發新的不適症。 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套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症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
替代療法
又被稱為代替療法,補充替代醫療對於一般大眾來說還不是一個熟悉的詞語,關於其定義也有諸多討論。日本補完代替醫療學會則將其定義為“尚未在西醫領域內取得理學驗證或尚未用於臨床的醫學·醫療體系的總稱”。 隨著西方世界崇尚“自然、天然”的理念不斷滲透,人們越來越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比例,更加崇尚自然治癒力的健康方式。“補充替代醫療”應運而生,例如:中藥、鋸峰齒鮫等材料就是中西方國家中利用天然物質改善人體的腰椎等關節疾病。
推拿治療
2、點按法。點按雙側腰肌,以改變腰肌緊張狀態。
3、彈筋法。彈撥腰肌,以興奮肌肉.恢復肌纖維組織彈性。
4、推法。用雙手掌根沿脊拄兩側自背部開始推至臀部,以調達氣血、疏通經絡,使腰背肌 肉得以調整。
5、按揉法。沿受累的神經路線重點按揉至小腿,以松解肌肉,改善受累區血受累區血液循 環,恢復麻木區的神經組織。
6、翻身仰臥,採用捏拿法。捏拿股四頭肌,改善肌肉彈性,恢復肌張力。
7、點穴法。自腰部開始依次點按腎俞、環跳、承扶、殷門、風市、委中、陽陵泉、承山、 崑崙、湧泉穴,以通經活絡.改善神經傳導,促進神經組織恢復。
8、推理法。沿大腿後側順行向下至跟腱進行推理,使下肢整體氣血流通,肌肉舒展。
9、搖法。仰臥位屈膝屈髖後進行鏇轉搖運,以松解通利腰骶關節與椎間關節,調整關節內在平衡。
腰椎間盤突出症
預防性自我按摩體力勞動者、司機、運動員、老年人可進行預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輕輕扣打腰眼處,或用雙手握拳,用手背骨節按摩腰眼處,也可用雙手捏腰眼處肌肉,上從兩臀後盡屈處開始,往下捏至骶骨下端,往返10次;捏時兩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腰肌捏起,大拇指從上往下推,下麵食、中指往下搬,讓肌肉滾動起來,每日捏1~2次。治療與鍛鍊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保持正確的姿勢,可明顯減輕疼痛症狀和穩定病情。在恢復期,進行必要的功能鍛鍊,有利於病情的康復,並防止腰腿痛症狀的復發。
一、 急性期
1、臥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應睡較硬的床墊,仰臥時膝微屈,膕窩下墊一小枕頭,全身放鬆,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臥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
2、下床從臥位改為俯臥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殿,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後 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慶頭站起。
3、坐位坐位進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與病人膝到足之間的高度相等。坐位時,膝部略高於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起座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後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後起立。
二、 恢復期
1、仰臥抬起骨盆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後慢慢落下,反覆20次。該動作能矯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觸胸仰臥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儘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3、側臥位抬腿側臥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膝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後慢慢放下,反覆數十次。
4、爬行與膝觸肘雙膝及上肢撐起俯臥,腰部放鬆核發慢慢上沉,重得10次後,一側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儘量觸及同側肘關節。重複15次。
5、直腿抬高仰臥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後放下,重複15次。
6、壓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幹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後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臥起坐仰臥位,雙膝屈曲,收腹使軀幹抬起,雙手觸膝。
腰椎病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中,包括治療性藥物和緩解症狀類藥物。西醫講究消炎鎮痛,但手段暴力,易復發;中醫強調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藥力綿長、治標治本,但療效慢,新的藥品,就像修正頸腰康膠囊,結合西醫與中醫之長,獨創的超微粉碎技術,更是能有效的提高30%的吸收,進而提高了療效。
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類型。以臨床症狀的輕重分急性期和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發病時,一般的醫院均建議病人首先使用牽引治療,牽引主要以機械的力度牽拉椎間隙,而減輕椎間盤的內壓,使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稍減輕,從理論來講是比較正確的,但臨床的治療效果的確不太理想。這主要是由於牽引的力度因人而異,難以撐握;另一個是適應症的選擇難以準確區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問題。牽引只適合於單純的腰椎間盤膨出患者,而且必須在症狀不重時採用,以緩解臨床症狀為目的,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脫出,伴隨椎管狹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手術治療
常規開放手術:常規開放手術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椎體融合術等。手術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解除神經根壓迫而達到治療目的。由於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術破壞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結構,造成手術損傷大,易造成腰椎術後失穩,術後瘢痕組織粘連,術中誤傷神經根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椎間盤鏡微創手術: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對正常骨關節的破壞,但微創手術一樣是手術,也有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另一個最主要問題在於手術視野變小之後,難以乾淨徹底摘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增高了手術不成功的風險。
經皮穿刺的切吸術:損傷較小,但缺點是該手術以減壓為主,對於椎間盤膨出有效,禁用於腰突症脫出、游離、合併鈣化等類型,這樣造成手術面太窄。
注意事項
日常注意事項
儘管隨著年齡的老化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骨量的丟失,肌肉和韌帶的力量和彈性逐漸變弱,但採取預防措施可有效減緩其進程。應提倡日常腰部保健方法:
1、坐位工作:保持坐位時的正確姿勢,避免彎腰駝背懶懶散散。應使用硬靠背的椅子,使脊柱略彎向前傾,腰部垂直緊靠在椅背上,儘量使一側或雙側膝部高於髖部,椅子過高時,可在腳下放一矮凳踏在上面。2、站位工作:站位時保持腰部平直;長時間站立工作時應經常倒換著讓一條腿休息(如用一隻腳登在一隻小凳上),長時間直挺著膝部不彎曲會使腰部受傷。女性要避免穿高跟鞋。
3、睡眠時:睡眠使用的床墊要挺實,一般宜用木板床。不要俯臥睡眠。仰姿睡眠時,宜在膝下墊一個枕頭。側臥位睡眠時,應使一條腿屈膝曲腿。
4、提重物:提重物時要屈膝下蹲,保持脊柱垂直的狀態,使物品儘量靠近自己的身體,用腿部的肌肉力量站立起來將物品提起,要避免突然用力,物品過重過大時要請別人幫助。
5、工作中:避免過度疲勞,經常變換工作姿勢,整日伏案工作,要利用各種機會起來走一走,經常活動一下腰部。
6、運動時:堅持規律性的運動鍛鍊活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前要進行熱身、放鬆等準備活動
7、控制體重:肥胖使腰部的負擔過重,故應減肥。注意合理的飲食營養,不吸菸。
腰椎病患者要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脊柱是一個由骨骼和附著的肌肉等組成的動力器官,腰椎的穩定性有賴於腰背肌的良好功能來呵護,在腰背肌力量減弱以後,腰椎骨性結構及椎間盤所受的應力增加,椎間盤退變加速,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發生腰椎不穩。這是護理腰椎病最基本的方法。其次,腰椎病患者平時要少坐多站、多平臥平臥時腰椎所受應力最小,直腰坐位時腰椎所受應力是站立位時的1.5倍,伏案前傾位(哈腰)時腰椎所受應力是站立位時的2倍左右。腰椎病患者最合適的體育鍛鍊是游泳。但是不可過量或者劇烈。
飲食注意事項
一、宜食清淡飲食。中醫認為過鹹的食品能傷及腎臟,而腎虛也是導致腰腿痛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慎食煎炸之品。因這類飲食易導致使秘,使腹壓增高,加重腰腿痛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的食療方法以下幾種可供參考:
(1)海帶25g,荔枝15g,小茴香15g,加水共煮,每日飲服一次。
(2)生韭菜(或根)500g,搗汁溫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3)淡菜300g,烘乾研末,與黑芝麻150g炒熟,拌勻,早晚各服一匙。
(4)芝麻15g,大米100g,將芝麻用水淘淨,輕微炒黃後研成泥狀,加大米煮粥,每日一劑,供早餐食用。
相關信息
能否運動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來說,是否能進行體育運動,要視患者的病情才能夠決定。一般來說,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發作期,一定要臥硬板床休息,並適當採取的治療,絕對禁止進行體育運動。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急性發作緩解期或已經緩解僅有輕微症狀的患者,可適當參加體育運動,但要緩慢地進行運動並適當控制活動量,循序漸進。切忌突然地、劇烈地運動,且要對運動項目進行選擇,初期應選擇腰部活動和負荷相對少一些的運動項目,並在運動時採取佩頻寬腰帶或腰圍等保護措施。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游泳運動較為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但應注意運用正確的游泳姿勢及游泳池水溫不宜過低,並在游泳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游泳的時間不宜過長,運動中有一定的時間間歇,以避免腰部過度疲勞。只要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加重,就必須休息,待症狀好轉後方可再進行體育運動,切不可盲目堅持活動。總之,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適當地進行一些體育運動,不僅可增強腰部血液循環而起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加強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穩定性增強,起到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的作用。腳踏車:騎腳踏車不僅和游泳、跑步、跳繩起著同樣的作用,對加強身體的平衡感也有很好的作用。鍛鍊用的腳踏車應選擇騎上後上姿勢自然舒展的普通型腳踏車,車座的高度以腳底能平穩著地為好。對腰椎間盤突出症初愈的患者來講,休息日與親朋好友騎車到郊外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野餐一頓,舒展一下疲勞的身心,可以掃除疾病帶來的不悅,增強生活的信心。腰椎間盤脫出
腰椎間盤退變是腰椎間盤脫出的基本病因,腰椎退變會引起腰椎韌性降低、腰椎活動性下降,容易產生病變。勞損、外傷也會導致腰椎病變,長期坐姿工作或者重體力勞動的人,因長期過度負荷造成椎間盤受壓嚴重,就可能導致腰椎纖維環破裂,造成髓核突出。腰椎間盤脫出是比較嚴重的一種腰椎間盤突出症類型,由於髓核的突出的體積已經超過連線部位,就會造成突出物在椎管內活動,壓迫神經等組織。典型為腰骶部疼痛並沿臀後部、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放射至足跟或足背部。當咳嗽、噴嚏、排便等腹壓增加時及長時間站立、行走後加重,臥床休息後減輕。
腰椎間盤脫出易導致癱瘓
腰椎間盤脫出是很嚴重的腰椎間盤疾病,脫出物在椎管內活動很容易壓迫神經引起劇烈腰部疼痛,下肢疼痛發麻等症狀。如果不及時的治療脫出物就可能從腰椎破裂處分離,處於游離狀態在椎管內活動,大多數病人可出現跛行步態,伴有腰椎管狹窄者則有間歇性跛行。神經根嚴重受壓可出現相應神經支配肌肉癱瘓、分布區域皮膚感覺消退。如果脫出物壓迫馬尾神經,可出現雙下肢不全癱,括約肌功能障礙,大、小便障礙,男性出現陽萎,女性出現尿瀦留和假性尿失禁。
人體骨骼列表
區塊 | 一具標準成年人的骨骼包括下面206塊(內為骨骼數量) |
頭顱骨 | 頭蓋骨:額骨 | 頂骨(2) | 顳骨(2) | 枕骨 | 蝶骨 | 篩骨 面骨:顴骨(2) | 上頜骨(2) | 下頜骨 | 鼻骨(2) | 齶骨(2) | 淚骨(2) | 犁骨 | 下鼻甲(2) 耳骨:錘骨(2) | 砧骨(2) | 鐙骨(2) 喉部骨骼:舌骨 |
軀幹骨 | 胸部骨骼(25):胸骨 | 肋骨(2 x 12) 脊椎(24):頸椎(7) | 包括寰椎和樞椎 | 胸椎(12) 腰椎(5) |
上肢骨 | 肩部骨骼:鎖骨(2) | 肩胛骨(2) |
下肢骨 | 骨盆:髖骨 | 骶骨 | 尾骨 腿骨:股骨(2) | 股骨頭 | 大轉子 | 大腿骨節 | 髕骨(2) | 脛骨的軸部和骨節(2) | 腓骨 足部 (52): 踝骨: 跟骨(2) | 距骨(2) | 足舟骨(2) | 內側楔骨(2) | 中間楔骨(2) | 外側楔骨(2) | 骰骨(2) 足背骨: 跖骨(5 × 2) 趾骨: 近節趾骨(5 × 2) | 中節趾骨(4 × 2) | 遠節趾骨(5 × 2) |
幼兒骨骼 | 骶椎(4 或 5),成年後融合為骶骨 尾椎(3 到 5),成年後融合為尾骨 髂骨,坐骨和恥骨,成年後融合成整體的髖骨 |